English

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

2005-01-01 16:30:00 来源:书摘 卢勤  我有话说

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是知心姐姐吗?我女儿报考北京大学,只差几分没被录取,吃安眠药自杀了,现在正在医院抢救……”

那是高校录取通知书下发的日子,一位母亲把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电话里,她泣不成声。

“别哭,慢慢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我的心紧缩了。就在两天前,两位因为没有考上理想大学的高中生跳楼自杀身亡,消息也是孩子母亲通过手机告诉我的。

几天后,女孩的父母来到我的办公室,哭着告诉我:女儿醒过来,看见我们讲的第一句话是:“你们干嘛要救我?早晚我是会死的!”我们的心都要碎了!女儿是我们的全部,可女儿的全部是北大……

我一下子明白了问题所在,对他们说:“你们和孩子这两个‘全部’都是错的。你们有自己的事业、生活、责任,怎么只把女儿作为惟一?而女儿的全部就是‘北大’,这是不是太绝对了?上大学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终点,最终还要走向社会。只认一条道,不是逼自己走绝路吗?”

我告诉他们,我儿子上大学时,我曾请教过全国著名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儿子应该报考哪所大学?

这位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会失望。

教授讲:“为了进军清华、北大……牺牲了多少孩子?你不是‘知心姐姐’吗,请你转告那些对孩子期望过高的父母,心理素质不好的孩子,最好不要上重点大学。”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纠缠,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权(情商)。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都要面临同样的考验,从高考状元到成绩平平,从备受关注到默默无闻,心理落差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一些在“重压”下长大的孩子,虽然上了大学,但内心世界仍然被自卑感笼罩着,不能自拔。

每当接到这样的电话,我的心情都特别沉重。我真的想对他们的父亲说:你们到底想要什么?是要分数,还是要孩子?是要成绩,还是要成长?你们的心中只有“大学”,孩子考上了,你们满意了,可你们知道吗?你们给孩子童年带来的伤害,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你们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日夜操劳挣钱供孩子上学,究竟为什么?

不要以“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为理由去逼孩子。

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一次,我带领30多个大城市的小学生,到丹顶鹤的故乡――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搞夏令营。

第一天吃早饭时,我看见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眼巴巴地盯着一个煮鸡蛋发呆,我忙走过去问:“你不爱吃鸡蛋吗?”

“爱吃。”女孩小声说。

“那你为什么不吃呢?”

“这个鸡蛋和我们家的鸡蛋长得不一样。”女孩面带难色。

“说说看,你们家的鸡蛋‘长’得什么样?”我好奇地问。

“我家的鸡蛋是白的,软软的,好咬,这个鸡蛋太硬,咬不动。”

仔细一问,我才弄明白。原来,她从小在家从来没看到过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大人剥好了,切成两瓣,放到她面前,难怪她不会剥!

我问女孩旁边几个小同学:“你们知道鸡蛋是从哪儿来的吗?”

“知道,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孩子们异口同声。

我差点晕倒!

现在许多父母把爱变成了过度的保护,心甘情愿给孩子当保姆。孩子变得很无能。

其实,今天的孩子对这种“过度的保护”是反感的,对这种“过份的关心”是不满的。

从小学生队伍中,传出这样的回答:“谁让你送,快回去!”“烦不烦!都被人家笑死了!”

一次,我们带城市孩子去河南信阳鸡公山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营地参加“我爱大自然”夏令营。一位记者妈妈担心四年级的儿子自己洗澡洗不干净,竟冲到男生洗澡的帐篷想为儿子搓澡。正在洗澡的男生个个像惊弓之鸟,吓得躲了起来。她儿子大声喊着:“你给我出去,你讨厌!”记者妈妈很纳闷,在家不都是我给你洗澡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不管我们作父母的多么想保护孩子,他们一旦融入集体生活,就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会把这种“过分的关心”看成是很没面子的事。

现在我们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父母恨不得天天呆在孩子身边,可是意想不到的伤害天天都在发生!

这一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易受到伤害。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出去经风雨、见世面,不要把孩子“锁”在身边。

女孩的安全最令父母操心,要教她“自护”的知识和本事。

那么,父母该如何关心男孩呢?

