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潘基文:富有人情味的联合国新掌门

2007-03-01 15:20:00 来源:书摘 王万征  我有话说

如果说安南的魅力来自于他那颇具“杀伤力”的眼神,那么,潘基文的功底更多地体现在他善于“用情”,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外交官。

  懂人情世故,知礼尚往来

在韩国国内,潘基文刚被选出后就有媒体分析说,联合国秘书长要享受国家元首待遇,这样韩国同时有两个“总统级人物”,这

将给国家的礼仪规范带来一定的“麻烦”。10月19日,潘基文以“候任联合国秘书长”的身份拜访卢武铉总统。青瓦台就“遭遇”了这样的礼仪“麻烦”,因为总统府还没遇到过接待这种特殊身份客人的情况,也没有相关的礼仪规范。潘基文到达青瓦台10分钟前,总统府秘书室长来到门廊前迎接,政策室长和警卫室长则在接待室前等候。据韩国媒体报道说,青瓦台的警卫格外紧张,生怕“准世界总统”在台阶上摔一跤,“这个责任谁也负不起”。卢武铉总统夫妇也在接待室里迎接潘基文夫妇。卢武铉总统满怀歉意地说:“由于找不到规定,听取了一下大家的意见,就这样含含糊糊地安排了。”

潘基文的回答更是巧妙,他说:“我当选秘书长后感到,国际社会对韩国人和韩国的期望值很高。这是我个人的光荣,但这荣誉应归于总统和国民。”他还说:“我自己非常担心如何报笞这个恩惠。今后一定尊重总统,遵照总统的哲学思想努力工作。”一番话说得卢武铉心花怒放,“你说得那么谦虚,听着很高兴,觉得更光彩。”

当然,作为“世界总统”,不能只在国内讲人情、知礼数。2006年10月,为感谢联合国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秘书长选举过程中给予的支持,潘基文挨个踏访各国,开始其“答谢之旅”,另一方面,也是联络感情,为即将开始的联合国掌门人工作做好铺垫。为支持潘基文的“感恩之旅”,10月23曰,韩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给潘基文一下拨了8亿多韩元的出访预算。

爱情、亲情、同事情

1944年6月13日,潘基文生于韩国忠清北道的忠州。学生时代的潘基文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学生,“唯一的特长是学习”。他的小学同学回忆说,潘基文是一个只知道学习的孩子。潘基文最小的妹妹潘庆希记得:“家里6个孩子中,由于哥哥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以至于我们这些弟妹在学生时代,常被人以潘基文的弟弟或妹妹称呼。”还在读高一时,他就能给同班同学编写英语教材,赢得了“忠州英语神童”的美誉。高一时,潘基文家附近建设忠州肥料厂,来了许多美国工程师家庭,潘基文跟他们学习英文。潘基文的同乡、庆熙大学教授安英寿记得,“潘基文特别勤奋。美国人推荐的英文材料,不管是什么,他部统统背下来,像疯子一样。”

与出身名门望族的安南不同,潘基文出身普通,他“像疯子一样学习”,目的也是改变自己的命运。好在天道酬勤,潘基文为自己赢来了机会。高二时,他参加红十字会主办的“外国学生访美活动”,硬是为忠州这个小地方赢得韩国4个名额中的一个,名噪一时。忠州市女子高中的学生们纷纷把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给他。这群女生中的一位打动了未来的“世界总统”,使他动了情。后来,这位女学生就成了潘夫人。

在华盛顿,潘基文受到了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接见。潘基文深深地为肯尼迪的演讲所打动,为其风度所折服,他同众多被接见的青年学生一样,挤在人群之中,仰望偶像,拼命露出半个脸蛋,笑得含蓄羞涩、如沐春风。有媒体评论说,肯尼迪开启了潘基文的外交官之梦。美国一行,彻底改变了潘基文的一生。

