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监狱警官笔记八则

2007-09-01 15:50:00 来源:书摘 晓民  我有话说

婚 变

在监狱里,已婚犯人最怕的是妻子提出离婚。

这些日子,我监区犯人周志杰的脸总是阴沉沉的,肚子里像是装满铅一样沉重的心事。每天干完活,他就一个人找个墙

旮旯蹲下愣神,夜里躺在床上总是翻“煎饼”。为这我找他谈过两次话,但效果并不明显,显然是没找到开锁的钥匙。

他是犯贪污罪进来的,判刑前是某公司的会计。他的对象小范人长得漂亮,也好打扮,恋爱期间他为她买时装首饰,把积蓄花了个精光。结婚时小范妈说她就这么一个女儿,不把几大件备齐了就不结婚。周志杰急得团团转,最后他动用公款购买了彩电、冰箱、全套的红木家具和结婚钻戒,可婚后不到两个月儿他便从洞房进了“班房”。

半年前,妻子小范和岳母来探监时,口气里透出要离婚的意思。孩子喊他爸时,岳母把孩子拖到一旁不让孩子叫,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孩子已两岁了,他没有尽到做爸爸的责任,但他毕竟是孩子的爸爸。他对岳母这种做法很气愤,可又不好发作,大家不欢而散。从那以后,妻子再也没来过,连信也不写一封。针对他的情况,监区专门开会进行研究,警官们认为关键在于其妻的态度。监区决定由宁队长负责包教转化周志杰。

这天上午,我组织犯人在监室学习《法律常识》,宁队长派人叫周志杰接见。他一愣神说:“俺妈和哥刚来过呀!”

我说:“是你妻子小范来了吧?”

他脸上布满厚厚的阴云,摇摇头说:“不会,她有了那个念头,我心里一头热没用。”

大约过了个把小时,周志杰回到监室,脸上多云转晴,满是灿烂的笑容,走路步子也轻快了。

“谁来啦?”我问道。

“她……”他笑笑:“小范和她妈。”

“还要离婚吗?”

“不离了。今天我一进接见室,小范就很热情,她妈也不冷冰冰的了。小范说:‘你犯法,俺也有责任。宁队长不光找俺谈,还找俺妈做思想工作。听说你在这里边干得不错,年底还记了功,俺……’,她把身边的孩子推向我,说:‘叫,叫爸爸。’孩子望着我,奶声奶气地喊了声:‘爸!’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我抬头望望笑眯眯的妻子小范,她说你好好干,放心吧,俺等你回家!”

周志杰也许不知道,为了他妻子小范这句话,宁队长倾注了多少心血。

狱 友

监狱里犯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上一样,也是挺复杂的。相互之间“攀亲结友”的很多,同乡、同案、刑期相近者、相同罪种、“师徒”之间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朋友”的理由。

但刘昆本与孙奎先勾搭在一起却全不是因为这些。刘昆本系犯诈骗罪而被判刑10年的老犯人,刑期将尽,他为人狡猾刁钻又很善于伪装。孙奎先则是背负15年重刑的新犯人。孙奎先分配到监区不久,二人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牢牢地黏在一起,一有空便在一起嘀嘀咕咕,也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

这种反常的关系很快引起犯人们的议论,大都认为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问题反映到我这儿,我分析,他们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决不仅仅是臭味相投那样简单。我分别找他们进行个别教育,二人表面上答应,但他们的交往活动却转入“地下”。

一天晚上我值班找孙奎先说:“你最好离刘昆本远一点,不然要吃大亏的。”他咧开嘴,露出满嘴焦黄的牙齿说:“能吃啥亏?俺看刘昆本这人很好。”

我严厉地说:“他好不好我比你清楚!”

他低下头没再吱声,心里可能还是不服气。

时光飞逝,刘昆本被释放不久,孙的父亲从胶州农村寄来一封信。信里说刘昆本拿着孙奎先的信来到孙家,说在里面二人是好朋友,如今他出来了,在青岛开了家商店,让孙妻去店里上班,每月管吃管住之外再给工资800元。孙妻一听很高兴,不顾公婆反对,抛下孩子跟刘走了。然而,她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头。孙父按刘留下的地址到青岛去找,那家商店根本没有这么个人。家里人只好到公安机关报案。

看完信,孙奎先先是哭,后是骂。他骂刘昆本是畜生,是骗子,骂自己瞎了眼……

又过了七八个月,刘昆本以拐卖人口罪、诈骗罪再次被判刑,“二进宫”被送回原监区改造。我知道他们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为防意外,我把孙奎先叫到办公室,让二人重新“认识”一下。尽管警官事先对孙奎先进行了教育,可他一见刘昆本,还是两眼血红,像一头暴怒的狮子张着大嘴,恨不得把这个昔日的“密友”一口吞下去。刘昆本却一脸的坏笑,叫了声:“老孙……”,孙奎先不容他往下说,上去就抓住衣领把他提了起来。我忙大声制止,孙奎先才不情愿地将他放下。刘昆本不敢再笑,躲到我身后哭丧着脸说:“队长,俺错了……”说着自己抽了自己一个嘴巴。面对他的表演,我知道这是骗子常用的伎俩,感到恶心。不过,他没改造好,我也有责任,便说:“接受教训,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吧!”

