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悟读中国人的面子

2010-03-01 16:28:00 来源:书摘 唐 林 我有话说

面子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什么是面子?我个人认为,面子是相关人群中的相对重要性,而相关人群就是两拨人的交集,一拨人叫认识你的人,一拨就是你认识的人,认识你的人和你认识的人的交集叫做相关人群。你的面子只在这个人群当中才有意义,你要到了美国谁也不认识,你说我是谁谁谁,没人理你,面子就失去了作用。这

个相对性就意味着你高我就低,我低你就高。所以,相关人群当中谁倒霉了,其他人不见得就悲哀,有时候会挺开心。你们想想是不是有这个情况?我们中国人是典型地容易把他信作为自信的一族。别人觉得自己重要,自己就会觉得自己非常重要;自己觉得自己再重要,如果别人不觉得重要,那还是不重要。有没有面子只看一个标准,就是有没有被人羡慕?所以叫“没面子的人羡慕人,有面子的人人羡慕”。

面子的主体

个人有个人的面子。家中,男人有男人的面子,女人有女人的面子,小孩有小孩的面子。家外,领导有领导的面子,同事有同事的面子。家庭成员互为彼此的面子,家里面男人是女人的面子,女人是男人的面子,孩子是大人的面子,大人是孩子的面子。面子看起来是个人的价值,实际上是一个家庭的价值。个人的价值实际上是自由,家里的价值是荣誉,是家族的荣誉。这个荣誉在既定的等级中形成了特有的面子。必须要有等级,没有等级形成不了面子。贾府的人为什么都对贾宝玉毕恭毕敬呢?因为他承载着贾政、贾母的面子。所以,家是面子共同体。一家人共用一个面子。曹雪芹有一句话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家里具有最大面子的那个人撑着家里的面子,这个面子本身也就成为家庭的面子。中国人有一些老话,比如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啦,比如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倒霉的时候叫“树倒猢孙散”,这都跟面子有关系。一个家庭成员面对家的面子,他的言语和行为只能有三种后果:一种后果叫挣了面子,也叫挣脸;第二种后果叫保了面子,面子没增加没减少;第三种后果叫丢脸。考上北大是挣面子,在北大退学就是丢脸。

什么是相关人群?有句老话说“我们不是为自己活,我们是为别人活”。这个别人是谁?就是我讲的相关人群。我刚才定义了,认识你的人和你认识的人的交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熟人。我们的文明特别鉴定生人和熟人。熟人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中“礼”字的生命空间,离开了熟人,跟礼没关系。相关人群也是我们中国人人情的施展范围,离开了这个相关人群就没有了人情。熟人之间彬彬有礼,尊卑有序,有人情味。但是,假如是生人呢?民间有一句话叫“不打不成交”。打完以后才知道原来你是老张的儿子,这样就开始有了交情了。在北京早晚段高峰时开车显示的就是典型的生人人格,谁都不让,能抢就抢,有个空间就钻进去。

熟人之间又分三个概念,叫内外、亲疏、远近。谁是内?面子的主体是家,家内是内,关起门来,什么话都好说,家丑不外扬。家外就是外。家外又要分是不是丈母娘,是不是大姨子,这个叫亲疏,要搞清楚哪个亲哪个疏。在亲疏问完以后就开始问远近。远的可能就叫朋友,近的我们经常叫哥们或姐们。当然还有其他的概念,任何关系都是从不认识到认识,然后从远到近,这是一个过程。所以相关人群在我的理解当中是特别重要的概念。要再伸展一下,它是社会价值的判断者,社会纠纷的微观解决者,也是好处交易的实现者和中间人。

面子的序列

要讲面子就一定要讲龙椅,面子是与龙椅的距离。离龙椅越远越没面子,离龙椅近了,即便是太监都很有面子,要不然宦官魏忠贤、李莲英等等,怎么都是很有面子的人呢?想娶个老婆也是可以的。当然面子还分绝对面子、最大面子、最小面子、绝对没面子等等。

再就是面子是跟有面子的人在一起。今天晚上易老师跟我一块吃饭,我就觉得特别有面子,什么原因?因为他有面子。这是我们为什么有些活动一定要拉一个有面子的人来。当然,面子还有一种叫非富即贵。过去,官方的面子就是一个“贵”字,从一品到七品这都是面子。民间的面子就是一个富字,看谁宅子大,谁的轿子大,谁的老婆多。我这些东西能解释《红楼梦》、《三国》,能解释《水浒》,但不能解释《西游记》,因为《西游记》不是生活。

