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趣读中国人

2010-03-01 15:34:00 来源:书摘 李霞 著 [美]Jerimiah Willhite译 我有话说

吃苦耐劳的负效应

一位墨西哥记者告诉我,近些年大量的中国人进入墨西哥,有些人开餐馆,有些人卖服装或者是中国的小商品。由于生活方式和工作观念的差异,引发了一些小冲突。他举例说:墨西哥人会拿钱到皮鞋摊擦皮鞋,但中国的小贩们很少这样做,他们通常是自己把鞋擦干净,省

下的钱宁可去赌一把。墨西哥人很不理解这种做法,他们抱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破坏了生存链条――假如每个人都自己擦皮鞋,那专干这个营生的人靠什么生活呢?

2007年初,在意大利的城市米兰发生了一场华人与当地警察的冲突。直接原因是华人商贩在街道上使用手推车运送货物,影响了居民们的出行,同时违反了当地的法规。其深层的原因是,当地居民很久以来对华人工作至深夜、周末不休息的方式颇为不满。在意大利人看来,过分的勤劳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规则。

这样一些信息仿佛时光倒流,让人回想起一百多年前美国人对华人移民的指责。l9世纪,美国人对华人淘金者的看法是:“工作勤力、要求甚少、从不抱怨。”当时《麦迪逊人》描述一位中国矿工的劳动情形说:“矿工下到矿道中,肩上挑着扁担,扁担上晃晃悠悠的挂着一口袋米、两大捆毯子、两个大桶、一些沉重的掘矿工具、一只手推车的轮子和一只摇把。”报纸的编辑写道:“中国人如此优雅地背负这么沉重的负载,却没有一丝苦吟,这真令人不解。”

在当时的媒体大亨赫斯特看来,华人对弗吉尼亚白人构成威胁,因为他们勤劳而节俭,大把地挣钱,又大把地存钱,并把大部分钱寄回国。赫斯特旗下的《洛杉矶哈洛监察报》载文表示,一个中国人身上所残留的品性表明,他们“充其量是勤劳的野蛮人,他们非常勤劳,也颇具危险性,因为他们可以不依赖任何东西生存”。正因如此,“无论在经济上,还是道德和生活方式上,这些人都令人生厌。”

不过,马克・吐温在那个时代也曾用欣赏的口吻评价过中国人的工作理念。他说中国工人“是安静的、平和的、温顺的,他们从不酗酒。不守规矩的中国人极少,懒惰的中国人根本不存在”。

中国人的工作理念给马克・吐温留下了深刻印象,却引起美国矿工的强烈不满,因为这些人是到加州淘金的,却发现在金矿中,就像在大多数的行业中一样,运气总是垂青那些勤劳的华人。当时加州矿业委员会申明:华人矿工“在这里的表现是巨大的道德和社会罪恶。他们是社会公平机体上一道难看的疤”。

如此恶毒的攻讦,既有种族歧视的因素,也有政治和经济的因素,不可否认还有文化差异造成的不理解――为什么华人如此拼命地工作?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根基的国家。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决定了只有个人奋斗才能过上好日子,吃苦耐劳当然成为美德。而西方社会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更强调合作,个人若忽视他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就会反过来影响到自己的生计甚至是生存。

也许,在一个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吃苦耐劳的美德也有其负面的效应。就像一些外企公司的外国雇员抱怨中国雇员热衷于加班一样,他们认为这有失公平。自己生存也要给别人活路;下蛮力可以使自己活得更好,但同时也不要忘记让别人活得踏实。

用粮食种的蔬菜

我们杂志社的摄影记者到埃及工作。一日,他对着街景拍照,几个埃及人突然围住他,现出愤怒的神情,冲他大喊大叫。翻译说,埃及人指责他:“这里有那么美好的尼罗河你不拍,那么漂亮的落日你不拍,为什么要拍又脏又乱的街道呢?”这位记者告诉我:“实在是只有那个街道是我不曾见过的、独具特点的。我想要的是真实的埃及生活场景,又不是拍风景明信片。”

多年前,一个德国人拍了北京凯宾斯基饭店后面的垃圾堆,还有几只行走其上的小鸡。照片被放到网上,遭致中国人的一片责骂声。与埃及人一样,大家质问这个外国人为什么只是注意到我们的隐密之处并且去揭丑,为什么看不到中国首都比比皆是的美景。

