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自从有了哲学家

2006-10-01 17:00:00 来源:书摘 [德]药尔格•齐特劳著 王泰智 沈蕙珠 译  我有话说

提到哲学,一般人都会觉得很深奥,甚至很晦涩,其实不然。《自从有了哲学家》这本书就写得浅显而机智。作者在书里介绍了自古希腊以来的四十位哲学家,介绍每个哲学家,不是长篇大论,而是分成了七个小问题:生平、朋友、敌人、女人、思想、特色和影响。本刊节选其中两节,读来可

窥该书之一斑。

释迦牟尼:千万不要太执着!

生平

释迦牟尼王子诞生于一个高贵的家庭中,他骑马出巡,目睹了世上的苦难,疾病、贫困和死亡,幡然决定出家修行,以求彻悟,于是成了乞丐和隐士。他效仿其他苦行僧为了求得凡世的解脱屏弃呼吸,暴晒于烈日之下,最后通过辟谷几乎丧失性命。但真正的彻悟却是在找到了“中道”之后才得以实现:他不再把自己的身体看作是敌人―― 而是吃饱放松坐在菩提树下。这时他才发现,人的生老病死均是因为有了求生的欲望而产生,因此,要想从中得以解脱,只能通过无欲无求,最终在涅?中升华。经过几番反复和疑惑,他终成正果,成了佛陀(觉者),组建了“僧迦”(僧团),传播自己的学说。释迦牟尼终年80岁,是在他一次改变素食习惯,吃了一顿猪肉后不久圆寂的。

朋友

佛陀是处理人事关系的大师,他善于在“僧迦”中保持平和,不施加任何压力。对他最重要的是,他的弟子们均在公开中行动,因为:“大雨会使包裹起来的东西变腐,但显露在外面的东西却不会。”

敌人

同其他宗教创建者一样,佛陀在他的发展进程中也一再遇上敌手。但他从来不会对他们表示愤怒和仇视,因为他知道,正是这些情感造就了无谓的求生欲望,最后只能制造痛苦。而且,敌手所以成为敌手,说到底也不是他们的责任:“因为一切状态均受其他状态的制约,然后再去制约另外的状态,自我制约是不存在的。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我就不会去仇恨任何事情,因为那只不过是我的意念而已。”这听起来很合乎逻辑。但这种态度是否也能在一个敌对的世界立足,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女人

释迦牟尼在16岁时娶了他的表妹为妻,同时还接受他父亲送给他的许多漂亮的女人。当他成为“觉者”之后,这些消遣当然就全部放弃。在“僧迦”中,开始时是把女人排除在外的。后来经过多方敦劝,佛陀才做了妥协,接受了女性僧人。

思想体系

有人问他,如何才能通过放弃欲望而得到解脱,佛陀回答说:“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太执着。”这是佛学的一个核心理念。因为在仔细观察事物时,就会不断发现,它们既无价值又无存在,所以也无法使人满足。因而对其执着,对其追求或者对其―― 作为消极欲望的表现―― 仇恨,都是没有意义的。更不要说,这些情感还会使我们成为事和人的奴隶了。因此,佛陀给我们被欲望和仇恨俘虏的灵魂所开的方剂,就是泰然处之。但“泰然”并不意味着“无所谓”,而是同等对待的意思。据此,一切事和人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有价值,只不过和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样并无高低之分。然而,佛陀并不像有人批评的那样是一个虚无主义者。

佛陀的特色

佛学界介乎于宗教和哲学之间,有其特殊的魅力。它和其他世界性宗教不同,没有强加给我们惩罚和宽恕的神灵,因而我们也不必为这些神灵去进行战争。它和哲学也不同,没有用繁琐的体系折磨我们,没有用演说的逻辑力量说服我们,而是说很少的话,相信我们自己的判断。后来出现的禅宗,甚至完全放弃了语言,以克服对概念的执着。对于我们今天整日受到各种花言巧语折磨的人来说,这是一剂真正的良药。

给我们今天带来了什么?