父母最担心的是,自家的孩子放学路上被大男孩抢劫财物。

很多孩子被人劫去钱物,不是因为穿得太好,就是由于钱多,太招摇了。

在这里,我想提醒爸爸妈妈们,尤其是那些经济比较宽裕家庭的父母,不要让孩子在金钱方面有优越感,让你的孩子“变”得普通一点儿、平凡一点儿,并不是虐待孩子,而是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

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一位妈妈说,平时我对儿子关心得无微不至,可儿子对我却非常冷淡。我过生日那天,朋友往家里打电话。恰巧我不在家,儿子接的电话,朋友告诉他:“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儿子冷冷地说:“我妈过生日关我屁事!”听了这话,我的心都伤透了,每次他过生日,我给他买这买那,他怎么都忘了?

一位下岗女工,知道孩子喜欢吃虾,咬咬牙从菜市场买来虾,做好后端上桌,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舍不得动一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去尝一下剩下的虾――

“别动!”她13岁的孩子说,“那是我的!”

这位母亲在讲述这件事时,眼含泪水。

一个贫困大学生回家找父母要零花钱,父母说:“咱家哪有富余的钱,你上学的钱还是和别人借的。”孩子不领情地说:“你没钱干吗要生我!”

是孩子生下来就不会爱别人吗?不,那么“爱丢失症”的根源在哪里?是父母的“极度关爱”、“过分溺爱”、“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热水里,它会马上本能地跳出来逃跑;可是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杯里,在水杯下放上酒精炉,点燃后慢慢加热,青蛙在杯中呆得很舒服,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温度,最后被活活煮死,却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其中的道理正如专家所说:“深度的爱比极大的恨对个性造就的扭曲更大,因为前者很难被溺爱的对象反抗,而这恰恰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特点。”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会别人。

人生下来就有两种基本需求:一是物质需求,二是精神需求。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可以无限满足,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漠然,结果不仅给自己带来情感的折磨与痛苦,造成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失,走上社会后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有的甚至会走向反面。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今天的孩子渴望被大人读懂。从物质世界看,他们的家庭收入已达到“小康”,但从精神世界看,他们的心灵却处在“饥饿”状态。他们需要被理解、信任、肯定。他们缺的不是教育,而是缺少人文关怀;他们需要的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能够抚慰他们心灵的沟通。

一位母亲对我说:“儿子上初中了,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我刚走进去,孩子瞪着两眼说:‘你给我出去!你不出去,我就出去!’”这位母亲怎么也不理解,自己从小带大的孩子怎么变得这样陌生?

这种现象极为普遍。父母与孩子交流方面的冲突日渐突出。

随着孩子的长大,成人对孩子的担心,慢慢转变为不放心和不信任。一些父母还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甚至用雇私人侦探“跟踪”的办法干涉孩子的生活,孩子们对此很有意见。

青春期的孩子有秘密,需要尊重,需要好好维护他们的隐私权,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如果你不信任他,就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激化他们的逆反心理。

现在父母最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与异性交往,一旦发现马上如临大敌,一味地压制、批评甚至责骂。

对于青春期有逆反心理的孩子,这种粗鲁的干涉不仅无济于事,相反还会将他们推向早恋。父母对孩子异性交往的压制和打击,还会扭曲孩子对美好情感的认识。在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人心中,对异性的朦胧的感觉是非常美好的,他们会非常珍惜那种感觉。可是父母的态度会让他们误认为自己心中美好的、甚至可以用生命去换取的情感,竟然是肮脏、丑陋、被人嘲笑、受到诅咒的东西,这种对情感的错误引导,会影响孩子成年以后对爱情、对异性情感的信任,甚至会影响他整个婚姻和家庭生活。

一天上午,一位妈妈急匆匆来到我的办公室,慌张地说:“不得了啦,我的女儿谈恋爱了。我女儿刚上五年级,这回完了!”

我说:“你女儿才五年级,怎么会谈‘恋爱’呢?”

“我昨天在她书包里发现了一封情书!”

“情书是谁写的,怎么写的呢?”

“是她们班学习最差的一个男生写的。信上说:别看我现在是全班最后一名,你等着,我一定会成为第一名!我爱你!”妈妈忧心忡忡。

“写得挺精彩呀!”我笑着说,“你女儿多有魅力呀,能让一个男生从学习最差下决心变成学习最好的学生。为祖国学习,他都不一定有那么大的劲头。你用不着紧张。你女儿怎么说的呢?”