上世纪70年代,应中国政府之邀,有左翼倾向的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来到中国,拍摄一部纪录片。在这部叫做《中国》的片子中,安东尼奥尼记录了小脚老太太和其他真实的场景,引起了当时有关政府部门的不满。当年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人民不可侮》等文章,痛斥他以“恶劣的用心和卑劣的手法”拍摄《中国》。

安东尼奥尼的说法是:“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直到2005年,《中国》才在中国首映。2007年7月31日,安东尼奥尼去世。

上世纪90年代,一个城市邀请中外摄影师拍摄这里的人们一天的生活情形。活动结束后,外国摄影家们被主办方招呼着上车离开。其中一位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地掉了队。当他在街头独自转悠时,看到了令他惊喜的一幕:刚刚还整洁的巷子,突然从每家每户的窗户中伸出一根根的晒衣竹竿,各色衣物随风飘展。他喜不自胜地拍下了这个真实的场面。

外交史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米兰在她的《尼克松和毛》一书中记录了l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时,到明十三陵参观的一幕:“孩子们涂着红脸蛋,蹦跳着;穿着崭新衣服的家庭,听着半导体收音机中播送的革命歌曲在野餐;朋友们在玩扑克牌,很明显在这样的天气里干这事实在有点儿冷。”在尼克松和他的随从们离开后,一位干部把半导体收音机收进一只大口袋里带走了。作者说,这是中国人制造的景观。

我们传统的待客之道,是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客人,把最珍贵的礼物送给客人,用最丰盛的餐食招待客人。上世纪50年代,一些还不富有的农村人,在招待贵客时,往往会到富裕的邻家借一只铁皮暖水瓶或是其他一些看上去体面些的东西摆放在家中。从这里可以看出,将待客场景布置得比现实更好,与造假无关,只关乎面子和对客人的重视程度。

这几年,一些大城市禁止在主要道路两侧停车,禁止流动商贩在街头摆摊。这些都与城市形象的塑造有关。北京取消了广受市民欢迎的黄色“面的”,也是因为它的简陋外表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不相符。

待客至诚的极致要算是这条消息了:“这里的蔬菜受到特别优待,栽种时底肥用黄豆,在生长期还要把黄豆打成浆经过发酵浇灌到地里。还要定期喷施奶粉、白糖、醋等配比成的液体。黄豆促进生长,奶粉、白糖可以提高蔬菜的口感、增加甜度,醋可以使蔬菜的颜色更加亮丽。”这番话是一家种植有机奥运蔬菜基地的技师说的。为了让2008年参加奥运会的各国宾客满意,我们下的功夫真是不小。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

小时候,邻居做了馅料独特的饺子,送过来请我家品尝。我只咬了一小口,就被那种陌生的味道唬住,再也不想吃。次日再见面时,邻居女主人问我:“阿姨包的饺子好吃吗?”我老老实实地回答:“很难吃。”阿姨的笑脸有点儿发僵,一旁的老妈就很尴尬。待那邻居离开,老妈板了脸骂我不懂事,乱说话。我不解,为自己申辩。老妈开导说:“不好吃,也要说好吃,人家好心好意拿了东西给你吃,你这样说话,会让她伤心的。”

1994年去西部一个不富裕的省出差。朋友们听说我到了,就“挟持”了一个当地的有钱老板请我在一家有名的酒店吃饭。席间,这位老板得意地介绍这座城市的变化:有多少酒店、多少卡拉0K厅等等,还问我:“不比你们北京差吧?”10年前,我曾到过这个省份,这帮朋友就是那时结识的,因为一同到沙漠和戈壁中工作了一个多月,算是共过甘苦的知己,就口没遮拦地说:“我不喜欢这里变得像北京一样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我还是喜欢l0年前这个城市的古朴。”此话一出,那老板再也没有与我说一句话。席散,朋友对我说:“人家好意带你到最好的地方吃饭,你怎么说这种话?多伤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友谊,中国人节衣缩食支援友好国家的人民。传说出口到友好国家的苹果都是千挑万选一般大小,当时的中国远远谈不上富裕,但是能够帮到自己的朋友,吃苦也心甘。却不料,后来国际形势突变,我们的付出没有得到曾经希望的回报,这让人感到很受伤。

2007年,不同的国家纷纷报道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甚至有些国家的媒体告诫该国的公民:不要买中国的产品,中国是一个造假的国家。有国内的报道说,中国以最低廉的价格、高出本国质量的标准为那些国家的人民提供食品、玩具、服装等等产品,他们在享用的同时,却指责中国,这实在有失厚道和良善,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随着中国产品质量被揭出问题,中国也接二连三地揭出了一些国家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所有人都相信,这些国家的产品并不是现在才有问题的,但为什么要在别人揭了我们之后,我们才去揭露别人呢?为了显示我们的宽容和友善吗?为了和为贵的处世交友之道吗?

