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音乐札记

2006-03-01 15:25:00 来源:书摘 李岚清  我有话说

初识贝多芬

我知道贝多芬,还是在读小学时。当时的教科书中有一篇课文,大意是说:贝多芬非常喜欢散步。一天傍晚,他信步走到了一所低矮破旧的屋子前,正待继续往前走,却被里面的谈

话吸引住了。从谈话中他听出来,这间屋子里居住着一对不幸的兄妹,哥哥是一位穷苦的皮匠,妹妹是个盲人,正在一架破旧的钢琴上练习弹奏一首贝多芬的作品。她对正在做活的哥哥说,这首曲子她练了很多遍还是弹不好,要是能够亲耳听到贝多芬先生弹奏,那该有多么好!哥哥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对妹妹说,贝多芬先生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会票很贵,自己靠给人缝靴子赚来的这点少得可怜的钱根本不够买一张票。不过,他鼓励妹妹,自己一定多多地做活,好攒钱让她去听贝多芬先生的演奏。深受感动的贝多芬禁不住走进屋内,在非常友好地向这对兄妹打了招呼后就坐在钢琴前为他们演奏。

这时,一阵风吹灭了桌上的蜡烛,在透过窗户洒进来的清澈如水的月光中,坐在一旁虔敬地聆听演奏的盲人少女宛如一尊纯洁高贵的塑像,这种情景触动着大师的心灵,他的弹奏逐渐离开了原来的曲调,亲的乐思源源不断地从他指间倾泻出来。这对兄妹听得入了神,当他们终于从音乐的陶醉里回到现实中来,并且惊喜地醒悟到刚才的弹奏者正是贝多芬本人时,大师早已离开了。贝多芬匆匆赶回家里,一口气写下了刚才弹奏的音乐,这就是《月光奏鸣曲》。

正在创作《第五交响曲》的贝多芬

《月光奏鸣曲》手稿

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把上面这个优美感人的传说与事实本身等同起来,实际上,据音乐史学家研究,贝多芬从未有此经历。他的《#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之所以被冠以“月光”的标题,是由于音乐评论家莱尔施塔伯认为,此曲的开头让人想起琉森湖面上的月光。这篇课文,使我对贝多芬这位旷世乐圣和他的音乐产生好奇,这说是以后我越来越想多了解贝多芬及其音乐的缘由。虽然后来知道这篇课文是虚构的,我还是感激这篇虚构的短文对我的指引。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欢乐的童年,经过常人难以想像的刻苦学习,在音乐上取得巨大成就。他以音乐为毕生的最高使命,却偏偏失去了对音乐家来说最重要的听觉;他渴望获得爱情,爱情偏偏远离他而去,使他终生孤独;他追求社会的公正、平等、自由,寄希望于推翻君主专制的革命,并热情地以他的音乐讴歌了那美好的憧憬,而残酷的现实偏偏使他的理想变成了一场嘲弄他的骗局,使他坠入绝望的深渊;他曾企图结束他备受煎熬的生命,可尚未完成的音乐使命,又偏偏强迫他继续在痛苦中挣扎着活下去;他注定是一个把痛苦留给自己,把欢乐奉献给别人的音乐使者。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和为理想而奉献的精神呀!贝多芬正是经历了如此之多的苦难,才得以创作出众多光耀百代的作品。我建议史学家们不要再去挑剔他性格上的缺点,让我们永远热爱他的伟大音乐和崇高的人格吧。

命运为什么总是与大音乐家们过不去

从本书介绍的大音乐家中可以看出,除了少数几位“老寿星”如西贝柳斯(91岁)、斯特拉文斯基(88岁)、威尔第(87岁)、圣―桑斯(86岁)这些离我们的时代比较近的音乐家外,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命运都是不幸的。你需要有个安静的创作环境,偏偏让你贫困潦倒,甚至衣食难全;你最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把你看到的、想到的东西转化为音乐,偏偏让你的眼睛失明;你最需要能思考的头脑,偏偏让你痴呆、疯癫;你最需要敏锐的听觉,偏偏让你耳聋;你最需要有时间来充分展示你的音乐才华,留给后人更多的宝贵文化遗产,偏偏让你早逝,等等。这种不幸是宿命的、必然的吗?不是,而是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对他们的不公和摧残!乐圣贝多芬在逐步失聪的苦苦挣扎中,竟坚持作曲近30年。1842年,他54岁创作完成最后

斯美塔那精神失常前的留影

一部交响乐作品《第九交响曲》(《合唱》)时已经完全失聪。这种把音乐当作自身使命而显示出的惊人毅力,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贝多芬去世前3年,在捷克又诞生了一位大音乐家斯美塔那。他40岁以后就开始失聪。但他和贝多芬一样,耳聋以后并没有灰心,仍坚持作曲,而且创作出他最著名的一部由六首交响诗组成的套曲《我的祖国》。这是一部美妙动人的富有诗情画意的传世佳作。我去过布拉格,那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那里有源远流长的沃尔塔瓦河,有维谢格拉德城堡,有勃朗尼克山,有金色屋顶的宫殿等等,所以常被称为“金色的布拉格”。听着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仿佛布拉格和捷克其他地方的迷人风光又再现眼前。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和为争取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斗士,竟蒙受失聪和精神病的双重折磨而离开人世,实在是一件极大的憾事。捷克人民为他们值得骄傲的儿子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博物馆,使金色的布拉格更添光彩。而且对斯美塔那来说,这也是当之无愧的。

