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人眼中的中日差距

2006-04-01 14:56:00 来源:书摘 〔日〕唐津一 著 徐朝龙 译  我有话说

因为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中国制造业不幸沦为以粗加工为主的“世界工厂”
在日本“理所当然”的,在中国还难以办到

在日本很幸运的是,不管是零部件和原材料,还是生产设备,都可以获得一级品。可是这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是人们从战后废墟上开始制造业,并持续不断努力积累到今天才有可能的。在海外从事过制造业的人就知道,采购的零部件不能按期交货;即便交了货,也是次品很多,不经挑选就不能用,这样的情况一年到头都在发生。其原因有很多,出现遗漏;信息传达有误;因为误会;习惯上的差异等等。然而,有一点很明显的是,在国外无法确保日本这样严整的从事制造业的环境。

在日本,不管你需要任何零部件,打一个电话,厂家的人就会立刻跑上门来。这是一个很不得了的事情。能够这样对应的,在世界上也只有日本。最典型的例子是东京都大田区的中小企业群,我把它们称为“随叫随到工厂”。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订货,它们都可以立刻制造出需要的产品来。客户的订货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如果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客户总是等待,那么就不能实现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并及时付诸行动的经营。正因为有大田区的随叫随到工厂那样的姿态,日本的制造业才能紧跟时代变化并迅速取得进步。

  然而,这样的情况从世界范围来看,却不能不说是一种特异现象。国外的工人们只知道自己每天从事的工作,或许甚至他们有可能连隔壁的车间是干什么的都不清楚。这是因为他们不认为自己有必要去了解与自己职务无关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工人,如果你按照对日本员工一样的感觉去下指示,那就会引起大问题。要么会遭到各种各样不停的提问,要么则是不懂装懂结果什么都没有理解。所以,如果不牢记“以心传心”是只有日本才能行得通的概念,那么在海外从事工作,就要吃苦头了。

本来不过是记号的语言,之所以能够向对方传达一些很形象的内容,是因为彼此都拥有一些共同的基础知识。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即便是语言上理解了,意义还是传递不到的。比如,我们现在去听那些高中的女孩子们讲话,恐怕连一半都听不懂。因为她们讲的什么“虚”,我们意识不到是“害怕”的意思。与之相同,如果工人们和车间的负责人缺乏制造业的基本知识,不论你如何仔细地去解说,自己的意图还是无法传达到,因而也不能得到希望的结果。对方不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做”,“为何这样做会更好”,所以对这样的对象,不管你发出什么指示,对方都只会认为是强人所难。人在衷心愿意后采取行动时和被命令后无可奈何干事时,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会产生很大的差距。在日本制造业的生产现场,对于上级指示的基本想法,一般不需说明就可以理解,所以立刻就可以产生很好的结果。不仅如此,根据指示变更了的结果中发生的问题,立刻就会被发现并得到迅速纠正。这样的情况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只要在海外工厂成为生产负责人,你立即就会感觉到。

认为按照操作说明书去做就是满分的工人,会觉得实现了要求的工作便是完美。可是,喜欢没完没了拘泥于完美的日本工人,总会去考虑“还能不能做得更好些”,所以,他们的结果总是“还不充分”。从最高经营者到现场的工人都这样想,因而产品才能不断地得到改善,以至于成为世界第一。依这样的性格,对产品现状的品质和性能,是永远不会感到满足的。在日本,工人们自发性的努力来发现问题和思考改善方法,这是操作说明书所无法明确指示的。所以,只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工作的制造业,就好比瞄准目标后再射击的大炮,可是这样的做法是无法和导弹的命中率相比较的。

从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发现,日本的制造业和外国同行的做法是有很大差别的。看看工厂也许会觉得差不多,然而工人们的工作意识则根本不一样。在日本,“为了制造更好的产品,大家共同去努力”,这种想法已经成为一个常识。可是,在外国的制造业中,却没有“大家”这个意识。那是因为他们有日本所没有的阶层意识,这样的意识妨碍了大家形成一个集体去从事制造。在欧洲,技术人员和一般的工人不在一个食堂里用餐的现象很普遍。这样的阶层式思考产生了操作程序方式,结果阻碍了在现场解决问题的机制。因此,日本人日常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世界上却并非如此,这样的事例太多了。

