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国人凭什么那么“牛”

2009-01-01 20:14:00 来源:书摘 郭恩才 我有话说

美国纽约大学的梅建平教授曾提出一个疑问,就是英国和日本为什么能战胜当时的中国。按照经济史学家的估计,在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国力远远超过了英国和日本,分别是英国的4倍和日本的5倍。在如此悬殊的国力对比条件下,到底是何原因使两个入侵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除了大家普遍认为的清朝政府腐败、闭关

自守等原因外,他认为,历史学家们还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就是那个时期的英国和日本拥有一件中国没有的“先进武器”――资本市场。这两个国家的政府都通过发行战争债券来支持战争,而当时的清政府靠的是拨款和捐款,加之各个环节的腐败,使得北洋水师的军费开支难以为继。资本市场对战争进程的巨大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美国耶鲁大学的陈志武教授进行了一项很有趣的研究,研究的是1600年举债国和非举债国400年后的境遇。研究的结论是:400年前国库里金银万贯的国家今天基本都贫穷落后,而当年靠发国债发展的国家今天基本都既民主法治,又经济发达。作者写道:“为什么现在的中国、美国还有当年的西欧、日本靠债务发展得越来越强盛,而朝代时期的中国、印度、土耳其还有当年的中东、非洲国家尽管往国库存钱,反而越存越穷?之所以两种国策带来两种结局,部分原因在于把金银存到国库之后,实际上是把本来有资本属性、能进一步生钱的金银变成了死财富,扼杀了其本来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流通能力,使这些金银变成了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不是资本。”说穿了就是资本市场意识及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决定着一国的兴衰成败。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无比自豪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自某年某月某日起,“中国已成为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的国家”,但同时中国的老百姓却一贫如洗,仍在穷困的泥潭中挣扎。自1982年开始,我国不仅年年有财政赤字,而且赤字由当年的18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950亿元,在此期间国债也从几乎为零增长到35568亿元。两种国策,两种结局。这种靠赤字推动增长的经济国策虽然有悖于中国传统的理财观念,但有了这些赤字和国债之后,今天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反而提高了。

美国1776年7月4日建国,迄今只有230多年的历史,远较其他大国年轻。美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大国。它有三个快速发展期:1607―1775年,在大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由以土著印第安人为主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过渡为带依附性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殖民地。1815―1894年的80年间,美国又从一个发展中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化大国。这80年正是美国开始崛起和崛起成经济与政治大国的80年。1898年美西战争以来,美国的现代化和后现代化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现代化水平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美国作为实力最强的工业大国,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从1894年以来已有整整110多年了。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美国由经济大国走向超级大国并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强国。2006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49791.69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第二名日本、第三名德国、第四名中国、第五名英国、第六名法国五国GDP总和148843.80亿美元的100.64%,相当于中国当年GDP25879.99亿美元的5.8倍。

2005年2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该报告主要以人均GDP、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等三个指标为衡量基准,以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数据为依据,得出的主要结论是: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只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因此,中美经济现代化差距达100多年。

美国是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军事大国、科技大国,同时也是文化大国。美国的迅速崛起只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在其后的100多年里又保持和强化了这种优势,那么美国崛起与强盛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力量支撑了美国经济持续、强劲的增长?美国的“秘密武器”是什么?美国人凭什么那么“牛”?

有人说,美国经济的腾飞起始于19世纪美国的领土扩张。谁也不能否认19世纪美国统治者的远见卓识;谁也不能否认领土扩张对美国经济繁荣的巨大贡献。但是,即使领土扩张后,美国的领土总面积也不过930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960万还少30万平方公里,而中美之间的经济差距却如此之大,可见,领土面积不是美国由发展走向发达的独门“暗器”。

也有人认为,美国经济的强盛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霸权。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把英镑赶下台,确立了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唯一的霸主地位。2005年,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4%、外贸结算的48%和外汇交易结算的83%。毋庸置疑,美元仍是无可争议的国际货币,美国的全球金融霸权为美国赢得了巨大的利益。虽然美国的经济实力只占全球经济的33%,但是美国可动用的金融资源超过了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首先,铸币税是美国从美元霸权中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好处。这是因为其他国家的政府和居民要持有美元,他们便不得不付出真实的商品和服务或者转移他们对资本的所有权,而美国只需开动印刷美元的机器。

铸币税原本是指统治者由于拥有货币铸造权而得到的净收益,在国际金融文献中,铸币税是指一国因其货币为他国所持有而得到的净收益。从1977年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铸币税收入一直稳定在GDP的1%到3%之间。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铸币税占美国GDP的比重持续攀升,高达4%。按4%计算,2006年美元的铸币税为5992亿美元,可见美元充当国际货币获取的铸币税是惊人的。1997―2006年,美元货币印刷总量超过过去40年的印刷总量。全球官方储备越多,美国所获得的铸币税就越多。

