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印度是中国的镜子

2006-08-01 17:12:00 来源:书摘 鲁志强  我有话说

新的热点

近年来,世界对印度的关注显著增温。各种媒体对印度的报道增多,国际会议的话题也向印度倾斜,一时间,形成了一个新的舆论热点。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印度不是单独作为明星被世界聚焦,而是作为中国崛起的“伴星”,与中国构成亚洲的“双子星”而受到关注。中印比较研

究有其天然的合理性,至少可以列出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世界近200个林林总总的国家(地区)中,印度是与中国最有可比性的国家。他们同属世界文明古国,都曾对世界文明做出璀璨的贡献;同样都经历过被欺凌的屈辱年代,又都依靠自身力量经过不屈的斗争取得了独立,尔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第二、都是幅员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国际政治格局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上一世纪80年代,两国相继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目前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进步。

第二,印度经济发展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印度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6%,近两年进一步加速到8%左右,而且势头继续增强。第三,中国和印度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中印两国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选择的独立道路和政治体制也截然不同,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相异,发展的模式反差也很太。人们没有理由不给予关注。

可以说,中印表面相似,实则全非,然而却都取得了出色成就。这一现实本身就是一个极具魅力的21世纪之谜。中印双骄形成的原因、未来走向、对人类社会的启示,以及对全球经济政治的影响等,都是值得探究的诱人课题。但我们还要注意的是,与世界热情形成落差的,是中国和印度彼此来往和相互了解的相对不足。我阅读过一些印度资料,并有两次考察印度的经历(第一次是1991年8月,第二次是相隔14年后的2005年12月),但在印象中,印度依然是一个说起来似乎熟悉,实际上却倍感遥远而陌生的国度。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印度的软肋,是中外专家诟病印度的焦点之一,英国《独立报》称:没有去过印度的人,很难想像印度的基础设施“糟糕”到何等地步。有文章定量地评价说:目前“印度基础设施比中国落后20年”。

机场 总的说来,印度机场不要说与“豪华”、“时尚”不沾边,就是离“现代”也有一定距离。单就硬件档次而言,德里国际机场水平可能比不上大多数中国省会机场,从设施和飞机航

班密度看,规模比首都机场要小得多。看惯了发达国家和中国的靓丽机场,到达印度走出舱门的第一眼,只会产生“陈旧”、甚至“寒酸”的印象。但与1991年相比,印度机场进步

又是明显的。候机厅变得明亮整洁,有了卫星候机厅和乘机廊桥,各种标志清晰,但电子化程度不高。

和1991年比起来,不变的是机场服务人员依然温文尔雅,服务周到,所有工作人员都说着一口印度式英语,尽管难听又难懂,但却明白无误地提醒我们: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

有1.5亿人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印度就凭这种“Inglish”构成了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活动的巨大优势。另一个值得称道的是,两次访印乘坐印度国内八、九个航班,没有一次延误,这

与中国航班经常延误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综合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可以说印度机场简约而实用,服务周到而有效。

公路、铁路与通讯 如果说机场反映的是基础设施的高端水平,那么公铁通讯则代表着基础设施的基本水平。所谓“世界公认印度基础设施比中国差”,主要也是指这一部分。

相隔14年,印度进步是显著的,但差距也是明显的。1991年印度的公路可以说惨不忍睹,不少路面是无雨“洋灰”路,有雨“水泥”路。汽车因路面破损强烈颠簸,让人惊叹印度汽车质量之高和司机驾车水平之神奇。2003年印度开始规划设计第一条高速公路(中国1988年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目前总里程4.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现在,印度的几个大城市都有了多车道高速公路,立交桥也很常见。沿途可以看到正在施工中的公路和立交桥,随处可见建筑工地(与整个中国是大工地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在印度乘车旅行,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公路收费站少,少到几乎觉察不到,少到中国人不习惯的地步(据统计,全球收费公路的71%在中国)。

印度铁路总长度10万公里左右,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但印度独立后几乎没有对铁路系统进行过全面改造,现代化程度很低,“许多地方还靠李玉和时代的举灯摇旗指挥”。常常可以看到飞驰的客车车门洞开,旅客就惊险地倚站在门边,甚至如玩杂技挂在门外。这种状况与中国铁路总里程虽然只有7.5万公里,但2005年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运密度和换算周转量等多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形成鲜明对比。