1970年,潘基文从汉城国立大学外交学专业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外务部(现为外交通商部)高级公务员考试。在众多考生中,他的成绩仅次于前韩国外交通商部部长崔成泓。潘基文后来告诉家人:“一辈子只拿第一的我,这回第一次拿了第二。”外交官实习结束后,潘基文被分配到韩国驻美大使馆工作。但潘基文却放弃了发展机会更大的美国,而提出到驻印度总领事馆工作。潘基文的弟弟潘基相回忆说:“当时去美国就很难存钱,而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只要节约花钱就可以补贴家用,因此哥哥申请去了印度。”在亲情和前途面前,潘基文选择得如此清晰、坚决,毫不犹豫。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潘基文率“情”而为,却无意中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晋升的大门。在印度,他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伯乐。1972年,韩国资深外交官卢信永任韩国驻印度总领事,负责韩印建交谈判。他对“新丁”潘基文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敏捷判断力和沉稳很是赞赏。两年后,卢信永公开表示:“大使馆的事情,只要有潘基文都能解决。”在卢信永的垂青、提携下,潘基文平步青云,连升数级。此后36年间,他几乎担任过韩国所有最重要的外交职务,包括总统首席秘书、总统外交顾问、驻美大使和驻联合国大使等等。

尽管如此,潘基文却没有表现出年轻人常见的骄横、自满,反而总是面带微笑,态度温和,举止谦逊。他和同事们关系非常融洽,由于经常很早上班,他甚至亲自给下属开门,以表示体恤他们的辛苦。韩国前总统顾问这样形容潘基文:“你难以找到一个真正讨厌他的人。”由于升迁太快,潘基文总觉得“不好意思”,“对不起同事”。1987年,他为此给100多位同事和前辈写信表示“歉意”,写这些信整整花了他一个星期的时间。尽管现在看来这件事似乎有点迂腐,但潘基文对于“同僚情”的珍惜和重视可见一斑。

2006年11月10日,“候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最后一天以韩国外交通商部部长身份向外交部的同事们作告别演说。面对相处多年的同事们,潘基文动情地说,和大家相处他感到“非常愉快”,离开大家他将感到“孤独和寂寞”。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华丽词藻,有的只是极其朴实的语言,但大家显然都被感动了,有几个女同事甚至心酸地掉下了眼泪。

  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潘基文讲情、用情、动情,和他共事的人都觉得他是个“老好人”,就连挑剔的西方媒体也评论他是“和蔼可亲的外交官”。他谈吐温文尔雅,总是避免与人结怨,以至于有人觉得他不够硬,不能胜任秘书长。但潘基文认为自己是“外柔内刚”,在原则性问题上绝不让步,更不徇私情。熟悉他的韩国外交部发言人则称他为“丝绒手套包着的铁拳”。

1991年,潘基文作为韩国代表参加朝鲜半岛南北无核化共同宣言谈判。谈判正在进行中时,潘基文家中传来噩耗,他的父亲突然去世。潘基文是个有名的孝子(父亲的离世显然给他震动很大),按情论理潘基文都应该回家守孝。但潘基文没有这样做,他强忍丧父之痛,坚持谈判。结果,使无核化的谈判进程大大加快,潘基文本人的外交能力和作风也得到韩国高层的一致认可。

2004年1月16日,潘基文出任韩国外交通商部部长。对于自己的事业,潘基文同样“用情”。虽然身为韩国外交通商部部长,潘基文却是这个机构中工作最辛苦的人。而对于他的助理人员来说,必须在凌晨5时30分前到达他的办公地点“候命”。由于无暇顾及家庭,他曾多次公开表示对自己家人的歉意。但是,亲情归亲情,工作归工作。“我对自己的家人感到很抱歉,但干好自己的工作是第一位的。”

2005年5月24日,潘基文为长女举行婚礼,婚礼时间恰恰与一场十分重要的外交会议冲突。怎么办呢?为了女儿婚礼取消工作安排?这不是潘基文的做事风格;而作为父亲,如果在女儿婚礼上不露面,又怕失了礼数,同样会招人笑。潘基文急中生智,把女儿婚礼悄悄与会议安排在同一场所。他在短暂的休会期间前往婚礼现场,仪式结束后便匆匆赶回参加会议,这样,他只要在不同楼层穿梭,就能既参加会议,同时尽为人父的义务。婚礼也十分朴素简单,只邀请了几位相熟的朋友到场,婚礼现场更是见不到高官家庭婚丧嫁娶常见的“客人排队”现象,这在十分看重上下级关系和社交礼仪的韩国极其罕见。他还郑重贴上了“不收红包”的条幅。有人开玩笑说,细心周到的潘长官在参加别人婚礼时,总不忘带些礼品以表祝福,偏偏在自己“千金”的婚姻大事上如此“小气”,潘长官这下可亏大了!

