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女人的幽默

2007-05-01 15:35:00 来源:书摘 裘山山  我有话说

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剧照

早几年,我写了好些篇关于女人的文章,说《女人抽烟》,《看女人喝酒》,《听女人说梦》,《女人凭感觉

》,《女人的名字》,甚至写过《同性相爱》――那个时候同性恋没那么妇孺皆知,就这么写了,现在肯定不敢了,肯定得换个题目了。

这几年,随着人到中年,阅历增多,对女性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于是打算续写,当然,仍以表扬为主。女人本来就比男人可爱嘛,有不同意的请举手。

先说女人的幽默。我一直以为女人比男人更有幽默感,虽然说相声都是男人,小品也是男人主打,但那里面多为搞笑,较少幽默。在生活中,幽默的往往是女人。当然,可能是因为我更容易感受到女人的幽默吧。

用事实说话。

从最老的开始。第一个当然是祖祖,我儿子的祖奶奶。昨天我们刚给她过了九十五周岁(!)生日。她老人家至今头脑清楚,眼睛明亮(不戴老花镜可以看报)。每次和她在一起,我都开怀不已。她的幽默是不动声色的,也就是说,连她自己都没察觉她在幽默,幽默细胞已经植入她的体内,与她浑然天成了。

她有几句经典的话,一个是九十三岁时说的:二天等我老了,我想和敏儿(侄孙女)两个住,我们搭个伴儿。意思是她现在还没老,还可以自己住。还有一句是:哪个能赶上我的年龄哦,我是有皇帝的人!你们最多有个蒋介石嘛。(她生于一九一一年,当时溥仪还在)还有一句:我这个人是两头好,小时候好,老了好。你们看我现在,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有七八十块钱的进项!(她一直工作到九十岁,是主任科员待遇,一个月工资两千四百元左右)

每每我们表扬她讲得好时,她会美滋滋地说,我也不晓得我朗个那么会讲话,莫得哪个教我啊,都在表扬我的嘛。

昨天吃饭时,服务小姐夸她看上去只有七十多岁,她立即喜笑颜开地说,啊哟,你讲得太好了,比我还会讲。

幽默就是她老人家健康长寿的秘诀。

再说个八十岁的,我妈。我妈她老人家是个文化人,老编辑,所以她的幽默和祖祖不一样,那个词叫什么来着?脱颖而出,能从布袋子里刺出来;就有一点扎人。

今天是我妈的生日,又是国庆节,我自然早早的就打电话了。我妈接电话的声音响亮且有笑声,我一听就知道她心情好身体好,真是高兴踏实。因为我妈的生日与国庆同天,有一年我就忘了,后来打电话去致歉,我妈说,哎呀,责任在我吗,怎么能和国庆节挤在一起呢?

我妈每天上午要看一大堆报纸,天下事没有不知道的。有一回看了一个社会新闻很生气,我就劝她以后不好的消息就不要看了,她马上说,要看的,生生气有好处,太麻木了会老年痴呆。

上个星期六我打电话,她兴奋地告诉我,昨天我遇见我们新闻学校一个老同学了,她来跟我炫耀,说她外孙已经长到一米七五了,我马上说,我外孙都一米八了,她又说她外孙去加拿大读预科了,我马上说,我外孙已经在美国上大学了。我笑坏了,说,那你不是扫了人家的兴吗?我妈说,没办法啊,我这个人本来是很低调的,她非要把话递到我嘴上,我不说不行啊。

有一回她为点小事生我爸的气,我就讲我一个朋友的父母给她听。我说她妈妈才辛苦呢,不但要做所有的家务,每天中午还要给她爸爸挤水果汁,每天晚上要给她爸爸做一次加餐。我妈当即连呼:哦,哦,还好这个人不是我。以后你经常给我讲讲这种事情,我就对你爸很满意了。

我妈的电话经常把我逗乐。以前没电话时,我妈的信也会把我逗乐。上大学时,寝室里的同学如果看我读信哈哈大笑,那肯定知道是我妈来信了。我曾在散文《邮路迢迢》中抄过几段,这里再转抄两段:

――最近别人帮我弄到两幅名画家的画,可我们客厅里已经有了未来画家田田和杭杭(她的两个外孙)的“壁画”,所以我不敢鱼目混珠,贸然挂上。你姐问我留着干吗?作遗产吗?记住,有两幅,其中一幅该是你的嘞!

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剧照

――你爸最近鱼运亨通,钓鱼事业大有发展。设备方面,增添了海杆,成就方面,那天他一下子钓了拾柒条(大写,省得人家篡改)!他钓鱼、我养花,我们相安无事。

――昨天干休所一下发了两百斤西瓜,床底下都堆满了。真不知道是我吃瓜还是瓜吃我。

哈,先抄这么多吧,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不是?

以祖祖和我妈为代表的老年妇女们,其幽默感已显而易见了。现在说说咱中年妇女,这是咱的重点。近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妇女们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了,于是幽默感大增。我们一帮女友聚会,经常开怀大笑,妙语连珠,连平时最木讷的,也能蹦出几句精彩的话来。

先说女友刘静,刘静的风趣幽默早已在朋友中出了名,什么叫伶牙俐齿,你和她呆上半小时就能知道。

说一段经典的。有一回她感叹自己不懂风情,就说,嗨,我们这种女人,就是红杏出墙也没用,噼里啪啦掉一地都没人拣。女友就说,你不知道伸远一点儿啊,伸到路上去嘛。她说,那也没用,我住在总政大院,你不知道我们解放军路不拾遗啊。女友又说,那你就再伸远点儿,直接伸到富豪家院子里去得了。她说,那万一是他家佣人拣了咋办呢?

