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博客:全新的表达者

2006-06-01 10:57:00 来源:书摘 许苗苗  我有话说

一提到“某某客”,总给人神秘莫测、来去匆匆的感觉。无论是古代的侠客剑客,当今的游客乘客,还是互联网上的黑客闪客,都不可避免地引起人的好奇和向往。

2002年下旬,当网络文化全方位铺天盖地地入侵平民生活,网络文学评奖不再能够刺激网民的眼睛,网络交友已成为百姓茶余

饭后的谈资,一些以网络增值业务为卖点的站点纷纷关张易主之时,又一位神秘客,一个陌生而又诱人的网络文化概念――“博客”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人与思想的二重变奏

号称“全球第一博客门户”的博客中国首页

博客既指一种网络发布形式,也指一个使用此形式的人员群体。

“博客”从英文“WEBLOG”演化而来,它的原意是“网络日志”,所以早期接触到WEBLOG的人将它称为“网志”或“网录”。BLOG指一种单个发布者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形式。目前流行的BLOG构建方式为:内容按照发布时间顺序排列,并不断更新。BLOG网站提供存储空间、发布系统以及若干样式模板,发布者负责对自己空间的管理和内容更新。每篇文章附带讨论区,读者可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不能发布或删改主题。托管网站不具有删除或修改BLOG内容的权力。

随着BLOG参与人数的增加,我们把撰写网络日志、架构此类网站的人也称为博客。博客不是网络写手,他们的文章不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一般更具有真实性和知识性,但在文字的雕琢方面却有所欠缺。

早期推广博客概念的孙坚华在《博客论》中曾把博客分为主题性博客与事件性博客两类。前者发布与主题相关的系列文章,后者则力图穷尽围绕某一事件的所有内容。从现在的博客群落中我们看到,有依照内容区分的明星博客、美食博客、文化博客、时评博客等,也有依照发布方式区分的图片博客、视频博客、播客……

作为思想传播方式的博客和作为人员群体的博客在网络里同生共长,相互依存,无论缺少谁,都难以成为完整的博客,人与传播方式共同演绎出博客世界的二重变奏。

为了明确起见,下文指人或文化现象时用“博客”,仅指文字内容时用“BLOG”。

  网络文学与博客:不同的书写

同为网络内容的生者产,撰写BLOG的博客群体似乎与为网络文学码字的写手非常相似,但实际上,他们在文体意识、受众观念、写作动机、技术要求、目的实现等方面都存在根本的不同。

  网络文学的书写方式

文学是有门槛的,即使在网络上,也是如此。没有受过规训的人可能有思想和感情的流露,但却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既然创作网络文学,就需要具备文体意识,是散文还是小说,要虚构还是真实,听从主观情感还是服从情节需要……都是文学创作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同时,文学作品是被欣赏和被解读的,作者通过文字与读者沟通,以求得思想的共鸣和一致。网络文学作品一般发表在文学站点或BBS上,具有与点击率相关的读者群和与论坛风格相当的欣赏水平,网站的知名度本身意味着作品被阅读的机会,而好的标题则能够吸引不少过客的关注。因此,网络写手所在的论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风格,网络写手是面向大众的,也可能为了取悦大众而改变自己的某些观点和写作风格。

网络文学创作是一种发起互动的活动,它意味着开放和邀约。参与某一网站的网络文学创作,代表认可该网站的审美观念和文学态度,愿意与它的注册人群或浏览者共同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产物。他们的创作动机是在茫茫网海中寻觅知音,期待认可和反馈,它是一种表达情感,获得同情的过程。

对于会用电脑的人来说,在文学网站发帖子几乎不是问题。很多人倾向于在WORD中写好作品,再上线粘贴。除了网站的认证过程,发表网络文学作品是非常容易的。但想将个人的作品以及相关主题作品集合起来,对于作者来说,却无法完成。除非已经成为网络名人,背后有网站编辑帮助推荐或制作专集。由于编辑掌握着技术关口,个人写作因而也不再单纯地属于个人了。