刘昆本深深低下头,唯唯诺诺地退了下去。我对如丧考妣的孙奎先说:“虽然骗子十分可恨,但对于你来说,首要的一条是吃一堑,长一智,不管在什么环境下,与人交往都要慎重!”

孙奎先仰天长叹一声,说:“队长,俺要是早听你的就好了。这回俺可记住了。”

治歪嘴

前几天,监区的犯人胡长文生了个怪病,早晨醒来,嘴巴歪了,眼和鼻子也扭曲得变了形。胡长文因盗窃罪被判刑5年,刚刚20岁出头的小伙子浓眉大眼,鼻直口方,模样很英俊。尽管穿着囚服,他身上也收拾得干净利索。嘴巴歪了以后,他对着镜子急得直哭,说这副模样,将来刑满出去还能找上媳妇吗?有人告诉他:同组犯人李德全有祖传秘方,治歪嘴是一绝,在监狱里已治好过几例,不妨找他试试。

“有病去医院。”胡长文根本瞧不起李德全这个“土医生”。他来到办公室,让警官带他去监狱医院。

医院大夫告诉他:这是面部神经麻痹,只要你积极配合治疗,能治好,但需要一段时间。

3天过去了,虽然天天吃药打针,可胡长文见病情并无明显好转,急得他泪珠直在眼窝里打转。这时与胡长文关系不错的犯人去求李德全。胡长文也借了盒精装哈德门烟,哭着对李德全说:

“李师傅,求你给我治治,我忘不了你。”

李德全挡回香烟,说:“我不是不给你治,我现在和你一样是犯人,治不好,这个责任我可负不起。”

胡长文拾起桌上的香烟,气哼哼地转身而去。

这件事反映到我这儿,我找来李德全,耐心地做了半天思想工作,让他给胡长文治歪嘴。

“胡长文,我跟你说,给你治病是看咱队长的面子。”李德全用酒精擦着银针说。

胡长文点头称是。

说来也怪,李德全几针下去,配上两副草药,胡长文的嘴当天就正过来了。

星期一我刚上班,李德全就向我汇报:他昨天感冒躺在床上,叫胡长文给打壶开水,胡长文推脱有事不给打水,却在走廊上打扑克。李德全气愤地说:“我要是会念咒,非把他的嘴巴歪回来不可。”

我心想,胡长文的嘴是不歪了,可他的心还歪着。看来得我给他“治”了。

一只打火机

尽管有一些人是因为图虚荣盲目攀比导致犯罪的,但犯人之间互相炫耀的事还是屡见不鲜。犯人徐某某有一只扁方形的打火机,外壳镀金,上面有菱形图案,看上去非常精致。他炫耀着对他犯说:这是第二十代防风打火机,不管多大风都能点着烟。对这个打火机,他很爱惜,平时吸烟,点着后立刻就装进口袋。

这只打火机是他妹妹接见时送给他的。他妹妹人长得一般,但打扮得妩媚妖冶。徐犯系强奸罪判刑7年,每次接见后,他总是把香烟,糖果潇洒地送一圈。嘴里说着:“妹子拿来的,大家都尝尝。”有时还取出妹妹的彩照让他犯欣赏。几双贪婪的眼睛,立时钉子一样盯着照片上那个略有几分姿色的姑娘。有的咽着口水,说他有个好妹妹,有福气。徐听了,脸上露出美滋滋的笑。

一天晚饭后,犯人学习。徐点着烟后刚要将打火机装进口袋,下队不久的新犯人吕某眼睛一亮,一把将打火机夺过去,仔细端详着把玩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嘟嚷了一句什么。

第二天吕对组里的犯人说,徐那只打火机是他送给一个服务小姐的。有好事者把吕的话添油加醋捎到了徐的耳中,说那个服务小姐暗里是“三陪女”,是“鸡”。

徐听后,脸一下变成猪肝色,找到吕,一把揪起来,说:“你跟俺妹妹咋来?”

