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怎样培养一流研究生

2010-05-01 16:08:00 来源:书摘 饶 毅 我有话说

这是一次和身处美国芝加哥的著名旅美生物学家饶毅教授的成功连线,问者与答者就研究生教育问题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对话。

问:目前国内硕士生公共课实行全国统考,考生一次只能报考一个研究生培养单位,您认为研究生招生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我觉得招生关键是要建立

竞争机制。要允许研究生报考多个学校(培养单位),使得各个学校(单位)关心怎么样才能招到优秀的研究生,在学校(单位)之间形成竞争机制。现在这些学生都可以申请多个海外学校,为什么在国内只能一次报考一个学校(或者研究所)?海外多个研究机构可以竞争一个中国学生,而在国内,只能是一个单位竞争学生,这等于是我们自己害自己,使得学校没有竞争的压力和提高培养质量的动力。我们不让竞争是怕国内各个研究机构之间竞争,这已经是个假相了,因为我们已经在和海外竞争了,还怕和国内竞争?应该开放中国的研究机构,让学生来选择这些研究机构。

用不着统一管理,过几年审核这些学校,它就不会乱搞。如果哪个研究机构、哪个老师要这样做,那就是自讨苦吃。一个老师如果招不合格的人,对他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我打个比方。他认为自己可以收容难民,他把自己的实验室变成难民营,那过几年他自己就会变成难民,因为别人会不给他经费。教育部和管理机构每过一段时间审核研究生录取,他如果不合格率太高了,或有很糟糕的招生舞弊现象,就可以惩罚这个老师或单位。老师、学生为非作歹是不能完全避免,但你要想,如果后面有检查制度,他们就会有压力。

  问:2002年6月13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报道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请来“越洋教师团”,开设了一流研究生课程,并评论说:这是“将世界水平研究生教育带入中国的教育项目”。以后有大批的一流科学家来中国为研究生授课。您认为上述做法的意义是什么?

从2000年秋开始,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面向生命科学领域一年级研究生,开设了“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课程。这是一门必修课,不是选修课;是讲课,不是讲座。

当时,我和吴家睿是组织者。我们的原则是,这门课要请那些用中文讲得最好的人来讲。不仅要给研究生讲授最基本的知识,还要在讲课的时候营造创造性环境,让学生讨论未知的东西,让学生有批判性的态度,让他们学会思考。要让研究生知道,不管是看《自然》的文章,还是看《科学》的文章,都不是单纯地学习,而是要发现:有什么对的、有什么错的,有什么东西可以启示我们。

有段时间,我们开卷考试。让研究生将问题带回去想,过一段时间再交卷。这样他们就会去思考,不受课堂限制。几年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学过这些课的学生,就会批评性地读文章,探索性地想问题。

当初有些老师反对这种做法。我也承认,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这种教学中得到提高,但只要有20%或30%、甚至10%的学生,获得了和以前不一样的结果,他就不仅能带动其他学生,还可以促进整个风气的改变。这10%到30%的学生,对科学的品味就会不一样。

问:现在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更多的是标准统一的教育模式,比如大班授课、统一考评等。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研究生教育是直接引入研究前沿的个体化教育。我认为做到这一点有两个前提:一方面,老师要发现学生的不同:另一方面,学生要发现自己的特点。人的能力都有强有弱。老师要在前两年发现学生能力的强弱所在,判断弱的地方是不是可以改掉。改得掉的要让他适应这个改变,改不掉的要使他认识到这一点,用他的强项,做他能做的事。

我有一个白人学生,很聪明,想法也很好,很会玩各种仪器。做实验时,他喜欢用新仪器,但那得花钱。他想做现代成像,但实验室原来很少做,高级的成像不是我们的长项。我就观察他是否有能力把新的仪器、新的技术、新的东西在实验室里建立起来。后来,在我自己不会的情况下,买了仪器让他去做。再后来,他就帮实验室建立起了分子成像技术,用现代成像技术观察活细胞里的分子活性,这是当时世界上很新的一种技术。这就是说,看到学生有这个能力,我就愿意冒险,花必要的经费。这个险也是值得冒的。这个学生最后获得了哲学和医学的双博士学位。

还有一个例子,是我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学生蒋辉。最初上课、听讲座的时候,他就表现得很聪明。他和我一起做研究初期。我们做神经纤维的导向,我们经常讨论,前期我说得多些。中间的时候,我发现他经常有新思想,比如他提出一个想法,要做极性。这是一个新东西。我说,我们现在可能还做不成。后来他又提出来,也有具体途径。我判断我们有做这个新题目的可能。就一起讨论、互动。他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论文发表在《细胞》杂志上。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东西是我想到的,而有些东西是他想到的,所以不是单纯的我教他,而是在一起讨论和研究过程中取得进展。

老师要因人而异,要鼓励研究生的创新性想法,千万不能压抑或笑话学生,因为老师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开始的。你要看到学生的长处,让他发挥。我觉得这才是研究生个体化教育的具体做法,也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律。

我觉得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应该是:学生“和”老师工作,而不是“为”老师工作。一般而言,学生在前期需要多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些辅导,但我不认为这是雇用。学生是为自己工作。我对每一个学生和实验室每一个做实验的人,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和他们说:你是做实验的人,最后做什么由你来决定。你可以跟我讨论,但是决定权在你。这在科学上就是一个平等的合作关系。比如有个叫吴伟的大学生,他起初到我实验室时做技术性工作,l999年他以第一作者在《自然》发表了论文。

有些老师觉得我这样很奇怪,觉得让学生甚至技术员决定课题,怎么可能?怎么不是学生听老师的话?这可能是我们对学生的预期不同。学生做得比我更好,我高兴还来不及。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可以得到提高。所以我不觉得这样很愚蠢,相反我喜欢这样。科学前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老师和学生能经常互相刺激,那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气氛,在精神上是一个很愉悦的过程。