正是因为文学的门槛,2002年以来,在网络文学的过度炒作和下网图书热卖的驱动下,部分写手的创作带上了强烈的功利化色彩,失去了独立思想和原创性。他们转变的方式很简单,只要把传统媒体的全套体制照搬,以出版界口味为自己的审美标准,以下网出书为最终目标,以“网络作家”为最高荣誉,就能够获得传统出版媒体的青睐。然而,失意文学青年的一拥而上和编选标准的良莠不齐,使得网络文学下网出版的趋势破灭得与其兴起一样迅速,积压书架上艳丽的画面和卡通变形的男女使得网络文学成了与浅薄的青春期等同的名词。毫无创新的表达和媚俗的内容更是令网络写手的称号失去了色彩。可以说,媒体的关注以及下网的编辑出版带来了人们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带来了网络创作的繁荣,也导致了写手队伍的混杂以及部分写手最终的退化迷失。

BLOG的书写方式

而BLOG则有所不同,它的存在本身就有几分遗世独立的味道,它是知识青年思想碰撞的结果。作为对抗话语霸权,寻求思想自由的园地,博客们最初强调的是知识性、思想性和奉献精神。BLOG文章可以是寥寥几语,也可以是长篇大论,这类文章没有情节,不注意文体,而是急于表达感想,有着明显的思辩痕迹,其文章是表达个人观点的鲜明阵营。

BLOG是一个知识的聚集地。你可能并不是专家学者,却在某一问题上精确透彻;你可能论点偏颇,却可能资料详尽;你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拥有了第一手信息。虽然你的所得未必有多大的公共价值,却能给同好者以灵感和启迪,BLOG的读者往往是因搜索某一专题而主动上门的。BLOG写作并不像发论坛帖子,以被阅读为目的。个性化的话题甄别了博客群体的交往范围,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相似的阅读视野,才能够相互交流。BLOG这种看重思想内涵,忽略表达方式的特点注定了其传播对象只能是一部分有着相似视野的“小众”,它虽然也有互联网的互动功能,但更注重的是个体的言说和知识的传达。与发表网络文学作品的站点不同,它是一种更偏向单向传播的领域,是一种知识存在方式,是个人知识的整理和明晰化,BLOG的技术含量较网络文学更高。它使得作者本人能够设计页面、专集等,跟随这个概念,还衍生出了“图片博客”、“视频博客”、“播客”……更重要的是,由于有了RSS技术,它能够自动搜索链接相关领域专题,其知识聚集功能被显现了出来。RSS(ReallySimpleSyndication)即简易信息聚合,它是一种收集和组织定制新闻的方式。信息发布者如果加入RSS,其内容便可根据网民自行设定的标准被加以甄别筛选后,聚合在该软件界面中,直接到达关注此消息的网民处,节省了网民自行搜索和打开过多页面浏览的时间,令纷繁的博客观点直接找到关注群体,传达更加精确有效。

博客的观点带有强烈个性色彩,表达形式相对枯燥,要想成为大众话题是比较困难的,因而也不具备很大市场价值。如果博客下网出书,必须讲究时效性,选择合适的热点话题。除了部分时评能够吸引眼球,更大的可能则是出版社案头添了一个诱人的策划,盗版者手中又多了一份失败的案例。部分跟风出版网络文学图书惨遭积压的出版社慎重了,不再凭借概念股行动。

当早期博客与网络文学摆在大众面前,对冷冰冰理论的簇拥者显然远远少于多情的缪斯。当深度与广度交锋,敢于揭开社会伤口的博客又败在了抚慰情感缺失、体贴大众需求的网络写手脚下。然而,他们在思维的世界里求得了自足。没有桂冠与荣誉,没有不切实际的吹捧,多了几份理性,虽然寂寞,却容许它自身的发展和成熟,不能说不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博客站与博客史

众说纷纭的博客孕育期

从早期推介博客概念的文章《博客论》可知,国外将博客的概念延续到了“网上浏览者在网上发现了有趣的内容,互相用电子邮件等方式交流通报。这些信息经过有心人有意识的整合,就发展成了博客的雏形”。国内博客的雏形,一般认为是一些及时更新的个人站点或网点设立的个人栏目。然而,个人站点与个人栏目的形式现在仍广泛存在,如果将他们都列为“博客”似嫌过于宽泛。