译者按语

日本的独特,也就在于这样的生产环境和社会基础;日本经济的强大,根源性秘密也在于此。他们的制造业首先是因为处在高度同质的文化中,因此,与行业异同基本没有关系,从事制造这个活动本身,是一个可以对应广泛的因素。由于需要的基本素质有一个全社会高水平的维持,所以,从事制造业的工人们对自己的工作,才都能够放在制造业这个大环境衷曲考虑。这里面当然也有日本社会长期以来一贯重视教育投资,劳动力质量因此都非常高的原因。总之,我们应该看到,日本文化的横向同质的特征,促进了日本人作为集团的强烈凝聚力,在结果上形成了他们相对于以纵列阶层为社会构造主体的其他国家的一些优越性。

只会照章办事的劳动者

日本的制造业得到飞跃性的发展,在背后发挥作用的因素之一就是通过以车间为单位的质量检验小组,为提升产品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而大家群策群力,最后意见和建议汇总在一起,并强化整个公司作为制造业的实力,即全面质量管理。为什么日本工人的质量检验小组会做得很出色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个例子就明白了。

我本人过去曾经在制造现场指导过质量检验小组,由于听说我们的工作做得不错,于是,有一个海外的企业参观团便前来考察。当时,我们让一个年轻的女职员介绍她自己业务改善取得成功的经验,当大家听完介绍,参观团的成员立刻提出了问题。

“你的工作不是按照公司发给你的工作程序书去做的吗?在自己工作的时间以外分析数据,或者进行提案,那并不是你的工作职责呀?关于这一点,你是如何考虑的呢?”

于是,这个女职员做了以下回答。

“我也知道会有您说的这种看法。可是,关于这个工作在我们公司中最清楚的就是我。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就这些问题和同事们一起商量,随后向公司提出改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样做的结果是产品的不合格率降低了1/5。难道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吗?”

这个女职员的回答,就代表了日本制造业的根本点。

在日本的制造业中,从车间的工人到经营的最高领导,大家都在一起为制造更好的产品而拼命地努力。“我的工资是最少的,没有必要多管闲事,自己按照程序书去做也就可以了。”说这种话的员工,不是完全没有,但是毕竟是极少数,经营领导也不会去认为“我是社长,现场的工作交给车间的员工就可以了”。可是,在日本以外的国家,社长就是社长,车间工人就是车间工人。工人们不会认为社长会是自己的伙伴。尽管大家属于同一个公司,可是感觉上彼此就像居住在不相关的两个世界一样。员工们很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是从哪里到哪里,除此以外的事情不会自发地去干。这也就是说,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意识和日本企业的员工很不一样。日本企业的员工经常会说“我的公司如何如何”,可是如果在国外这样说,也许就会被人提醒道:“这个公司不是你的,是股东们的。你不过是被人家雇用而已。”

日本人彼此经常爱说的“拜托你好好干”,不去明确界定对方的作用,只是要对方竭尽所能。这在一切事物都循规蹈矩的社会,是难以想像的不负责任的表示,可是偏偏对日本人就通用。而且,这样的表示可以最大限度地导引出每个人的能力。

在欧美社会很普遍的所谓程序化方式,就是将一个作业所需要的操作程序简单明了地写出来,让具体从事工作的人按照操作程序所写的内容忠实地去做,然而,无论花费多少费用来完善操作程序书,也会有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日本的制造业中,人们通过质量检验小组在制造现场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改善,从上到下抱成一团不断努力去制造更好的产品,因此,可以在短时期内就达到那些严格遵循操作程序方式的现场所不能到达的高水平。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是因为日本人对集体的归属意识。日本企业的正式员工的比例很高,而且终身雇用保障了他们的安定身份。