吕被他气势汹汹的样子搞得半晌没反应过来,懵懵懂懂地说:“你妹是谁,我怎么会认识她?”

徐揪了他一把说:“她叫徐××,在金海酒店……”

“你说是××小姐呀。”吕明白了怎么回事,用他在外面当老板的腔调说:“认识,认识,我们挺熟呢。”

“咋个熟法,你对她咋来了?”徐火气更大,瞪着眼,大张着嘴,仿佛要吞下吕。

“我跟××小姐没什么。”吕分辩说:“为生意上的事,我请她陪过两回酒。我那些客人都是规矩的,可有的老板就……”

“别说了!”徐像泄了气的皮球,“唉”地长叹一声,举起打火机,猛地摔到地板上……

虚荣导致犯罪,炫耀反而招辱。监狱里改造的不仅仅是犯罪行为,更治疗形形色色的不良心理。

水 洼

犯人程玉,是个“三进宫”的累犯,很会念“改造经”。入监下队不久,他突然病倒了。虽经狱医救治,他仍说两腿无力,走路得靠双拐。他说这病是在外面得的,叫重肌无力症。管教警官那阵子都挺忙,没带他去外面大医院检查,只是找他进行了几次个别谈话,希望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走出大墙。对此他一再点头称是,四方大脸上一双黑豆似的小眼睛闪动着难以捉摸的光。

一天,外面下着大雨,我正在管教办公室写犯人周评。犯人李祥来报告:“程玉又犯病了,腿疼得直哆嗦,是不是送医院?”李祥个子矮胖,因强奸罪被判刑10年。他为人精明,改造上比较积极。我看看窗外说:“雨停了再去。”

雨停了不大一会儿,李祥“报告”后进了办公室。令我惊奇的是,程玉竟甩掉了双拐满脸通红地跟在李祥的后面。

我扫了他们二人一眼,说:“怎么回事?”

李祥一脸得意地说:“你让程玉自己说。”

程玉向前挪了两步,“扑腾”一下子跪了下来,垂着头说:“队长,我该死,我不该装病。”

我抬抬手:“站起来说。”

程玉只得站起来,把头埋得更低,恨不能有个老鼠窟窿钻进去。

原来,李祥背着程玉去监狱医院途中,走到一个积水半尺深的水洼中央时,双手突然一松,程玉不仅没掉进水里,而且一跳好远,站到了水洼的边缘。

程玉见李祥嘴角那丝不易觉察的坏笑,才知道上了李祥的套,没好气地说:“老李,你不能害人哪!”

李祥嘿嘿一乐,说:“我是救你哪!”

李祥转身就往回走,不论程玉怎么哀求,李祥都不回头。原来李祥凭直觉认为程玉是装病,于是演出水洼试病这一幕。我不得不佩服李祥的精明。程玉受到警告处分,李祥则受到表扬。

不一样

犯人张中庆见同组的李明才经常为省监狱局主办的《齐鲁新报》投稿,每发表一篇,总受到监区奖励,他心里羡慕极了。张中庆判刑前读过初中,在村中也属“秀才”了,后因伤害罪被判刑8年。改造中,他好耍点小聪明,好占小便宜,干事不肯下力气,且脸皮很厚。警官批评过他几次,效果不甚明显。他羡慕李明才写稿受奖,便也涂涂抹抹写起稿来,不过却屡投不中。

一日,本狱办的《育新小报》又发下一期新的报纸,李明才拿过来浏览了一遍,发现四版一篇《家乡的小河》与自己去年写的一篇稿一模一样,一看署名却是张中庆。他禁不住怒从心中起,拿着报纸找到张中庆,质问道:

“老张,你这篇文章怎么和我写的一样?”

张中庆大言不惭地说:“你别上火,你仔细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李明才找出去年自己刊登在《齐鲁新报》上的文章与《育新小报》对照着问:“哪儿不一样?”

张中庆一本正经地说:“真笨,署名不一样嘛!”

