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台湾的古城门及城墙

2010-01-01 14:28:00 来源:书摘 张志远 我有话说

建筑城池必须考量到防御与攻击能力,以及远眺观察和出入交通等几项功能。为具备这些功能,一座城通常是以城门、城墙及炮台等几个部分,共同构筑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

城门的数量

城门是让城内外的人可以出入交通的要道,也是防御最薄弱的地方,每逢战争时,城门就成为兵家攻防重点,所以城门的数量与方位,在筑城时都需要审慎评估。

一般来说,城门数量原则上要视其行政级别而定,通常府城八门,县、厅四门。八门具有上配天之八风,下合地之八卦的含义。但是台湾城门的数量并不完全依规定办理,如台北城为府城,却仅开五门,而许多县城也会多开一两个小门,城门数量主要是受城池规模、形制和城内对外交通的影响。至于民间土堡的城门数量,则会受到堪舆风水、地理环境、对外道路等因素的影响。

城门的方位,也是筑城时的重要考量之一。在传统上,县城的四个城门通常是设于东、南、西、北四方,对于多设的一两个城门,依其接近哪个主城门的方位而命名,例如小东门、小南门,或是东便门等;如果是八个门的府城,则在东、南、西、北四个主要城门外,设小东门、小南门、小西门和小北门。

城门的配置,除依四面方位设置外,还会考量风水、周边聚落位置、主要联络道路以及军事防御的需求来调整城门方位,所以一般台湾的城门都不是正向着四方。像台北城的北门,为方便通往大稻埕与码头,因此偏向西边;恒春古城的西门因为风水上的考量,所以位于偏北的位置上;台南府城则因建城时,城内早已发展出主要街道,城门只好依当时的街道来设置。

城门的命名

古代城门是人们进入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也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因此每个城门依东、南、西、北命名外,还会另取一个深具含义的名称,尤其是官建的城池,其城门的命名深受着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一般来说,城门最常循着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星象和方位来命名。例如,日出于东,故东门常会取迎曦、朝阳等与日出有关的名称;台湾西部城池的西门多面海,常取名镇海、奠海、带海;中国星象学文昌星居于南,因而南门常取启文、耀文、迎薰等充满文气的名称;北门因位于北极星所在的方位上,因此常取拱辰、拱极等。

其次,是依四时、八卦来命名。在农业社会中,人们按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四时规律生活,再以东春、南夏、西秋、北冬为四时方位,如此则东门代表着春耕,而有乐耕、迎春为名;西门代表秋收,则会以庆丰、告成、挹爽等命名。

以八卦为名的有宜兰城和台中府城,宜兰的四城门分别以东震、南离、西兑、北坎,而取名震平、离顺、兑安、坎兴;台中府城的八门也依八卦取灵威、兑悦、离照、坎孚、艮安、坤顺、巽正、乾健。

此外,台北北门的承恩门意思是向北承受皇恩;凤山旧城东门为凤仪,是有凤来仪之意;而嘉义的南门外和台北的西门外,皆有河川流过,在风水学上以水为财,分别取名宝成和阜财。

城楼与城门座

城门上多建有楼,设置城楼主要目的是标示城门的位置,所以各地城楼的外观都不同,好让远道而来的人们,远远就能从城楼的形式来辨认。城楼上也可以驻扎军队,平时可观察控制出入城的人,战时则可?望敌情,以城墙马道联络进行防御或战斗。由于城楼位处城池最重要的地位,所以不论是在建材、结构和工法上,都十分讲究,甚至会有彩绘、泥塑等装饰。

从城楼的外观样式,可分“楼阁式城楼”和“碉堡式城楼”两种。楼阁式城楼是台湾主要的城楼形式,外观如一间楼阁,整体装饰较繁复华丽;碉堡式城门楼则因城楼的墙面与城座连在一起,形式封闭,仅留有射击和观察的小窗,在台湾只有台北城门和屏东六堆的栅门采用这种形式的城楼。

城门洞

城门洞是出入城门的孔道,由于只以一片门板阻隔敌军进城,是防御最薄弱的地方,所以城门洞有许多特殊的设计,来加强防御功能。门洞是由外小内大的两个拱圈,中间有一段为关合城门的平顶,门板后的左右墙上有插放门闩的方孔。

