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空巢综合征及其他

2009-06-01 16:06:00 来源:书摘 周运清 彭锦 编著 我有话说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 当“银色浪潮”不知不觉袭来时,我们的周围多了一些需要亲情关爱、需要社会关注的“空巢家庭”。在天津,每两个有老年人的家庭中就有1个是空巢家庭,而上海和北京每3个有老年人的家庭

中就有1个是空巢家庭,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预计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

2004年9月24日北京京剧院的一名退休老人莫名失踪,三天后被发现死在家中。老人是做舞美的,一直独身,无儿无女。前两天他去参加艺术节观摩,走时还向北京京剧院请假了,回来后没有报到,后来院里给他家打电话没人接。邻居有钥匙,打开房门后才发现他死在家里。

郁凤鸣是一位退休大夫,别看她今年已经78岁了,每天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99岁的母亲,母亲29岁丧偶,郁凤鸣也在56岁时失去了爱人,如今的郁凤鸣不但听力差,而且双眼也因白内障看东西模糊不清,近两年郁凤鸣越发感到做事不如从前,自己似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别人帮助,唯一的女儿因为工作关系常年居住在广州,只能通过电话来关怀老人的起居生活,多年来郁凤鸣与母亲在同一屋檐下彼此照料。

随着人类平均年龄的延长,越来越多的老人在自己年老时父母仍然健在,70岁的老人照顾90岁的老人已经不是奇观,60岁的老年人照顾80岁的老人更是屡见不鲜。一个本该享受别人照料的年龄,却肩负着照料自己父母的重任,此时的感觉用“力不从心”来形容应比较贴切。

低龄空巢

1979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在城市地区严格执行。20年后,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恰好是求学、工作、结婚的时期,他们的父母平均处于45―52岁之间,就已经步入家庭空巢期,这些空巢的父母只处于中年时期,并将在空巢家庭中生活约15年左右才能进入老年阶段。若以70年的人均寿命计算,普通独生子女家庭中空巢期将长达20―30年,甚至更长。

高先生今年正好50岁,他和爱人两人的“空巢”日子已经有3年了。他告诉记者说:“我们的儿子现在已经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在北京一所大学读新闻专业。他在家的时候,是我们家中的重心,我们每天的饮食、作息几乎都是围着他安排,目的就是让他考个好学校。现在我们见面的机会更少了,他说毕业要留在北京,我们真不知道今后的几十年怎么度过。”这个社区的关女士深有同感,她在女儿读高中时,就把孩子送到了英国,她说:“现在每个月能够听到女儿两次电话,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幸福。”同样,廖女士今年刚刚把孩子送到大连,她告诉我们:“孩子早在高中时就住校了,从那时候起我们吃饭有时候都不放桌子,在厨房里对付着。面对儿子的离家,我除了挂念以外,精神一直处在极度忧郁和沮丧当中,一切变得无味和清冷。”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愿望,当儿女真正成才离家时,家中的空落,父母的寂寞、不适应和孤独才逐渐体现出来。孩子曾是最大的期盼,是生活的动力和快乐的源泉,然而正是自己对孩子的关注和爱又让孩子成为自己痛的根源。加之现在城市中出国人员的低龄化,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个很好的发展,甚至在中学和小学阶段就把他们送到国外,无形中造成自己的提前空巢。45―50岁的大多数女性正处于生理衰老的更年期,她们一方面要忍受身体中的很多变化,另一方面是由提前空巢带来的负面情绪,使得心理衰老程度加快;而这一时期的男性也常常由于体力变化和工作压力而产生心理危机。对这样的家庭来说,能够正确认识到孩子离家发生的改变,用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去主动适应改变,创造和寻求新的“替代品”,才能让家庭依旧完整而充满生命力。

空巢综合征

处于空巢期的老人总表现出各种各样不适应的症状,这种症状属于“适应障碍”,它不同于人体器质性疾病,而是老年人群的一种心理危机。由于老年人的体质正处于衰退期,因此心理上的适应不良容易影响到正常的生理机能运行,导致老年人的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减退,抵御不住各种疾病的入侵,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症。资料显示,老年人群中患“空巢综合征”的人达46.8%,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症状。

有子女的家庭,父母一般都形成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密切关注着孩子的饮食起居,虽感疲惫但是充实。孩子离开后,突然转入松散的、无规律的生活状态,导致他们无法很快适应,进而出现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终日无所事事、无精打采的状态。这在孩子最开始离开时表现最明显,久而久之,导致思维迟钝,性情古怪以致老年痴呆。

孤独的生活状态让他们对自己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没有交流和沟通便有被遗忘的感觉,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状态,严重者甚至出现绝望,乃至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孩子在家时比较听话乖巧,或是老人曾在工作单位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往往会出现这样无所适从的情况,生活的落差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遗弃感。

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机能病理现象,最常见的如失眠、早醒、睡眠质量差、头痛等;严重一些的如食欲不振、心慌气短、消化不良等;更严重的则表现为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当心理上的不适应转变为生理上的不适应,“空巢综合征”就成为各种病症的诱发症。

把脉病因

对于很多城市老年人,退休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角色转变。我们常常会听说,某位干劲十足的老人退休后一蹶不振,或者是身体很好的老人在退休后突然大病一场,这都是没能很好地转变角色。已经习惯了几十年的作息时间和生活紧张度以及周围熟悉的人群和工作环境的突然改变,使得这些人每天早起后便无事可做,一个人晃悠几个小时也没有开口说几句话,没有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更不能体现出存在的价值……种种心理障碍,会给老人乃至整个家庭带来苦恼和纠纷。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养老是最主要也是被文化所崇尚的养老方式,从孩子出生,父母就认定孩子对自己的老年生活负有义不容辞的抚养义务;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他们对儿女的过高期望造成了空巢时的极度失望。特别在一些父母和子女沟通频繁、互动较多的家庭,孩子的离开不仅使生活的重心发生转移,而且让家庭突然失去快乐、祥和的氛围。孩子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突然被抽空,父母无所适从。

