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的下一种形象

2005-02-01 13:57:00 来源:书摘 戴闻名 许瑛 章原  我有话说

在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际,在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时,这个古老文明似乎再度成为了西方人眼中的一个谜。

在未来几年或十几年里,中国的下一种国际形象究竟是什么?这与中国自己苦心经营的形象,有着多大距离?

“强大但不确定的中国”,成为了最近以来外界议论中国时常用的一个关键词

“在泡沫中热寂”,还是续写经济神话

2001年7月章家敦提出“中国崩溃论”时曾“确定”地预言,“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5年。”但是,现在,已过去了整整3年,实际情况与他预言的恰好相反。

不过,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正受着过热困扰,前景具有“不确定性”。美国《华盛顿邮报》2004年4月20日的专栏文章《中国经济是否过热》评论道:

“在泡沫经济中,人们会觉得好日子将永远持续下去。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有这种感觉,90年代末美国人有这种感觉。如今,中国人也是这么想的。在他们眼里,‘经济奇迹’的阳光无比灿烂――而殊不如,乌云已在悄悄逼近。”

然而,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研究专家戴史潘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仍将继续,这主要来自于中国的两个特点:一是中国国内市场容量巨大,即使出现像东南亚那样的经济危机,也不会发生经济崩溃;二是中国有着强大的政权保障,哪怕出现危急情况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混乱。

是“新威胁”,还是稳定力量

早在1996年前后,海外媒体有文章认为,中国崛起必然伴随用武力谋求霸主地位,由是形成了“中国威胁论”。

现在,情况有所变化。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指出,认为中国崛起之后要通过战争手段统治世界的言论,在西方已没有多少市场。如今,是另一种层面的“中国威胁论”。

相较于过去较多强调意识形态和军事,如今,是不知道中国经济究竟会成长到多么巨大以及它将如何改变世界经济秩序。而颠真正感到“有点实际威胁”的是,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整体经济规模扩大,国际市场越来越感到中国参与竞争的压力。

更多的人则怀疑,这么大的一个中国以后会怎样,中国能否保持安定,会走往什么方向。“这种对于中国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导致的‘威胁论’,在西方比较强势。不过,仍有很多人认为,崛起的中国将是世界稳定的重要力量。”黄仁伟说。

说“不”的中国,抑或说“是”的中国

1996年出版的《中国可以说不》影响仍存。中西方由此发生激烈言词交锋。“妖魔化中国”一词也不胫而走。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王缉思认为,当时的背景是西方国家在1989年之后制裁中国,而如今情形已有变化。专家指出,“9・11”后,美国一方面“顾不上”中国,另一方面在不少场合力求与中国合作。那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会更多地说“是”吗?

说“是”,意味着自信的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主动向世界回应自己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在联合国有关问题、在朝核危机、在防扩散、在亚太安全问题上,中国都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在世贸组织里,则有着更大的牵制作用。

说“是”,也表明中国可以在一些问题上与西方开展对话与合作。

然而,这也引发了另一种不确定性的担忧。《纽约时报》2004年8月28日报道,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影响不断增强,已经引起了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的警惕。

专家认为,中国实力能否强大到可以说“是”仍然是不确定的,除了经济力量继续上升外,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中美关系的走向和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俞新天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领导人政治智慧的试金石。”

中国能否解决这些“新问题”

在以前,西方谈到中国,张嘴不离人权、民族和宗教,而现在,出现在西方主流媒体封面上的,多了不少“新问题”。

比如,不久前一期英国《经济学家》报道,市场经济导致的中国传统医疗体系的瓦解是一大麻烦,并且,非典、艾滋病的爆发与流行还带来了国际问题。

在西方媒体看来,一方面,中国暴富人群花天酒地;另一方面,穷人连病也看不起。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尖锐社会矛盾,包括腐败、失业、“三农”、国企转制、社会保障、劳资关系、精神危机等,无不成为关心中国的人们讨论的重心。

连“未富先老”也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不久前公布的《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报告称,到2040年,中国将有3?97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目前法、德、意、日、英五国的人口总和还要多。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的威信将受到挑战,全世界也将受到影响。

那么,中国式的市场经济模式能否克服这些困难?未来中国究竟会不会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攻坚会否影响政治稳定?中国是否要加大改革力度以解决目前难题?西方人认为,这都是中国的“不确定”。

“能源黑洞”,还是“好市场”

对中国能源问题的忧虑早就存在,而去年中国集中爆发的全面能源紧缺,则引发了西方对中国未来的强烈担忧。

现在,中国正消耗着全世界1/3的煤,30%的铁和铝,40%的水泥……而中国产出的GDP仅占世界总量的4%-5%。这样的投入产出比让世界忧虑:中国到底是一个好市场还是一个“黑洞”?

