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宠爱或拒绝:忧郁人格的成因

2008-06-01 15:23:00 来源:书摘 [德]弗里兹•李曼著 杨梦如译 我有话说

融化在灵魂深处、永远不敢表达的恨与妒,对他们的人生下了毒,长长久久,必须借着自怨自艾或惩罚自己来赎罪。

善意的宠爱

先谈宠爱。婴幼儿的母亲身上最容易发现这个现象,“母鸡带小鸡”,这类母亲最希望孩子永远是襁褓小儿,无助,需要她,依赖她。有忧郁倾向的母亲,出于潜意识害怕失去以及对生活无名的忧惧,或者恐惧失去孩子对她的爱,就会宠爱孩子。她们把温柔倾注在幼儿身上,不放手让幼儿自己从事有益健康以及应该学习的东西。

有的时候这与女性的命运有关,她们对婚姻感到失望或失去伴侣,而孩子是她们唯一拥有的,她们太需要孩子,也需要孩子的爱,于是她们竭尽所能使孩子感激涕零。小孩越长越大,问题接二连三地来,她们以无比的惊慌看着小孩成长、长高,变得独立,对她而言这意味着:他越来越大了,过不久就不需要我了,找别人去了。在小孩这方面,直觉会告诉他,母亲想牢牢地抓紧他,永远把他当成孩子看待;这之后母亲投入的长时间牺牲奉献,不容我们轻忽――谁愿意让自己呵护有加、拉拔长大的孩子跑掉呢?

她们宠小孩,从喂奶的时候就开始了,每当宝宝哭喊――经常是小宝宝在证明自己的活力,她们就赶快去抱他,扼制了小宝宝的冲劲儿;而小宝宝一旦表示不太感兴趣,她们就用无穷的温柔将之淹没,宝宝根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可能为自己的不开心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样的母亲片刻不离开小孩,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小孩的注意力与感觉,和他生活在一起,套一句拳击用语就是:长时间近距离死命抓住对手,就没有人能够自由地走动。在往后的日子中,她们也出于同样的动机,帮孩子承担一切,插手所有的事,为他“详尽反复地解释”,然后自己像介乎孩子与世界之间的缓冲器,用尽法子保护孩子。她们无法接受小孩健康且自然的情绪;很平常的行为以及符合年龄的情绪,只会让她们觉得自己委屈,潸然泪下,孩子当然会有罪恶感。

凡此种种不仅使孩子更加亲近母亲,尤有甚者是他没有多少机会体验自己的动力,而且使他打从孩提时代就以为,凡事不能没有母亲,想做什么事都非得先得到母亲的许可才行。如此发展下去,到最后他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愿望。他放弃了,变得被动懒散,同时他希望别人都猜得出他想要什么,并且应该完成他的心愿,因为他早就停止盼望什么,弃守一切。由此产生了只求舒适、被动的态度,生活之于他有若安乐乡,他的忧郁藏在乐园里面。

没有愿望、志向以及冲劲儿,他活在世上对任何事都插不上手,只好再度依赖别人。这类母亲通常会告诉小孩,外面的世界险恶极了,以至于小孩在成长过程中,认为只有家中的母亲才能给他温暖和安全,保护、了解他。他转向世界发展的冲劲儿因此减弱了,相信家里的才是最好的。这种母亲不让别人接近她们的小孩,满怀醋劲儿地保护孩子;异性朋友都被贬得一文不值。做母亲的对孩子与别人建立的友谊,反应是悲伤与痛苦,好像孩子背叛了她,因为她把别人都看成潜在的竞争者,极有可能抢走她的小孩。她“温柔地虐待”小孩,一般而言会持续到青春期,小孩的冲劲儿就在填满了母爱的棉花中窒息了。他仍然依赖心重,以为在外面的世界里也会得宠,一旦稍有不顺,他便感到十分挫败。他体会到自己的笨拙和弱点,于是再次躲到昔日的城堡里。他知道自己软弱,人生的任务看起来比登天还难,他吓退了回去,决定什么都不做。

这些母亲不会因为孩子长得够大了就让他们自立门户、自行发展,她们用爱束缚孩子,甚至不允许孩子自在地表达对母亲的爱,而是直接下命令:“对我好一点儿”,“亲我一下”;她们不让孩子做事:“算了,让我来”,“太难了”,“你还不会”;硬生生破坏孩子的冲劲儿:“你要玩这个吗”,“给我停下来”……殊不知这会制造出什么后果。经由这些方式,她们扼杀了孩子的自我发展,连带地初步捣毁了孩子对生活、生命怀有的梦想。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无法学会“自转”,必须黏着母亲,像个应声虫,对世界、自己乃至界限都一无所知。他很被动,百般配合,期许自己继续受母亲宠爱。这样下去他难免会感到失望,失望让潜伏在内心的忧郁终于爆发了。