现代社会像一个飞速旋转的大转轮,思维和行动都开始变缓的老年人表现出许多的不适应。他们接触手机,却发现自己再也没有灵活的指头,使用电脑,却记不住什么时候该点击哪个位置;网上的信息让他们眼花缭乱;他们通过电视、报纸关心社会的变化,却发现人们的话题永远在他们知道、了解之外……心理学中有一种状态叫习得无助,是指人们在多次努力后却仍然没有获得预期结果时的无助状态,这不仅包含着无奈,更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失望,因而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多次的失败后索性放弃,他们不再有重新设计晚年的美好信心和勇气,从内心认为自己是淘汰品,没有机会和能力再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生活狠狠地把他们抛在身后,于是陷入一种可悲的恶性循环。

过好退休生活

过好退休第一天,有意识地督促自己积极完成角色转变,对退休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极其有益的。退休第一天该做什么呢?

第一,时刻提醒自己是处于退休的状态,不要用单位的作息时间和工作事务进行对比。离开旧的环境才能进入新的环境,这是基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一条规律。融入新生活的重要原则是能够接受新生活,不再用旧的目标和规则束缚自己,轻松开始才能快乐享受。

第二,不能无所事事,尽量不要闲逛。退休后的第一天如果没有细致而科学的安排,大段的空白时间则会让老年人产生恐惧的感觉。不要让自己突然消停下来,无所事事地坐在藤椅或沙发上看着时钟上的分针一点点走过;也不要漫无目的地到处闲逛,因为看着别人都有事情可做而自己无事可做时,心里的落差和冲击是十分大的,会觉得自己的生活突然没有意义。

第三,计划要有强制性。虽然退休后的所有时间都是自己的,可以随心所欲安排,但没有一定强制性的生活则容易陷入散漫。老年人在退休后需要形成新的习惯,而习惯的形成得益于重复和强化。心理学中对儿童的学习过程归结为不断强化,目的是形成遇事处事的习惯,这同样适用于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在不断的强化过程中形成新的规律并开始适应。

“万事开头难”,退休第一天的主观感受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能有充实的一天,老年人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如果第一天沉闷无聊,老年人会对以后的每一天产生恐惧。因此不论是家人还是老年人自己,为退休第一天的生活制定一个科学而有趣的计划,激发老年人的生活情趣并培养其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小看第一天,后面的世界因此而不同。

顺利度过第一天以后,已经有了积极的心态可以正确面对退休生活,但很多老年人仍旧感到“闷得慌”,因此循序渐进的科学计划就必不可少。虽然空巢却不被孤独感包围,能够习惯与同事以外的其他人对工作以外的事情进行交流和沟通是做计划表的最终目的。开始时,完成的任务可以简单些,随后逐渐加强。

比如,第一星期,要求自己每天与邻居聊天10分钟;第二星期,每天与他人聊天20分钟,并与其中的一位多聊10分钟;第三星期,保持上一个星期的交友时间,但要和其中的一位聊友达到随心交谈;第四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并找几位朋友周末小聚一次;第五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但要参加些情感交流类的活动;第六星期,尝试与陌生人交往。

通过这样的强制方式,逐渐淡化原来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培养新的生活模式。通过聊天不断地与他人和社会进行互动,一方面可以获取新的信息,不会有被社会淘汰的感觉:另一方面聊天能够把心中不好的情绪发泄出来,避免抑郁症等病症的形成,对老年人的健康十分有用。

日本老年问题研究所三谷隆生所长最近呼吁,人们应多与老人对话。因为老年人更需要倾诉和陪伴,需要被人关注。三谷隆生指出,目前老年人最大的问题是孤独。根据他在多个老人院任院长和做老人福利学校老师的经验,他认为与老人积极相处的重要方式就是增加对话,即既要倾听老年人又要和他发生互动。

目前日本很多地方都实行“老小共处,互相学习”的敬老方式。小学校或幼儿园都与当地老人建立了联系,定期互访,邀请老人到小学参加活动,让他们讲过去的事情,讲从前没有电子游戏机的时候玩些什么。有的学校还将空置的教室开辟为老年人活动中心,让老人在孩子们的读书声和喧闹声中感受活力。此外,日本有一项慈善活动是陪老人说话。志愿者上门陪老人说话,也有通过电话问候老人的。不少志愿者表示与老人聊天能听到很多过去有趣的事情,能感受老人们的人生经验,对自己来说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而根据相关研究,聊天对老年人产生的促进作用更大,它有效缓解了老年人的孤独感,经常有人聊天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下降很多,并会让老年人增强自信、乐观开朗。

孩子是家庭的纽带,但孩子不是能送走的“小包袱”和接来接去的“小皇帝”。虽然现在城市中年轻的父母们有着太大压力,但专家建议,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那里抚养并不是教育的明智之举。首先,必须考虑老人的精力和时间,他们是否还能够像年轻时照看自己一样有充足的能力照看自己的孩子;其次,老人对孩子往往存在过分溺爱的现象,这导致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小皇帝”、“小公主”的出现,4位甚至更多的老人疼爱一个孩子,容易养成孩子娇生惯养的脾气。

不论为自己的父母,还是为自己的后代着想,年轻人都应该更多地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自己作为照顾孩子的主力,父母作为照顾孩子的辅助力量,让老人的压力不至于太大,但能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定位好在隔代教育中老年人应该扮演的角色,是改善现代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步骤。

(摘自《空巢老人玫瑰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定价:1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