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情报日本:一场无形的战争

2008-12-01 17:44:00 来源:书摘 胡平 我有话说

日本国内出售的关于中国企业的常规资料

二战之后,一部和平宪法的诞生,使情报在日本有了质变的意义。它明确规定国家永远放弃武力威胁他国,或动用武力

解决国际争端,用来从事传统情报概念活动的必要手段,也被限制到最低限度,政府不但有财力,更有压力,将情报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中来。在战后日本的情报活动中有85%,甚至可能有90%,直接用于振兴、繁荣经济。

大型企业,尤其是综合商社,是战后日本通过对外经贸活动搜集情报的主要渠道。它们先后在世界187个城市设有八百多家分支机构,重点搜集各国的经济情报。三菱商社至今在全球有两百多个办公室,每天搜集的商业和竞争信息超过3万条。各地搜集到的情报加以过滤、分析后,传送到三菱家族的各公司。伊藤忠商社,似乎重点瞄准中国,至1997年,它在中国已有230个合资企业,21个联络处。联络处共有七十多名日本雇员,三百六十多名中国雇员。该公司声称自己在中国的情报资源,超过许多国家政府的情报资源,并利用其在中国获得的大量竞争情报,为其他日本公司提供咨询。

历史悠久、成立于1613年的三井物产,是日本规模最大的法人团体之一。其环球信息网,在日本几大综合商社中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据《读卖新闻》披露,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该公司从世界各地送到总公司的情报,仅电报平均每天就达2万封左右,相当于750页报纸的版面。网络问世以后,公司有5个电脑控制的通讯中心,同派驻海外136个国家、地区的各分公司或办事处联结,各通讯中心之间,通过人造卫星进行联系,每天的通讯总量达2万次以上。董事长或董事们,随时能和驻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员工,如同面对面地谈话。三井物产每年对付该信息网的日常管理与维护,需要约50亿日元。这个遍及全球的信息网,有时还供日本政府使用。l991年,日本外务省就利用三井的网络,及时了解到苏联发生的试图推翻戈尔巴乔夫总统的政变详情。

在这些著名的综合商社里,据说其传递信息的速度已达到:大约5~60秒钟,即可获得世界各地金融市场行情。l~3分钟,即可查询日本与世界各地进出口贸易商品品种、规格的资料。3~5分钟,可查出国内外一万多个重点公司的各年度生产情况。5~10分钟,便能查出各国政府的各种法律、法令和国会记录。再有,只需敲下按键,一张利用数量经济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画出的国内外经济变化走势的曲线图,5分钟后,即可在你眼皮下无比精妙地诞生。

看起来,战后日本经济情报搜集活动,大量是由日本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民间机构组织实施的,但实际上日本政府与此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情报活动都是在政府的支持或指导下进行的。政府和民间团体的心有灵犀、配合默契、良性互动,实质上促成了一个更为强大的――产、官、学三位一体的经济科技情报网。据日本《朝日新闻》披露,这一情报网的顶端是通商产业省。

日本街头处处可见的各种情报广告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凡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出现了新的经济、政治乃至军事动向,或是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某种新的发展,几乎随即就会有日本人或现或隐的身影“从天而降”。澳大利亚刚刚发现储量丰富的铝钒土矿,三井物产就派人去考察,毫不犹豫地在那里建立了“三井铝钒土公司”。1978年,伊朗发生石油工人总罢工事件和霍梅尼上台之前,东京就获得情报――来自伊朗的石油供应可能出现危机。当年12月,伊朗宣布停止石油出口,引起世界石油市场的恐慌,而日本已经早做了防范,采取措施增加了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

一次,一个中国考察团到日本松下电器公司考察。参观完后,与松下公司中国室的人员座谈。日方有人问:“你们上海一度电的价格是多少?”考察团一成员回答说:“大概每度电2角1分。”中国室的室长马上纠正说:“先生,你讲得不对,上海每度电的电价是2角4分。”接着他又一口气报出了沈阳、天津、武汉、南京、广州等七八个城市的电价。考察团成员听了后面面相觑,大为惊愕,俨然日本间谍已经打进中国国家统计局……

现在的问题是,日本人是怎样搜集经济、科技情报的呢?

