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奥运场馆“水立方”设计的前前后后

2007-09-01 15:50:00 来源:书摘  华 南  我有话说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中方设计师之一赵小钧

“这是一个关于水的建筑。水在泡沫形态下的微观分子结构经过数学的推演,被放大为建筑体的有机空间网架结构,从而成

为了建筑本身。‘水立方’以一个纯净得无以复加的正方形,平静地表达对主场的礼让与尊重,与主体育场完整的圆形相得益彰。”在赵小钧关于“水立方”的设计理念阐释中,这段描述文字专业、精准而又不失感性。

2006年12月26日,“水立方”在各方的瞩目中披上了最后一块蓝色的外衣,外层膜结构封闭结束,完成了历经三年外部建设而高调亮相。目前,整个建筑已经全面转入内部建设和装修,人们已经可以在北京北四环北辰东路上,远远瞥见它充满魔幻色彩的水蓝色的身影。然而,与普通人眼中的“水立方”不同,作为“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赵小钧却能从这个简单的正方体中,解读出特别的内涵和意义。

融 合

回忆三年前“水立方”方案出炉的全过程,赵小钧至今感叹中间的一波三折。

“得知国家游泳中心招标时,国家体育场的方案已经确定为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鸟巢’。”当时设计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天了,时间紧张,没有很多时间特别深入地去理解“鸟巢”或分析“鸟巢”的价值,于是直接把“鸟巢”当成了一个既定条件,“‘鸟巢’的存在决定了游泳中心的设计思路。”

在通常情况下,水对人是有魅力的。因此,设计之初,中外双方设计师就达成了共识――要通过游泳场馆,诠释水与人的关系。

国家游泳中心由中国建筑工程公司、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澳大利亚PTW公司和澳大利亚ARUP四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协作设计。从一开始,就遇到了中西文化在设计理念上的碰撞。中国人讲求和谐,主张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追求平和、和谐。设计之初,赵小钧等三个中方设计师产生了中国思维式的默契。有一个细节,中方设计师在最初设计稿中,不约而同地将屋顶处理为平顶。外国设计师则十分奇怪,问赵小钧这是否为设计方案中的要求。赵小钧笑说这就是典型的中国东方思维方式,乍看并不张扬,但是仔细品味,却能从中深深地体会到一种平和、含蓄、深沉的美。东方整体理念中对美的理解与追求就是看似静如止水却不平庸;含蓄、多变而又不失和谐。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设计效果图

而外方设计师考虑问题则更直接,对事物的表现手法也更直白。外方主设计师安德鲁的波浪方案设计,缘于他一些美好的生活体验,如他带一岁多的小女儿到海边,铺天盖地的海浪过来,他觉得这种感觉太刺激,太美好了,所以,他在眉飞色舞地讲出这段经历时,也将场景模拟到场馆设计中。中方认为将瞬间物化为建筑,凝固并使之永恒,给人遐想的空间不足。在设计过程中,这种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争论时刻都在发生。

遗憾的是,设计师们迟迟没有拿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眼看“交卷”的时间到了,大家最终确定了安德鲁设计的“波浪”方案。

在建筑设计中,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当一个方案在设计和探讨阶段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拿出自己的方案,但是一旦某个方案被确定下来,大家便要全力去确保确定的方案得以实施。时间已经过去三分之二,方案也已经在按部就班地执行,赵小钧的感觉却十分复杂,难过、不甘又焦虑,总觉得还有更好的思路,却不知道在哪里。虽然时间越来越紧张,赵小钧和他的同伴还是没有最后放弃思考,希望能够出现奇迹。

在对既定方案作出调整的过程中,中方的设计师尝试将游泳馆的各种功能组合在一起。改动后,他们意外地发现,有建成为方形的可能。当一个四四方方的正方体豁然出现在眼前时,三个人当时就兴奋不已,“就是它了!”心里惊呼,“当一个长时间不能解决的问题,突然间可以以一种很极端又很简单的方式完成后,这种方式基本上是圆满的。”

但是毕竟方案已经通过了一周,此时再改,他们心中有愧;不改,却要眼睁睁地看着一个近似完美的方案流产。想到可能留下的永久遗憾,他们对这个方案欲罢不能,怀着激动、期待、自信和内疚,三个中方设计师,花了一个下午时间偷偷做出了方形的模型,却仍未敢贸然告诉设计组的外籍设计师。思来想去,他们将波浪的设计者安德鲁连夜请到了公司。晚上十点半,安德鲁赶到中建公司的大楼时,办公室的灯还孤独地亮着,安德鲁一进门就看到了三个中方设计师充满自信的眼睛和匆匆成型的模型。沉默了半分钟,安德鲁被吸引了,此刻他也忘了去想怎样对那些忙碌了一周的工作人员解释,也忘了这是个颠覆了他本人的作品的举动。

方案刚刚被改的时候,很多设计者不接受这个方盒子,设计组里也弥漫着一种尴尬、让人不舒服的气氛。中方团队觉得,没有和谐气氛的团队是不成功的,于是赵小钧找到对方的第一董事约翰・贝尔蒙,“如果他也觉得这个方案不够好,不够吸引人,那我们还是决定放弃,不再为新方案坚持。”庆幸的是,贝尔蒙没有完全否定这个方案,还特意为此举行了会议。很明显,这是“盒子”的投票会,成败在此一举。赵小钧和另外两个中方设计师熬了一个通宵,完成了一套详细的说明资料。出乎意料的是,贝尔蒙在会上亲自将资料绘声绘色地宣读了一遍,“盒子”正式成为设计方案。

