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宝在台湾

2009-05-01 13:39:00 来源:书摘 周兵 我有话说

在台湾的三次搬迁

故宫博物院于抗日战争的前夕,选择重要文物南迁。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挑选贵重文物三批运到台湾。原故宫博物院文物2972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文物运到基隆后,在杨梅小镇中转,又运到台中糖厂仓库暂时存放。之后,文

物在雾峰乡北沟修建仓库存放了17年之久,直到台北故宫建成,才全部搬进新馆保存。

台中糖厂仓库

从1949年年底开始,位于台中市郊外的一座普普通通的制糖厂忽然间变得格外引人注目。厂区周边,荷枪实弹的士兵警惕地审视着周围的一举一动。好几千箱从大陆迁运出来的珍贵文物运到这里,据记载是由五个或六七个箱子垒放在一起,非常整齐地摆成16行,把糖厂的两座仓库塞得满满当当。庄严、那志良、吴玉璋、谭旦同、昌彼得、李霖灿、姚从吾等大批学者也先后到来。

“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同仁于台中糖厂文物临时库房前合影。

作为大陆迁台文物在台湾地区的第二个中转地,文物在这里一直存放到第二年的4月。糖厂仓库旁边盖起了两排日本式的平房,大房间做办公室,两边小房间做宿合,一家一家紧挨着,几家人共用一个厨房。院子四周有竹篱笆,有台风时整个篱笆会被吹倒。

1949年的8月,杭立武和蒋梦粼、李书华、王世杰、朱家骅等人协商后,把“五机关联合办事处”改组成了一个正规的机构,取了一个冗长而拗口的名字――“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

糖厂仓库保管条件不太好,大家只把这里当成暂时性的借用仓库,一旦糖厂开始制糖,这些储存的文物就要立即运走。文物需要一处长久的安置点。管理处四处寻觅,最后选定了台中雾峰乡吉峰村北沟山麓。

雾峰乡北沟

1950年1月北沟开始修建库房,3个月后完工。1950年4月13日起,文物开始向北沟搬迁,迁入新库存贮。

北沟是山区,地势偏僻,附近少有人居住,对于警卫、消防、保密等都很有利。“背负群峰列屏障,面对蕉林万甲田”,后来任台北故宫副院长的庄严给自己的新家起名叫“洞天山堂”,来自于五代时期画家董源的一幅山水画的题字。

1951年到1954年,清点委员会对迁台文物进行了全面清查,文物在箱中状况良好,四十多年来对于这批国宝之运迁与维护,终于得到圆满的交代。 北沟期间,文物的看护者们依照文物当年存放西部所养成的习惯,每隔6个月开箱晾晒一次。人们过着清贫而愉悦的生活,小孩子们也把北沟当成了玩乐的天堂。

这些绝世的宝贝,虽然藏匿北沟,时间长了,还是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人,但那时的北沟没有可供参观的陈列室,工作人员只能临时用木凳支起一块木板,铺上白布,摆上十几件展品出来展览。那志良在《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中记载:“每逢有人参观,我们就在库里面两列箱子的夹缝中,支起木板,要从堆得七层高的箱件中,把所要的箱子抽出来。开箱提出放在木板上,给人家看完,装回原箱堆起来。不胜其烦。”

后来杭立武争取到了财政部门26万8千元的拨款和美国亚洲基金会的援款,修建了600平方米、分割成4个房间的陈列室,正式对外开放,每次展出200多件文物,3个月更换一次展品。

范宽巨轴《溪山行旅图》这幅画一直没有能证实是范宽的作品。1958年在北沟的一天,台北故宫书画处李霖灿陪同外国专家欣赏它时,居然发现了画中间的署名,“我同一大群外国专家在欣赏这幅巨制,忽然一道光线射过来,在那一群行旅人物之后,夹在树木之间,范宽二字名款赫然呈现……”

在北沟,那些从抗日时期装文物的木箱子开始逐渐被铁铸箱子所替代。当时整个北沟的工作人员大概有二十多人,生活颇有点乡村生活意味,大部分工作人员都要坐半个小时的公车往返于台中和北沟之间。虽然条件很艰苦,却还举办了一次“曲水流觞”雅集:模仿东晋名人雅士,召集大家坐在溪水边,每人拿一小竹竿,饮酒辞诗。其中有一首:“曲水山堂外,殇流寄古今。栖迟逢海左,蒜集摄山陲。欲仰偏安感,如聆治世音。洞天发宝笈,何日证归心。”诗句印证了国人对文化传统的坚守。