电信业是印度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同样与中国有相当大的差距。印度每百人拥有4部固定电话,而中国却接近27部。印度移动电话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是值得称道的。目前印度虽只拥有8000万手机用户,但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移动电信市场,2003年手机用户比2002年几乎增加2倍。

从一些价值数据看印度基础设施水平,可能更直观。世行一份研究报告称,“当(外资)企业建立起来后,印度平均每月停电17天,而中国平均只停电5天。”“除电信业以外,印度大多数基础设施服务成本都比中国高出50%,以上。印度制造商支付的电费是中国的两倍,铁路运输费用则是中国的3倍。”问题还在于差距毫无缩小的迹象。印度用于基础设施领域的支出仅占GDP的3.5%,据摩根士丹利资料,“2003年,中国投入基础设施的资金是印度的7倍,即使将经济规模考虑进去,中国的投入比例仍然达印度的3倍。”如果考虑计算机和因特网,差距更大。中国因特网用户是印度的5倍,仅2003年一年中国购买的计算机就是印度的5.6倍,达到1300万台。有资料称,多达90%的印度人从未摸过计算机。

当我们进行这种比较时,需要注意两点:一,印度改革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但真正迈开步伐却是1991年。因此,从改革开放的阶段看,印度目前大致相当中国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两个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样看待和理解印度的问题和差距,可能更适宜些。二,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更不是绝对条件。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也是在基础设施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起飞的,中国大规模改善基础设施主要是90年代。80年代也不乏国外专家因基础设施落后而怀疑“中国现代化的幻想”。

  市容与管理

市容,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市容,是经济水平和实力的镜子。许多身临中国沿海城市的外国游客,都会怀疑“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吗”,原因盖出于此。

与90年代初期相比,印度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开放程度也大大提高了。城市里到处挂满了“印度的时代(Times 0f India)”和“反对不良生活习惯影响”的标语。印度最著名的街景――到处可见的神牛明显减少,城市干线和繁华地带几乎绝迹。市政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新的住宅区和商业区比比皆是。

街道交通更为拥挤,我们多次看到红绿灯失效,汽车、摩托车、人力车和行人争相拥挤穿行的场面。印度公共交通汽车不多,也未听说印度有地下铁和城市轻轨等现代公共交通工具。城市中最多的还是多如甲虫的黑色三轮客运摩托,行驶起来,马达声音震耳,健康人也会颠出心脏病来,再勇敢的乘客也会情不自禁地牢抓扶手。更令人惊异的是,印度大城市的街道不划分车道,各种车辆几乎是随意开行。

印度商业发达,随处可见商店,就是在贫民区也可见简陋破败的小店。1991年在德里、盂买尚找不到大型商店和超市,但现在已经有了类似综合商场的大商店,店面装饰考究,商品高档价昂,同类型的家用电器,价格大致是中国的3到5倍。

与其他国家充斥“Made in China”商品不同的是,在印度很少见到中国商品和中国人。在四个大城市里,只见到一个联想销售店和一个海尔销售店,店面狭小破旧,像个杂货铺。但

在印度仍然可以感受到中国崛起的余波。1991年访印时,我们经常被问到:日本人?而现在开口就是:中国人?一些地方的商人还能说几句“你好”之类的中国话。

基础设施短缺在城市建设中同样暴露无遗。据统计,目前印度有16%的城市人口没有自来水,有54%的城市居民没有就近的排污系统,凡大城市都被贫民区包围。如印度第一大城市的孟买有38%的人口居住在贫民区,加尔各答有将近35%,贫民区人口。

据介绍,印度也出现了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印度百万人口的城市中,有半数以上空气质量到了“危险”级别。但我们的感觉是污染似乎并不特别突出。倒是卫生问题是所有赴印游客必须注意的大事。1991年访印l0天,全团四个人一路小心翼翼,还是全军覆没,无一例外地拉了肚子。据说只要喝印度的水就难以幸免。现在到处都能买到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公司生产的瓶装水,价格也比较合理(每升约合人民币2.5到3元)。此次访问,全团没有一个人闹肚子,令人大感意外。看来,印度卫生条件的确有了改善。

