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络“围猎”:一场正义的战争?

2007-07-01 11:46:00 来源:书摘 林 津 耿 波  我有话说

魔兽游戏中“铜须门”事件的图片

盘点2006年的网络事件,我们发现,魔兽游戏中发生的“铜须门”事件几乎占据了所有论

坛的主要版面,甚至被网民们誉为“2006年最火爆的网络事件”。

一个因寂寞而变得不贞的女人,一个因尊严丧夫殆尽而无助的丈夫,一个无情嚣张的第三者,当他们被网络逻辑组接成一个充满道德诱惑的偷情故事之后,为各大网站、媒体挣足了点击率。

可是,道德呼声日益高涨的同时,真相的谜团却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两个男人之间的战争,也慢慢缺失了主角,成为一场全民动员的道德审判。

  4月12日: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一个网名为“锋刃透骨寒”的网民2006年4月12日在“猫扑网”的游戏频道发出了一篇名为《2区麦维影歌守望者发生的丑闻:一个让你更珍惜爱人的理由》的帖子,用悲情丈夫的身份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其结婚6年的妻子“幽月儿”,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在一次网民聚会后,与网名“铜须”的男子发生了一夜情。

锋刃透骨寒在帖中还附了一段妻子幽月儿4月9日和铜须的QQ聊天记录,并且公布了铜须的真实QQ号码。

文章的初始这样描述了夫妻两人的生活状态:

幽月儿现实生活里辞职3年了,她因为在原来的工作环境里不开心,而我在工作中近年略有小成,也同意了她赋闲在家的想法,我一直认为养家是男人的义务,我也很愿意享受自己能够支撑一个家的成就感,我快乐于此。我以为幽月儿也是,她在我记忆里是个与世俗无争的女人,我也愿意让她幸福。如果没有以下事情,我相信这个想法会贯穿我的一生。

在外奔波养家口的丈夫,被赋闲在家受到百般宠爱的妻子背叛,又遭遇了一个无耻的第三者,这三个因素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极具道德诱惑力的事件。

……

事情告一段落,我对她说:沉迷其他,即使是工作,忽略你毕竟是我错,请让我再追你一次!心里的痛依然吞噬自己的神经,可是我……爱她。

作者很清楚,谩骂和煽情相比,后者显然更有威力。这位悲情丈夫不仅详细叙述了事情的始末,而且充分表达了自己愤恨、不舍、隐忍的复杂情感。末尾,附上了一段具有强大说服力的QQ聊天记录。

这段记录大大提升了文章的可信度。加之,聊天记录中出现了一些关于性爱的敏感字眼,严重刺激了网民的眼球,更加凸显了“偷情男女”的“可憎面目”。

 4月13日:网络大地震

“锋刃透骨寒”的帖子一经发出,立即在网络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在版主关版之前跟帖立即过千,从“猫扑网”到“天涯网”,再到门户网站,各大论坛都为“铜须事件”开辟了一系列的道德审判庭。关于此事的相关帖子迅速激增,导致网站淤塞,而有的论坛版主干脆放弃清版,哀叹“这是一场革命,已无力护版”。截至2006年底,“百度”可以搜索到关于铜须事件的相关网页已经超过三十万。

中国是一个有围观习惯的国家。自古以来斩首必须示众,官方的意图自然在于警示万民,惩恶扬善。然而百姓为何围观?是一种恐怖猎奇的心理?还是如鲁迅所言的国人愚昧的劣根性?又或者,是一种对主流意识的迎合?然而,不管出自何种心理,围观本身就已经隐含了一种立场,现场的气氛就足以构成无形的压力。

如果说,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碍于情面、畏于权威、介于场合,不便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看法、言论,那么在网络中,所有的人都躲到了屏幕的背后,所有的人都可以戴上一个假面具,用畅通、快捷的文字畅所欲言,发泄自己内心最肮脏的言论,而不用承担任何法律乃至社会责任。

于是,积蓄已久的“看杀人”的欲望被毫无约束地释放出来了。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沉默围观,而是希望能在匿名的状态下看到传统道德意义上的“罪人”如何被道德法庭“砍头”。一种由道德审判所激发起来的“义愤”,使每个人的跟帖都在这个虚拟的网络空间获得了生存的位置。而且越是激愤慷慨,越是极端痛快,越能引起他人的认可。这种义愤慢慢地开始与事件本身脱节,逐渐成为一种集体“围猎”的狂欢。

“围猎”游戏:一场正义的战争?

