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国传媒界:“老家伙们”在掌舵

2006-03-01 14:50:00 来源:书摘 刘勇  我有话说

走进中国许多正朝气蓬勃着的新锐传媒,便会发现,其总编主编绝大多数都是60年代中后期甚至70年代生人,他们的大多数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从事新闻职业的,提升之快,令人惊讶。

有人总结出国内目

标流行的办报模式有特点:核心团队年轻化,平均年龄三十岁;名记挑头担纲,直接进入总编总经理这样的高层岗位;追求大制作,强调个性与风格;普遍采取走高档路线的精品策略;有资金支持。

媒体领导层的年轻化是一件好事,它起码说明两点,第一,这样的媒体一般具有较为长远的战略眼光,媒体人才建设从年轻人抓起;第二,说明现在媒体行业中人才已经成了非常稀缺的资源,就像红军初创时期,由于缺少干部,二十来岁便可以当军长师长。

不过我以为,传媒人才年轻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出现了新老人才的断层。而且这个问题之所以被凸显出来,首先是因为中国的媒体生存背景、历史条件与土壤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昨天的计划经济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老一代新闻人,未必具有适应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商业媒体的经验。面对媒体朝着经营产业化的方向转变,对于任何媒体来说,无论从办报理念,新闻操作,经营策略诸多方面,都将会有一个全面创新式的巨变。这种情势的巨变,使得一些崇尚变革的媒体,便不断出现了更换领导者的局面,而且日益求新,日益求其年轻化(我以为,这亦是目前许多媒体在编辑立场上总是处于我变和不稳定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其改造旧人,不如启用新人,这是当今中国媒体人才市场一个占有主导性的取舍模式,也是媒体领导人迅速年轻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事实上,任何社会的全方位转型时期,新闻媒体都会率先感受到转型的震荡。美国媒体曾经两次经历过这样的时期。第一次是19世纪最后十年,美国社会在各个方面都经历了一场革命。工业化、机械化、城市化革命,带来了社会、文化、政治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产业同样便经历了这样的变化。美国一大批新式编辑的出现,在报纸的编排理念上发生了革命,比如说我们一再提及的媒体大亨赫斯特,便是在这个时期脱颖而出。赫斯特为报纸的编辑样式,创造了一种崭新的风格――安排对称的标题形式,采用醒目的铅字体,这种新的报纸编排理念,成为后来其他报纸相继模仿的流行样式。赤斯特在报纸的内容制作上,开始灌输追求更为吸引人的阅读效果的理念,它的直接后果,便是美国黄色新闻的兴起。在一批如普利策之类的新式编辑的倡导下,媒体开始热衷于色情、罪行与消遣题材,大多数报纸跟着新潮随波逐流。是的,无论今日我们如何评价和看待黄色新闻,但它在美国新闻史上的意义,它都对当时的新闻业乃至时至今日的世界新闻业所产生的深化而巨大的影响,都是今人能够体会得到的。事实上,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正是这样一些新闻变革的新鲜元素,给传媒社会带来了生气勃勃的局面。

时间到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媒体又一次经历了从意识形态到技术上的革命。在那个急剧变化的年代里,社会对越战的反思和新技术浪潮的兴起,亦对媒体带来了新的理念革命。媒体对传统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进行着系统的批评与反思。这种批评不仅触及到媒体动作的理念,触及到新闻权力体制。在这场批评运动中,报纸作为一种体制遭到了直接挑战。批评家选中的目标就是那些报阀式的媒体发行人,如赫斯特、如麦克密克(芝加哥论坛报公司拥有者)等。这场批评运动又因对电视节目内容以及电视卷入有争议问题的批评在60年代末达到顶点,如媒体在美国民权运动中的表现,媒体在越战报导上的失误,在水门事件上犹豫,等等等等。有一个数据表明,水门丑闻发生之时,当时全美各大媒体共有四百三十名记者常驻华盛顿。照理他们都可以被派去采访水门事件,然而却仅有十五名记者在采访此事。有的因受到政府的压力而回避此案;有的因与白宫关系良好而不愿调查此案;还有的是不适应这种对抗性强烈的采访方式。总之,在批评家眼里,这些都成为证明旧式的传媒人已经完全不适应此一职业的素质要求了。后来美国有人反思,得出更极端的结论,认为旧式的传媒人已经成为新闻界不负责任的人,认为正是由于他们直接导致了一场涉及政府、报刊和人民信任的危机,导致了新闻职业丧失公众信任的危机。也正是在这场危机中,以水门事件为标志,一个新兴的领域――调查记者成为传媒业内的新流行。调查性报道在20世纪60、70年代走过了一段相当鼎盛的时期,调查性报道成为美国社会中最受欢迎的一个名词。

