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女经济――对身体的消费

2006-04-01 16:33:00 来源:书摘 佟 新  我有话说

有西方学者认为,身体通过现代消费在文化上进行了再定义。身体的各种条件和特性都已经被转变成为市场机会、社会渴望和象征性宣言。因此,身体的“商品化”是整个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在其中,许多事物被认为是独立于市场之外的东西,如情感、亲密性等也转变成为一种商品。

女性被动的审美客体地位是通过女性追求美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来体现的。有人说,女人所受的压迫不是男人造成的,而是美女对丑女的压迫造成的。这样就有了争当“丑女”以获得免费整容的女人们,有了无数与自己本已合适的身材过不去的减肥大军。这里的内在逻辑并非是女人之间为了争夺男人战争,而是消费社会通过对“女性美”的塑造,消费女性身体的过程。消费社会通过对两性之美价值的塑造,塑造了一批批永不会过时的追求身体“美”的文化,美丽与苗条不仅是女性之美的身体状态,同时,它还是一种符号,标志着一位女性是否在意自己的容貌,是否能够为自己的身材和容貌投资,是否具有讨得男性喜欢的资本。与“选美(女)”相关的一系列消费文化的建构最终演化为消费品市场上名目繁多的减肥药,各种健身与形体俱乐部以及充满风险的以隆胸为主业的各种整容术。

美貌对于男女两性有不同的价值,消费社会传导的信息就是:聪明的男人征服世界,美丽的女人征服男人。正如一句广告词:“男人天生对苗条的女性有好感!不管这公不公平,漂亮女人就是好办事!×××――让女人更美丽的武器!”。消费社会的文化不断提醒人们美丽在女性身上具有特殊意义,美貌是女性的专利,是战无不胜的利器,借此女性可以控制男性,并由此控制世界。为此,女性付出金钱与风险是值得的。《白雪公主》里的咒语:“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最漂亮的女人。”在两性地位中,女性美貌的地位不断重现。哪个女人不梦想自己美丽?哪个男人不想拥有美女?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男性形象与美貌无关,而两性对于女性美的渴望,在不断创造出美女的同时,还使两性为此付出不同的代价。以“减肥”为例,在全球范畴内有一股声势越来越大的“苗条文化”在流行,与此相配套的是各种消费品,并促使那些身材正常的女性加入到减肥行列。伴随而来的是减肥用品市场在大众消费市场的成功。有资料显示,1989年美国的节食工业获得了330亿美元的营业额,在此方面门诊收入高达100亿美元。此时,有近1亿的美国人服用减肥食品。法国每年大约有5000种减肥食品面市。美容外科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增长。美国1981年到1989年中,外科整形手术的数量增加了80%。有推测估计,每年有150万人,即1/60的美国女性进行了隆胸手术。还有抽脂肪手术,在法国每年有5万例,在美国每年有40万例。外科整形手术成为战胜无情岁月和自然之力而“重塑自我”的良方。在“苗条文化”和“美丽文化”的背后是滚滚财源,是消费型的发展动力。有资料显示,2001年欧盟15国的美容用品市场约208.7亿英镑。

从“选美(女)”到“减肥与瘦身”,美的问题在女性身上比男性显得更为重要,其结果是令人担忧的。首先,在一个不断追求女性外在美的社会,女性能够更好地接受自己成为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在美国,75%的女性自认为太胖,“苗条文化”加剧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不满。第二,对女性之美的追求,使女性的价值更加集中于年轻时段,女性们越来越恐惧无情的岁月,时间能够引发女性的自卑和对自身身体的不满。第三,当人们为了苗条必须进行饮食节制时,会出现各种身体功能性紊乱,如厌食症、肠道问题、神经系统疾病等。而减肥的失败又会加剧负面情绪。

现代社会,一方面将女性从性压抑和生育的苦恼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女性的身体更屈从于具有强制性的美的诉求之下。

(摘自《名人名谈・多元的思绪》,大众文艺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7月版,定价:260元〈全六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