“通辑令”,哪怕是乡野农夫也不会感到陌生。但是,你听说过“网络通缉令”吗?2006年,为了查找虚拟网络中想象的“罪犯”,这个新兴的名词在各大网络事件中频繁出现。在上海流氓外教的驱逐过程中,在虐猫凶手的撒网追查中,它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当然,在“铜须门”事件中也不例外。

声讨铜须的檄文发出后,每晚都有数百玩家集结到铜须工会所在的区域,对铜须进行谩骂和游行,甚至以游戏中“自杀”的方式示威。

网络上扮演道德警察的网民们,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大肆“围猎”,他们充分调用了各种侦查手段,根据帖子中提到的QQ号,查出了“铜须”的真实姓名,又在“守望者公会”成立时的宣传帖里查到了他的手机号、论坛地址以及在读学校。通过对铜须就读的燕山大学学籍管理页面的查证,铜须的学籍资料、求职简历、家庭住址、中学时得奖的记录接连被曝光。随后,网民“超级捣蛋”在“猫扑”网站发表题为《魔兽世界丑闻男主角铜须资料照片全曝光》的帖子,将铜须的个人资料进行了集中公布。几乎同时,网民们还搜出了幽月儿的数张生活照片,并在各大网站广为传播。“围猎”游戏迅速从网络蔓延到了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之中。

一场以捍卫道德为名展开的网络“围猎”游戏,就这样演变成了泄愤式的现实讨伐,事态的发展也逐渐失去控制。男主人公铜须在之后的央视采访中坦言:“秦皇岛的朋友也都波及到了。像手机一天接二三百个电话或者短信,我家里电话也经常每天有百八十个骚扰电话,有的就是骂两句就挂了,有的就是不说话,或者是有些恐吓的,勒索的,什么都有。给我父母、给我家人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围猎”效率之高,充分显示了广大网民对于“围猎”和“追杀”所持有的浓厚兴趣。其后的“虐猫事件”中,所谓的“宇宙A级通辑令”发出后仅仅六天,网民们就从茫茫人海里锁定了踩猫者、光碟的拍摄人和被怀疑的幕后策划者。广大网民围猎“罪犯”的热情和手段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然而,不论初始的动机如何,这种行为在法律上都缺乏立足点。按照目前我国法律的规定,私人发布“通辑令”是不被允许的,因为通辑令必须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特征、住址等个人信息公之于众,因此这是为了保障追诉程序的进行而对个人权利的一种严厉限制,只能由公安机关依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因而,即使“网络通辑令”所说的情况属实,这种行为也侵害了对方的隐私权。而且,这种变相“通辑”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难以预测的。

“真凶”是追查到了,但那些无辜的人受到的伤害又由谁来“买单”?

 4月14日:生活还在继续

鉴于事件的不断升级和恶化,“锋刃透骨寒”于2006年4月14日在WOWAR论坛留下了最后一篇名为《让生活继续》的帖子,一心想为这个“丑闻”画上一个句号。

在这个帖子里,他不仅冷静地分析自己作为丈夫的失责,也表现了对铜须的宽容,并深刻地意识到在这件事中,谁也不可能获益,生活却仍得继续。

也许是无法承担更大的舆论压力,也许是为了保护当事人而采取的行动,总之,“锋刃透骨寒”的ID从此人间蒸发了。

但是,网民们的“围观”兴趣并不因为当事人的退出而减低。事情已经无关道德,无关当事人,它已经质变为一次共同话语的集体狂欢。嘈杂的声讨帖子每天都在增加,对这个男人的做法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世事即是如此,有人说好,就有人说坏;有人劝和,也有人劝散。然而,就像化名“簧夜笙歌”的网民所说,“终究谁也不能指望别人的支持活着”。对于网站来说,为了酿造成点击率神话、获得盈利,任何正义与非正义的东西都将被殉葬,而在网络中深受伤害的人们,自己的伤痛只能由自己“买单”。

4月18日铜须在网上发布了一段自己的视频,对事件进行了澄清。很明显,网民们期待的是铜须的道歉,而铜须向网络发出的却是充满挑衅的战书。网民们围猎了半天,要的就是一个“认罪”的态度,铜须的高调姿态显然无法让网民们感到满意。这段澄清的视频非但没有让事情明朗,反而让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6月2日:你是网络暴民吗?

至此,如果将“铜须门”事件只定义为一个在网络流传的绯闻故事,那就太低估了它的影响力。因为,它随后就走进了央视节目,甚至上了美国《纽约时报》国际新闻的头条,并声称“中国网民重道德轻法律”,传统媒体的介入使之迅速地升格为一个现实社会的焦点新闻。

2006年6月2日,央视12频道的“大家看法”栏目播出了名为《铜须在电视媒体回应网民讨伐》的专题片。节目里,主持人电话采访了当事人铜须,回放了“铜须门”事件的始末,并在节目之后做了这样的总结:

  其实,不管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铜须门事件,还是在这之前的虐猫事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网络上大肆地进行讨伐本身是一个更应该被讨伐的行为,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许就意味着这个社会,包括我们的价值判断越来越理智了,也越来越进步了。

这样的结论,无疑使一度沉寂的“铜须事件”从网络又转入现实之中并再次火爆。

现在摆在面前的是这样一个道德的考量――你是一个网络暴民吗?

