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人的关爱

2006-12-01 14:02:00 来源:书摘 彭程  我有话说

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其所体现出的鲜明道德感,以及对追求与维护社会正义的高度关注,备受国民的认同和拥护,正在成为上下一心、踊跃奔赴的目标。细加划分的话,这一目标中包含了不同的结构和层次,但其核心理念,似可一言以蔽之,便是对人的关爱。或者换成那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以人为本。

明确了这点

,我们看待事物的出发点和角度,评价事物的标准以及做出的结论,和以往相比,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本期中《和谐从何而来??从“杜宝良现象”说起》,提出了政府的责任问题,具体地讲,是把政府行为放置在是否符合“管理就是服务”的标尺之下,加以审视和检测。一个外地来京以卖菜为生、对交通规章不甚清楚的小贩,在同一地点驾车走禁行道,被电子摄像头拍下来一百多次,却没有被及时告知,导致一次缴纳了一万多元的罚款,相当于他全年的收入。这种处罚,虽然似乎不违法理,但却明显有悖于情理。因为执法部门的“程序瑕疵”,使得许多环节丧失了应有的功能,政府的“告知”义务变成公民的“得知”义务,“书面送达”变成“查询”,最终导致当事人蒙受巨额的罚款,而这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多一点服务意识,多一点温馨提示,多几条免费短信,或者多几次善意的电话通知,都可能使杜宝良离‘万元罚单’远一点。”这种疏漏,源自执法者的责任意识的缺失,至少是淡漠。而究其根底,还是在于缺乏对执法对象的关心,无视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真实内心感受和生活处境。一桩行为的背后,总是受着感情的驱使。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是一种效果,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又是一种效果。和谐社会的建立,有赖于政府对自身角色的高度认知,一切举措,都要以解除民众疾苦、增进百姓福祉为至上圭臬。这样,对政府提出强化责任意识和提升人性化管理水平的要求,就显得十分紧迫了。这种要求有着强大的伦理依据,既然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

《什么样的城市生活才有质量》一文,则是从个人化的角度,对此话题进行了更为直接的言说。今天,城市化的进程可谓一日千里,城市生活的面貌如何,一个人生活其间的感受怎样,基本上能够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的幸福指数的标尺。看得出,作者对于巴黎情有独钟,这种感受,主要的还不是来自对这个城市多项指标的综合衡量与评判,而是来自最令他感动的地方: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无助者的友善态度。作者最看重的城市生活的舒适感、安全度,可以从这些具体措施中获得诠释和印证:“比如法律规定,冬季三个月里房东不得以任何理由赶走交不起房钱的房客;病人先看病再交钱;临终者最后六个月医药免费;115电话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宿;爱心餐厅为食不果腹者免费开张……至于浪迹街头的乞丐,更没有谁会朝他们投下鄙夷的目光,或因噎废食,揣度谁是骗子从此一毛不拔。”这些措施所依凭的理念,也正是对人的关爱。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巴黎市政府在政策制定时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关怀,可以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用这种眼光来审视我们的工作,会发现许多方面实际上可以有另一种思路和做法。譬如,为了保持城市的整洁和秩序,对无证商贩随地乱摆摊的现象进行管理,当然是必要的,城管人员的行动有着法理的依据。但从身边,从媒体上,每每会看到和读到,执法者和商贩之间经常发生冲突,有时甚至酿成流血的悲剧。游商走贩多为生计所迫,强行没收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具,难免会激化矛盾。制度的威严和人性情怀二者之间,难道一定势如水火,不能有一个并存的空间?不让乱设摊点,那么请给他们一个摊位;办照收费过高导致大量无照经营,那么不妨降低一些费用。这样一来,真会有那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么?难道我们真会认为简单的强制手段就可以阻止人们的求生欲念?前几年,收容制度的废止,曾引发好评如潮,被认为是呵护人的尊严的一大进步。这种理念,也应该推而广之,落实贯彻到生活中一切可能的领域。

所有这些,都可以概括为一点:把人的幸福和满足放在核心位置。从这种观念出发,就会觉察到,许多看似相互间联系不多的话题,其实都可以归入这个领域,而许多行为的取与舍、存与废的选择,也都应该看它是否合乎这个标准。《人类必须敬重大自然》一文,所谈内容并不新鲜了,但文中触目惊心的事例,却在强有力地提醒人们,这个题目必须要经常提及,要念之在兹,无时忘之。因为对于大自然的损毁,最终是在毁坏着人类本身。不但阻碍获得幸福,甚至生存根基也可能坍塌。因此,对人的境遇、人的命运的关注,势必要转化为对大自然的敬重,这里体现了一种清晰鲜明的内在逻辑。和谐社会的构想中,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列为一大目标,盖因于此。如果说,前述管理、执法等主要是政府行为,那么在关爱自然方面,每个人都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样,和谐社会就不仅仅是政府的施政目标,不仅仅是文件中、报纸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实体,带着生动的质感,散发出温暖的气息,充满浓郁的人情味,给予人一种可信赖托付之感,一种家园感。那是一种跋涉在风雪交加的黑夜中的行人,瞥见远方故乡一缕灯火时的感觉。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但故乡的灯火,毕竟是逐渐接近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