“我女儿笑着说:妈妈,如果所有的同学都不喜欢你女儿,你就高兴了?”

“你女儿说得多棒,多幽默。”

“愿意与你交流就是成功的第一步!”我鼓励这位母亲说,“如果接下来你说:‘我的女儿能让一个男孩奋起努力,真了不起!’沟通就到位了。”女儿会觉得妈妈那么善解人意,“够哥们儿”,妈妈就变得更有亲和力了,以后遇到情感问题还会和妈妈说。

这个女孩子小小年纪,却很成熟,如果父母或老师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她,用狭隘的心理去猜测她,只能逼着她关闭心灵的大门。

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尤其需要父亲指点迷津。

我认识一位父亲,他处理儿子的异性交往问题就非常智慧。

这位父亲是河南某县教育局长,儿子是中学生。有一天,儿子跟父亲说:“爸,本人看上一个女生,漂亮、智慧、好学,我能跟她结婚吗?”

父亲说:“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

儿子自豪地说:“她也看上我了。”

“那很好,你能被一个女生看中,说明你很了不起;你能看中一个女生,说明你的眼界开阔了,如果你将来想在县里发展,你就跟她继续交往下去;如果你想在市里发展,你将来就应该在市里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省里发展,你应该到省里解决问题;如果你想到北京发展,你应该到北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在世界发展,你应该出国解决这个问题。”

儿子听了说:“那我就等等再说吧。”

这位聪明的父亲用幽默的方式,给了儿子一个重要的人生忠告。

与其把孩子封闭起来,控制他的交往,不如打开大门,让孩子在广泛交往中学会与人沟通。有的专家提出把“早恋”变成“早练”,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就像大禹治水一样,“疏”比“堵”好。

  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知心调查”在给爸爸妈妈的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跟孩子交谈时,您最爱说的三句话是什么?”

结果也让我们大吃一惊:一大批来自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经济条件的爸爸妈妈,竟然不约而同地在调查问卷上写下了这样三句话:“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其中“没出息”这三个字是孩子们最不爱听的,但出自父母口中的频率比前两句低不了多少。这带着强烈贬损意味的话不知刺伤了多少孩子的心!他们发出了同样的声音:爸爸妈妈,我们不想在否定中长大!不想天天听父母对我们说:“你太笨了!”“太糟糕了!”“太不争气!”

作为父母,如果一味地对孩子表示不满,评头论足、求全责备,那么你会痛心地发现,你给孩子带来的会是负面的信息。如果你一直告诉孩子某一方面不行,那么久而久之他就真的会认为自己不行。

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孩子犯错误时,您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接受调查问卷的53%的父母回答是:“你看某某多好,你有他(她)一半,我就知足了。”他们总认为提醒孩子看到别人的成绩,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结果却事与愿违。

有个小男孩曾经委屈地对我说:“我从来没当过干部,做梦都想当,好不容易当个小队长,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回家跟我妈说:‘妈!我当上小队长了!’我妈不但没夸我,反而把嘴一撇,说:‘小队长有什么好吹的?这是中国最小的官儿了!我小时候当的是大队长!’本来想给我妈一个惊喜,没想到,我妈还是瞧不上我!”

一个刚上任的中队长对我说:“我当上中队长,心里特高兴,回家跟妈妈一说,我妈当时就问:‘大队委的候选人有你吗?’您说,我妈多不在知足!”

我对一个“三道杠”说:“你当上大队委了,你妈这回满意了吧?”谁在“三道杠”委屈地说:“我妈最关心的是:‘大队主席谁当?’”

你们看,这些妈妈真是太难为孩子了。爸爸妈妈的标杆永远超越孩子的水平,这就是今天孩子的悲哀呀!他们的孩子永远不会有成就感。如果按照这种观点设想,学校里成功的学生只有两名:一个是大队主席,一个是学习尖子。

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

一个孩子长大要经受人们无数次评价,不管别人说什么,父母的评价永远是基石。

外交部长李肇星作客一家网站,一位网民调侃说:“李部长,您的才华我们很佩服,但您的长相我们不敢恭维。”

李肇星部长幽默地说:“我妈不这样认为!”

这个回答真棒!

其实,孩子们每天都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

(摘自《告诉孩子你真棒》,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版,定价:16.00元。社址:武汉市武昌雄楚大街268号湖北出版社文化城B座9―11楼,邮编:43007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