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专业主义精神时代

2007-07-01 14:50:00 来源:书摘 陈鸿桥  我有话说

  行政职务的空间是有限的,你的行政职务可能会被长期封在一个“涨停板”上;专业化的空间却是广阔的,你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专业化素质能帮你永远找到新的饭碗。

 我们进入了一个专业主义精神时代,急需要大批具备职业素质的专业

人士。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里曼曾经在文章中提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叫“小铅笔的家谱”。一支小铅笔异想天开地开始讲它的故事:“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怎么造出来的。”

首先木头来自一棵树,一棵长在北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的笔直的雪松。把它砍倒,运到站台需要锯、卡车、绳子……和无数其他工具。这些工具的制造过程涉及许多人和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先采矿、炼钢,然后才能制造出锯子、斧子和发动机;先得有人种麻,然后经过各道工序的加工,才制造出了又粗又结实的绳索;伐木场里要有床铺和食堂,……伐木工人喝的每一杯咖啡里面,就不知包含有多少人的劳动。接着,木料被运进木材加工厂,在那里圆木被制成板条,然后把板条从加利福尼亚州运到威尔克斯巴勒,在那里做成这支讲故事的特定的铅笔。但这还只是铅笔的外皮,那个铅心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铅。它最初是从锡兰开采出来的石墨,经过许多复杂的加工,最后才制成铅笔的铅心。

铅笔头上的那一圈金属是黄铜。他说:“请想想看所有那些开采锌矿和铜矿的人吧,想想看所有那些运用自己的技术把这些自然的产物做成闪亮铜片的人吧。”

那个我们称做擦子的东西在铅笔制造业上叫“笔擦”。一般以为那是橡皮做的。橡皮只用于结合的目的。起擦除作用的实际上是“硫化油膏”,这东西看起来像橡皮,其实是用荷属东印度群岛(即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产的菜子油和硫氯化物化合反应制成的。

讲完所有这些,小铅笔最后问道:“有哪个愿意出来反驳我上面说过的那句话:地球上没有一个人知道怎样制造我吧?”

这个故事形象地向人们昭示了专业化分工在人类生产和进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专业化分工和合作使人类可以创造出阿波罗登月、“神五”升空这样的奇迹,而如果没有专业化的分工,一个人穷其一生,连一支小铅笔也不可能制造出来。

成千上万参与制造铅笔的人,并不是因为自己需要铅笔而去干这一行。他们中间有的人甚至从未见过铅笔,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不同的语言,信奉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然而,所有这些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工作,最终生产一支铅笔。这是如何发生的?亚当・斯密在两百年前就给了我们答案――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在专业分工链条中的任何一个角色看起来毫不起眼,常常会被人忘记,但正是他们在世界不同角落的专业性工作才创造出如此完美的小铅笔。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说过:“一切价值都是由专业服务创造的。”

人类越是进步,分工就越是精细,专业化程度也越高。随着工业化、知识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专业主义精神成为时代主流。

专业化与职业化虽然已成人们随口道出的时髦口头禅,但像其他风行一时的管理用语一样,又大都不求甚解。究竟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和表现形式才算是专业化、职业化?

专业化就是通过劳动分工,将类型相近的工作统一由具备专门知识技能的人才来完成的过程。普通的非专业性群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业性职业从业者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那么专业性人才就完成了向职业化的转换。一大批专业化、职业化人才的出现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前提,职业化的人才首先必须是专业化的人才。专业化并不等同于职业化,一个人如果仅仅具备从事某项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只能称之为专业化人才,只有当他同时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并将该职业作为长期的职业追求时,才能称之为职业化人才。

一个组织要想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需要一大批职业化的员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据统计,中国已经有了1800多种职业且逐年增加,社会化大分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多地需要专而精的人才,需要对专业钻得深钻得透,而非蜻蜓点水式的“万金油”。受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与职业化教育滞后的影响,一方面高学历者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又特别缺乏技术工人之类的专才。唯有拥有了一批立志于所从事的行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员工时,一个组织的竞争战略才会找到实实在在的支撑。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树立岗位的专业品牌,每一个部门都能树立部门的专业品牌,就能缔造一个组织的专业形象。

专业主义精神,首先意味着超越世俗和功利的价值和信念。专业,对一个专业工作者而言,绝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而是一项神圣事业。它要求任何一个从业者有一种为之献身的勇气和决心,表现出对工作的极其热爱和投入,把工作视为天职。

专业主义精神是一种专注、敬业的精神。对于具有专业主义精神的人来说,专业精神就意味着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意味着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在当今生存和竞争压力日趋加重的形势下,如果你又不是天才,将怎样胜出?只有专业精神才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处事之道。尽管你可能并不是天才,但通过专注于某一领域,对专业钻深钻透,完全可以使自己成为“专才”,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扫地也能扫出名堂”、“小庙里也能成就大事”,就是这个道理。在人才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一个单位并不一定能保证你一辈子的饭碗,但专业化素质却能帮你永远找到新的饭碗。什么样的组织最具“人性化”?一个组织能提供你专业化发展空间,不断增强你在行业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这就是“人性化”的充分体现。这也是“人性化”在市场经济中的新解。

专业主义精神是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行政职务的空间是有限的,你的行政职务可能会被长期封在一个“涨停板”上;专业化的空间却是广阔的,你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持续性创新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如财务专家、市场营销专家、产品开发专家,超越一般的专业水准,形成每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优势。

专业主义精神更意味着团队整体能力的有效搭配和整合,一个团队并非每一个个人的简单叠加。分工的细化使得隔行如隔山,人与人之间需要分享、相互依存,单个人无法包揽一切,只有协作才能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转。我国专业主义精神的杰出代表雷锋说道:“机器由许许多多的螺丝钉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巨大的工作能”。

专业主义精神时代,是一个重视专业人才、展示专业人才聪明才智的时代,是一个饱含憧憬、梦想和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智慧和创造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无限丰富的选择与可能。

(摘自《16节科学管理课》,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版,定价:32.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