随调查性报道而来的,便是与之相适应的分析性报道潮流的兴起。在这里,老式的坚持对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情作纯事实报道、客观报道受到新概念的挑战。在新闻调查的基础上,除了传统的什么人作什么事之外,交代为什么变得重要起来,因为读者需要把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适当介绍新闻背景以及由专家报道人类在某些领域里的活动,分析性报道,日渐显得重要。

而分析性报道对分析者的判断有着特别的高要求――阅历的经验与处世的老练。我不得不点明的事实是,当阅历成为一个新闻元素的时候,年轻便成为一个弱点。

阅世经历让我一再想起文学中的一句名言:文学即人学。如果换一种说法亦无不可:新闻即人学。因为两者都是以人与社会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的。对人学的研究,关键一点就是对人间世情的判断,而它有一个基本的要件,便是对研究者本身的阅历提出要求。阅世经历的多寡,决定了你能否对一件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乃至真伪判断。而阅世经历本身,却又恰恰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它就是一个人生经验堆积的过程,就是一个时间磨砺的过程。二十几岁的人老听过来人讲一句“许多事情不是像年轻人想像的那么简单”,却不服气,然而阅历的磨砺,让人体味到许多看似简单的事情,一个青年才俊却就是摆不平它,还非要换上一个深谙人世的老江湖来做才行。的确,在一个世故很深的社会里,许多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确实不那么简单。

话说回来,做媒体不是在象牙塔里读书,而是在社会上闯荡。新闻业内现在流行着“名记”这个字眼。“名记”即著名记者的简称。许多刚刚从业几年的业内才俊已经欣然接受这种充满恭维意味的称呼了。然而要知道,“名记”绝非“名妓”仅凭一夜之功,便已青史留名。所谓“名记”两字,仍然需要时间的打磨。名记者,它应该是有足够号召力,甚至能够影响事件走向的领袖式人物,像美国的二战中出现的名记默罗、能够写出《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夏伊勒、能够用评论影响一国外交走向的李普曼,还有自美国民权运动便投身新闻,奋斗了四十年,至今仍在努力的CBS主播丹・拉瑟……

不知道从中国传媒的年轻这个角度上能否解释中国为何不能出现默罗、不能出现李普曼,不能出现索尔兹伯里这些新闻名人之因由所在?

我在美国考察,发现与我们国内媒体人才越来越年轻化相反,在国外,著名的传媒集团的核心人物倒都是由一批老家伙们在掌舵着。《华盛顿邮报》在20世纪60年代崛起之时,起用了一位四十六岁的布莱德利来做总编,从此得以将《华盛顿邮报》变成世界新闻史上的一颗明星,,得以将《华盛顿邮报》从一个地方性报纸带到了有世界影响力大报的事业峰巅;同样,在20世纪重要的60、70年代对《纽约时报》的改革起过关键作用的一批时报精英。如A・M・罗森塔尔,在四十四岁接管了时报城市版总编的位置,稍后成为时报的执行总编;也是那个时代,曾被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称之为“竟然要教育我如何管理国家”的《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赖斯顿已经五十七岁。而另一名正在中国边上转悠,希望进入北京的时报记者索尔兹伯里也是五十七岁,当上了时报助理总编……

是的,我开始为自己的这一理论寻找论据,顿时发现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今成为中国新闻界经典的美国“60分钟”节目,其创作班子中的领军人物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老人”。

说到老人,1918年5月出生的麦克・华莱士(MikeWallace)是“60分钟”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创办“60分钟”的唐・休伊特曾经说:“我们这里的一切好事所以会发生,原因就是从一开始我们这儿就有个麦克……麦克・华莱士对‘60分钟’节目的贡献简直无法描述,因为麦克本人就是‘60分钟’!”