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归宿,又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发展状况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6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一直高于印度,即使80年代前中国人均收入低于印度时也是如此。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评价,中国明显好于印度(2003年中国是0.755,印度是0.602)。

印度比中国好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教育,1991年印度成人识字率为52%,高于中国的27%,二是基尼系数。

根据世界银行资料,印度2003年基尼系数为0.325,中国为0.447。从数据看,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比印度大得多,但实际感觉似乎是印度比中国大。可能的心理原因是到处可见的贫民和乞丐印象太深,统计原因是印度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比中国小,中国的基尼系数因此而被放大。德里、孟买、加尔各达都有高达三分之一以上的贫民,这些贫民基本生活无着,近些年,印度政府才开始给这些家庭发放每月1000卢比(约22.7美元)的救济。印度城市贫民区人

口数量巨大,可能与印度没有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以及城市化进程缓慢有关,但印度贫困人口的确比中国更多。中国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已经下降到4.6%,而印度仍高达28.6%。

印度大城市有这样多的贫民,但印度的社会治安并没有相应的恶化。在印度很少听到恶性案件的新闻,所见到的印度人,不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态度平和友善,很少

争斗。给人的感觉是印度社会相对是稳定的、安全的,这可能与印度宗教以及传统文化熏陶有关。

与中国政府的强势和效率,以及中国政府对经济的主动干预形成反差的,是印度政府的低效、繁文缛节和被动,这是一些国外评论家集中批评印度的另一个方面。当然,中国政府的强势也是造成中国经济问题的原因之一,使得政府职能转变变得紧迫起来。可以经常听到外国投资者对印度政府繁琐程序、腐败以及拖沓的抱怨。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的一些数字

提供了形象地对比(2004年数据):在印度开办一家企业需花费89天,而在中国只需41天;注册资产在印度要花67天6个程序,而在中国只要32天3个程序;执行一份协议在印度需要425

天40个程序,而在中国是241天25个程序。

  经济发展

印度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都不如中国,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而,经济结构、经济效率,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是问题的另一方面。综合各方资料见闻,印度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1)印度在投资、外资双低情况下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

英国2006年1月24日金融时报有文章称:“印度是在国家对新工厂和设备的投资额仅有中国一半、外国直接投资只有中国10%的情况下取得这一成就的”。并断言“中国的增长是大

量资金堆砌出来的,而印度的增长则缘于不断提高的效率”。这一结论可能言过其实,以偏概全,但并不荒谬。有人测算过,中国投资回报率是17%,印度则为25%,中国每万元GDP的要素投入量是印度的3倍。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单位增长的物质消耗显著大于印度。还有的学者认为:“印度发展模式与中国模式最大的区别,主要在于国外直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程度。中国的经济发展,外需的拉动功不可没,而印度主要依靠内需”。国际有专家认为:“按国际通用的一些指标判断,印度的经济增长质量高于中国。”

(2)印度产业结构具有独特优越性

与传统工业化道路不同,印度经济起飞的引擎不是传统制造业,而是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制药业及精密机械制造业,四个产业约占出口额的30%。印度信息产业已成为国际品牌,全球一半以上的跨国企业是印度公司的客户,印度疫苗公认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印度还是转基因种子的全球供应商。印度单个制药企业不仅规模更大,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

印度农业经绿色革命(粮食)、白色革命(牛奶)和蓝包革命(渔业),粮食自给有余,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产奶量则高居世界第一。

(3)企业活力和民企规模略胜中国

印度私营企业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和实力,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如,规模超过中国所有钢铁企业的米塔尔钢铁公司,具备汽车自主设计制造能力的塔塔集团等。相对而言,中国的私营企业刚刚发展了二十几年,要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4)印度具有较好的“软”基础设施

印度具有相对高效的资本市场和健康的金融体系,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留下的完备法律体系,有几百万受过良好教育、熟练掌握英语和西方文化,而工资很低的官员、工程师和技术人才。国外有专家认为:印度高等教育体系源于英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均领先于中国。还有资料认为,从科研人员数量、质量、论文发表等方面统计,印度是世界第三科技大国。印度是中国的镜子,值得我们认真了解,深入研究。

  (摘自《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5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