现在回想起来,这充满痛苦和争议的一周却别有风味。赵小钧说:“每一个设计者心中对设计都有一个标准,而这是不能被忽视的。要争取大家对方案的认可,必须融合不同的思想。这是一个历练的过程。”

团 队

最初的设计图上并没有漂亮的泡泡外衣。赵小钧他们对场馆表皮的设想是:在外表划分出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的格子,并为每个格子涂上不同的材料,有透明的,有不透明的,使之成为一个斑驳陆离、自然的“盒子”,但是,确实略显平淡。

据赵小钧介绍,是团队的智慧让“水立方”名副其实。给场馆“穿上”泡泡外衣,是PTW设计师马克一直的想法,他最初的游泳中心方案创意就是四颗巨大的水泡,被大家戏称为“青蛙卵”。后来,德国设计师克里斯在杂志上看到气泡的图片,并利用电脑将之贴在方盒子上,那种美瞬间打动了赵小钧和所有的设计师。

最终实现“泡泡”想法的,是ARUP公司的结构工程师垂斯特,他为盒子贡献了结构形式。“水立方”设计方案建筑围护结构采用了一种新型的ETFE充气枕,表面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ETFE应用工程。现在,大家看到的水立方气泡是不规则形状,其实,它是规则的。赵小钧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商品包装膜上的泡沫粒,每一粒整体上都是一样的形状,但是如果从不同角度把它切开,每一个横截面的形状都是不同的。这也就是每一块外膜的形状都不同的原理,虽然它们长得都不一样,但都从属于一个大的几何结构中。

“水立方”的方案很多是国内第一,也就确定了其施工过程中的困难性,赵小钧为此作了周全的准备。随着施工的进行,最困难的钢结构和膜结构工程相继顺利结束。回忆整个过程,除了先进的技术,赵小钧最大的感受是来自团队协作的感动,“我们设计团队,少一个人都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赵小钧由衷地说,“水立方的形成,正体现了现代社会必须依靠的团队力量。现在,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即便有一个人因为某些贡献被认知,也是因为他代表了他的团队。”此外,赵小钧也从中认识到,在团队中,个人意志是需要被呵护的。“以水立方的设计为例,作为中方负责人,我必须尊重团队每个成员的想法和思路,讲求团队合作的同时,必须要充分保护每个成员的话语权。”

赵小钧和他的设计组

理 念

“水立方”在国内首次使用ETFE膜结构,同时也是国际上建筑面积最大、功能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系统。在人们感叹它科技含量的同时,它被膜结构包裹着的淡蓝色外衣、正方形的轮廓,也时常为人津津乐道。但是,还是有人认为水立方的风格并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对此,赵小钧认为,其实风格只是表象。“‘水立方’的中国意味,不在于它是否体现了传统的所谓‘天圆地方’,而是秉承了一种哲学理念,即中华民族约定俗成的集体主义,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它是一个非常有规则、被严格制约的几何游戏,不张扬;它是个配角,但又不木讷,它表面的泡泡代表了一种灵动。”

面对大众的各种理解,赵小钧更愿意从“策略”的角度解读“水立方”,也就是从大众的接受程度、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北京的潮流来寻找设计的感觉。

在他看来,每一个建筑设计时都有特定的社会思潮的存在。中国目前社会文化状态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领域,作为一个设计师或者是作为一个有才华、有创造力的艺术行为感觉的设计师,应该研究中国现在的文化状态,认真地寻找机会。从中国20年的发展阶段来看,一步一步的发展造成了社会人文的巨大变化,而且会一步一步地增强,在这种思维的驱使下,建筑肯定会越来越旺盛。

同样,赵小钧也希望“水立方”能达到这种警醒的作用。赵小钧坦言,做“水立方”的时候,我们的框框是来自技术的变革,很多创作的源泉来自这样技术的进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但是实现这些技术的进步又要付出非常高昂的代价,这些代价往往不只是金钱上的。因为要破除人类的观念、人的惰性,形成这样一种巨大的机会,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力。中国历来是一个对新技术谨小慎微的国家,而“水立方”恰恰在很多方面突破了这个思维定式。在方案出炉时,赵小钧第一反应是欣喜,因为方案本身就很打动人;随之而来的就是紧张,因为“水立方”创新的地方太多,担心它通不过,作为设计者,他自身已经产生了障碍。最后,他还是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好,不论结果怎样,都要创新一下,为以后作个铺垫。”

在赵小钧心里,“水立方”早已经超出了单纯作为一栋建筑的意义。

为了给大众多贡献一点愉悦,“水立方”特意设计了对外开放的空间和后续使用方式。赵小钧希望奥运之后,“水立方”也能永远对大众开放,这也是设计的初衷。场馆灯光特别采用LED(发光二极管),晚上的时候,可以呈现出各种颜色,而且约有2000平方米面积上运用了LED点阵图案。这样场馆就能够根据氛围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灯光,比赛时,可以是热情洋溢的;人们进行水上休闲活动时,可以是绚烂的彩光;而静谧的晚上,则能够打开蓝光,使场馆呈现出通体的平静的蓝色。

2004年,“水立方”获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之八项主题特殊奖项。

作为奥运标志性场馆之一,“水立方”工程预计在2007年10月完工。到时,这个纯净的正方体将完全展示出它的美。现在,赵小钧和所有关注奥运的人们都期待“水立方”在各方努力下,顺利地破茧成蝶。

(摘自《中华儿女》2007年4月总第239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