的确,华莱士自1968年该节目创办至今从未离开过。他曾在1963年加盟CBS之前曾在多家报社和电台、电视台担任记者和主持人。正是丰厚的阅历方使他在1956年做纽约WABD电视台深夜电视访谈节目“夜间快讯”(NIGHTBEAT)时,凭借手头厚厚的调研材料和不留情面的近景镜头,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侦探式”风格。而从1957年起,他在ABC主持了四年之久的“麦克・华莱士访谈节目”(MIKEWALLACEINTERVIEWS),使这种侦探风格逐渐风靡整个美国。1990年CBS还特意拍摄了专题片《麦克・华莱士:过去与现在》(MIKEWALLACE,THENANDDOW)。

而“60分钟”的另一位老人哈里・里森纳(1991年他退休后不久即世去),可谓是在新闻战线上生命不息,新闻不止了。

至于同样服务于CBS,在美国享誉极高的明星记者丹・拉瑟(DanRather),也可以说是“60分钟”的老人了。他至今已近七十高龄,如今每逢重要场合,CBS却必要他来出场主持:在“9・11”以巴冲突的战争现场。难怪美国人说,只要看有没有丹・拉瑟,就知道今天有无重要新闻。更有人说,丹・拉瑟本人就是新闻。

可以说,“60分钟”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应当归功于它精良的创作班子。1978年《纽约时报》曾如此评价该节目组的主要记者麦克・华莱士、哈里・里森纳、莫利・塞弗和丹・拉瑟等:“他们有着已经是灰白的或正在变成灰白的头发,他们有因年龄而显得松弛的面部肌肉却充满对社会关注的神情,他们的特征是无数次地为采访而穿梭于世界各地、为迫在眉睫的截稿时间而忙碌,或偶尔也会放松地喝上一杯马蒂尼酒,所有这些都与另外一些风流倜傥的年轻电视记者们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些记者们从通讯社的新闻稿中摘录只言片语,然后问一个刚刚被地震摧毁家园的人‘有何看法’,问一个刚刚痛失亲人的巴勒斯坦妇女的‘感受如何’……”

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老人,那就是在美国电视新闻史上有着巨星般地位的克朗凯特。克朗凯特以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充满理性的新闻记者对事物不盲听盲信的品质,使他成为美国最受人钦佩的人物之一,“最值得信赖的男人”,美国人称他为“克朗凯特大叔”。以至克朗凯特去世的时候,美国三大电视网破天荒地为他并网播报。

的确,著名是与权威联在一起的,记者能否著名,能否权威,他说出的话能否给受众以信任感,与他的年龄、资历等决定其权威性的综合因素相关。

我们不妨先看一下美国三大电视网的“台标”式主持人的一些基本情况:

主持人

所属电视网

任主持人前从事新闻工作时间

新闻工作经历

出任主持人年龄

CBS

二十年

广播、电视、驻外记者

四十九岁(现年七十岁)

布罗考

NBS

二十年

广播、电视记者

三十六岁(现年六十二岁)

詹宁斯

ABC

二十年

广播、电视、驻外记者

四十一岁(现年六十四岁)


其中值得一说的是,ABC的主持人詹宁斯曾在二十六岁时做过一次主持人,结果以失败告终。

正是如此,美国媒体传播学者们对三大商业电视网历任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年龄考察得出结论:四十三岁被称为是主持人的“黄金年龄”――成熟、稳重、权威和男性魅力,容易赢得人们的好感和信任。以这样的形象为电视网新闻部的“台标”,无疑是为了赢得观众,也就是收视率。

综合考虑三位主持人明星在电视网商业动作下的晚间新闻中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对新闻主持人明星制存在的合理性得出以下结论:主持人明星树立起电视网和新闻节目的形象。对于普通电视观众来说,他们了解新闻是通过主持人的播报来完成的。他们往往把主持人看作是电视台的“新闻发言人”。主持人肩负着体现电视网新闻部形象的重大责任。主持人说出的话能否给观众以信任感,他的年龄、性别、资历甚至容貌、声音都成为决定其权威性的综合因素。

正是由于考虑到这些因素,在美国,三大(如今加上CNN、福克斯是五大了)电视网对节目主持人要求有特别的一条要求,必须具有中年或以上的年龄,其形象能显现魅力与稳重,又时常不失幽默。特别在发生重大事件时,他们有即兴发挥的能力,能在没有讲稿的情况下把巴以冲突的冲突渊源或欧盟各国之间的微妙对立讲得头头是道而又不显出?嗦或乱侃。

美国媒体认为,富有新闻工作经验的主持人有助于体现电视媒体的风格和特质。

正因为如此,三大电视网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无不是从记者干起的。克朗凯特、拉瑟、布鲁考、詹宁斯等均是在记者工作中表现出色才一步步升到主持人的位置的。惟其如此,主持人才担当得起新闻节目最后、最重要的一棒的工作。

我不禁想起爱德华・默罗在1958年曾经说过:“电视新闻是一个由本来互不相容的表演、广告和新闻三个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其中每一个因素都要求制作人有异乎寻常的较高的职业素养。一旦你能够把这三个因素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你就成功了。”

  (摘自《大追寻》,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定价:3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