情报首先来自学习与观察。

日本人可谓是孜孜不倦的学习者,仆仆风尘、总在路上的观察家,如果说地球上有路的地方就有丰田车,那么,在有车的地方,必定有日本人。

到1956年,日本派往国外去学习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人员――主要是到美国和欧洲――已经不下1万人。为此,日本政府和企业掏了25亿美元,这笔钱相当于美国当年研究和发展开支的十分之一,却让日本“购买”到了当时西方世界的几乎全部先进技术。目前,日本每年派到欧美各国的留学生、进修生、访问学者达一万多人。日本人认为,能够强化企业竞争力的高精尖技术,有可能成为尖端技术的最佳设计,多不是来自企业,而主要是来自大学及其他科研机构。三井物产是最早派出员工出国学习的大型企业之一,其时在1891年。“二战”后几年,条件异常艰苦,董事们常常用几个冷饭团便对付了午饭,公司却勒紧腰带,送出七百多人赴国外学习。到了70年代末,该公司派驻国外的进修人员,从语言研究生到副社级技术骨干,已超千人,大概相当于当时《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日本驻外新闻机构人员的10至20倍。

比起中国人,也许在文化心理和餐饮方式上,日本人是要幼稚些。但在事关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最要紧处,比如对外部世界的学习与观察上,日本人决不会幼稚。

也是在日本,一个星期天,两名中国研修生想换换口味,自己动手包了一次饺子,并送了一些给接收他们研修的几位日本朋友。他们大呼好吃,又听说连饺子皮都是自己擀的,便提出让各自的夫人跟着学学。两人没多想,就答应了。下个星期天,几位日本主妇果真来了,看着她们“学习”的样子,两人大吃一惊,还觉得有点不安:她们居然把两个并不擅长包饺子的中国南方人包饺子的全过程做了录像,即使是随手抓的一把配料,她们也一定量化为“某某材料,约多少克”,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记下来……

日本人的学习劲头,由此可见一斑。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学东西的:只要他认为你的某一方面比他强,哪怕你的地位只是焦大,他也要待你如孔子;哪怕你粗枝大叶地教,他也能精雕细刻地学。

日本人的观察,也决不止于浮光掠影。一路上他们的目光何止是一对钩子,还恨不能是一张大网,以便每次越洋回来,身后都有一支“拖网船队”的收获。大约在许多上了艾菲尔铁塔,又扑进“巴黎春天”、“老佛爷”购物的中国游客看来,这一定是吃饱了撑的;而在日本人眼里,这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不值得一顾的蝇头小事。

日本社会是真正的“学习型社会”。列岛上的居民,对于信息的捕捉、学习,几乎无所不至,无时不在。

日本无论大小企业,都订有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内外报纸。日立制作所订的国内外报刊杂志多达3000种,其中三分之二是国外出版的。

日本最大的报纸是《读卖新闻》,它的早、日、晚报加起来,每天的发行量高达2千万份左右,中国所谓的“中央级媒体”统统加在一起,大约也不是它的对手。其他像《朝日新闻》这样的大报,日发行量也有一千多万份。而日本不过约1亿4千万人口,如此高的读报率,不但在中国,就是在世界其他国家都是很难想象的。

一位叫刘江永的中国企业家,一次乘“全日空”的飞机去东京,在北京登机后,由于突降暴雪,在飞机上整整等了五个小时。这期间他看到,所有的日本乘客,没有一个人向空姐进行质询,安静得像舷窗外无声飘落的雪花。空姐每二十分钟向乘客报告一次延误情况,此外,只送了一次餐,但不断送出的日文、英文、中文的各类报纸、杂志,像机舱内流淌的一条小河……

