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巧夺天工的哥特式建筑

2005-02-01 15:20:00 来源:书摘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原著 谢伟  我有话说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现在的人们在提到建筑的时候很少会把它和艺术联系起来(尽管也常听人说起“建筑艺术”这个词),即使是一幢具有相当艺术价值的建筑,人们也最多会说,这幢大楼真漂亮。这时,建筑的

概念依然停留在工程学的层面上。但当我们回望历史,谈到那些古典建筑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地把它看成是艺术品,不管它当初建造时的目的和用途是什么。

不知道这是人们的附庸风雅,还是因为经过岁月的淘洗保留下来的那些建筑的确具有不可磨灭的艺术价值。一个令人不能回避的事实是,现在,即使是完完全全的一个建筑外行,也不会不知道什么叫“哥特式建筑”。的确,哥特式建筑瘦削尖挺的屋顶就像一把把利剑,直刺青天,实在让人过目难忘。哥特式建筑作为一种古典建筑的典范已经成为人们无法绕过的一道风景。它已不仅仅只是一堆建筑材料有机组合起来的一幢幢房子,而是一个时代血脉的凝固,民族个性、审美意趣、文化取向、宗教思想以及经济状况都被熔铸其中了。它是收藏着那个时代风貌的博物馆。

要对哥特式建筑艺术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就有必要对与之相关的背景有一些起码的了解。首先要提到的是“Gothic”这个词,它在不同的时期和社会文化群体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它原指“Goth”部落,哥特部落是欧洲古老的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他们生活的范围大致在多瑙河流域一带。哥特人是一群粗暴而狂野的人。他们当中的一支――维斯哥特部落,曾以势如破竹之势横扫整个意大利和希腊半岛,并于公元409年攻克坚固的罗马城墙,约束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不久便在法国和西班牙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公元8世纪初为摩尔人所灭。很长一段时间,意大利人对哥特人毁灭他们强大的罗马帝国一直怀恨在心,所以他们把这一时期称为“Gothic”,又含有了“野蛮、粗野”的意味。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它则用以表示中世纪的艺术形式。

中世纪的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品,特别是在建筑艺术上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2~16世纪初期,欧洲出现了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这种建筑风格,与以往罗马式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它大量地应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而抛弃了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型拱门。无论是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还是修长的立柱或簇柱、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都给人一种向上升华,如临天国的神秘幻觉,是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的集中体现。我们所熟知的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沙特尔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英国的林肯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

遥想当年,12世纪的人们在第一次见到哥特建筑时是何等的惊讶和振奋。当这样的建筑鳞次栉比地矗立在新型城市当中的时候,城市文明的新纪元拉开了帷幕,它同时宣布,代表着农业社会建筑风格的罗马式建筑已经过时。那时是城市建设者和工艺美术师们一展身手的伟大时代。那个时代相继产生了一大批一流的建筑师和工艺美术师,他们只要一搞建筑就必然是哥特式的,他们的作品不仅经济、实用,而且坚固、美观,就是现在看来,你也依然会感叹它的巧夺天工。

哥特式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尖顶,关于那些直指苍天的尖顶和高大立柱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建筑师们的灵感来自于森林中参天大树的形状;有的说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入侵者的作品,他们有建造高塔的传统,因为他们觉得在高高的塔上,就会离神更近一些,便于和神进行沟通;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建造一座城市的时候,修建城墙和护城河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为了减少开支,当时的城市面积与原来相比明显缩小,建筑用地也相应减少,因此将建筑向空中发展就成为无奈而又明智的选择。

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更为科学的解释似乎应该是,当时的建筑师受到了穆斯林建筑的启发,因为沿用了多年的拜占庭和罗马式建筑的圆顶已经使建筑师们感到厌倦,他们终于在11世纪的下半叶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一种光线充足、空气流通、直插云天的新型建筑应运而生,人们将这种建筑称为“高直建筑”。这种风格的建筑也很快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并发展成为中古时期西欧最大的建筑体系。