译者按语

过去,我国很强调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态度”,分内分外都全力作出贡献。如果真正做到人人都不折不扣地是这样,那么,我们的生产力和产品质量也许早就是世界一流的了。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反观日本这个资本主义国家,受到资本家剥削的工人阶级们,却似乎超越了社会阶层和阶级的不同,将公司的工作完全当作自己家里的事情一样来对待,不是被动地“各扫门前雪”,而是彼此都出于要把工作搞得最好的目的,主动去“多管闲事”,关心负责解决一切工作中不完美的问题。他们爱社如家,任劳任怨,成立工会也不是为了和资本家斗争,而是为了让整个员工队伍更好地与老板协调(日本称为劳使同轴)。这种现象明显违背了资本主义的规律,所以有不少人戏说日本才真正地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有如此高觉悟的工人阶级队伍,再加上改善到极致的合理制度和程序,配合领先世界的高超制造技术,日本在世界上取得经济成功的秘密就昭然若揭了。

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程序化也许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混乱,但在责任范围边界之间,也产生了许多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人为断裂。比如在工作中互相推诿,以邻为壑,甚至落井下石,幸灾乐祸。同时,程序化社会中,企业和员工一般缺乏长期稳定的关系,双方的合作都带着赌博的性质,做得好就继续,做不好就走人,这样的关系与其说是协作,不如说更是一种彼此利用的对立关系,所以,老板解雇员工很常见,员工炒掉老板也不新鲜,既然没有安定的感觉,那么员工对于公司也就没有一种归属感和责任心,公司只不过是自己实现自我目标的工具而已,只要自己利益能确保,公司死活与我无关。所以,诸如此类的这些人性负面的东西,都可能在重视程序化的社会中突出出来。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因素的问题。让集团成员共有“大河有水小河满”的观念,大家也就很自然地会去为了整个集团的利益牺牲自我,超出自己分内去承担任何分外的工作。在追求制造业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其能量由于没有被内部各种矛盾所分流消耗,因而可以非常迅速强大地转化成国家竞争力。

必须经常警惕“偷工减料”

笔者过去曾经在上海参观了一个生产热水器的工厂,也许是因为在制造过程的作业管理很松散,从而导致了大量不合格产品的产生,结果不得不对成品进行再次的品质检查。热水器使用的是煤气和水,如果发生煤气外泄或者漏水,将引起重大事故。因此,在这个工厂里,两个工人在进行同样的检查,而在另外一个地方,也有两个人做同样的工作。此外,似乎是出于万全的考虑,在他们后面,还有人在看着他们是不是认真地进行了检查。给我们做向导的人很自豪地告诉我们说:“以万全的方式保证绝对不出缺陷产品,这就是我们中国式的制造业!”然而,他们之所以不得不那样做,其原因就在于有疏忽遗漏和偷工减料的现象存在。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才有了那个双重检查体制,那实际就是一个监控的体系。

在制造业中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就意味着要持续制造别人无法模仿的一级品。所谓一级品,就是拥有高性能、无故障而能够持续工作的产品。而产品越是高性能和高品质,就越发需要高水平的制造业技术。这样的产品在会发生纰漏的制造车间是无法制造出来的。日本制造业的做法,是应该制造不需要反复检查就完全合格的产品。那么消耗成本的产品监控体系就可以拿掉不要了。

译者按语

由于专注力不强和责任心不够而导致的问题,不得不安排许多人员来进行质量检查,人浮于事而引起整体制造成本的上升。对于产品的次品率,中国的企业一般都认为控制在5%以下是努力目标,可是,日本的企业则普遍回答说应该为零,实在不行至少要在1%以下。为了不给下一道工序添乱,以及影响到集体,日本的工人对于自己负责的部分往往会惟恐做得不够完美,因而总是主观能动地去反复琢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几乎所有的日本企业都在无一例外地在生产活动中开展“成品率100%”的运动,他们坚持认为这才是制造业最为理想完美的状态。达到如此境界,已经不是生产活动,几乎就是将生产活动当作一种艺术来追求的精神。

即便可以干同样的事,但十年后的技术却未必能开发

日本很擅长的家电产品一般是每十年就更换主角。1960年开始的黑白电视到了1970年变成了彩色电视;然后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又出现了录像机。现在,则是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以及DVD等占据了主流地位。可是,新技术并不是立刻就可以开发出来的。液晶电视和计算机上使用的显示屏,还有手机上用的液晶屏,最初发明出来是在1970年。从那时开始进行开发,最初使用在电子计算器和时钟显示屏上。变成彩色也是不久前的事情,而且计算机换成液晶屏也是最近的事。从这点就可以知道,要发现“下一个时代的主角”,有多么的不容易。

