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休息的艺术

2006-02-01 16:34:00 来源:书摘 〔台湾〕王溢嘉  我有话说

心理学家欧森曾提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锯木工人面对堆积如山的木材,他埋头不停地锯,紧张得不敢休息。好心人士劝他:“我看你的锯子都有点钝了,你应该休息一下,磨磨你的锯子吧!”锯木工人却不耐烦

地说:“你没看到我有这么多木材要锯吗?哪有时间去磨锯子!”

你也许会认为这个锯木工人缺乏头脑。但很多人在处理问题时,都不自觉地陷入这种“锯木工人的困境”中,他觉得有很多事要做,“一寸光阴一寸金”地不敢浪费丝毫时间,辛勤地埋头苦干,不愿意休息,甚至不愿意去磨利他的“锯子”。

我在强调一个人应该如何“辛勤而漫长地工作”、如何“苦练”,但这绝不是说一个人不应该休息,休息之必要就像工作之必要。休息,不仅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更为了磨利你的“锯子”――脑筋或心灵,让你的问题“迎刃而解”。

爱因斯坦曾问:“为什么我最好的灵感总是在早晨刮胡子的时候浮现?”对一个理论物理学家来说,“刮胡子”就是他休息的时候。很多人也都有类似的经验。譬如同是物理学家的海森堡,也是在费心想解决原子光谱却徒劳无功,外出度假散心时,量子论的灵感忽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有些人更将休息当作一种策略。譬如法国数学家朋家莱,每当他思索一个数学难题,百思不得其解而搞得头昏脑涨时,他就会暂时放弃,出去外面透透空气解解闷,结果在他步上公车或在海边散步时,带来问题解答的灵感就会不意地浮现于脑海。

有些人则在休息中“触类旁通”,而有意外的收获。譬如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他在承揽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建筑设计工作时,面临极大的挑战。因为他过去擅长的是都市建筑,而这个研究中心却要盖在科罗拉多州海拔6200尺的岩石台地上。他苦苦构思不下15个计划,但都无法如意。后来,他干脆放下工作,开车外出游览,结果在科罗拉多州南部维德平台上看到不少印第安人残留的塔楼,他发现这些塔楼的外形和颜色,与附近地形浑然天成的糅合在一起,他由此获得了启发,而以配合岩石台地的几何图形来设计“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该建筑不仅是他最发人深省的作品之一,而且这种建筑形式更成为他日后独特的风格。

休息,不仅是为了恢复活力,让我们等一下或明天工作时更有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的意识长期专注于某个问题后,经常会陷入死胡同中,此时,花再多的时间可能都只是徒劳;但如果能出去散散心,让褊窄的意识休息,则更为广遨的潜意识即有浮现的机会,而它就是所谓的“灵感”。

在辛勤工作之后,需要休息,为自己的肉体和意识提供假期,不仅有益健康,更有益你的梦想。

  (摘自《虫洞书简》,九州出版社出版,定价:19.8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