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历史失忆的超市

2007-07-01 11:46:00 来源:书摘 刘铁骝  我有话说

和蔼客气的杂货店老板,偶遇的邻家伙伴,带着香气的烤面包,水灵灵的冰糖葫芦,但那已经成了一种乡愁,一种被轻而易举割舍的传统。

历史不只存在于典籍里,

还存在于老人家的讲述里,我们尘封的记忆中。当我们想起往事的时候,我们的思绪就会变得善良而且多情。如果有一天,走在曾经的城市,曾经的街道,发现熟识的咖啡店、鲜花店,还有小小的面包铺都不再有,只有一个超市那巨大的盒子矗立在社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见到的标示提醒你,一切都不存在,传统被吞噬,只有现代的商业机器满足你的所需,你的曾经刻骨铭心的时间、地点早成了废墟,你的追寻和留恋早成为千篇一律的商业模式,你会作何感想?

很不幸的是,连锁超市遍及之处,类似的事情正在不断上演,城市商业被可怕地克隆,传统的特色和地域的商业文化特征被完美地吞噬,也许还能看见恶劣的复制品,不过是被装在看似精美的礼盒里面,当然还会摆在超市的某一个货架上面。

传统被超市野蛮地摒弃,历史因此会失去记忆。克隆时代人们的恐惧率先在零售业上演,也许人们正津津乐道超市的便利和价廉,未曾想已落入失忆的陷阱。

最近,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一份报告《英国的商业区》,严词批评零售巨头挤垮传统独立商店,正在摧毁城镇的社会、文化、经济结构。这份报告其实并不具备预见性,因为可怕的传统消失已经在英国上演了好多年。

让我们看看曾经被拿破仑赞誉是“小店之国”的英国,英国的小店还存在吗?

Tesco等4家连锁超市控制了英国74%的零售业,尤其是Tesco一家就占据了英国零售业30%的江山,两年来每年的销售额都以23%的速度增长。在经济学上,我们可以认为英国的超市竞争是垄断竞争。

一座城镇的某个社区有了大型超市,居民们乘坐免费班车前来购物,当地富有地方特色的慈善商店、贺卡店、酒廊、食杂店、加油站没几家活得下来。农民、小商店雇员、环境、传统生活方式因为超市受到了致命打击。20世纪60年代有一个泰晤士河谷蔬菜种植联盟,菜农们种出的蔬菜品种很丰富。向超市供货后不久,因为无法达到超市对胡萝卜长度、大葱直径的严格要求,成员们相继被解除合同,现在70个成员中只剩下5个。一位菜农说,超市毁掉了英国园艺。

为了保护乡村生活,促进城镇文化的复兴,英国政府对在郊区建大型超市的计划审批得越来越严格。多数郊区小镇、乡村的地方自治机构也反对在本地建超市,甚至不惜闹上公堂。在这种形势下,超市只能改变实行了几十年的远郊战略。同时,超市巨头意识到他们对城镇商业区忽略得太久了。他们采取蚕食行动,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城镇,开设小型超市,还联手圈地,建起了“地产银行”伺机扩张。已在我国上海开店的Tesco最早开始在城镇商业区开小型超市,现有500家小连锁店,一年销售额高达2亿英镑,并雄心勃勃地计划10年内再开1200家小型超市。

英国政府担心的正是零售集团的攻城略地,只要大超市开一家小型超市,就会挤垮两三家当地的杂货店。连锁超市抬高了房租,英格兰城镇中心的商铺月租金在每平方米350~500英镑之间,贵得让小店主负担不起。超市每天营业时间长达十七八个小时,有的24小时营业,小店主们被迫加大工作强度,早上7点开门,晚上21点以后才能歇业,他们的子女都不愿意接手这份家业。相同风格的连锁店让不同的城镇形成了相同的商业街文化,遍地克隆城市。英国商业和工业指数显示,10年来有3万家独立商店被迫关张,传统零售业处于崩溃边缘,预测到2015年小商店将彻底消失。

零售巨头们显然不打算接受批评。英国零售联盟主席霍金斯说政府的《商业报告》夸大其词,耸人听闻。Tesco的发言人说他们的便民店并没有挤兑当地原有的独立商店,反而促进了商业积极性。零售业的分析家认为,人们接受民意调查时说喜欢传统小店,买东西时还是更愿意去大超市,因为那里方便、服务周到、价格便宜――全英国的连锁超市中共有3000种热门商品在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多么有诱惑力。