这事反映到我这儿,张中庆受到严肃批评。犯人们见了他就喊“不一样”,搞得他整天灰溜溜的,说再也不敢“写”稿了,情绪也很消沉。针对他的心理,我对他进行了几次个别教育,指出写稿是好事,但不能剽窃他人的成果。他表示认错,并写了检查。为指导他写作,我给他找来有关写作方面的书刊,鼓励他多写勤练。对他每一篇习作,我都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半年后,他的一篇散文诗《明天的路》发表在《育新小报》上,捧着散发出油墨清香的报纸,他眼睛里闪烁出晶莹的泪光。

孝 心

社会上有些人常常会标榜如何仁义、仗义,而在监狱里的犯人大多却在标榜自己如何讲义气、有孝心。

犯人江峰因抢劫罪被判8年有期徒刑进来的,母亲患重病长年卧床,父亲身体也不是太好,老俩口都退休了,按说他家境状况一般。但是他在里面却出手阔绰,吸高档香烟,吃罐头,喝好茶。对此我专门找他进行个别教育,他也痛心地表示,自己一定努力改造,主要为能早日出去孝敬父母,特别是母亲的病情让他很担心。听他说的,我感到他还是比较懂事的。可是时间一长,我对他说做不一的表现很反感。既然有孝心,家里又那么困难,他就不该经常给家里要钱要物,自己在监狱里挥霍铺张,全不体谅父母的艰辛。特别是春节时,明知老父亲身体不好,早早起来冰天雪地等车为了能来监狱看看他,让父亲带些平时接见不易带来的食品,他的孝心不知跑到那儿去了?

节日期间我值班,我特地找他谈过几次,并严肃地指出:“孝心不是一句话,不是成天挂在嘴巴上的时髦用语。是要有实际行动来证明的。”

他却恬不知耻地说:“是他非要来的,东西也是他们非要拿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你母亲有病,父亲身体也不是太好,你要是真有孝心,就应该懂点事,少向他们要钱要物。好好学得一技之长,为将来出去,有一个谋生的手段。”

大概是点到了他的痛处,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不久我因公外出一段时间,回来后,同事老杨对我说:“江峰可是大转变。”

原来,我走后,他收到家里一封信。信中说他父亲为了多挣些钱,清晨骑三轮车去批发市场进菜,被汽车撞倒骨折,躺在床上不能动,多亏当地政府司法局帮教一体化工程,送去钱款……

看着信,他泪就淌下来了,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我他妈的真不是人!”

打这他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戒了烟,还把自己的一点存款,让队长邮回家。平时不但苦活累活抢着干,而且有空就温习曾经学过的财会专业。看来这个浪子真的回头了,作为管教干警我由衷地为他的父母感到高兴。

童 画

宋成林是全监区出名的粗心人。不管干啥,他总是丢三落四,干着这个,忘了那个。为这他没少挨批评,可总不见起色。特别是生活中大大咧咧、马马虎虎,常常“粗”得让人捧腹大笑,他却全然不觉。犯人床铺为了整齐划一,床上只留一床褥子和一床叠成四方四角的被子,多余行李白天送储藏室,晚上再抱回监室。说起来天天送拿,每个人即使闭着眼睛也会摸到自己的东西,可他偏偏没这个记性,抱错行李的事经常发生,被犯人们送了个“义务搬被员”的雅号。还有早晨起床后穿鞋,犯人睡上下床,鞋子并排摆放,他时常把别人的鞋子穿到自己的脚上。更有趣的是,有一回他竟双脚同时穿上两只左脚的鞋,让上铺的犯人守着剩下的两只右脚鞋哭笑不得。

就这么一个心很粗的人,最近却突然干起了细事、雅事。他从印刷车间找来百十张废纸裁齐,鼓捣了两天,做成一本蓝色小帆布封面的剪报本。然后他收集旧报刊,凡是上面的一些书画作品,摄影图片,他都剪裁下来,利用工余时间一张张地贴到剪报本上。干这些剪裁粘贴活时,他是那样认真专注,一丝不苟,让人不相信他曾是个粗心人。

一天晚上,我下监号,见他正在忙活。我走过去一看,他粘贴的剪报非常讲究,大小横竖的搭配也很得体。

我说:“宋成林变了,做修身养性的事很在行啊!”

他脸涨得通红,嘿嘿一笑,没有吱声。

几天后,我明白了这其中的缘由。

他女儿婷婷从小喜欢画画,而且很有天赋。女儿来信告诉他,自己在市少年宫举办的少年书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信中还有她获奖证书的复印件。女儿在信中说,再过两个月,她就12岁了,生日那天,她和妈妈一起去看他。于是宋成林做了这个书画剪报本,想在女儿生日那天,送给女儿一个惊喜。

没几日,宋成林收到女儿寄来的一幅很有意境的画。画面上蔚蓝的天空悬着一轮金黄色的月亮,月下是透着灯光的窗口,窗口前一个托腮远望的小女孩。看着画,宋成林的眼泪刷刷地淌了下来。看过之后,他细心地将女儿的画贴在自己的笔记本扉页上。看过画的人,都说画得好。

从这以后,宋成林粗心大意的毛病改掉了。

(摘自《渡到对岸》,文汇出版社2007年3月版,定价:22.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