其次,美国可以贸易赤字和举债分享其他国家经济成长的成果。当美国出现经常账户逆差时,可以通过印刷美钞来弥补赤字,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美国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却不必向债权国支付任何费用,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印刷绿色的纸片向对方支付利息。自1982年起,美国便从国际资本净输出国转为净输入国,全球资本持续大规模流入国。美国利用了全世界近70%的净储蓄额,这使得美国金融市场长期繁荣,并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由于美国不断印刷出美元到世界各地采购,因此势必造成美元的贬值。美国通过美元的贬值,既可以减少其债务,又可以促进其出口。但是美元贬值并不会对美元的霸权地位带来太大的冲击,因为美元的垄断地位是建立在作为交易媒介而不是价值储藏手段的基础上。只要美元的霸权地位不改变,不出现货币替代的现象,即投资者不选择更稳定的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美国政府便会有一种不受限制地超额发行美元的冲动。当出现金融危机时,美国又可以通过直接增加货币发行量以避免信贷紧缩和信心崩溃带来的经济危机,把部分损失通过货币政策的变化转移给其他国家。

但是,美元的霸权是“果”不是“因”,美元霸权的根源是美国独一无二的国际经济地位。

《伟大的博弈》(The Great Game)一书的译者祁斌曾说,美国经济的强大,并不在于它的GDP总值位居世界第一,而主要因为它有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市场,以及资本市场所带来的发现筛选机制和资源调配能力。中国如果要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不仅仅满足于作世界的加工厂,没有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股市,是不可能的。

美国经济奇迹的背后就是庞大而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

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几乎每一次大规模的经济热潮或技术进步都是依托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早期大规模修建运河和铁路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到钢铁和化工等行业的兴起推动美国重工业化的进程,经济起飞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美国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天使投资、PE在内的高效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强大的创新机制,它创造出了硅谷神话,它不断地发现和推动了一轮又一轮的高科技浪潮,这是美国经济和科技产业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资本和科技高度有效的结合,实现了美国从传统经济向新型经济的转变,并使其长期雄踞全球领先地位。

美国的资本市场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市场、直接股权投资市场共同组成,其规模、结构和完善程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股票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792年,整整比中国早了200年。

美国的直接股权投资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直接股权投资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跨国公司,另一个是PE。近年来,PE在直接股权投资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在美国,PE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金融产业。2006年,美国PE约有1500家,全球顶级的PE绝大多数都在美国。2006年美国PE筹资总额为1620亿美元,已首次超过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市场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的筹资总额1540亿美元。2007年第一季度,美国就有68只PE完成募集工作,总募集金额达到443亿美元。2006年美国的并购总额为1.56万亿美元,其中由PE发起的并购金额高达4500亿美元,比例由2005年的10%升到了29%。1984年美国PE募集金额仅为67亿美元,20年来增长了66倍。

在美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史上,由创业投资领衔的PE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别看高科技企业长大后光芒四射、风光无限、独领风骚,在它们初创时也是一群“丑小鸭”。一没资金,二没有形资产,甚至连办公的场所都没有,有的只是不知能否为社会所广泛接受的创意和创业者的激情。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多少个比尔・盖茨(微软的创始人)、多少个安迪・格罗夫(英特尔的创始人)、多少个史蒂夫・乔布斯(苹果的创始人)都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银行是一个嫌贫爱富的冷血经济动物,它把钱借出去的前提是借钱者有钱,对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业企业,银行是不屑一顾的。传统的资本市场也与创业企业无缘。多亏有纳斯达克(美国的创业板市场,成立于1971年)接纳这些“丑小鸭”成为上市公司,使“丑小鸭”们迅速成长为人见人爱的“白天鹅”。美国高科技企业群体的异军突起,纳斯达克功不可没,因此纳斯达克被誉为“美国高科技企业的摇篮”。与美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阿根廷在20世纪初也曾有过与美国类似的发展机遇。1914年,阿根廷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但不到100年之后,阿根廷与美国已无法相提并论。阿根廷没有建立一个有效、健康的资本市场来推动其经济的长期发展,是它在大国博弈中落败的一个根本原因。

作为所谓“金砖四国”(BRIC,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之一的印度,近几年颇有与中国并驾齐驱的发展态势。在国人的印象中,印度比中国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低,无论人均寿命、识字率还是生活条件等都比中国落后。但印度的资本市场却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有力地支持了国内经济的高速成长,这是印度在“金砖四国”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2007年1月,《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采访了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拉特里奇。拉特里奇认为:在过去25~30年间,美国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中国的资本市场正朝这个方向发展。中国目前的缺陷不在GDP,而在于资本市场。与其担忧中国的消费、储蓄、商业等,不如集中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这不但将使中国的GDP增长得更快,而且会让GDP增长更加平稳。长期而言,稳定性是最重要的考虑。

  (摘自《解密私募股权基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9月版,定价:39.8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