与其有些不屑地称日本人是“经济动物”,莫如称他们是“信息动物”――信息,已切实成为这个民族的呼吸系统。

倘若说,学习与观察,是日本经济情报战中游走于世界的一线部队,那么,研究与分析,则是关起门来对情报深度加工的二线部队。

日本一大批民间研究机构,是“二线部队”中的主力军。

研究与分析,虽不直接搜集情报,却可能“生产”出重大情报。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人便获悉了中国刚发现不久的大庆油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大约是1963年,日本人从中国《人民日报》上的照片上注意到,北京公共汽车上那个顶了五六年的瓦斯大气包消失了,由此推断,中国燃油的长期紧缺可能已告缓解。次年的《人民日报》上,发了一篇题为《大庆精神,大庆人》的报道;过了两年,1966年的《中国画报》上,刊发了“铁人”王进喜飞雪中站在钻井旁边的那张著名照片;同年,《人民中国》杂志上,再次出现对“铁人”的报道。

对于这个当时可能与原子弹试制一样列为中国国家机密的“大庆油田”,宛如北海道的棕熊,走在冰雪消融、草木苏醒的山道上,日本人嗅出气味了――《人民日报》的文章可以证实大庆油田果然存在;从《中国画报》的照片上看,“铁人”的衣着相当厚实,这可不是一般的寒冷地区,应为从北纬46°到北纬48°的苦寒之地。

《人民中国》报道中提到,当年大庆“已有820口油井出油”。经过综合分析,日本人估算,大庆当年年产原油应该能达到360万吨。因为油田显然没有得到全部开发,总产量必然会逐年递增,到了60年代末,原油生产数字应该增加到l200万吨左右。

结论是,通过照片判读,发现大庆的炼油能力明显跟不上原油生产的速度。大庆油田必然要设法补上这个缺口。从技术上讲,中国人很快就会需要日产量万吨左右的炼油设备。

事实果然如日本人所料,不到半年,中国的石油工业部在世界范围内招标,购买日产量达万吨的炼油设备。日本人如姜太公钓鱼,以低价加现货,一举中标。

中国宣纸本有“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的美称,尤以安徽宣州泾县所产者为最。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曾派出技术人员到宣州,发现城内有“泾县宣纸厂”标志的车,即尾随而至。对这几个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泾县厂方谢绝参观,并汲取教训,此后将所有厂车的标志涂去。次年,另一批日本人,到了浙江的一个县,当地的一家造纸厂热情款待,言无不尽,连蒸煮原材料的碱水浓度这般的细节也有问必答,临别时又赠送一些制宣纸的原材料――檀树皮、长稻草浆和杨桃藤。真正是崽卖爷田心不疼,这家纸厂正是在泾县的扶持下建立的。不到一年,日本人在世界上所有有华人居住的地区推出一条新的广告:

世界宣纸,安徽泾县第一,日本第二,浙江第三,台湾第四!

在日本的全球经济情报战线上,也少不了工业、商业、科技等间谍出入的身影。

20世纪60年代,一位驻东京的美国记者这样说,“据估计,在日本产业界聚集着1万名商业间谍,仅在东京,就有380家专门窃取企业秘密的侦探机构。上星期,产业保护学院成立,工业间谍活动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是一所公开宣称为日本各公司培养间谍和反间谍人员的学校。”

“……在日本,只要不触犯专利权,就没有一条法律制裁偷窃贸易机密的行径,而处在发展中的产品,自然是没有专利的。”

这所新成立学院的院长栗原正,曾是职业外交官,一度出任日本驻土耳其大使。他手下的九名教师有多名是情报老手,其中深町让原是海军密码专家,古屋在40年代是上海特务机关的小头目。首批参加学习的五十名学员由各大企业选派,并为他们负担学费。在为期4个月的课程中,除了教授产业保护方面欧美、日本诸多法令法规及其案例,他们还学习可移植于经济情报战的间谍技术,例如,怎样使用红外线窃听器,在一定距离外窃听电话;怎样使用无色染料,一旦文件涂上了此种染料,就是戴上皮手套去摸,也会留下指纹……