情、利、理众口难调

潘基文成功当选,整个韩国兴奋不已,举国上下沉浸在欢乐之中。在潘基文的老家忠清北道,父老乡亲们把道路清扫得干干净净。全村300多人准备在村口敲锣打鼓、打着横幅列队欢迎衣锦还乡的潘基文。潘基文母校的师生从3个月前就开始祈祷潘基文当选,并将其主要经历做成录像向学生们放映。韩国总统卢武铉早在第四轮投票一结束,就迫不及待地给潘长官打电话表示祝贺。国务会议前,各部长官对潘基文报以雷鸣般热烈的掌声。国会朝野各党史无前例地用同一个声音称赞这一重大事件。媒体和民众同样少不了表达对潘秘书长的期待。市民们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很多人认为潘基文的当选使韩国的世界认知度提高了,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南北方的统一。

韩国《东亚日报》在社论中指出,“潘基文被内定为第八任联合国秘书长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而且也是韩国的喜事。这件事情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的国力,给韩国人民注入了自豪感和自信心。”潘基文在国会的演说中也充分展现了韩国人的自豪感:“此次外交上的凯歌(指他当选下任联合国秘书长)每位国民都有一份,是我们国民用鲜血、汗和眼泪战胜各种苦难的结果。就因为来之不易,绝不能成为我个人的光荣,应该回馈热爱祖国的所有国民。”

整个韩国对他寄予厚望,4800万双眼睛在盯着潘基文。换句话说,潘基文要代表整个韩国去当这个联合国新掌门,而“世界总统”这个角色是绝对排斥“民族感情”的。“情”字恐怕是他难解的一个结。

利,协调各方利益冲突,是潘基文要过的第二道坎。联合国的秘书长,发达国家希望他是“秘书”,发展中国家希望他是“长”。工业国家只希望他处理这些国家关心的事情,不制造其他麻烦;但是他如果成了77国集团(联合国大会的发展中国家集团)的代言人,又面临丧失关键国家支持和主要资金来源的危险。要兼顾最有权力和最没权力国家的利益,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不可能任务。

作为联合国的创建国和东道主,美国承担了22%的会费,在所有成员国中交纳最多。美国屡屡以拒交会费为要挟,让联合国按照美方计划进行改革。美国总是把联合国看成自己国务院下属的一个小部门。美国需要的是大内总管,改革联合国以顺其意,最起码不能拖美国的后腿。美国方面赞赏潘基文“先当秘书后当长”的姿态,固然是为其谦逊温文的气质所打动,但毋庸讳言,这同样是出于对可能出现的“铁腕”秘书长的排斥。说白了,就是否决任何可能“忤逆”美国意思、触犯美在全球霸权利益的候选人。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潘基文先后在韩国驻美国大使馆、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担任要职,加上在美国的留学,他前后在美国的时间超过10年。他在国内也长期负责美国事务,熟悉美国情况,在美国拥有广泛的人脉,被公认为韩国外交界的“美国通”。人们期望,在协调全球利益的过程中,潘基文这个“美国通”能够“站稳立场”。

理,是指联合国秘书长必须维护《联合国宪章》,倡导多边合作精神,代表国际社会讲话,维护和平与安全,与一切违背世界和平、安全、发展的力量“战斗”,不论是恐怖主义、国际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新威胁”,还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传统安全领域的“旧遗瘤”。

2007年1月1日,潘基文将正式出任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执掌由192个国家和900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庞大机构、10万多人的维和部队、67亿美元预算。情、理、利是悬在潘秘书长头上的三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任何一把处置不好,都可能招来横祸。潘基文自信地说,韩国国旗以太极为标志,“太极的玄妙在于有效化解激烈的冲突,只有作为东方人的我才能理解太极的玄妙。”

“我希望成为一位踏踏实实做事的掌门人”,潘基文如是说。

(摘自《人物》2006年第12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