  列宾的名画使我知道了穆索尔斯基

20世纪50年代我在苏联实习时,有机会参观了莫斯科最有名的特列齐亚科夫画廊。名为“画廊”,实为苏联国家美术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俄罗斯和其他民族的名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名画中,有一幅大画家列宾的肖像作品。经讲解员的介绍,知道画中人是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家穆索尔斯基,这是在他临终前不久列宾为他画的一幅肖像。

穆索尔斯基是什么人?又是什么样的音乐家?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我去高尔基大街书店的音乐专柜,向售货员打听有没有穆索尔斯基的唱片?售货员拿出唱片的目录向我介绍他的作品,我发现其中有一首叫《莫斯科河上的黎明》的乐曲,是他的歌剧《霍万斯基之乱》的前奏曲。由于苏联的唱片比较便宜,这又是一张小唱片,就更便宜了,于是我就买了一张。其实当时也不知道穆索尔斯基的音乐究竟是什么样子。当回到宿舍在唱机上一放,我立刻陶醉在那画一般的意境之中,脑海中呈现出黎明前莫斯科河畔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随着旋律的发展,黎明的景象越来越显现,当音乐进入尾声,几个越来越轻的音符直至终止时,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轮红日缓缓升起,莫斯科河及两岸的美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这是多么美丽的诗情画意啊!

列宾笔下的穆索尔斯基

这张唱片最终也成了我最爱听的唱片之一,并进而吸引我深入了解穆索尔斯基其人其事,知道了一些他的其他作品,特别是《图画展览会》。这个包含十幅音画的钢琴套曲,是穆索尔斯基为了纪念他的一位画家朋友,依据其绘画作品中的十幅图画而作的。穆索尔斯基的确是一位能用音乐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和展示风景图画的天才,欣赏这部乐曲,跟我最初听他的《莫斯科河上的黎明》时有同样的感受。

2000年4月,俄罗斯国家乐团访华,要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我通过文化部领导和享誉世界的俄罗斯著名指挥家格吉耶夫商量,能否在音乐会上演奏《莫斯科河上的黎明》,他们欣然同意,而且排在了节目的第一首,使我终于实现了直接欣赏由穆索尔斯基家乡的音乐家演奏这首乐曲的愿望。

德沃夏克的乡愁

现存的数万首唐诗中,有很多是表现思乡和怀念亲友之情的,有时二者也是相连的。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千多年来在我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短短20个字,引起无数人的思乡共鸣。其实,思乡之情,离乡之愁,不仅家庭观念较深的中国人有,金发碧眼的洋人亦不例外,德沃夏克就是一例。

德沃夏克使用过的钢琴

早在青年时代,我就很爱听他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后来也爱唱用这部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填词而成的英文歌《念故乡》。这首歌曲的神奇之处在于,不用唱歌词,只要哼唱曲调,就能把你的思乡之愁引发出来,如果再唱出感人肺腑的歌词,那就更加愁上加愁了。德沃夏克在美国期间,尽管在音乐事业上获得极大的荣誉,在生活上有优厚的物质待遇,但仍无法解脱乡愁,最终落叶归根,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祖国。

说起思乡曲,还有一首是我十分喜爱的,那就是我国马思聪先生的小提琴曲《思乡曲》。可惜这位享誉世界的杰出音乐家,最终未能重返他思念的祖国,客死他乡,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听苏格兰人唱《友谊地久天长》

过去,我对英国音乐,除现代音乐剧外,知之甚少。提起英国作曲家布里顿,我就会想起少年时代就熟悉的电影《魂断蓝桥》的主题曲,并进而联想到一首美丽的民歌――《友谊地久天长》。这是一首苏格兰民歌,旋律优美,歌词情感真挚,简短易记,世界各地都在传唱着这一首象征美好友谊的歌曲。《魂断蓝桥》这部电影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一对情侣的爱情悲剧,用这首苏格兰民歌谱就的电影主题曲,与影片的故事情节水乳相融,共同构成了一首情深意切的爱情绝唱。当时我国的词作家根据这一主题曲,填写了相应的歌词,广泛传唱,深受人们的喜爱。

1996年,我访英时去苏格兰,苏格兰事务大臣在爱丁堡的一个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古堡设宴欢迎我们。宴会结束时,主人问我们是否会唱《友谊地久天长》,并建议大家一起歌唱,当然我们代表团的同志大都会唱,而且我还会用苏格兰语唱。于是我们宾主双方同声引吭高歌,在欢愉和友谊的气氛中结束了晚宴。当这位大臣送我们走出古堡时,他问我,为什么中国朋友把这首歌唱得那样情意绵绵?我好奇地反问,难道唱得不对吗?他连忙说:不,不,你们唱得很好。但这首歌在我们苏格兰是一首进行曲,所以和你们唱得情调不一样。我向他解释,我们是从中国人根据电影《魂断蓝桥》主题曲填写的爱情歌曲中学会唱的,他才恍然大悟。

可见同一首歌,同一部乐曲,如果演奏或演唱的速度、情调不一样,效果也很不一样。因此,指挥家、演奏家和演唱家的再创作很重要。

  (摘自《李岚清音乐笔谈:欧洲经典音乐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定价:6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