母亲对待小孩的方式会因为自己的遭遇而不同,譬如离婚、孀居、在婚姻搁浅时期生下孩子、生育过于频繁等等,都会让孩子更难过。独生子比有兄弟姐妹的小孩处境更艰难,因为母亲巨大的爱只灌注在他一个人的身上。有一位病患是独子,他毫不掩饰地说:“如果我的母亲把她的爱都倾倒在我身上的话,我会淤血。”

让小孩自由发展是绝对有必要的,而这却使得母亲的任务变得吃力不讨好。若是做母亲的期待孩子心存感激或要求他们回报,情况只会更糟。不成熟的人不认为孩子健康成长就是自己辛苦付出的报酬,反而视之为自我牺牲、放弃了美好的事物,痛苦烦恼当然接踵而来。

然而,小孩内心的情况其实更为复杂,他们根本无从抵抗,除了痛恨取消他的权利、侵袭他感情的母亲。即使他们鼓起勇气说出心中的感受,他们的母亲也会细说从头,述说当年如何照顾幼小的他们,牺牲了哪些东西,来唤醒他们心中的罪恶感。这些虽然是事实,但是小宝宝并没有要求母亲为他当牛做马,怎么能要他们感激涕零呢?何况这类母亲的行为是不利于小孩的。小孩的羞耻心甚于被指斥没良心,出于罪恶不安,他不再试图释放自己。性情敏感的小孩会因此感到痛苦,蒙受伤害,他们不敢迈开步伐离开母亲,密不透风的亲密以及极度的依赖此时已显而易见,孩子必须舍弃自我发展,要不然他将背负着让母亲操心担忧的罪孽――对小孩而言,这是解决困境的唯一方法。大概没有什么比这种唤醒罪恶感的“教育”,更能让孩子感到肩上如千钧般的重担。一旦孩子长大了,能够和这些经历保持距离,体认到童年所承受的痛苦绝非必要,而是父母爱的方式不对时,他将很难原谅父母亲的过错。

冷酷的拒绝

现在我们要探讨“拒绝”,这个造成忧郁人格的第二个背景因素。这里指的是贫瘠、缺少母爱的环境。冷酷的女性通常童年时极少体验到爱,自己的经历中又缺乏做母亲的范本,不太清楚小孩需要什么。比较无害的是那种因为不了解小孩,所以不正视小孩的个人需求,根据规章来哺育、教育小孩的“计划母亲”。一位刚迎接第一个宝宝的母亲写了以下的日记:“小男生尖叫了好几个钟头了,但是喂奶的时间还没到。”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样的记载反复出现在她的日记上。医师们对此现象提出私人意见时感到颇为棘手。

要一个孩子很早就学会适应生活条件,忽略个人的需求,无疑过于严苛。如果他吃奶的时间不规律,喝完奶之后没有人跟他玩,立刻被送回婴儿床上,与母亲相处的时间不多,喂奶时总是匆匆忙忙、不耐烦,都属于对孩子太严苛的例子。孩子还不会保护自己,也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只能绝望地容忍既定的事实,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期待的。这造成忧郁人格者的人生中最基本的感受:持续地处在没有希望的状态,无法相信未来,不相信自己以及未来的可能性,他们只学会了适应环境。前途茫茫的感觉凌驾于他们之上,忍耐以及舍弃是他们的本事。他们对这个世界并非充满期待与希望,只做最坏的打算,显然是悲观主义者,很难想象他们的生活也可以充满快乐、欢畅以及幸福。果真出现转机时,他们却深感罪恶,问自己配不配得到这些。他们无法真正的高兴,用避免失望的防卫措施毁坏某些追求到的快乐:他们以为,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幸福,无心体验强烈的感情,因为,接下来会发生的不幸更使人痛苦;如果一开始就不期望过高,那么他的失望就不会太大。

举一个幼年被拒绝、留下很深的烙印的例子,同样是出自一本母亲的日记:

你从小就体弱多病,出生后的六个星期全靠我喂你,经常得半夜起来喂奶,都让你吸光了,我什么也没有。你刚出生时,我还躺在医院的那10天中,你就拒绝吸奶。一般要花上5到10分钟,得捏着你的鼻子才达到目的。你吐得厉害,医师们意见分歧。你敏感又容易紧张,最初的6个月根本没办法一觉睡到天明。回到家3个星期,我因为要工作,没有很多时间。你3、4个月大的时候,体重未达标准。我于是带你去检查。医师说没有任何问题,为了保险起见,我把你带到儿童医院;那儿的小儿科医师说,你才多大,却有“冷静理智”的眼神。你有一张靠窗户的病床,身上只盖着一条毯子;在家里你穿得比较暖和――结果是:你得了肺炎。当时我慌了手脚,但至少前几天还去医院喂你吃东西;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变得悲观。小时候的你是我唯一的依靠,那些年中,你父亲脾气火暴,性情不定,很难相处。毋庸置疑的,我也许因此在教育你的过程中犯了错误,我奉行的理论是经常外出,早早上床睡觉,紧紧地抓牢你;唯恐你学不会秩序与规律。医师为你治疗的时候你总是怕得不得了,嚎啕大哭。有一次你心脏有毛病,医师来了之后又走了,你都快吐出来了,而且他对你的“没教养”很生气。