  问:中科院研究生院目前正在酝酿研究生进校一年后再确定老师,您认为继续选择和转换老师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选择老师的问题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学生不要觉得哪个老师强就一定对你合适。因为如果老师和你的性格不匹配,这个老师再好,实验室成果再多,对你也不合适。另一方面,对老师而言,这个学生跟你不匹配,不要觉得他样样都不行,要允许他去别的地方,也许他跟另外一个老师就可以做得很好。比如说一个学生要去另一个实验室,那个实验室的老师性格上与他很匹配,并愿意教他,那对这个学生就很好。

所以,我认为师生关系完全是一个匹配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婚姻有点相似。这个人和那个人的婚姻不好,并不意味着和别人就不能和谐。老师和学生也是这样,要把心态放开,老师不要打击学生的信心,不要认为学生要求转换老师就是老师没面子。在实际教育中,要允许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选择与转换;而这一过程遵循的原则,就是大家在精神上实现匹配。不要觉得我不跟你了或是我不要你了就是对对方的惩罚。

问:谈谈您对研究生们的建议。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究生如果选择科研,要想好这一辈子做什么。这个问题是要经常想的。长远做什么和现在做什么要联系起来,从现在开始。同时,不能依赖他人。其他人都是辅助和劝告,而生活和事业中的关键,都在自己手上。

我觉得每个人要在做研究的时候动脑筋,然后不断认识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认清自己的强项、弱项。不要跟着别人,因为人的特长不一样。不要把科学看成最崇高的事情,科学只是一个选择,如果对前沿真正有兴趣、愿意探索的话,选择科学研究比较合适。如果你觉得探索起来很烦躁,也许做科研并不特别适合你。科学前沿的探索是一个很不踏实的事,对这不踏实的事情你要喜欢才行。要发掘有趣的东西,要把做科研作为一种探索才有意思,因为最有趣的科学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而不是完成一个简单任务。如果一个人很喜欢完成任务,也许他不适合做科学研究。

另外,要多动脑筋,要注重思维的训练。你看,同一级的研究生过了几年后会有很大差别,原因就是表面上看这几年大家都一样,其实每个人做的事情是不同的。毕业的时候,不要光看他发了多少文章,还要看他以后能做多久。有些人文章做得好,但动脑筋有限。我经常举一个例子:有些人研究生时期出的文章多,是因为那个实验室文章很多,他一去就能上手,做很多东西;但是到博士后阶段、到自己有实验室后,他就做不出来了。为什么?一是他读研究生的时候,自己动脑筋并不多,以为跟着学长做就行了。第二,实验室成果多的时候,学生常常缺少一个在黑暗中、在灰色环境下探索的过程。因为实验室走得很快,一大堆东西要马上做,他就缺少独自探索的经历,就很难练就探索的精神。这样的恶果,就是他以后不会独立思考,可能也无法承受挫折。

所以,学生不仅要争取出结果,更要培养勇于探索、承受挫折的精神和能力,没有这些,后面就很难办。

  问:你对学术造假有何见解?

这是很重要的事,做科学的千万不能造假。科学研究要求所有的人诚实。造假有两个坏处。第一,是对科学、对你自身的损害。如果你的成果是假的,那我和你讨论、看你的文章都是浪费时间,这样不利于科学的进步。造假只要有一次被拆穿,别人再也不会相信你,没有改正的机会。第二,让自己有可能遗漏对科学的新发现。有些人造假,是因为实验结果不好,影响他发文章,他就把部分实验结果藏起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千万不要藏起来,有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没什么意义,但有些结果却可能是科学上最重要的突破。你为了发文章把这些结果藏起来,实际上是发了小文章把大事情耽误了。

  问:您是否赞成大范围推行硕博连读?

我觉得中国科学院现在已经开始这样做了,慢慢取消博士入学考试,大面积推行硕博连读。硕士和博士不要分开来考,否则,硕士做不好,博士时间也太短,会成为两个“短平快”。学科之间可能有差别,我觉得生命科学应该这样。

但连读5年甚至更长时间,研究生可能会觉得乏味,兴趣会减弱。如果他觉得不行了,他可以不再读。如果他兴趣改变但能把课程坚持下来,他可以获得硕士学位就毕业。

我认为,关键是对于研究生,不要强调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应该让各个所的研究生委员会去决定某个研究生能不能毕业。研究生入学后,这个委员会要跟踪学生,最后委员会投票决定这个学生是直接拿硕士学位毕业,还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样可以使有潜力的学生慢慢去探索更好、更重要的东西,最后他自然会做出创新性的成果;而对科研兴趣不大的学生,自己很可能想要这个博士学位,但这个学位可能会害了他。因为如果没有博士学位,他可以选择更多的行业或领域。对他来说,拿到博士学位其实缩小了他职业选择的范围。我建议,不要让不适合做科研的学生牵强地拿这个博士学位,应该让他拿到硕士学位后就去择业。

问: 2005年来华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十四万多,首次超过当年我国出国留学生人数。您对此怎么看?

1995年我开始回国,1999年以后和国内研究生接触更多。我切身体会到,现在中国有一部分研究生的质量,比美国好大学的研究生都要好。现在千万不要认为好的学生都在美国,而中国学生不行。这不是事实。中国部分学科、地域和机构的研究生,本身的素质和现在做的研究工作,比美国好的大学的研究生还好。这个优秀学生的比例也许不高,但的确存在,我相信五年、十年以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批学生里面产生杰出的科学家。这批中国的研究生,将做出世界一流水平的成果,有些会比他们同期去美国读学位的同学做出的成绩更大。

(摘自《饶议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版,定价:2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