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古代商业广告琐谈

2006-02-01 14:58:00 来源:书摘 □马美 著  我有话说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代诗人杜牧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到处是莺歌燕舞,柳绿桃红,酒旗在水村山郭迎风飘扬。这里的酒旗,就是古代的商业广告。

《货郎图》(局部),清金尊年绘。

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有了剩余的劳动产品,因此出现了最初的商品交换。为了推销商品,古人很早就开始采用广告,如春秋时期“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这段精妙的文字不仅描述了酒家讲究服务态度,用美酒待客,还表明了他们已知道采用高挂酒旗的广告手段来招揽生意。

我国古代商业广告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广告形式,也留下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广告故事。

口头广告

我国古代的行商走街串巷,沿街吆喝,这就是口头广告。诗人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师望就是帮助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姜太公早年当过屠夫,为招徕生意,他曾“扬声”吆喝,高声叫买,堪称是我国口头广告的祖师爷。

口头广告自出现以来,广为流传,成为最简便的商品推销方法。为了进一步吸引顾客的注意,卖主有时还会配合各种音响以增加口头广告的效果,如布贩子用拨浪鼓,担货郎打小铜锣,卖油的敲油梆子等。在叫卖时使用音响,既省力又传播得远,且能克服方言的障碍,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音响广告。如宋高宗绍兴年间,杭州城内有卖“梅花酒”的,就是以鼓乐吹奏当时家喻户晓的乐曲《梅花引》招徕顾客,使人听曲思酒。

实物广告

最早的商品交易是以物易物,人们在交易时必然要将交换的东西陈列出来,这些陈列物就是实物广告。

对于实物广告,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记载,如《诗经・卫风・氓》:“氓之??,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首诗描写一位热情善良的女性,在婚后受尽虐待而最终被遗弃的故事。这里描述的是男主人公氓抱着布来换丝的情景,其中的“布”和“丝”就是一种实物广告。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晏子春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君使服之于内,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这句话讲从政之道,要使臣民从内心信服,就要表里如一,不能挂牛头卖马肉。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用实物做广告已很普遍。到了唐宋时期,商品日趋丰富,实物陈列广告更加普遍,如宋人李嵩的《市担婴戏图》和苏汉臣的《货郎图》,都对当时货郎货担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作了细致的描绘。

招幌广告

古时店铺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往往在门前悬挂一些布招,称为幌子。招幌广告一般以生动形象的图案来表现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项目,容易为顾客所接受。《京本通俗小说》中《志诚张主管》一篇中写道:“开起胭脂绒线铺,门前挂着花栲栳儿。”据《宋元明话本小说选》的注释:“栲栳儿是一种用竹子或柳条编制而成的筐篮,花是指筐篮的色彩和图案。”这里的花栲栳儿就是典型的招幌广告。

旧时招幌广告

招幌的造型一般以商品及其可以借代的物品为形象,简洁明快,一目了然。招幌大致可分为形象幌、标志幌和文字幌三类。形象幌是以商品的实物和模拟的图形为招幌,或直接将货物悬挂于门外,如卖麻者挂一束麻;或以象形物代替实物,如鱼店门前挂几条大木鱼;或以图画表现所销售的商品,如酒店前挂葫芦、酒坛图案等。由于人们长期使用这些招幌,便约定俗成为特定的商品标志。标志幌主要是旗帜幌。南宋辛弃疾在一首词中写道:“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山村酒家的青旗就是酒旗幌。以旗为幌,还见于清代官车铺和理发店。饮食业常经营至黑夜,用灯作为夜间的标识物,因此灯幌也是古代酒楼的标志幌。文字幌多以单字、双字简单标示经营类别,与其他幌子一样挂于门前。在明代的《金陵繁盛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字幌,如茶、酒、书、帽、药、米局等。上述幌子在装饰上多用大众喜闻乐见的云纹、钱纹、龙纹和福字等吉祥图案。招幌的色彩多以象征吉祥的大红色较为常见,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酒旗广告