《四库全书荟要》被泡事件

1963年3月,台湾正值春雨期。22日下午,梁廷炜在例行检查中,赫然发现文物箱上有一摊水迹,吓了他一跳。他立即卸下这台标有633号的箱子检查,发现贮藏在里面的《四库全书荟要》9册被雨水浸湿后发生粘连,当时已经无法揭开,这9册分别是《左传注疏》2册、《春秋权衡》2册、《春秋左传事类始末》5册。

梁廷炜很快又打开其他箱子仔细检查,856号箱中《四库全书荟要》的栾城集一册也被雨水浸湿粘连在一起;1021号箱中的23册《四库全书荟要》有霉污。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官修丛书,共7套,保存在北沟的文渊阁版《四库全书》是成书最早的一部,诞生于180年前。这套《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本,是现世仅存的一套孤本,孤本的破坏,损失重大不言而喻。

1963年6月3日,台湾“教育部”收到了“检察院长”于右任写给他们的信函:“其损失情形如何,主管人员有无失职咎责?应予调查,以明真相。”结果,联管处主任孔德成引咎辞职。孔德成是孔子的77代嫡孙,1920年被民国政府册封为“衍圣公”。庄严和梁廷炜因为任职年久,服务勤慎,而且此事又系梁科长自行发现,从轻议处。但仍然给予庄严申诫,给予梁廷炜记过一次。

两年后,台北故宫博物院建成,由于容量有限,一部分书画、文献就储藏在底层演讲厅两侧的临时客房;而图书因为无库容纳,暂时还留在了北沟的仓库。但是图书贮藏在仓库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蒋复璁加紧扩建新馆,后来终于将文渊阁《四库全书》从北沟仓库运到新馆妥善保存。

第二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对文物分类做了一个重大的改动,设立了器物、书画、图书文献三处。图书文献处设置了裱书室,从事对破损文件的装裱。

台北故宫建成

台北故宫选在 “外双溪”风景区修建,1964年3月初正式开工,1965年11月建成。

新馆落成之前,蒋介石前来视察。当听说新馆将于11月12日孙中山百年诞辰之日开幕时,他像是不经意地说道:“把这个博物院定名为‘中山博物院’,岂不是更有意义?”就这样新馆定名为中山博物院,交由故宫博物院使用,约定将来回到大陆后,两院各自迁回北平与南京,那时再正式成立中山博物院。

从1965年12月9 日至1966年3月6日,两院存北沟的3824箱250680件文物全部运抵新馆,从此结束了这批国宝长达32年之久的颠沛流离。

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依山势而建。主体建筑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基座为米黄色,与汉白玉栏杆相映生辉。最高处是一座阁楼,中间有藻井,四周长窗落地,游廊环绕,外檐则勾心斗角,如飞翅凌空。阁楼的屋顶是蓝绿色琉璃瓦,镶以黄色屋脊,风格清丽典雅。在满目苍翠的群山背景上,勾勒出一个明显的颇具中国古典风格的建筑轮廓,与四周群山景致水乳交融,宛若一体。

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富举世公认。且由于不断接受捐赠与购藏,藏品每年都在不断增多。文物库房恒温、恒湿、防火、防盗,并采用现代化技术自动控制,可保文物安全无虞。同时,还继承、利用传统工艺技术和引进自然科学新成果,对残损的文物进行修复。

国宝风波

“翠玉白菜”受损

“翠玉白菜”是清朝光绪皇帝瑾妃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菜叶上的小虫纺织娘繁殖力强,隐含着老人希望新娘将来多子多孙,稳享皇室荣华富贵的愿望。“翠玉白菜”随瑾妃一同入宫,一直摆放在瑾妃居住的永和宫内。

“翠玉白菜”是台湾民众非常喜爱的一件文物,还放到了中学的历史课本里,连小孩子对这颗白菜都很熟悉。2007年3月,媒体披露台北故宫院藏“翠玉白菜”上的虫须断裂,立即引起全岛关注。台北故宫专门召开听证会解释此事。

“翠玉白菜”

