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身体里住着个“神医”

2010-02-01 15:03:00 来源:书摘 我有话说

冯理达 指导 陈玉琴 杨晓军 主编

我们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要相信自己,因为在我们的身体里住着个神医,发挥它的力量,能抵御病菌的侵袭,也能将疾病消灭于无形。我们把人体比成一部机器,当它的某些部位或者零件受到损害时,它可以自动对受到损害的部位或零件进行修复,也就是说,人

体对许多疾病具有自愈能力。

什么是自愈力?自愈力其实就是生物依靠自身的内在生命力,修复肢体缺损和摆脱疾病与亚健康状态的一种依靠遗传获得的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不小心在手指上划了一个小口子,没过几天,就可以看到新生组织已经让受伤部位完好无损了。在这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任何药物的作用,这就是人体自愈能力的一个最直观的表现。
在自愈力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中,人体发现哪里有问题就会调节哪里,当然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到非常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疾病症状。但无论身体怎么不舒服,它只是想告诉我们:

“你这个地方已经出现问题了,现在我正在进行调节,你要坚持住,注意休息与饮食。”可以这样说,这种短暂的不舒服其实是为了长远的健康,但很可惜,很多人不理解这种信号。

当我们误食腐坏的食物时,人体就会自动开始呕吐、下泻,加速排泄。如果人体内感染了细菌,白血球就会进行吞噬或者借由发烧完成杀菌的工作,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原本就具备解毒、排泄异物、免疫、组织再生等的自净功能。但是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当身体在自愈过程中产生一些症状时,就通过药物或者打针来阻止身体的呕吐、拉肚子、发烧、发炎等各种反应,虽然这样做会暂时消除这些反应所带来的不适,却会延长疾病的治愈时间。这就好比一个国家(人体)要强大,必须使自己的军队(自愈力)强大,如果单纯依靠外来军队(吃药、打针)来帮助打败敌人(疾病),很可能会导致亡国的悲剧。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状况发生呢?那就需要我们相信自身的自愈能力,在得病后采取各种方法来提升自身的自愈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全走过疾病的全过程。研究人员通过试验证实,如果一个人身体的各项功能完好,人体的自愈能力就可以抵抗80%以上的疾病。在人体自愈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否则,便不能保证机体及其他器官组织的正常运转,那么包括免疫力在内的自愈能力就无法发挥正常的效能。

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对人体有害

1.咳嗽其实是在排出体内的垃圾

有的人一咳嗽就吃药,其实这种做法是弊大于利的,因为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人体正是通过咳嗽来排出体内的垃圾。我们身体肺泡的薄膜如同纱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布满灰尘、污物,这时我们就要及时进行清洗,避免灰尘和污物堆积得越来越多,影响通风效果。

同样的道理,我们体内的肺泡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当肺泡的薄膜布满了灰尘和污物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做出保护性反应,通过咳嗽来震动肺部,使停留在肺泡薄膜上的灰尘和污物脱离。在我们的呼吸道粘膜表面,有许多纤毛,通过肉眼我们是看不到它们的,这时,这些纤毛就会发挥它们的作用,把“垃圾”运送到咽喉,然后排出体外。

但是,大多数人在咳嗽的时候选择通过服药来止咳,这种做法显然暂时缓解了咳嗽的症状,却会导致大量的灰尘和污物滞留在肺部,当这些“垃圾”越积越多时,我们的肺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就会损坏健康。所以,可以这样说,在没有完全排除肺内“垃圾”时就盲目地采取止咳方法来抑制咳嗽,如同家里着火之后,你不仅不去救火,反而在火上浇上一盆油一样,造成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2.打喷嚏是排出身体内部的异物

打喷嚏,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其实打喷嚏是好事,不要抑制它,它是一种呼吸道排斥异己的行为,也是一种人体自我防御和保护行为。当我们感冒的时候,通常会通过打喷嚏来排出一部分体内的细菌和病毒,随着感冒症状的好转,打喷嚏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在日常生活中,偶尔打喷嚏还有益于人体健康,可以将体内的一部分病菌释放出来。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会把喷嚏憋回去,这样不仅会把喷嚏中的细菌吞回体内,给健康埋下隐患,还容易使咽部的细菌由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从而引发急性中耳炎。而且人在打喷嚏时,上呼吸道会产生强大的压力,口鼻都被捂住,不能得到缓解的压力会通过咽鼓管作用于耳道鼓膜,严重时还可能造成鼓膜穿孔。

因此,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痛痛快快地把喷嚏打出来。但是打喷嚏时也不能太强烈,否则会使血压突然反弹性增高,甚至使颅内压增高,引起脑血管破裂,进而导致颅内出血;胸腔内的压力也会从高压突然转成低压,易诱发心脏病或脑栓塞。

3.吃完羊肉串拉肚子未必是坏事

有的人吃完不干净的羊肉串会拉肚子,有的人却平安无事,这两种情况到底哪种是健康的,哪种是好现象呢?一般人可能认为是不拉肚子的人身体好,其实事实恰恰相反。

当我们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后,在肠道消化这些食物的时候,机体为保护自身,可以通过分泌水分和加快肠道蠕动来排出它认为不好的肠内容物,就会促使肠道产生收缩、分泌液体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促进腐败的食物排出体外,这就会导致腹泻,也就是俗称的“拉肚子”。

