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读书人始终存在

2006-03-01 16:03:00 来源:书摘 〔日〕井狩春男 著 邱振瑞 译  我有话说

“现代人愈来愈不喜欢读书”是借口

“现代人愈来愈不喜欢读书”这句话,已经成了编辑或出版社抱怨书况惨淡的借口。哎呀呀,这是讲不通的歪理呢!在我的认知中,所谓的“愈来愈不读书”,是

指原本读书的人阅读次数减少了。换句话说,对一开始就不看书的人来说,根本不存在“愈来愈不读书”的问题。

这只意味着买书的人减少而已。

此外,我也觉得问卷调查的数字有点吊诡。

例如,倘若对日本1.26亿全体国民进行“你去年购读了几本书?”的问卷调查,所得的数字肯定会接近零。因为一本书奇迹似的畅销也顶多卖100万册,购书者是这1.26亿人之中的100万人。换句话说,每126个人只有1个人买书。况且这些“畅销书”只是每年7万册新书中的一本,大部分的书印量都在1万册以下。也就是说,几千人才会买一本书。这些数字就是实际的读书人口。

再说,每个人的读书情况也各不相同。一星期读一本书的算是难得的读书人,一个月读一本书的还算不错,有的是好几个月才读一本,要不就是一整年读个几本书,或偶尔买畅销书看看,有的甚至好几年才读一本书的。因此,要实际掌握读者是如何读书或一年读几本书,实在有所困难。现在是如此,将来也不会有太大改变吧。

因此,问卷调查应该对特定对象进行。而且有关读书的问卷调查我也从未被问及,其他出版界的朋友也是这样回答。

在日本人之中,喜欢读书买书的原本就属于小众顾客层,用日本的总人口去除算,当然会得出拒读文字现象愈加严重的结果,加上报刊媒体的渲染,读者信以为真,自然就愈不想买书了。

说得也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图书并非生活的必需品,没有图书也活得下去。现在的时代,书市状况不佳已司空见惯,但这是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只要经济复苏,多点零用钱可用,读者自然更肯花钱买书。

  不是“不读”而是“不买”

对一般日本人而言,书不是民生必需品,是闲暇读物,无法用公司或学校的经费购买。

日本人的年平均所得为660万日元。

便宜的白米5千克1000日元;一碗牛肉盖饭280日元。

东京迪斯尼乐园畅游无限的一日券售价5500日元;畅销百万套的计算机游戏软件“神奇世界”系列作品最少可玩50个小时,售价8800日元;首轮电影一场1800日元;羽田机场飞往冲绳的三天两夜之旅,最便宜也得29800日元;宇多田光的一张CD就卖2800日元;夜间的卡拉OK包厢优惠价每30分钟350日元。

在扣除生活所需的费用之外,我们不但要面对这么多诱惑和自我投资的抉择,还得考虑是否值得拨出零用钱和时间购买、阅读图书,可说处境严峻呢。

阅读的乐趣虽可透过口碑传达,但成效并不快速,在购买顺位上自然会被挪后考虑。

这就是图书滞销的原因。

图书之所以滞销,应该说是读者“不买”,跟拒读文字没有关联,我们必须清楚加以区别,来思考图书为什么滞销的原因。

日本人一天平均读多少个字?目前没有正确的数据,但昭和时代(1925~1989)与平成时代(1989年至今)比较起来,平成时代的阅读率显然来得高些。

举凡报纸(一版约6000字)、电车中的各类广告、杂志、策划书、传单、电视字幕(包括搞笑节目“啊啊”的污点字)以及个人计算机和手机传输的电子邮件等都算是“文字”。

相反地说,不管从前或现在,读书的人始终存在。

即便出版社大声嚷嚷书市状况不佳,但每年必定有畅销书出现。比如,像《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这种百万畅销书就是明证。

尽管大家都在抱怨拒读文字的现象愈来愈严重了、该怎么因应出版业的不景气,可是我不认为出版的景气那么糟糕。我在此重申,只要积极筹划,照样可以编制出令人惊艳的畅销书!

(摘自《这书要卖100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定价:1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