在亚洲,日本人最早意识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但在70年代末,在计算机工业领域,除了美国和苏联已成气候,日本和英国都还是刚刚起步。为此,日本通商产业省重工业局的一个情报室里,下设特别调研组,专门跟踪美国计算机工业的情况。80年代初,日本各相关公司为了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缩短同美国的差距,先后派遣一千五百多名软件工程师前往美国,每年花费的资金达2500~3000万美元。

“硅谷”成了日本人频频走访的地区。l978年,一名叫基尼・比林斯基的美国记者,在当年2月号的《幸福》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报告《日本间谍在硅谷》,内称:“日本间谍正在用公开的和隐蔽的手段,肆无忌惮地搜集情报,他们渴望买回新式工具和仪器的样品。他们到这里来搜寻关于产量、劳动生产率和未来规划的资料。他们在国内一般要历时一年,通过耗资巨大的研究和开拓才能发现的东西,在硅谷往往只消一次谈话就到手了。”日本研究人员在那里弄走了许多高技术方面的机密材料,使得美国人大为恼火……

为了应对日本日益猖獗的经济情报活动,美国中央情报局反间谍中心内设置了一个研究小组,成员都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中情局、联邦调查局的离职或退休人员。其具体任务是审查历年美国经济、科技领域的防谍反谍工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向一些这方面易受伤害的美国企业、公司提供通报和针对性的咨询。近年来,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决定将过去只向企业主管提供的不定期刊物《FBI的警告》改版,并扩大发行范围。改版后的《警告》分为两个档次:“秘密”级的提供给敏感部门主管;“内部”级别的,提供给尖端项目研制或生产的所有参与者。《警告》经常提醒人们的一个重要告诫是,在与日本、法国这类经济情报大国的公司打交道时,都必须将其首先视为有“情报窃取意图”,并加以严格防范。在赴这些国家进行商务谈判时,也必须将所入住宾馆视为安装了窃听装置……

大和民族也有两手,而且,两手都很硬。

一手,少女般真诚无邪地向别国学习;一手,神助般大贼无形地掏别人的口袋。两手都很硬的结果是,战后日本的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子等新兴工业,几乎全盘来自国外。特别是日本的转子发动机、数控机床、氧气顶吹等先进技术,都是在联邦德国、美国接近完成的情况下,通过情报――这条捷径,抢先走到前面,占领了国际市场,到头来,技术发明国倒要进口日本的新产品、新技术。

世界上第一台磁带录音机是在德国问世的,世界上最早生产家用电视、收录机的企业,是荷兰的飞利浦公司,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则出自于美国人之手……

但从l970年起,日本的高技术产品像一股汹涌的浪潮势不可挡,在美洲、欧洲、拉丁美洲、中东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不论是在发达国家,或是在发展中国家,接二连三蚕食市场,终成秋风扫落叶之势,西方各国对此一筹莫展。连美国这样一个巨无霸,亦被日本的电子计算机、电视机、收音机、立体声收录机、录像机、照相机、医药品、汽车、地铁车辆、拖拉机、自行车、摩托车等冲击得摇摇晃晃、晕晕乎乎,这些富有竞争力的日货,构成了美国逆差的重要因素。1970年,日本对美贸易出超仅10亿美元,l980年这10亿美元蹿升为l00亿美元,l982年日本对美贸易出超达到210亿美元,战后美国历史上头一回出现严重的贸易赤字……

这是日本人发动的又一场无形的战争,虽不见凶锋所至、血流飘杵,却同样是心机深远,动地鼙鼓。

  (摘自《情报日本》,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5月版,定价:3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