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知不道分子

2008-06-01 14:11:00 来源:书摘 王小峰 我有话说

美国有个家伙叫A.J.雅各布,这哥们儿干了件荒唐事(在某些人眼里是荒唐的),把三万多页的《大英百科全书》看完了。然后写了本书《智高无上――当我啃完大英百科全书》。他说他想读完《大英百科全书》的动力是因为

他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弱智了,他认为以前很聪明,后来发现自己弱智了,弱智的原因是他被各种无用信息塞满脑子,为了弥补这个心理缺陷,他发誓看完《大英百科全书》。

我上中学第一次看到《辞海》时曾有过一丝冲动:一篇篇把它看完。但这个念头仅在我大脑里维持了一瞬间,我认为在足球场上踢两个小时远比看几页《辞海》给我带来的乐趣多。我还是把《辞海》当成工具书,用到的时候翻翻。上大学时,有个同学开始背《牛津英汉双解词典》,当时他告诉我说已经背到了C,最后一次问他,已经背到了M,这很了不起,要是我,能把X字母打头的单词全记住就不错了。

其实,大可不必去把《大英百科全书》或者《辞海》通读下来,知识历来是当成生产力来用的,我记得以前有个英国人很牛,据说他有生之年看过的书有好几十万册,而且每一本书都作了各种批注,但是他最后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也许人家就是喜欢看书,并无他求,是典型的“读书无用论”实践者。

A.J.雅各布老师想对抗的是知识、信息爆炸年代造成的大脑相对真空其实是被数量吓坏了。没有知识像沙漠寸草不生一样,知识、信息多了跟洪涝一样,估计草也活不了。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都不好。

以前我们管从事脑力劳动还能制造出点思想的人叫知识分子,后来知识多了,共享的面积大了,谁都可以一知半解地去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们又发明了一个词叫“知道分子”。现在呢?知识和信息让你应接不暇,你就是连知道的工夫都没有。比如上网,有一万多条信息等着你去阅读,你肯定看不过来,看着看着就迷失了;去书店,有一万多本书等着你阅读,你肯定看不过来;去买电影光碟,也有一万多张碟躺在那里等着你看;去看报纸,有一千多种报纸一万多页的版面等着你去翻;去看杂志,有一万多种杂志好几十万页等着你去看……结果你什么都干不了。但是你还要去用这些垃圾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变得像百科全书一样,一问啥都知。今天对更多的人来说,有时候做的是战备工作,在战争爆发前,国家都会储备一些粮食、能源等东西,放进一个山洞或者地下室,备不时之需。我们今天对知识的拥有,其实就是战备状态。你看看谁家没有点CD、DVD和书?买的时候都想一口气消费完,买回家里就当成装饰品,看着也舒服,反正属于自己了,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一般很多东西你都不会再去碰它。我觉得这种人应该叫“知不道分子”,意思是:知道,但不知道其中道道的人。

我刚上网的时候,每天花大量时间去网上寻找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后来发现电脑里收集到的信息超过了几十万条,却很少去看,拥有这些信息跟没有一样,你还是个“知不道分子”。我当时收集的书签有将近1000个,每天花大量时间通过这些书签走向世界,似乎觉得自己特有知识有文化,后来发现如饥似渴吸取的都是些垃圾。网络时代只是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却钝化了求知欲,很多人为了回避自己没有求知欲常常把好奇心跟求知欲混为一谈。上网冲浪,其实无非是上了网冲动得让人浪一浪。你可能知道吴宗宪的一切,包括他说的“古巨基是华人的骄傲”这样的语录,但你可能真不知道董存瑞。

据说现在是用户提供内容的年代,看上去很科学,大家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大事,甚至很多网站都煞有介事地弄一些“百度知道”“海量词典”“搜狗知识”……的确,这些东西带来了信息检索的方便和快捷,让你很快就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你真的会记住么?现在流行“股沟写作”,貌似像身体写作,其实只用了“股沟”一个部位,动的是屁股不是脑子。我发现现在有人写作越来越能引经据典了,看上去让你觉得自己特没文化,其实这些学问都放在他大脑外设硬盘里了,它是一种富有“技术”含量而没有智慧含量的写作。如果现在全世界把互联网断掉,会有一批写手没饭吃。

以前我老怕别人笑话我无知,人家都在说一个什么话题,你却茫然不知所云,然后私下里要发奋图强。后来觉得,不用这么自卑,你该知道的一定会知道,你不该知道的,就算在你脑子里安装一个搜索引擎,你还是不知道。我发现今天很多人连一些最起码的知识都不知道,但还有胆对某些东西发表看法,仰仗的就是“知不道的知识”。那一定是被网络给害了,知不道就是知不道。真的别问我平常都去哪些网站,我以前平均每天上的网站能超过100个,现在绝对在10个以内,要不是常常有人把链接贴给我,我可能根本想不起来去那些网站。你看超级链接多么形象,点一下就进去了,像芝麻开门,但更像蜻蜓点水,你光顾着嬉戏了。

以前我一点看书的习惯都没有,现在信息干扰得厉害,让我不得不把看书的习惯捡起来,随便什么破书,只要能看下去,它带给你的东西都是有用的,那不是一条一条的知识,而是字里行间带给人的启示,这个是什么“维基百科”之类的东西无法带给你的,“维基”只能给人带来更大面积的知识危机。

(摘自《新探索》2008年第3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