“二战”后,英国的零售业以超市形式为主。法国自1973年以来,政府就授权地方机构否决在当地建造占地1000英亩以上大超市的权力。在英国,超市巨头反倒能从政府那里得到优惠政策,具备了价格优势,可以任意对小零售商进行不公平竞争。一些地方政府欢迎大超市来投资,大超市带来的利益比小商店丰厚得多,是它们最后的经济希望。于是曾经的家乡被克隆了。

政府终于感到了恐慌,超市把很多英国小镇、乡村、城市社区变成了幽灵城镇――没有商店、储蓄所等商业机构,甚至没有邮政所,街上极少见到人,冷清之至。英格兰白金汉郡的一个小镇自治机构7次反对Tesco开店的规划,最终闹到了伦敦高等法院,结果败诉。超市建起来了,很快当地的五金店、有机肉铺、农产品店、兼卖书报的杂志店、药店统统关张。

零售业巨头旗下的连锁店仿佛是章鱼的触手,轻轻一握,小小的独立商店即刻化为齑粉。据英国乡村商店联合会统计,目前在英国只剩下12000家乡村杂货店,消失的速度为每年300家。全国乡村协会说,在英格兰,乡村酒馆以每周倒闭6家的惊人速度在消失;1981年至2001年,全国乡村邮政所的数量从22000家减少到17846家。据1997年的情况,一个村子如果只剩一家商店的话,就是邮政所。1990年至2000年,全国有1/4的储蓄所被撤销。销售食品、香烟、饮料的商店在1994年至2001年间减少了37%,任此趋势下去,到2015年传统商店的灭绝不是不可能发生。

英国的调查数据指出,在有的大型超市所在的城镇中,中心地区凋敝,失业率和犯罪率上升,人与人之间充满隔阂,完全没有社会公益活动。

地方商业的载体――杂货店、邮政所、酒馆、食品店、储蓄所等,在社区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们为居民提供社交场所,是消息集散地,甚至是帮助单亲家长、残疾人、老人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向社区生活注入了温情。小店老板认识社区里的每一个居民,深得居民的信赖,社区里有异常情况也是他最先注意到。一些社区的居民开始自发保护社区文化。伦敦牛津街北边一个富有的社区在1990年后成立了专门的地产委员会,掌管社区内数十亿英镑的房产,对前来租房开店的商业团体实行资质审评。15年来,它们只接纳了两个零售集团的连锁店,其中一个是传统的药妆店Boots。委员会主席说,我们不会因为你出的租金高就同意你进来开店,我们要保留传统的、多样性的社区商业文化,保证高质量的社区生活。

一个绿色组织――英国新经济协会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说,到2010年全国的小商店和公共设施将减少1/3。届时,不仅是偏僻的乡村,就是大城市附近有数千居民的卫星城镇,自己的商业特色都会消失。目前的状况非常悲观。多年以来,地区性零售业一直遭到超市巨头的破坏性打击,面临崩溃。

英国政府对超市的遏制实质上是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之间的一种权衡结果,商业经济是不是真的无往而不胜,作为政府,结果是未必的。可惜的是,在竞争充分的市场环境下,政府的决策只能调节和延迟,并不能扭转乾坤。

经济学家认为,在地方混合经济中,货币在社区内流通,而超市产生的货币几乎不会停留在这个圈子里,不会对社区建设发挥作用。地方性商业机构的消亡,引发的最严重后果是导致地区公共设施倒闭,区域性生活受到毁灭性打击。

最近在韩国,沃尔玛和家乐福先后宣布关闭店铺,退出韩国市场,正是其文化受到韩国人民排斥导致经营情况恶化的必然结果。

所以说,在国际大型超市纷纷抢滩中国的情形下,如何从经济、文化层面认清楚超市入侵的内在含义,是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2004年欧洲出版的一本批判超市霸权的专著《购物》中提到,只要消费者把超市消费金额的5%花在传统小店,情况都会大不一样。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大超市和传统商店之间的竞争,考验的是他们的良心。

其实,人们仍然喜欢去传统小店购买食品,到传统酒馆消遣,赞叹银行面对面的服务更让人温暖;反感大超市对食品的控制权,网络电话提供的银行服务,连锁店千篇一律的服务。看似丰富实质上没有选择的商品,让消费者感到自己没有个性,缺乏品位。

人们还是怀念传统商店的场景:和蔼客气的杂货店老板,偶遇的邻家伙伴,带着香气的烤面包,水灵灵的冰糖葫芦,但那已经成了一种乡愁,一种被轻而易举割舍的传统。人们一边怀念家乡那不长但是琳琅满目的商业街,一边把钱花在了大型超市。对往昔的怀念在方方正正的巨型水泥盒子面前,毫无抵抗力,不战而退,胜利属于超市,代价是我们的历史会出现失忆。

(摘自《一盏经济的渔火》,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定价:29.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