孔子说过一句话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许因此非富即贵成了两三千年我们中国人的人生意义。另一种不很贴切的概括也叫福禄寿喜。福,原来的含义可能是子孙满堂。禄,皇帝给钱就是禄,龙椅主给钱就是禄。寿,长寿。喜,久旱逢甘露,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这些都是喜,娶老婆的时候是最喜的。

我比较早研究的一个概念,也是我的体系当中比较核心的一个东西,叫中国人的四个“我”。弗洛伊德也说四个我,我不研究他,我就讲我自己的想法。第一个叫“奴我”,第二个叫“主我”,第三个叫“本我”,第四个叫“真我”。

在比自己面子大的人面前,一个人就开始变成“奴我”。在比自己面子小的人面前就开始变成“主我”。什么叫俯仰无愧?就是做好奴我,做好主我,这是我的理解。“本我”,就是在家庭里面做的“我”。我叫他好男人,好女人,好男孩,好女孩。“真我”即三句话:想自己喜欢想的,说自己喜欢说的,做自己喜欢做的。静下心来问自己,你想的是不是自己喜欢想的?说的是不是自己喜欢说的?做的是不是自己喜欢做的?假如是,这就是真我。“真我”就是自由的概念。再来看“主我”、“奴我”,在社会当中越有经历的人越容易有感悟。

做好“奴我”就三个字:乖、巧、能。顺序不能变。乖就是听话,听话在我们中国就是服从。第二是“巧”,巧是说话,也包含了知道什么时候不说话。我们整个的人生艺术围绕的是一个说话的艺术,而不是做事的艺术。我们有很多话,比如“祸从口出”,“沉默是金”,老子说“大巧若拙”。巧和不巧是做没做好“奴我”的关键。那我想只乖不巧的可能是个老实人。

我们讲“说话”要有脑子。再严重的坏事我们看得下去,但是再轻微的坏话我们听不进去,一听就急。什么原因?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讲究内省,对自己的不足考虑得太多。郭晶晶跳水都跳成范本了,结果杨澜采访她,她说我除了跳水什么都不会。你说你要什么都会干什么?能跳好水不也挺好吗?而美国巨人菲尔普斯就觉得他就是世界冠军,那就是了不得。内省文化的结果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不足非常清楚,所以别人再说点儿我们的不足我们就容易急。只有听到好话,我们才能开始感觉自信。这也就是中国人的所谓他信。

这第三的“能”就是善办事。能字可有可无。这里面还有忍,就是口服心不服啊。还有谋啊,断啊,等等。

现在讲“主我”。要做好“主我”就是两个字:恩、威。恩威两者并重。恩是给好处,威是告诉你我有可能给坏处。这是领导们调节上下关系非常重要的两条线索。表现良好的就给恩,恩是给实际的好处。要注意我们对领导有一个词,叫又敬又畏。敬源自于恩,畏源自于威。所以让部下想离开又离不开,因为怕舍了那个好处;想靠近又靠不近,因为感觉到那边有威,有距离。仔细想想刚才我讲的说话、听话。很简单,就是主我说话,奴我听话。我们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在那儿想说就说的。我刚才讨论过真我的定义,其中有一项是说自己喜欢说的。你要是觉得自己想说就说,说自己喜欢说的,你在中国社会一定走不远的。你一定要想清楚什么时候可以说,特别要想清楚什么时候不说,才能走远,我不是教大家这么走,我只是在理解,在感悟中国人。

这样奴我、主我的等级化,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也经常有。我们经常说“下去吧”,西方人说楼梯在哪儿呢?没楼梯怎么下去?他这不是下去,而是觉得他比你高,他让你下去。另外一个词叫“滚”,东西往上是滚不上去的,平地上滚不起来,往下滚起来就很顺溜,这也是一个等级词。

主我、奴我导致了中国人的变脸文化。举个例子,一位处长从局长的办公室出来时说:“局长您讲得太对了,我回去马上就组织稿子。您早点回去休息,看您这几天都挺憔悴。”然后带上门,一转身见到一科长,脸一下子就沉下来了,“你来干什么?”这是因为他原来那把椅子是坐南朝北,结果一转过来发现自己的椅子坐北朝南了,马上就变脸。

中国人在上下的关系中是分奴我、主我。那么左右怎么着?也就是分不出上下的时候怎么办?