因此,在吃完不干净的羊肉串后腹泻,说明肠胃是正常的,在吃进不干净的食物后,身体马上就可以采取保护措施把它们排出去。如果身体的内部环境比那些不干净的食物还要脏,当然就不可能出现腹泻的症状,所以说没有腹泻的人,他的肠胃反而可能不好。

4.长大后不再犯哮喘,其实是身体虚了

幼儿特别容易得哮喘,主要是因为幼儿的气血比较充足,在受到寒气侵袭的时候,身体有能力把这些寒气排出去,在排除体内寒气的时候,就会出现哮喘的症状,当体内的寒气排除干净后,哮喘的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有些人小时候得哮喘,长大后就不再犯了,其实这并不代表长大了抵抗力就强了,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不断应酬、熬夜,气血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透支,这就导致当寒气入侵的时候,身体没有足够的气血来排除寒气,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哮喘症状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从来不感冒,脸色通常是黑而且干,从外表的症状上看,他们体内的寒气已经很重了,但是由于他们的气血严重不足,没有能力排出深藏在经络和脏腑中的寒气,因此这些人只有通过日常的保养,将气血提升上去,彻底排除体内的寒气,才能使脸色变得红润起来。

由此可见,如果你长大以后,不再轻易犯哮喘、感冒这类疾病,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以为是自己的抵抗力增强了,因为这很可能代表你的身体已经虚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知,身体出现不是很严重的异常反应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找医生或吃药,而要给身体一个自愈的过程和机会,这样不仅能调动身体的能量将细菌排出体外,还没有副作用。人类吃五谷杂粮,生病是很正常的,是身体对异常状况作出的反应,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给予配合调理,几个病菌并不能致命,也不会引发严重的疾病,生病的根源是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

身体免疫力的降低,自愈功能的缺失以及各系统功能的紊乱,这些都是身体出现重大疾病的原因。补足身体所需的能量,保证身体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物质能够得到及时供给,才能使身体有能力自我修复,将垃圾排出体外。

身体里有上药三品:精、气、神

精气神是养生的根本,调养精气神的根本目的在于培植身体的固有元气,我们养生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固身体的元气,因为元气是人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元气充足,人才会健康长寿。

俗话说: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为什么说精、气、神是人的三宝呢?这里我们就具体解释一下。

这里的“精”指的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先天带来的,是父母给的;后天之精是人出生后所吃的各种食物化生的各种营养物质,再由脾胃运化水谷而成。所以,肾被称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的,先天之精是生命产生的根本,后天之精则是养生之源,是人活下去的基础。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奠定了基础,而后天之精又不断给先天之精以滋养,人体内“精”的充盈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体质和寿命。

关于气,含义非常广泛,由于它在人体内的部位不同,名称亦有所不同。气可指“元气”,元气是人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是肾阴和肾阳的综合体现。元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精微物质,有推动人体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是维持生命的动力。人活着就是不断消耗元气的过程,元气耗尽,人的生命就结束了。气还包括宗气、营气、卫气,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是以肺吸入的天地清气和脾胃气化的水谷之气总合而成,主管呼吸;营气和卫气都是水谷精微所化生,营气与血液同行于脉中,营运全身;卫气则是人体的阳气部分,行于脉外,其功能主要是滋养脏腑、温润肌肤、护卫体表、排出汗液、恒定体温等。

神则是人体内在脏腑精气的表现,是人的思想和生命活动的体现。人体与神是不可分离的,中医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神在人体发挥作用的表现。

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气生于精,精的化生有赖于气,气的产生表现了神。对于人体来说,精为身之本,从形成胚胎到人的出生,都是由于精奠定了基础;气是维持生命的原动力,气绝则身亡;神为形之主,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神的支配下进行的。所以说“人有三宝精气神”,这三项中少了任何一项,人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

既然精气神对于人体非常重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养护呢?

首先,先天之精是出生时就已经注定的,我们无法改变,所以我们要养的是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是物质,是食物的精华、水谷精微。要养精,根本的措施就是合理的膳食营养。应该根据个人身体的需要,调整膳食结构,科学配餐,注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比例,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勿使之过。”这是中华民族对传统膳食结构的精辟论述。

此外,膳食应结合四时气候、环境等情况,做出适当调整。由于四季气候存在春温、夏热而湿、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的特点,而人的生理、病理过程又易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要注意使食物的选择与之相适应。此外,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饮食,也应加以考虑。

对于养气来说,首先要重视环境之气。多呼吸天地“清气”,喧闹嘈杂的环境、污浊的空气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更不利于养生。其次,要注重调整饮食。

对于养神来说,主要是情绪养生的问题。长寿的人,大多心胸开阔、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情绪健康观要求我们转化自己的情绪,避免狂喜、暴怒,善于用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建立积极的心态也是改善情绪的主要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思想修养,用理智代替感情,对人生、社会持正确态度;正确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冷静、稳妥地处理各种问题,尽快扫除不愉快事情的困扰。心胸宽阔,为人宽容和善,搞好人际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坚持身体锻炼。“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体格强壮,才会显示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易于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

总之,精气神是养生的根本,调养精气神的根本目的在于培植身体的固有元气,我们养生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固身体的元气,因为元气充足,人才会健康长寿。

(摘自《和谐养生大智慧》,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10月版,定价:3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