这份报告再清楚也不过,囊括了所有深烙孩子心中、使孩子不胜负荷事情的重点。幼年被拒绝的经验对一个小孩来说有两方面的影响。第一件学会的事是及早放弃希望,对接受、要求以及拿取都感到不自在。一个凡事放弃,无法不卑不亢伸手拿东西的人,当他看见别人优哉地拿东西,而他自己就是办不到的时候,很难不嫉妒。嫉妒心又使他产生罪恶感,觉得自己糟透了,试着摆脱这种感觉。出于必要,他培养出一种能耐:赋予自己的拘谨某种价值,把谦虚为怀以及不要求什么全部理想化,如此一来起码他在道德上高人一等,而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安慰。

幼年被拒绝的第二个影响是:这些经验让孩子以为自己不讨人喜欢,形成他极深的自卑感――只有当我们被人疼爱过,才会觉得自己值得人爱;若是不曾有过这种经验,问题应该出在自己身上,那就是这个人一点儿都不可爱。之所以会有自卑感,也跟孩子年龄太小,不会与其他人做比较有关,他因而不知道,是他的父母亲不懂得爱;他的世界就是父母亲世界的缩影,换言之,父母亲等于是他的全部。

随着严重的自卑感而来的,是他根本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活在世上,他活该如此,必须靠着为别人而活来换取一张生存权利的证明书。“我的存在就是一种错误”,一位有这样童年的忧郁症患者如是说。也许是母亲或父母把他拘禁在身边,周而复始与他讲和;因为父母亲自私自利,他不得不在祭坛上献上自己的生命,而且觉得一切都合情合理。

  人生观中了毒

无论是极度宠爱或拒绝孩子,最终的结果都很相似:二者都有可能导致忧郁人格。被溺爱的小孩直到很大了并发现外在的世界中没有人像他母亲一样宠他,也找不到人接替母亲的角色才懂得害怕,产生危机意识。这里可以看出,他没有随着生活变得坚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爆发了忧郁症。也有不少人转而从某种癖好或瘾头上寻求出路。

在乏味以及冷漠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很早――太早了――就学会了放弃一切。他安静,很容易满足,害羞而且很合作,乐得轻松的父母尚且不知忧郁症就躲在后面。这样的小孩习惯退缩,不要求什么,长大后他总是向别人看齐,努力达到别人的要求和期许。面对这个世界时,他鲜少有自我,主观意识不足,以至于成为别人的一件“东西”。他永远不可能实现心中的想法,因为他恐怕自己太贪心,于是他时时有罪恶感,紧接而来的是忧郁。所以,很多忧郁人格者怯于和太多人来往,不知怎么样才能做到满足不同人不同的要求?如果真的可行的话,大概只能让一个人满意吧。有些患者也许借着给予、给别人他们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作为解决之道;他们尝试把爱的赤字升华为乐善好施的行为,普度众生――而这么做也是因为他们希望被人喜爱或受人赞美,否则,他们不会如此卖力。

前文提到,小孩会接收母亲的形象,与母亲的关系影响了他对自己的观点。内化了的敌对、拒绝或苛求的母亲形象通常不是自杀的主因,绝望才是主要原因。绝望深植小孩的内心深处,他因而排拒自己、恨自己,继而毁掉自己。他无法不恨母亲,然而罪恶感如此之深,他宁可恨的人是他自己。恨意、罪恶感,恨拒他于千里之外的母亲以及恨自己,这些感觉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严重忧郁的心理背景。自杀倾向则是杀人意图的偏锋,同时也是对于自己痛恨母亲的一种惩罚。

显而易见,忧郁人格者的主要问题在于无法快乐地“自转”,以及主体发展得不健全。他们的自我如此脆弱,这个世界对他们实在要求太多,放眼所见只有堆积如山的要求,使得他们颓丧绝望不已。他们因为自我过于软弱,根本不可能有强烈的冲动、愿望或立下目标,遑论以圆熟的方式拒绝苛求。纵使他们懂得运用这些技巧,但忧郁人格者因为害怕被抛弃,也基于良心不安,很难启齿说“不”,以为一旦说出口报应就纷至沓来。他们唯有忧郁,如果超过忍耐极限就不自觉地罢工,但也很难释放心中的谴责。融化在灵魂深处、永远不敢表达的恨与妒,对他们的人生观下了毒,长长久久,必须借着自怨自艾或惩罚自己来赎罪。只要他们持续避免发展自我,一寸一寸地放弃自我,就无法改善现况。能助他们一臂之力的,只有勇于独立自主。

  (摘自《直面内心的恐惧》,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2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