随着全世界产品的高科技化,花费在新技术开发上的预算不断上升。过去喜欢汽车的人,在休息的日子总要自己去调节汽车的汽化器,或者打磨火花塞,然而,现在汽化器被计算机控制的燃料喷射装置取代,现代的汽车,与其说是金属加工产品,倒不如说是计算机的集合。到了高档汽车,连坐椅上都有计算机,那是为了让坐椅记忆住最舒适的位置,即便驾驶员换了后也无须再调节。前不久,世界上汽车厂家兼并和合作不断,但很少有人知道,其背景与燃料电池以及液氢燃料发动机等未来能源技术开发有关。这些技术开发需要巨额的开发费用,单独一家企业很难承担如此重负。

然而,开发新技术需要的各种积累,现在的中国几乎还没有。中国只是把过去由日本独自制造的产品以低价格为武器进行制造而已。中国的制造业是通过低价格提供普及产品的“世界工厂”。

二十多年前,到了周末,人们经常看到从日本飞往韩国的飞机上坐满了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这些人都是日本企业的技术人员。他们是受到韩国企业的邀请前去传授日本技术的专家。那是被高额的报酬所引诱,背着自己的公司干的业余工作。现在,这样的现象又出现了,不过飞机不是去韩国,而是飞往中国。中国企业无疑是希望这样来让自己的工人们学会制造的知识。可是,即便是可以向先生请教,如果自己不去努力学会解决,那么一直都只能是学生,一旦发生新的问题,那又会束手无策了。要强化自己的制造业,就必须把对老师的依赖降低到最小的限度。

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从事产业,就必须执著于独家独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外国拿来的东西与自家的文化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而且谁也不会去告诉你“你们还是发挥你们文化的长处干产业最好”。

译者按语

这里作者列举的关于液晶屏的故事,非常发人深思。成功发明了液晶屏的是RCA(The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其成果却是被日本企业拿过去,将发明成功地实现了实用化。一般认为,日本人在基础研究上与美国、欧洲有差距,但是在研究结果的实用化上,却拥有突出的优势。比如,世界上民生用品,尤其是家电产品等方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几乎是日本独领风骚,到今天这个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我们国内的一些代表性的大企业,尽管依仗国内市场的轻车熟路,凭着在国外市场的超低价格,而形成了巨大的销售量。但是,其生产的产品基本还是“过去由日本独自制造的那些产品”,只不过制造成本非常低廉而已。而且,这些产品许多还使用着来自日本的关键元器件,为此还不得不向日本企业支付庞大的专利费。特别是中国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消费空间,低价格普及品已经足以受到欢迎,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的开工率和一定的利润,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企业也许真的不怎么会去考虑“依靠制造一级品来竞争,或是参与新技术开发的竞赛”。

我们许多企业到国外花重金请来外国技术人员,往往都是为了贪图快捷,生产出赚钱的产品立即投入市场挣钱,因此,大多数都是短期行为,没有一种去艰苦开拓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基础的长远打算。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思路,对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提高综合国力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我们的企业满足于在国内市场上争夺第一,而很少敢于走到世界市场上去抢占高技术高附加值市场,这就是我们的弱点。我们缺乏自己独家的东西,没有绝活,因此,即便模仿人家产品在根本不成熟的国内市场挣到了钱,那也是帮助人家外国企业挣大钱,自己挣小钱,更不会有什么足够的利润拿来积累或投入研究开发。当然,有人说中国市场的低端性、广大性以及落后性拖了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后腿,让企业很容易在这样一种没有紧迫感的环境中堕落,更谈何去拥有与世界竞争的抱负。来自国外的低端产品、淘汰产品在中国有着无限的消化空间,巨大的产量带来薄利多销的利润。可是企业规模的局限,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以及地区性文化的阻碍,导致企业迟迟难以强大,因此也就无法进行资源配置最大合理化以及发挥规模效应来加速利润积累,为了在国内市场生存下去,结果企业就不得不总是依靠到国外市场拿来过时技术和产品,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实力去开发自己独自的产品,这样下去,我们和日本企业之间的差距便会越来越大,于是,赶超日本则将永远是一个空话。

(摘自《中国能否赶超日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定价:1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