对于“翠玉白菜”是什么时候损坏的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在2003年12月南下高雄展览3个月后发现白菜上的小虫有裂缝的,因为在此之前,“翠玉白菜”从来都没有外展过,但台北故宫拿出了1966年拍摄的照片,证明“翠玉白菜”上的损伤属于旧伤。也有人揣测是1949年南迁时造成的,可是,当年的保护措施严密,连最脆弱的蛋壳瓷都毫发未损。于是,有人猜测当初在清宫时可能“翠玉白菜”就受损了。那志良的日记里有一段说到过“翠玉白菜”,但对它是否当时就已受损只字未提,这桩悬案恐怕解不开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实际上是有两棵玉白菜的。另一棵是清代的、翠玉质的白菜,其叶片的翻转波折变化丰富,叶缘的线条流畅而具有律动感。一旁停着一双螳螂,姿态生动。艺术价值并不逊于“翠玉白菜”。但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常年在同个陈列室中展出,所受到的重视却远远不如另外一件。

“女尸图”失窃案

秦孝仪在任时曾花了23个月的时间,把从大陆故宫运到台湾的文物,一件一件进行清理盘点,2972箱运到台湾的文物与当时故宫文物账目进行核对时,秦孝仪惊奇地发现,除了一本书里少了一页纸以外,那么多的文物竟全部在册。

清点文物的时候,秦孝仪将凡是由北京运到台湾的故宫文物,都以一个“故”字命名,对后来台北故宫博物院花钱收购的文物、由台湾人捐献的文物,均以“新”字命名。秦孝仪后来访问北京时说:“我们的国家迟早都要统一的,我所做的事情就是要把这笔账算得非常清楚,一目了然。将来国家统一,这些‘故’字号的文物是要回到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来的。”

而秦孝仪清点文物时少掉的那一页,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上也是一起著名的意外事件。那一页是院藏重要文献《满文原档》当中的一页“女尸图”,在1969年外送拍照存档时遗失,至今下落不明。

《满文原档》是清代皇太极时期以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档册),史料原始,记事广泛,内容丰富,对《清实录》等书的校订补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岛内外学者一直要求台北故宫博物院将它出版发行。那时没有数字扫描,拍照与影印都极不普遍,于是将文献原件送到外面去照相以便印制。而《满文原档》厚重又多册,只好将它拆解成小册外送照相,每天送去一部分,送回来之后检查验收。有一天,图书文献处检查送回院里的文献时,赫然发现送出去的文献有一页消失了,怎么找也找不到。

这遗失的一页就是“女尸图”,上头画有裸体的女性尸体,满文部分写的是当时战争的情况,用的纸是一张明朝的公文回收纸,内容正好就是一份验尸报告,“女尸图”也就这么清楚地印在上面。

由于无法抓到“雅贼”,当时的图书文献处处长昌彼得只好自请处分。大家分析认为可能是因为当年社会风气十分保守,女性裸体被视为破坏善良风俗,社会上一般根本见不到裸女图,因此画有裸体女尸的这一页引起了好奇,就被偷走了。所幸是在送出去拍照前台北故宫就留下这页“女尸图”的复印件,因此发行出书以及研究都可以继续进行,不至于空了一页。

由于“女尸图”的遗失,台北故宫博物院下令,从此台北故宫的文物一律不可以离开院内一步,不管是要拍照、发行、修护或是基于任何大小理由,必须要留在院内。台北故宫院内也因此自设摄影、印刷等各单位,就连修复也由专家亲自在院内进行。

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省南投县发生7.6级大地震,震源深度十公里左右,地震及余震造成了2444人死亡、八千七百多人受伤、一万多间房屋倒塌和受损,十万多人无家可归。

而正是在这一天,台北故宫为了迎接千禧年精心筹划的《汉代文物大展》将要开幕。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原本迎接展览的人们措手不及。

这次展览除了要展出台北故宫藏品外,还要展出湖南长沙马王堆墓、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和南越国公署遗址三大出土文物。这些文物是首度出境,已经运抵台湾,当时正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

所幸的是,所有的文物都安然无恙。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很严密的防震措施,而且所有文物都有很科学的保护方法,如瓷器和陶器上都被连上细线,文物的底座也粘上了胶加固。

(摘自《台北故宫》,金城出版社2009年2月版,定价:3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