但是,也有包括一些日本媒体在内的舆论预言,中国将与国外合作,开发新能源,为解决世界能源问题找到新出路。

“贫富悬殊”,还是“均贫富”

西方考察未来中国的另一个巨大不确定性,是农业问题。但是,西方人的关注焦点已不再仅是“中国能不能养活自己”,农村稳定问题更多地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日本媒体报道说:在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果对农民问题继续置之不理,将发展成为中国重大的社会问题。

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学教授毛里和子认为,农村不稳定的潜在危险将成为令未来中国政府最烦恼的问题,“中国政治背后的主角是老百姓,而他们又是巨大的贫富悬殊中的贫困一方”。

但大多数学者更关注目前中国的“共同富裕”战略能否有效实施。

“世界垃圾场”,还是“新绿洲”

2004年8月底的一期英国《经济学家》封面报道即是《中国成长中的痛楚》,集中提到了污染问题。报道说:世行认定的2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有16个在中国。

在如今的西方人的眼里,中国的环境问题已不是一个国内问题。因为水和空气是可以流动的,中国的污染肯定会带给其他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同样的危害。如污水的排放不仅影响了中国自身的生态环境,还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渔业。

外界赞赏中国放弃经济GDP崇拜,但担心的是:绿色GDP会不会造就又一种形象工程,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的全人类意义?中国能否按照国际标准来建设生态国家而形成“新绿洲”?

真正的竞争对手,抑或学习榜样

在所有不确定性中,有一种观点则比较确定:西方已第一次把中国视为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要求使用同样的标准、在同样的游戏规则下进行比赛。

上海社科院院长助理屠启宇说,这和中国发展水平和速度基本成正比,之前无论是中国的经济总量还是潜力都还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认识大概在2000年左右开始出现。当时,联合国经合组织开始把中国作为研究对象,欧盟经济部门也成立了研究中国的部门。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西方重视所谓“中国经验”的现象。2004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世界扶贫大会上,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把中国称为“优等生”,并把上海市以大手笔投入城市绿化、成都市综合治理府河和南河的经验在全球推广。美国学者提出了影响很大的“北京共识”概念。

“谁能解读中国案例背后的逻辑,谁就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印度的戴史潘教授说。

然而,中国经验究竟有多大普适性?一些人认为,这还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

“新生代中国”:爱恨如何平衡

或许,中国最大的不确定性,是这个国家的下一代。

黄仁伟说:“西方不可能等到未来到达时再去判断中国,而要看现在中国人的想法,特别是年轻人的想法,来推测中国未来会怎样。”

2004年,西方主流媒体如《时代》周刊和《经济学家》,都发表了以中国新生代年轻人为主题的封面文章。《时代》认为,春树、韩寒、满舟、李扬等人是“80年代后”一代的缩影,称他们为“另类”,把他们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

《时代》或许存在以偏概全的可能,但无论如何,想到13亿人口的大国有朝一日或将由“春树们”当家,西方人觉得必须重视。

专家们特别指出,要研究中国新一代对于世界持有的一种“爱恨交加的感觉”。那么,如何调节与平衡这种矛盾的感觉?

“愤怒国家”,还是理性大国

强大起来的中国会否成为一个狭隘民族主义的大国?这是西方对未来中国感到不确定的另一层面。

在西方的英文主流媒体上,最近时常可以看到“fenqing”这个汉语拼音。“愤青”正式进入了西方词典。西方人不理解:在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为何竟对西方文明持如此强烈的批评态度?

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情绪既传达了新一代中国人对西方霸权的不满,也表明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价值取向的不确定感以及他们在生活压力下的情绪宣泄。

毛里和子则认为,这与“中国政治风气比较宽松”有关,“中国的老百姓,以前没有什么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现在可以了”。西方国家有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公民的教育方面做得还不够。”

中国能否“约束”部分国民的不理智情绪?中国能否应用现代政治智慧处理好复杂问题?这极大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国际定位。

在“改进”中走向确定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国际形象塑造的最终决定力量取决于中国自身的行动。

在被要求用一个词汇描述对未来中国形象的看法时,俞新天说:“改进的中国。”他认为,与其他的描述相比,这个定位更具有动态的象征含义,既指中国富有活力,同时也喻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灵活的内政外交姿态。

黄仁伟说,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执政后,对世界的看法越来越开放、明朗。中国仍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持续发展。中国一定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样一种方针,在最高层那里十分确定。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王义桅认为:“中国的未来走向,已然十分确定。以前,西方对中国有着种种悲观预言,结果都破产了。中国将继续用事实来让全世界信服。”

  (摘自《?望东方周刊》2004年9月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