从博客在中国的诞生发展历程来说,“博客中国”网站的成立是一件标志性的大事。

“博客中国”成立之前,虽然已经有部分网站以“网络日记”、“个人空间”等为子功能,却没有旗帜鲜明地推出“BLOG”概念。“网络日记”有些偏私人化,它可由作者选择是否公开,向哪些地址公开等,是BLOG的一种初期探索,且一般网络日记存在空间较小,格式固定,只能发布文字内容,缺乏交互性等缺陷,因而影响的群体范围非常小。“个人空间”是开放一部分服务器空间给有兴趣自己做网页的人员,为初期网页制作的练习之所,这类个人网站较多关注网页技术的探索,对内容不是很强调,许多是简单的影集,甚至有展现空白页面效果,完全没有内容的现象。

以上各种形式,虽然不能说是博客,但可以说,它们为博客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博客已经在格式化个人主页、网络日记本、个人专栏等形式中悄悄孕育,等待着瓜熟蒂落的一天。

作为精英言论基地的初期博客

2002年8月“博客中国”网站成立。最初的“博客中国”并不是即时发表的网络系统,“博客中国”前200名专栏作者都是主办者方兴东一个个打电话、发邮件硬拉进来,被动地冠以“博客”的称号。该网站从2002年8月份开通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200多个加盟的博客90%以上人员的文章都由方兴东个人上传……它是入选名家的思想发布网站,因而,这些作者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客,而更类似网络专栏作者。

精英阶段作为概念的出现期,非常短暂,当时“博客中国”的角色,更类似一种先锋网络刊物。但初期的200名作者如“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吴敬链、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浙江大学跨学科教授汪丁丁、《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等,都是各界名家,他们的言论,不论在什么地方出现,都会受到极大关注。因而,首期BLOG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吸引来了各自领域中的追随者,为“博客中国”赢得了最初一批关注思想探索和前卫理念的高端访问者的点击。

作为表达欲望舞台的探索期博客

在对博客概念有所了解之后,网民们要找到一个类似的发布自己言论场所的愿望更加迫切。2002年11月,浙江杭州“中国博客网”(BLOGcn.com)延生了,该网站提供博客托管服务(ASBlog),就是说,注册用户可以自行设立并管理个人空间,选择主题,发布消息;网站会选择一些较好的博客进行推荐;博客之间可以根据相关类目互相访问;网站和其他浏览者仅对博客内容做过滤和监督,却不具有删改的权力。“中国博客网”的出现将“博客”从一个概念转化为网民可操作的形式。从少数人的阵地变成部分拥有表达欲的网民的舞台,它是具体的博客形式。因而,“中国博客网”虽然在用户数和实力上尚不及“博客中国”,但号称“中文博客第一网站”却也并非妄言。

其后,2002年12月,“博客大巴”(blogbus)网开通;2003年1月,“博客动力”,(blogdriver)开通,它们都提供博客托管服务,在网络免费空间纷纷关闭的情况下,吸引了一大批网民。2003年3月,南开大学百合BLOG系统开通,中国科技大学BLOG系统开始进入测试阶段,把最擅长并勤于思索,善于接受新观念且有时间和条件上网的群体――高校校园网引入了博客领域。在海峡彼岸,BLOG网站也于2002年底开通,台湾将BLOG命名为“部落格”,一些网民将博客主页昵称为“格子”便源出于此。众多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主题的网站多了,竞争在所难免,在如何体现个性,争取用户的问题上,各网站屡出奇招,除了首页推介提高质量,内部搜索便于使用,开发热点问题激发讨论等,还为图片博客、音乐博客、播客(网上播音)提供了技术支持,并组织城市博客联盟,专题博客交友等活动。

此阶段的BLOG内容同样异彩纷呈,博客们在自己的格子里挥洒着笔墨,他们大多延续了精英阶段的思想性,遵循“博客中国”的模式,把传播知识,分析问题,批评时事,强调社会责任感作为主题。也有部分博客通过展示独特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在网络上表达自己,向读者传达感受,突出博客的亲历性。

这一阶段内,各博客网站还处于赢利模式探索阶段,并未被市场规律牵制,而将吸引稳定的用户数为主要目的,因而致力于开发新技术,鼓励新概念,尽最大努力展现博客的优势和魅力。

作为商业探索模式的成长期博客

经过了艰难的概念普及和形式探索,博客概念逐渐显示出了其独特魅力。“博客中国”从最初的200作者发展到目前的300万注册用户,“中国博客网”的用户也从2004到2005一年内翻番。

