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事业单位何去何从

2009-01-01 15:31:00 来源:书摘 王东京 我有话说

  提供私人品的事业单位,要完全走向市场;提供准公共品的事业单位要减少拨款、引入竞争;只有提供纯公共品的事业单位会保持原体制而强化内部管理。

有朋友告诉我,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四

处托人,年前终于调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可最近听说事业单位要改革,却又不知会如何改,于是想到咨询我。其实,我也未见得有何具体的方案,但研究经济多年,要做些推测不难,不过是个人之见,不能完全作准。考虑问题有普遍性,干脆写出来,和读者一起讨论吧。

中国的事业单位,外国少见。顾名思义,事业单位既不同于政府,也不同于企业。政府负责提供公共管理与服务,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而企业为经济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事业单位介于两者之间,由于承担了部分公共职能,财政要给一定资助;由于不是全额拨款,自己还得创收。当然,它不会像企业那样,无须自负盈亏。

据统计,中国现有事业单位一百二十多万个,涉及近三千万人,汇集了中国近三分之一的专业人才,拥有国有资产数万亿,横跨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平心而论,事业单位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不仅替政府分忧,也为企业解难,历史地看,事业单位对社会的贡献,有目共睹,功不可没。

但是,随着体制转轨,事业单位作为计划经济产物,其弊端也日渐显现。最突出的,则是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也难怪,眼下的事业单位,不仅享有财政拨款,而且和政府机构一样,还有行政职级,掌握某些行政权力,所以有人说事业单位是“二衙门”,并非信口开河,自有一定道理。

事业单位虽非政府机构,但待遇却几乎与政府无异,单凭此,就自然会对很多人有吸引力。何以见得?我观察的事实,是前几次政府机构精简后干部转岗,首选大多是事业单位。另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的大学生,若考不上公务员,也有不少会选择事业单位。这么多人对事业单位情有独钟,争先恐后往里挤,怎么能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呢?

另一弊端,是产权不清。事业单位或由政府出资,或挂靠政府部门,这样往往会导致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牧民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由于草场退化的代价是共同负担,所以人人从私利出发,都选择多养羊。可这样做的后果,却使草场加速退化,最终谁也无法养羊。现在某些事业单位,一手拿着财政的钱胡花乱造,同时又为牟取小团体利益,打着政府的旗号四处拉赞助、发证书,闹得民怨沸腾。

是的,事业单位必须改革,而且国人早有共识。现在的焦点不是改或不改,而是究竟怎么改?对此学界议论了多年,众说纷纭。最近中央指出,要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改革不搞一刀切是对的,而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对事业单位如何分类。从提供服务的性质看,大的方面,无非是私人品和公共品。若再细分,公共品又分纯公共品与准公共品。由此看,事业单位可分三类:

第一类,提供私人品的事业单位。此类单位主要包括报刊社、出版社、艺术院团和各类认证中心等,它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虽有公益性,但主要还是私人品。经济学对私人品的定义,即消费有排他性且能通过市场收费。显然,无论报刊出版物、文艺演出还是产品认证,不仅消费排他,而且都是有偿提供,故此类单位应率先改革。当务之急,是让其与政府彻底脱钩,迫使它们作为独立企业走向市场,自负盈亏。

第二类,提供准公共品的事业单位。目前的中小学校与公立医院等,当属此类。虽然它们提供的服务也是私人品,但具有公共品的特性。也正因如此,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些单位要由政府出资办。对上学与看病,我当然不反对政府资助,但资助方式必须改。按现行做法,政府直接拨款给学校与医院,但它们服务如何,由于没竞争,政府无从考查。与其如此,还不如减少拨款,而改发教育券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择校,同时补充医保,让病人自主就医。只要同行间引入竞争,服务必将大大改善。

第三类,提供纯公共品的事业单位。最典型的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院所、公共图书馆以及提供公用设施的部门等。这些单位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不仅消费不排他,而且无法收费,是完全的公共品。经济学说,公共品领域市场会失灵,所以政府应全力支持这些提供公共品的部门。但要指出的是,此类单位虽不必大改,但内部应实行企业管理,要有成本核算,不能再吃大锅饭。

以上三类,只是大致划分。篇幅所限,这里不可能包罗万象,将所有事业单位一一归类。其实,若读者同意我的分类,那么按你所在行业特点,自己便可对号入座。即使具体归类有不同,但改革的目标不应有分歧:这就是提供私人品的事业单位,要完全走向市场;提供准公共品的事业单位要减少拨款、引入竞争;只有提供纯公共品的事业单位会保持原体制而强化内部管理。

再多说一句,鉴于过去政府改革滞后,这些年,事业单位改革也总是雷大雨小。但凭直觉,新一轮改革将会不同以往,据说,有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方案,一旦推出,改革定将势如破竹。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央下了决心,又得天时地利,愿此番改革能马到成功!

  (摘自《中国的选择》,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0月版,定价:36.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