我所在的这家对外出版机构,有不少外籍工作人员。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外国雇员,无论来自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来自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平时都与中国人相处友好亲切,但是,只要涉及到其个人利益,无论是金钱还是福利,他们都会非常严肃地和你商讨,一点儿不能让自己应得的利益受损。

在所有这些事例中,你会发现,中国人息事宁人、以友情为重做出奉献甚至牺牲,但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受伤的总是中国人。

转弯抹角

十几年前,台湾一家小公司的老板想模仿美国的电视片《芝麻街》拍一部人偶剧,用有趣的情节,教小孩子学习算数。她请人找到两位电视台儿童节目的编剧和导演,一起策划写作剧本。我也在被邀之列。

初次见面安排在这位老板的家中。她的热情出人意料,对待我们几个陌生人好似老朋友一样,甚至谈到了彼此的家人等私人话题,然后才转入正题,讨论剧本。中午时分,老板叫了比萨饼外卖当午餐,并一再抱歉食物太过简单,有失恭敬。两位电视台的编导很和气地表示不必客气,比萨饼就很好等等。当天,敲定每个人先试写两集,便结束。

出得门来,两位编导就气愤地指责这个台湾女人“太小气”,第一次见面,竟然不请一桌像样的午餐,实在不给他们面子。这些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身份很特殊,因为他们能影响公众舆论,女老板的“工作餐”显然让两位感觉受到了冒犯。但他们当面是不会表示出这种不满的,反而会让对方认为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满意。更糟的是,这两位由此得出结论:这个台湾老板很精明,合作一定要小心,先谈定钱,再交剧本,否则会吃亏的。

试写的两集交过去后数日,我接到台湾老板的电话,她对那两位编辑的剧本非常不满,怀疑他们的能力,甚至怀疑他们如何在电视台工作了那么多年。她觉得我写的东西符合她的预想,打算炒掉那两位,只与我合作。不过,她不肯直接拒绝那两位,而是打算编一个资金没着落、剧本暂不进行之类的借口,请我帮她一起演这出戏。

一天后,其中一位与我相熟的编导打电话来,显然老板跟他讲了这件事不再继续的决定。编导不相信这个借口,他认为他们试写的剧本非常好,女老板不过是想把它据为己有,名利双收。因此,他们打算联手与女老板抗争,让她付出代价。

看得出,双方都在拉拢力量,我处在中间,左右为难,只好找了个借口退出。后来听说这个事情没做成,他们还反目成仇。

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就因为几位都不愿意明明白白表达自己的心意,便造了一出复杂的闹剧出来。

用策略引导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是坦诚以见使事情得以进行,似乎是某些中国人的特点。我一个朋友的公司看中了一家外国企业在某个领域的优势,想与其合作,对方刚好也想借助这家公司的本土优势,便提出合作条件。但朋友的公司没有能力达到对方的条件,担心合作不成,找出各种借口来推托,却不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无能为力。外国人显然搞不懂他们的这种转弯抹角,还是不断地想出各种办法要促成此事。结果,一年又一年过去,合作一直停留在纸面上,外国公司不断地猜测中方的意图,却不得其解,当然也不得其果。

中国有一部十分著名的古代兵书《孙子兵法》,那里面充满了声东击西的谋略。据说这些年《孙子兵法》被西方的商界所推崇,作为企业经营法宝。事实上,这部兵法出现于诸侯相争、扩充霸业的年代,所有的计谋都是为了击败对手。在当今的全球经济中,竞争者之间往往会通过协作达到双赢。《孙子兵法》的计谋是不是适用于现代企业、商界,真是很难说。

(摘自《趣读中国人》,外文出版社2009年出版,定价:2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