我叫它“看上下比左右”。我在牛年写过一个短信,这个短信里面有一句话叫“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活一个比字,比一个牛字”。究竟什么是牛?我总结了三句话来说这个牛。第一句话叫“听话的牛不过说话的”。第二句话叫“说话的牛不过说了算的”。第三句话叫“说了算的牛不过不说就算的”。(笑)过去有句老话,“人比人气死人”。我给后面加两句,“只要没气死,一定比到死”。比什么?比好处的拥有量,比面子的大小。我们的快乐本质上是比出来的,郁闷也是比出来的,动力是比出来的,泄气也是比出来的。举个例子来讲,大学毕业多年的同学聚会,总有一些人不愿意来,不来的原因是他觉得自己没有混好,跟混好的,发了财的,升了官的在一起他没有面子,还不如不来,不受那个郁闷。

你有时遇见一个中学同学,一起吃饭,回家后冲凉的时候突然觉得今天怎么心情这么好。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这时候就该问“存在”了,到底怎么回事?后来一想,你看他原来在中学牛啊,比我强多了,现在不行啊。(笑)当然也有可能感到心情特别不好。觉得原来比我差那么多,现在居然找这么漂亮的老婆等等。(笑)有没有这个现象?

这个比和谁比?对,和相关人群比。不认识的人咱不比。即便是一个双胞胎,一个生在中国,一个送到美国去养,他们也不见得能比。比,有很多结果。比了以后,第一是认输。认输以后产生两种结果:假如和你继续在一起有好处,他就开始攀附,开始跟你交朋友,开始对你点头哈腰;假如跟你在一起没什么好处,他就开始远离你。第二种是输了以后也可能不认输,不认输就开始“我就不信”,继续拼命。当然也可能不输不赢,那更得继续比拼。不比出个高低不罢休。当然也可能赢了,赢了以后心情非常舒畅,一个字,爽。

关于比,我们有一句话,在心里面说的。我们谁都比,比来比去,大家都是属于“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什么原因呢?我们有一个心理平衡术。心理平衡术也有一句话,叫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有这么一个差不多进入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心理平衡术,我们还总希望比上最好不是那么不足,比下最好绰绰有余。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方向。

主我、奴我还与我们讲的“气”有关。主我就是有机会顺气,奴我就是只能憋气,那“奴我”的憋气往哪里去顺呢?找你的“奴我”那里去顺。我们有气功,西方人没有气功,也不懂气功。我就琢磨他们憋气不够,这个气功要憋一定的气才能练,没气就没得练了,所以憋气顺气是和奴我主我相对应的。

主我对着奴我顺气,奴我对着奴我的奴我顺气。这样一路往下,最下面有一拨人,鲁迅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叫阿Q们。这拨人是下面没有人的人。下面没有人,他们没有顺气的地方怎么顺气呢?他就回过头来,把“奴我”在脑子里面想成“主我”,把“主他”在脑子里面想成“奴他”过一把意瘾。这一把意瘾就是“儿子打老子”,就是阿Q精神。不见得每个人都普遍有阿Q精神,这是作为心理平衡术的一个特例,也就是到了最底层的时候才容易产生的这么一种文化现象。同时,每个主我,除了龙椅主,都同时又是奴我,所以谁都带着些阿Q。这就是为什么阿Q这个文学形象那么打动人。

接着讲面子与自由。有两句话大家记着,错和对都容易记。就是“西方人舍什么不舍自由,中国人丢什么不丢面子”。这两句还好懂,后面两句难懂一点,就是“自由是西方人的面子,面子是中国人的自由”。西方人体面不体面就看你实践还是没有实践自由。中国人自由不自由就看你够得上还是够不上体面。你要是够得上体面就能实现你的目标,就能把事情给做成了,这是中国人的自由。西方人讲的是一种相对自由,自由的前提是说你能做我也能做,你不做我也不做,基于的是一种平等理念。我们的自由相对说是一种绝对自由,是说我做你就别做了,这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面子。我们的面子是一种实现能力,是一种做得到面子比他小的人做不到的事的能力。

  (摘自《北大讲座》第二十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版,定价:2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