网民们纷纷投入博客大潮,托管网站竞相成立,注册用户奔涌而来。急剧飙升的用户数显示了赢利的良好前景,市场发展了,风险投资者来了,2004年上半年成为博客商业化阶段的开始。

以“博客中国”为例,2004年上半年,他们进行了移动博客商业模式的深度研究,其实提供的是已不新鲜的SP铃声、图片及新闻下载的服务,也没有带来可观的利润。2004年6月,他们收到了软件银行的风险投资,正式开启了商业化运作。此前,“博客中国”虽然刊发的文章屡屡成为焦点,知名度已经很响,却并不提供博客托管服务。他们采取的“广告+无线+增值”的赢利模式,以知识的专享吸引用户。但对于普通人来说,BLOG并不是非看不可,免费资源人人乐于享用,如要为其付出实际利益,这兴趣可能就会打些折扣。要维持一个网站的存活和赢利,仅靠一些标志性文章吸引观众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精英化的“博客中国”无法满足广大网民自己建博客的需求。网民们在这里只能回应,却无法独立发言,不满于“被传播”的劣势地位,他们转向更加自主的托管网站,在获得宝贵的风险投资后,2004年7月,“博客中国”的“博客公社”栏目终于成立,他们向所有登陆用户发出邀请,号召在这里建立自己网上的家。这标志着“博客中国”放下了选择用户的身份,转而与其他托管站一起期待被用户选择,其精英领土开始瓦解。

输血后的各博客网站有了动力,开始了进一步的商业化探索。它们有的提供手机铃声图片,开发移动博客;有的与游戏开发商联手,探索游戏博客;有的挖掘内部资源,向用户提供收费服务和附加功能;连综合门户网站也来凑热闹,将褪了色的个人空间重新包装,打上博客之名粉墨登场。一些传统媒体开始从博客中找资源,出版社把选题扩展到博客领域,而“博客中国”则推出“整体概念图书”,显示了与传统出版业的合作倾向。

从2002年博客正式命名起,人们对它原本处于慢热状态,保持距离,三思而行,慢慢地接触和了解。然而自从商业化之后,为了提升博客的赢利能力,扩大目标市场,更进一步推动博客的大众化普及工作,博客网站在拓展自身功能的同时,必须使自己成为话题。这个话题应该是低门槛的,人人都能发表相关言论,同时又要有悬念,能将大众的目光聚焦一段时间,吸引长期的注意力及媒体的追踪报道。2005年,博客在市场推广的促动下,迅速高频度暴光,成了一个大众话题。

博客从偏向知识概念的理性声音逐渐转换成网友们的键盘游戏,从最初的原创运动变成了后期的大众潮流。经过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商业门户网站推广和延伸,博客概念偏离了原始轨道,博客人数越来越多,博客形式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博客从关注社会的宏大声音转而成为个人的切切私语,生活感触,博客的幽灵借金钱打造的躯体现形,虽然它并不十分满意这个外壳,但要想兴风作浪为人所识,便只能屈就接纳这大众化的形象。

博客,一个全新的表达者,它是真实的记录,它是知识的汇聚,是个人向社会的宣告。

在费斯克的电视等级体系中我们看到:目击人员作为亲历者,本应最有发言权,却成了最底层的“旁证”;记者的报道需要署名,打上主观性印记,成为协调元素;而播音员虽然和事实离得最远,却作为“事实的口头陈述者”占据最高等级。这种等级模式可以推广到其他传统媒体。许多记者有参与事件第一现场的条件,但在亲历事件后,却并不一定有发出自己声音的能力。他们必须隐藏个人,以媒体设定的声音表达,出于某些原因,这些表达甚至是违背真实的。在网络时代,记者和亲历者都可以成为博客。从博客中,我们能够看到真话、实景,能够找到亲历事件的人对事件的反映和原生态体验,从而在主流媒体宣传口径之外了解到真相。在报道事件真相的权威性和及时性上,博客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传统媒体。

方兴东说,专业媒体是大教堂,博客是大集市。只有自己一位访问者的时候,你的博客是个人的网上日记本;几位到几十位访问者的时候,你的博客是与亲朋藉着文字交流的咖啡屋;有数百到数千位访问者的时候,你的博客是一份不错的媒体了,你开始拥有力量;如果你的博客有数万访问者,那就已经成为有商业价值的独立业务了。

  (摘自《2005文化中国》,广东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2006年1月版,定价:36.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