她的丈夫一直对她很好,但有一回为什么事说了她,她就生气了,气还挺大,跑出门一玩儿几天。我就说她不要过分了,她说我不习惯啊,从结婚我就在山头上占着呢,想睡就睡,不想睡就往山下扫一梭子子弹,没想到他居然爬上来了,还想夺我的枪,那怎么行?

有一回打电话来,我不在,我先生接的,问她是哪位?她声音脆脆地说,你老婆朋友就我这么一个工农干部,你都记不住?

我接电话时如果嘎嘎大笑斯文扫地,那多半对方是她。

再说女友h,(我不确定她是否愿意让我写出她的名字,谨慎起见,还是用字母吧,尽管用字母对其真实性有很大减损),她原先并不是我的朋友,而是我朋友的前妻,换个说法吧,我原先和她前夫是同事兼朋友。可随着交往时间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她比她前夫有意思多了,好玩儿多了,慢慢就滑到了对立面。我们不常见面,但时不时会通个电话,在电话里笑翻天。

有一回她去剪头,理发师给她推荐了一款非常新潮非常年轻的发型,她笑嘻嘻地说,“我倒是喜欢年轻噢,但是小伙子,”她指指自己的脸:“你要弄这个发型噻,可能要和这张脸班儿(四川话,脸颊)打个商量噢!”

她形容某人说话水分太大:“他讲的话嘛,要放在洗衣机里头甩干八次再来听才行。”

某人说自己懂五国语言,她马上说,他懂五国语言?可能加上他们乐山话也莫得五国噢!

有人给她看手相,说她有旺夫命。她当时已经离婚了,但一点儿也不生气,笑眯眯地说,是不是莫得夫的就旺自己?

离婚后她和前夫相处还不错,有一回生日,前夫来请她吃饭,她起来晚了,等梳洗打扮停当,前夫已在门口等了半小时,她连忙道歉,前夫客气地说没关系。她当即说,哎呀,还是做女朋友好噢,如果我现在还是你老婆,脑壳早就给你骂冰了!

我佩服她还不在于她的幽默风趣,而是开朗的性格。离婚的事对她打击很大,但她也就是哭过那么两次,很快就调整过来,恢复了往日的笑声,她跟我说,我现在是双下岗(已从单位离职),单位和老公都把我开了。绝对的弱势群体,你要多关心哈。还说,我离婚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自恋。以前光晓得顾家爱孩子爱老公,现在晓得爱自己了。

此次国庆她给我打电话,讲了半小时我就笑了半小时,眼泪都笑出来了。后来她让我上她家玩儿,同去的还有两姊妹,那也是俩人精。当聊到要找个称心男人不易时,姐姐说,男人见到女人正中下怀就可以了,女人还想正中上怀呢。又说遇到一个不懂情调的男人,“生生的把一场风花雪夜谈成了一地鸡毛”;聊到女人喜欢帅哥时,妹妹说,我看到帅哥也会动心啊,但刚要来电,眼前就出现了孔夫子金光闪闪的八个大字: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关键是她们说的时候还配有手势,真把我给笑翻了。

本人也偶尔幽默,但跟她们比就是小巫了。有一次我送客人出门,遇到h,她朝我做怪相,晚上打电话过来问,今天那个男的是谁?我说是个老乡。她说是个帅哥哦。我说人家还小着呢。她说那更好啊。我急了,脱口说,难道我一朵鲜花还要插几堆牛粪么?

这句话后来被我的女友们延伸使用了。如果聚会时男人少,我们就会问,你那里还有没有牛粪?带一堆过来吧。照相时,没有男友的女友会作出举花的动作,表示自己没牛粪可插。

在酒桌上女人也很精彩,往往是喝了几杯又没醉的时候最好玩儿,那男人可真不是对手了。刘静有次请一个很有酒量的男人喝酒,生生把他灌醉了。事后我问那个男人,怎么醉了呢?你不是挺能喝的吗?男人委屈巴巴地说,我主要是受不了她们说的话,一句也对不出,只好一个劲儿喝了。那回我们四姊妹出去喝酒,一个男人跟其中一个女人调情,说当年认识她的时候没敢追她。那个女人问为什么,他说你那里追求者太多了,我排不上队啊。第一个女友说,你不知道插队比排队快吗?第二个女友说,你没追是对的,少受一次伤害啊!第三个女友跟着举杯说,他未遂姐夫,我敬你一杯吧。

男人完全招架不住了,只好灌自己的酒。

女人的幽默有的来自快速反应,有的来自表达。善于表达的,即使不那么好笑的事,也会被模仿讲述得妙趣横生;反应快的,就算脸上没有表情,也会让大家开怀不已。

写到这儿我忽然发现,女人的幽默表现在两性上的居多,只要是调侃男人的(含丈夫),总能机智诙谐,且具有杀伤力。尤其是中年女性,再不善表达的,也能嘲讽上两句,以宣泄对异性的不满。是不是婚姻的磨难让她们变得成熟了,明白了,也就聪明了?这也是中年女性比青年女性更幽默的原因吧?我想,如果让男人来选择,是听女人抱怨哭诉好,还是听女人嘲讽挖苦好,他们还是会选后者的,毕竟,后者有笑声。婚姻专家都将其称为润滑剂呢。

我曾写过一个关于女人的长篇,《到处都是寂寞的心》,里面写了五个离婚女人,只要她们在一起聚会,就经常妙语连珠,笑声不断。你能真切的感到,生活的磨难已经把她们给打磨成玉了。一位著名男作家看了非常诧异,问我,你们女人在一起真的那么好玩儿吗?我说当然了,我还没写够呢。

是的,我还远远没有写够。

如果哪位先生想多听到一些女人的幽默,就请你选择来生做个女人,我保证你会比现在可爱得多。

不同意的请举手。

  (摘自《都市美文》2007年第3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