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纪末有多少物种已经灭绝

2006-04-01 16:33:00 来源:书摘 周时奋  我有话说

1987年6月6日,最后一只黑海雀死去后,这种南美洲特有的雀科鸣鸟就此灭绝――在地球上永远永远地消失了。中国镰翅鸡于2000年灭绝,渡渡鸟于1980年灭绝,袋狼于1936年灭绝。地球上已有冰岛大海雀、北美旅鸽、高鼻羚羊

、普氏野马、台湾云豹等物种不复存在了。直观告诉我们,天上的老鹰没有了,大雁也不再排成人字或者一字了,许多东西都只能残留在童年时的印象中,它们永远地不存在了。动物学家对英国进行了调查,结论是在1970年至1982年间,58种蝴蝶数量遽减了71%,201种鸟类的数量减少了54%。1254种英国原生植物在40年里减少了约28%。

科学家无不忧心忡忡地指出,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百年来在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绝比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一小时就有3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科学家描述和命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和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

20世纪结束的那一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展望新世纪的工作时,迫不及待地为2000年开列了一份濒危物种的“红色名单”,这不能不对迎接新世纪的人们提出了一个信号。名单指出,地球上大约有11046种动植物面临永久性从地球上消失的危险。在这份名单中,印尼、印度、巴西和中国被列入哺乳类和鸟类最受威胁的国家。红名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人类必须反思。

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导致物种灭绝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破坏性活动中留下的后果。生态学家通常用3个指标来评估物种灭绝速度:自然环境的面积、物种的密度和物种消亡的数目。例如被称为“进化动力室”的热带雨林,它包含了地球上大约70%的物种。联合国统计认为热带雨林每年以0.5%的速度减少,而其他一些科学家认为,目前每年遭到破坏的热带雨林最大可能达到2%。按照这个速度,到21世纪中叶世界热带雨林的面积很可能只剩下目前的5%,生态多样性将可能遭受巨大的破坏。

污染造成大批鱼类死亡

另一种因素则是商业利益导致的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破坏。目前全球野生动物非法走私的规模仅次于军火、毒品。1只训练有素的猎隼价值5000~20000美元;1只鹦鹉约值4000~40000美元;1株大烛台仙人掌竟可达7000美元。这一切的货币规模至少达到60多亿美元。物种间紧密的相互作用造成了进一步的凄凉情景,“食物链”就是其中之一。历史已经告诉人们,在18和19世纪毛皮交易商为了取得海獭的獭皮,在太平洋中大量捕杀海獭。于是,海獭的主要食物海胆大量繁殖,海藻急剧下降,而海藻则是鱼和其他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物,于是又导致了鱼和其他海洋生物的产量的减少,最终的后果是渔民生活的进一步窘迫。

我们又不得不无奈地看到了我们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受到损害的不仅仅是动、植物,而且也包括人类。

从1988年肆虐数月之久的巴西亚马逊森林大火,到中国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灾、欧洲大陆的狂风暴雨和席卷中美洲地区的“米奇”飓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99年10月12日,纽约联合国人口钟指针无情地越过了世界人口60亿大关,人口计速器显示了当前世界人口以每秒钟4~5人的速度急剧递增。人口的急剧膨胀,已使地球不堪承受。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每年约有1500万人口因空气污染引起各种疾病而难以生存。由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出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地球温室效应愈演愈列,已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水资源枯竭、水荒严重。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用水量增加了4倍,水污染日益剧增,发展中国家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不能享用洁净水。到2025年,世界上将有30亿人口面临严重缺水。森林、土地面积锐减,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垦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已使许多地区的沃土贫瘠化、碱化、沙化和退化。全球已有900万公顷农田寸草不生、12亿公顷绿化遭受破坏,热带雨林每年以14.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失。发展中国家每年死于水和空气污染所引发疾病的人数在500万至600万之间。这些疾病包括腹泻、疟疾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如果疟疾在30年前就得到根治,那么非洲国内生产总值或许会增加1000亿美元。科学家预测,地球的气温到21世纪末有可能平均升高1.4~5.8℃,这将使南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将被海水吞没而变成“海底城市”。气候变暖还会引发洪水和干旱,大批农民因无法生存而要迁移到其他地区定居,从而引发移民危机。地球变暖还将使大片亚马逊森林毁灭,许多山林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头。因为失去亚马逊森林,地球将会加速温室效应而进一步变暖,又使许多植物和动物灭绝的速度成为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时代以来前所未有的。

有些十分专业的名词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常识。臭氧层、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酸雨、粉尘悬浮物、暖冬、生态失衡、艾滋病、基因变异、辐射、噪声、核废料、SARS……,这些名词的背后,是全人类深刻的忧虑。发达国家对这些问题应负主要责任。美国只占世界人口的5%,却消耗掉占全球25%的商业资源,排放出占全球25%的温室气体。发达国家只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消耗掉的能源却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三,其人均消耗量是发展中国家的9~12倍。与此同时,他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可谓最先享用了地球,也最先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特别是海湾战争和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施放了大量有毒气体,严重污染了环境,造成生态失衡。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赤字”理应负有更大责任。

(摘自《创世纪第20章――重读二十世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定价:34.8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