在历史上,酒与广告有着密切的联系。《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就是在酒店前垒土为垆,安放酒瓮,坐在垆边卖酒。垆就是酒的户外广告,过路人看到了“垆”,就知道有酒卖。在酒的广告中,酒旗广告最有影响。

最初的酒旗用青白二色布制作,后来发展到用五彩酒旗绣上图案或店名。酒旗或悬于店铺之上,或挂在屋顶房前,或另立望杆悬挂,以招徕顾客。《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打虎之前,进了一家酒店,店家的招旗写着“三碗不过冈”;第二十九回“武松醉打蒋门神”中描写蒋门神的酒店,“早见丁字路口一个大酒店,檐前立着望杆,上面挂着一个酒望子,写着四个大字道:‘河阳风月。’转过来看时,门前一带绿油栏杆,插着两把销金旗,每把上五个金字,写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足见酒旗广告使用普遍,也形式多样。在宋代罗愿的诗中有“君不见菊潭之水饮可仙,酒旗五星空在天”,“五星”就是酒旗上的图案,是特定的品牌标示。

  招牌广告

招牌是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销的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特定标志。中国古代的商人常以儒商自居,在经商中讲究诚信,招牌在经商中至关重要,如称经营得好的店铺为“金字招牌”,经营中有欺诈行为为“砸招牌”。以招牌作为广告大约始于唐代,宋代开始盛行,以后经久不衰。早期的招牌一般比较简单,但为了在商业竞争中取得广告优势,后来就发展为请名人书写牌匾,并且出现在店铺中堂,如酒店的“太白遗风”、米店的“民以食为天”等。同时,在招牌的装饰上,也可始出现艺术性的图案,更富有吸引力。

北宋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上可以看到各种招牌的形象,如香店的“刘家上色沉檀栋香”、药店的“赵太丞家”、医店的“杨家应症”、绸缎店的“王家罗锦匹帘铺”等,简单明确,一望便知。宋代以后市场繁荣,招牌广告成为最常见的广告形式。传说清代乾隆帝曾亲题招牌。有一年乾隆巡游江南,来到一小镇,见到有家店铺门前招牌上写着“万货全”,觉得口气挺大,便进门看看。步入店中,货物不少,但远谈不上“万货全”。于是他故意要买金饭杈子为难,店家忙赔笑说没有。乾隆道:店不是叫“万货全”呢?店主不得已摘下招牌,并请教名字。乾隆想了想,便趁兴题写“百货全”,还盖上大印。店主又惊又喜,慌忙谢恩。据说这也是至今所有商店都称之为“百货商场”的由来。

印刷广告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印刷广告也在我国古代逐渐出现。我国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是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雕版印刷广告,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字样,中间是一个正在捣药的白兔,商标两旁写着“认门前白兔为记”,下面刻有“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为贩,别有如饶。请记白。”画面布局合理,构图严谨,借神话传说为商标图案,寓意产品工艺精良,让消费者对产品充满信心。据考证,这则广告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比西方印刷广告早300多年。此板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见图)随着我国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铜版和活字的印刷广告。元代的商家开始出现把广告印在包装纸上。湖南沅陵出土一纸元代广告,右边竖印:“潭州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花、二朱、雌黄,坚实匙箸。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四方主顾,请认门首红字高碑为记。”左边竖印:“主顾收买银朱,请认元日祖铺内外国书印号为记。”这是当时潭州即今长沙一家油漆店的广告。这条广告语句简洁,说明了该店的详细地址,所售商品的种类、质量和特性,是一条较为完整、典型的印刷广告。到明清时期,我国还出现了套色印刷的木板年画广告和招贴、仿单广告等。

自印刷广告出现以后,我国最早的广告设计者一开始就非常讲究广告的版式设计,以达到有效传播广告信息的目的。古代广告的版式设计,一般包括立冠、平目、齐身、落足几个方面。自上而下首先是立冠,它犹如一个人的帽子,是表现商家独特之处的最佳位置;其次是平目,它最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多放置商家的名称;再次是齐身,它是广告文字的主体,商家宣传的重点;最后是落足,它与立冠遥相呼应,强化对商品的介绍。此外,古代的印刷广告也非常注重广告的文案设计,力求简洁明了,言之有物。

