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寒酸皇帝赵匡胤

2009-05-01 13:48:00 来源:书摘 陈文德 我有话说

知识分子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在一个没落中的世家,早年单枪匹马地奋斗吃了不少苦头,也见过不少民间的苦难。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因此即使在后周王朝内当了个不小的将官,却颇洁身自爱,不营私不贪财,长年两袖清风。

创业型的政治领袖,通常武略

较好,所以不喜欢读书,也没有空闲、心情读书。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甚至根本看不起读书人,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两个例外,这两人不但喜欢读书,即使在军营中也常手不释卷:一个是三国时代的魏武帝曹操,另一个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了。赵匡胤不但喜欢读书,能吸收书中的知识,也颇有独立思考的见解。

对于降王,他几乎都给予虚有的高官厚爵,并颇为照顾他们的生活。不少官员主张杀掉这些降王,以绝后患。宋太祖却说:“他们本拥有千里国土,十万军旅,尚且被我擒捉,目前只成了被放逐的孤客,还会有什么作为?”终太祖一生,没有杀害过一个降王,这在历代皇帝中,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记录。

生活寒酸,为天下守财

宋太祖早年生活困苦,因此养成了他简朴刻苦的生活习惯。即使当上了皇帝,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只是绢布,有的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常洗了再穿,很少换新。宫廷中的帘幕也都用青布制成,陈设的用具更是力求简朴。

皇帝坐的轿子,也是用后周王朝的,旧得连颜色都脱落了。永庆公主便劝他刷新,并装饰些黄金,可显得威风些。宋太祖听了却叹气说:“不要说用黄金装饰轿子,就是用黄金造宫殿,我也办得到。可是黄金是国家的,我要为天下守财,绝不可乱用。”

宋太祖的内宫也几乎是史上最简朴的,宦官只有五十余名,宫女也只有二百多名。他尚且认为太多了,还遣散自愿出宫的五十余人。征讨北汉途中,正逢七夕节,他送给在汴京的母亲和妻子的节礼是:太后三贯钱,皇后一贯半。

宋太祖如此节省,也有其苦衷。五代十国的国君几乎个个挥霍成性,官吏也跟着奢华,使民间经济几乎破产。宋太祖当了皇帝后,决心改变社会风气,以解除民间疾苦。他的作为也的确产生了示范作用。北宋初期士大夫竟以节约自勉:州县官上任时,五代时挥霍的送往迎来都取消了;小官上任时,很多更只穿草鞋、拄木杖,徒步而行。

这种为天下守财的精神,的确使当时的宋王朝累积了不少财富。征服天下的战争,又取得了降国不少奇珍异宝。以西蜀来讲,其储存的金帛水陆同时运输也要十年才运得完。宋太祖全数收藏在国库里,只有国防军需、赈济天灾时才拿出来使用。北宋建国不久,便已有32个国库堆积满了金银锦绮。

出手慷慨,为天下用财

宋太祖一生反对流血,他认为军士及百姓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钱财能够解决的,他绝不动用武力。在这方面,他又是史上最慷慨的皇帝之一。为了国内安定,他力行中央集权及文治主义,面对边界强敌威胁,他深知宋皇朝的军队没把握能获胜。他拼命累积国家财富,是想用“备价取赎”的手段,向契丹买回燕云十六州。

不只在国防上,即使为了内政上的稳定,宋太祖也是肯花钱的。杯酒释兵权时,他便是以钱财交换军团将领兵权的。“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不可动之业”,都是当时他开出的条件,才能使那些拥兵自重的军阀安分守己。用金钱购买安定,是宋太祖的一贯国策。

为了争取大臣的忠心以巩固皇权,宋太祖赏赐的钱财也相当惊人。范质生病时,赐金器两百两、银器千两、绢两千匹、钱两百万;赵普有病,赐银器五千两、绢五千匹……这与太后以及皇后的礼金,简直不成比例,宋太祖便是这样一位厚人薄己的政治领袖。

唐末以来连续一百多年的混乱社会,所有政治环境、经济条件几乎都是最恶劣的,但宋皇朝却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建立了相当稳定的政权,这不能不归功于这位创业经营者的大公无私及富于创意。

以历代皇帝功过为鉴

少年时积极而勇猛,高平战役时如果不是他豁出性命,周世宗的功业可能便要提早结束。但是当了皇帝后的宋太祖,却对武力格外谨慎,这可能便是经常读书对他的影响。他对于文字的力量特别尊重,对文臣也很重视。在杯酒释兵权后,他以文人为州刺史,宰相赵普曾对此政策表示疑虑,但太祖却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

他对当代知识分子歌颂唐太宗有接纳谏言的雅量,也有不同的看法。“唐太宗受人谏疏,直诋其失,曾不愧耻,岂若不为之,而使下无闲言哉?”因此为了不让属下有话讲,他律己甚严,常常以史书上皇帝的功过为鉴。

太祖早年流浪荆襄时,随州刺史董宗本的儿子董尊诲常侮辱他。但他当上皇帝后,仍常重用董尊诲,甚至董尊诲的部下击鼓控告董尊诲十大罪状时,太祖仍不愿责罚他。究其原因,可能是怕别人讥讽他公报私仇。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宋太祖有放不开的毛病。过度的责任心及谨慎,使他在皇帝职责上缺乏豪迈的霸气。他思虑深远,反而使自己在政策上充满矛盾。或许由于面临太多困难,环境太坏,自己的本钱又不够,因此只敢步步为营,不求立竿见影。所以虽然能非常成功地作好政治整合,但他“强干弱枝”以及过分中央集权的政策,也衍生了不少问题,造成日后宋神宗及王安石不得不用大变法来寻求革新,也因而演变成新旧党争,加速了北宋皇朝的崩溃。

北宋长期的积弱不振,宋太祖创业时基本国策制度的偏差,未尝不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读者水无忧摘自《北宋帝国危机生存》,九州出版社出版,定价:2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