具体地说,它是将罗马教堂的十字交叉拱和骨架券,以及7世纪阿拉伯建筑的尖顶券等特征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它巧妙地把罗马建筑中需要厚达60厘米的墙体才能承受的拱顶压力,分散到构柱、飞扶壁、尖券和肋料拱上,使墙体的厚度大大缩减。还大量采用高耸的尖券窗,这种窗户上镶嵌的是绘成各种图案的彩色玻璃,看上去五彩斑斓,鲜艳夺目。同时,“拱扶垛”的成功应用也是一大创举,它使主要受力线都能沿着十字拱的对角线一直延伸到基础,这样,整个建筑受力均匀,更加牢固。它的内部结构也十分巧妙,侧面走廊的柱子正好与中殿等高,设计师们不知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奇妙方法,使站在教堂任何角度的人都见不到一根柱子,使教堂显得更加宽敞。另外,哥特式建筑的内壁与外墙多采用垂直线条加以装饰,使整个建筑给人以轻盈、挺拔和清秀的美感。

过去古罗马建筑中不够完善的地方在这里都得到了改进,罗马时期的建筑师们绞尽脑汁都没有攻克的难题,此时也迎刃而解。但要建造这样的尖顶建筑也并非易事,在哥特式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屡遭失败的记录。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建造的大型教堂经常都半途停工,能够最后完工的只是其中极少一部分。即使能够竣工,也难保安全,15~16世纪就经常发生教堂坝塌事件。1486年万圣节和1571年主显节发生的塌楼事件就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两起。万圣节那天,数百名教徒和唱诗班成员在一声巨响和瓢泼大雨中命归黄泉。

今天我们有幸能一睹其风采的哥特式建筑,自然都是当初幸运地诞生,后来又幸免于难的建筑精品,这些建筑使我们得以隔着悠悠岁月怀想当年香火鼎盛时的盛况,并欣赏中世纪艺术家们的杰作。

哥特式教堂全盛时期的12~16世纪,各种艺术形式也同时得到了发展,比如雕刻、玻璃制品、装饰物等,教堂为这些艺术样式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其中,哥特式教堂的窗户尤其值得一提。哥特式建筑使过去教堂中大面积的空白墙体被别具一格的窗户所取代。玻璃烧制师于是有了用武之地,制作染色玻璃的想法在他们大脑中酝酿成熟。染色玻璃的制造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氧化金属置于普通玻璃之上,使其着色;另一种则是在普通玻璃的表面烧一层颜料,再将不同颜色的小块玻璃固定在上面,这就构成了各种斑斓的图案,它既不同于绘画,又有别于马赛克拼图。它的制作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其价值丝毫不亚于创作一幅大型的教堂壁画。当阳光从窗户上投射进来的时候,玻璃窗便将它滤成五彩斑斓的颜色,柔和而绚烂,给人一种温暖、舒适又神秘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与童话王国之中。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种积极向善、化解仇恨与痛苦的愿望在人们的心中油然而生。

这种染色玻璃在教堂的成功应用,使染色玻璃大受欢迎,很快就在欧洲流行起来,并一夜之间身价百倍,得到这样的玻璃艺术品,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玻璃制造业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玻璃艺术品的创作也很快成为热门。同时,哥特式建筑的兴起也为宗教和以宗教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们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教会也因此而达到了宣扬教义和追求神秘主义气氛的目的。

哥特式建筑于11世纪末在法兰西率先兴起之后,便迅速在欧洲各国得以普及,并很快与各国的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具有了各民族的特色,形成了法国哥特式网络、瑞典哥特式风格以及奥地利哥特式风格和德国哥特式风格……最纯粹的哥特式建设风格也便消解在这无声无息的渗透与融合之中了……

(摘自《房龙讲述建筑的故事》,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定价:55元,社址:成都盐道街3号,邮编:61001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