佛教已经没有了原始的政治发源地,而是散布于世界各个角落。近些年来,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不少人成了它的信徒,不仅是那些寻求神秘学的破衣烂衫派,而且在“强力派经理人”当中也大有人在。他们偏爱可以使人精神放松的坐禅,也笃信佛学的不执着理念。对一个行动的成功和失败考虑得越少,其成功的希望反而越大;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事情做下去。或者换一种说法:谁能够保持平静和轻松,他就能够收获丰厚的利益。我们只是不知道,佛陀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伊壁鸠鲁:怡然自得的人生

生平

伊壁鸠鲁的童年是在希腊的萨摩斯岛上度过的,后来当兵去了雅典,估计他在这里第一次和像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哲学大师们有了接触。另一方面,他也始终很重视思想上的独立性,也曾骂过一些哲学家是“没有教养的家伙”和“精神婊子”。伊壁鸠鲁更愿意接近普通人民,与很多妓女和奴隶交往甚多,并因此在统治阶级中树敌不少。再加上他把快感和有限的满足置于他的思想的核心,也被认为是“政治不纯”分子。其实,伊壁鸠鲁并不是一个放荡的公子哥。他在信中曾说,如果他“只依靠面包和水为生”,全身就会感到一阵轻松。还说,他会唾弃欢乐和豪华的生活,因为这常常给他带来麻烦。这位哲学家也并非在一次狂欢中死去,而是死于肾衰竭,享年71岁。

朋友

伊壁鸠鲁有很多朋友,即使在他死后,他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他的崇拜者中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理论家,如牛顿、加利略、霍布斯和卢梭。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伊壁鸠鲁。

敌人

伊壁鸠鲁的敌人主要是像柏拉图和斯多噶派之类的知识分子。他们拒绝美学家和道德派,并把任何与百姓的接触都看成是对国家的破坏。人们污蔑伊壁鸠鲁是个花花公子,经常有青楼女子在他家中出没,误导年轻人去寻花问柳。也有人说,他每天都要呕吐两次,以便在胃中给美食腾出位置。这一切都是不属实的,但伊壁鸠鲁的追随者到了后来确实到处遭到驱逐。在克里特岛,甚至有人在他们身上涂抹蜂蜜,好让蜜蜂和蚂蚁把他们吃掉。

女人

伊壁鸠鲁的学校里也接受女性学员,这在当时是一个轰动,因而也引起了各式各样的猜测。但事实是,伊壁鸠鲁虽然被称为快感哲人,但他对爱和性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荒唐。因为对他来说,在这其中还有太多无法预料的出格行为:“爱情这种东西从来都没有带来过好处;只要它没有伤人,就应该很满足了。”

思想体系

伊壁鸠鲁和德谟克里特一样,认为世界是无神的,只能用完全由自然结合而成的物质才能解释。伊壁鸠鲁虽然并不否定神灵本身,但认为,世界的一切均由神灵作为独立的存在所创造,是不符合逻辑的。所以,人不应该去理会神灵,而更应该用全部的享受关注自己的凡间生活。鼓励去享受和享乐主义。然而,伊壁鸠鲁派也并不主张放荡无度,因为那样只能带来烦恼,会使人变成一个被恐惧、乏味和欲望所控制的奴隶:“宁肯睡在安稳的树叶垫上,也不睡在不安稳的黄金床上。”伊壁鸠鲁派所主张的,是有节制地享受世间的欢乐,其社会目的是,所有的人都应有同等的享受权利。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在伊壁鸠鲁的理论中第一次找到了他的共产主义信条。

伊壁鸠鲁的特色

伊壁鸠鲁谈论快感和享受,他以此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人们喜欢的东西上。而且,这也比较容易被人理解,而不像康德的“本体”(自在之物)那样晦涩。它所以受人欢迎,还因为伊壁鸠鲁派并不是放荡无羁者,而是要求有节制地满足各种欢乐。当然他们并没有说明,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在自然界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现代实验表明,如果让老鼠在食品和快感高潮之间进行选择,几乎每次都选择性欲的满足,甚至宁肯饿死。

给我们今天带来了什么?

伊壁鸠鲁教导我们:“一切好东西的开始和根基都是肚子的舒服。因为即使是有教养的高级动物,也必须考虑这个问题。”终于有哲人说了句大实话。也就是说,一切精神的、道德的和文化的腾飞,都取决于我们的肚子,即取决于我们身体需要的满足。如果肚子是空的,就不会产生什么精神和道德的东西来,因为饥肠辘辘决定着我们的思维。如果它是饱满的,精神和道德的东西同样产生不出来,因为这时决定我们思维的是懒惰和欲望。所以,在所有的肚子都能装满之前,我们就不必妄谈我们时代价值观念的衰败,因为这是毫无意义的。伊壁鸠鲁懂得这个道理,可惜我们把它给忘记了。

(摘自《自从有了哲学家》,同心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定价:20.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