  对联广告

这是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字广告形式。对联起源于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王安石《元日》诗中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清陈云瞻《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观。”第二天,明太祖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当他走到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贴春联,便询问缘故。原来主人是阉猪的,即不识字,也不会写,明太祖当即挥笔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这副对联幽默风趣,形象生动,为阉猪者作了广告宣传,是一副具有浓郁行业特色的对联广告。

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

经明太祖的提倡,春联流行起来,对联这种广告形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欢迎。不少商家都以对联为广告,如:戏园的对联广告“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古玩店的对联广告“玩物岂能真丧志,居原只为乐陶情”;理发店的对联广告“操天下头等大事,做人间顶上功夫”。对联广告是对文字的巧妙运用,不少文人学士对此雅兴甚浓,如有“江南第一才子”美称的唐伯虎曾给商家题联“生意如春草,财源似水泉”;著名书法家祝支山曾给酒家题联“东不管西不管,我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请罢喝罢”。一副好的对联广告,既能让人体会到文字的美妙,也能提高商家的知名度。清末汉口附近有一茶馆兼酒店的铺子,生意非常冷清,店主便请一位秀才写了副对联广告,贴出后生意便兴隆起来。对联为: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二两酒来。

这副对联既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又对不同的消费群做出了心理暗示,达官贵人、凡夫俗子都被深深吸引。

  名人广告

利用名人的效应来做广告宣传,是我国古代就已掌握的经营策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一桩伯乐相马的有趣故事。据《战国策・燕二》记载,有人在市场上出售骏马,一连三天都无人问津。于是,他请来伯乐,让伯乐在马的身边转悠一下,看一看,走开后又回过头来瞧一眼。顿时,这匹马就变成人们抢买的对象,其价格立即被抬高到原来的十倍。伯乐是古代善于相马的人,他的出现提高了马的身价,这是请名人作广告的成功事例。

因指挥“淝水之战”而名噪天下的谢安,曾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作过广告。一次,谢安的一位同乡罢官后辞行,谈及居官时清贫,惟有蒲扇五万把,钱却分文没有。谢安听后,灵机一动,便从中取出一把归自己用。谢安在不同场合都使用这把蒲扇,谈笑风生,风度翩翩,那些崇拜谢安风度和才华的人争着去购买这种扇子,一时购买者骤增,扇子的价格也随着涨了几培。那位同乡还没有归乡,五万把蒲扇就已经售尽。

北宋大诗人苏轼也曾经作过广告。他流放海南时,当地有一位孤老太太所卖的环饼非常好吃,但因饼店处在偏僻的地方,生意清淡,难以维持生计。老太太仰慕苏轼的大名,恳请他为小店题的诗,以为生意扬名。苏轼十分同情老人,为她亲笔题写了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来玉米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诗中将环饼的色、香、味、形做了生动的描绘,使得该店声名大振,生意兴隆。

明代宰相严嵩却是在无意中作了名人广告。创业于明代的“六必居”原是一家酒铺,“六必”的字号源于酿酒时必须遵循的六条原则:即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之必清,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当时宰相严嵩下朝后也常来喝酒,店主很想请他给店铺题字,因不敢直接求他,便托严嵩的老婆代为请求。这位夫人也不敢让骄横的当朝一品屈身为小酒店题字,于是陪明的丫?帮忙想出了一条妙计,让夫人练毛笔字。一天,严嵩下朝归来,没见夫人迎接他,感到奇怪。当他走进内宅一看,原来夫人正在练毛笔字,其中含有“六必居”三个字,当然写得很难看。于是,严嵩就提笔写了“六必居”三个字让夫人临摹。其后,夫人将这三个字给了店家,做了招牌挂起来,果然买卖更加兴隆。

  (摘自《寻根》2005年第5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