在古代中国社会,贞洁是最被广为传颂的美德,“妇德”位于“四德”之首,“淫”位于“七出”之二,可见一斑。但凡通奸男女游街示众,甚至动用私刑,更是中国道德审判的基本样式。要说发帖捍卫传统道德就是“网络暴民”,试问谁会服气?

但是,在这种光芒四射的道德旗号之下,我们真正体验到的是什么呢?《东方早报》的专栏记者这样描述:“大批受过现代化教育的城市哄客,他们以‘无名氏’的方式,躲藏在黑暗的数码丛林里,高举话语暴力的武器,狙击那些被设定为‘有罪’的道德猎物。”这样的“围猎”游戏仅仅是出于个人的某种道德渴望吗?或者已经演变成了一种集体狂欢娱乐的需要?

更深入地看,这种狂欢局面的形成,除却个体释放的因素,也暗合了网络盈利的需求。说到底,所谓的“暴民”能在网络中逍遥地存活,和资本逻辑的纵容追捧,甚至是暗中塑造是密不可分的。而“铜须门”事件会一再升级,网站对热点不遗余力的推波助澜实在功不可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多玩游戏网”的楼主“影子”蹲点论坛的结果吧!

一些斑竹不删那些骂人脏话以及吸引眼球的黄色帖子,但是删除了几乎所有冷静分析事件的帖子,并ID禁言;似乎是唯恐天下不乱,而且某超级斑竹还在论坛直接煽动看客去游戏里面刷屏;这直接体现了XX根本是一个为了吸引点击率不择手段的论坛。

我们不否认这篇帖子里有行业倾轧之嫌,哪个网站不想搏出位?哪个网站不想赢得理智、客观的好名声?但“影子”这文末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却十分值得我们思考:这场事件里面究竟谁得到了最大的利益?谁又是最大的主角?谁是炮灰?谁又在分食巨大的利益蛋糕?

结语:道德光芒下的隐忧

2006年,网络热火朝天的一年,随着“虐猫”事件和“铜须”事件的相继曝光,网络声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道德漩涡中,有人善意规劝,也有人肆意谩骂;有人付出沉重的代价,也有人获得残酷的快乐……当这一切都慢慢沉淀,我们又该如何来看待这场道德“圣战”呢?

在已有的观念中,道德就是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综合,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等等概念,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意识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们发现,一个有道德的人,除却“自主”的行为意愿之外,“自律”的部分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现实社会中,因为有了法理人情的强大支撑,这两个部分才是平衡稳定的。人们具名状态的社会言论发表,往往既是一种自主行为,也会对偏见加以克制,试图做到公允客观,对言论的社会影响承担法律和舆论责任。而在虚拟世界,网络的匿名性和对主体的遮蔽性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自主”毫无约束地自我膨胀,而“自律”被挤到了墙角,监督的缺席、法律的空白为畸形道德优越感的滋生提供了沃土。就这样,“道德”在网络中无意识地显露了妖魔化的一面。

  回头审视这场道德的“圣战”,我们不能全盘否认它的正义性,在初始的动机上,人们是想要匡扶正义的,争论中也从来不缺乏冷静理智的声音。正如社会学者夏学銮所言:“网络之所以频频出现这种集体行为,声讨、讨伐运动,尤其现在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一般是出于义愤了。网络是一个社情民意的窗口,从这里可以看到大家的一种想法、思潮。我认为这不完全都是消极的,应该说它有一定的正义性。”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一个差别:现实社会是一个被监督的网络,道德、秩序、正义等等在被监督的社会中是有其终极判断力的;但网络社会是一个没有监督的社会,所以正义、自由、隐私、权利的逻辑无法被赋予判断价值。正是出于这样的不同,曾经参与过卖身救母事件完整调查的网民“八分斋”才说:“网络本身是缺乏监督的,人们如果拿这个缺乏监督的平台去评判别人不道德的话,这个出发点本身就不怎么正确。……所以大家只能发表观点,但是不能对他人进行谩骂、侮辱和攻击,这都是不正常的。”

网站正日益成为人们偏爱的主流媒体形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追求经济利益是无可指责的,但市场化并不代表无序,市场化也不是不需要媒体的自律。令人惋叹的是,网络没有培育出健康的公民团体,反而滋养了蒙面的网络民兵,在针对“小人物”的话语围猎中,不倦地探求道德和游戏的双重狂欢。这是互联网民主的歧路,也是中国网民自我反省的沉重起点。

(摘自《话题2006》,三联书店2007年4月版,定价:29.9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