城门洞在宋朝以前,都是做成方形的门洞,宋朝以后就以拱圈形的卷门为主。

瓮城与子城

由于城门洞的防御力薄弱,所以规模较大或是较重要的城门,会在城门外再加筑一道小城加强防卫能力,这道小型的城就称“瓮城”或是“月城”。瓮城的形式有方形、梯形、半圆形等。建瓮城主要用意是让人进出城门时,都需曲折而行,以加强城门的防御纵深,所以瓮城城门和主城门不能相对,也不能直通。

子城和瓮城的不同,在于子城的涵盖范围较大,城内有街道、民宅、商店等,能提供完整的生活机能,有如另一座小型的城。而瓮城的范围很小,仅是城门延伸出去的一道城墙。

增筑子城不仅可以增强防御能力,同时可增加城池的面积,扩大城市的发展。台湾仅台南府城曾在东门与西门外筑过子城,并各开三个外城门,如今仅存兑悦门一座外城门。

城门桥

在城墙的外围通常还有护城河的保护,因此必须在城门架设桥梁,以方便进出。一般为了防御上的需要,城门桥会做成吊桥,战争时可供收放,但台湾的城门桥大部分都属于固定形式的平桥。

城墙与护城河

城墙是一座城的主体工程,具备高深、宽厚和坚固的特性。城墙的主要作用有三,第一是要阻止敌人进城;第二是抵御敌人的武器攻击;第三是在防御之外,防守者也可利用城墙,对敌人进行攻击和?望观察。所以,城墙会有许多建筑设施以达到防御的目的。

增加攻城的难度而在城墙外挖一圈壕沟,就是护城河,也称为城壕。城壕可分为有水和无水两种,有水者称“池”,无水者称“隍”。由于古代城墙主体多是夯土而成,而挖壕沟的泥土就成为夯筑城墙的材料,所以往往城壕挖得愈深,城垣也就愈高。

雉 堞

也称为“城垛”,为城墙上呈齿状的凸起矮墙,高度约与人等高,刚好可掩护守城士兵。雉堞中央有一个方形射孔,方便守城士兵射击攻城敌军和?望敌情之用。

马 道

马道分为“城门马道”和“城墙马道”两种。城门马道是为守城士兵登上城墙而设的通道,又称为“慢道”、“磴道”。一般有斜坡式和阶梯式两种形式,斜坡式较宽广,可骑马而上,且入口处多设有门楼,并有门板管制出入;阶梯式较窄,仅可供人员通过。为方便守城人员快速登上城墙,多建在紧邻城门处,所以被称城门马道。而城墙马道是城墙上供守城人马防守、通行的通道。马道地面外高内低,并铺有砖面,以利排水。

炮 台

炮台早期称为“马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城墙的功能,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筑一个较宽的台座,和主体城墙间形成一个相互掩护、火网交织的形态。早在西汉时期,战争频发的边陲城池,就已有“马面”的出现。后来,随着火炮运用于战场上,炮台成为城墙上主要防御设施之一。

每座城池的炮台数量,依城周边的防御需求而设,通常在城池的险要处,或是转角处设置,数量从四座到十四座都有,由于城门是城池最险要的地方,所以有些城池会用城门座兼做炮台。炮位上会以花岗石条铺面,以承受大炮的强大后坐力,炮位前的女儿墙上则留有炮孔,以方便炮管伸出,扩大射击范围。

除了附属于城墙的炮台外,还有独立于城墙外的炮台,这种炮台的规模较大,形状变化较多,有方形、圆形和八角形等形状。

窝 铺

窝铺是驻守城门士兵居住、休息,或是堆放军需武器的营舍,因此又称为“兵房”。其位于城墙的转角处,因为可观察两个方向,所以又兼作登高?望的哨所。

水 关

水关设于城墙底部,是城内水道连接护城河的排水洞,一般又称为“水洞”。为了防止敌军由此爬进城内,因此水关口会以厚实的石条阻隔。

  (摘自《台湾的古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8月版,定价:49.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