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特色,使我们凝聚
李瑞英 

  在2006年2月召开的光明日报社全社工作会议上,编委会鲜明地提出了"特色年、质量年、管理年"的部署和要求。

  突出特色,是传媒业激烈竞争的新要求。

  突出特色,使我们对总结经验、开创光明事业新的未来,有了清醒的认识。

  突出特色,把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编委会带领我们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探索独具特色的宣传方式,策划独具一格的重大系列选题。

  《观察》版问世;

  《人物》版推出;

  《改革与创新》版见报;

  《体育》版面貌一新;

  《国学》版与学术界见面。

  这些新增版面,以其高品位、大手笔和知识容量大等特点,让读者耳目一新。

  紧接着,又推出了更具特色的大型栏目──《光明讲坛》。

  《光明讲坛》版面气势磅礴,尤其是所刊发的内容,学术底蕴深厚,让知识界和广大读者欢欣鼓舞。

  同时,经过报社策划的具有鲜活内容的重大选题和重大报道不断推出:

  ──构建和谐社会、力促科学发展系列述评;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

  ──贵州山村教师陆永康先进事迹宣传;

  ──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去世新闻事件报道;

  ──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宣传;

  ──世界空间科学大会、月球大会召开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成立、学部委员产生系列报道;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郑成思学术成就事迹宣传;

  ──文代会、作代会系列报道;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列评论和宣传;

  ──年终系列专版《2006·中国成长报告》;

  ……

  我置身于报社"三个年"的旗帜下,置身于报社创新发展的洪流中,总觉得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着我,使我这个原本有很大惰性的人,也渐渐融入洪流中 "跑"了起来,向前追赶着大家。

  在追赶中,我一次次不断加深对"光明特色"的理解和感悟。

"光明特色":抓住知识界关心的重大课题做深做透

  中国社科院成立学部、评选学部委员,是我在社科院1月18日举办的工作会议上得知的信息。新闻职业敏感性告诉我,这是知识界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回到报社后,我把这一信息向领导汇报了,可在写的消息中却没有把它单独写出来。晚上7点多钟,我正在万寿路与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办公室有关同志等聚会,接到《观察》版主编王金福的来电说,天林总编和何东平副总编要求把这一消息改写成深度报道,刊在《观察》版上,并让我尽快赶回报社。

  我赶回到报社已10点多。这时,王金福与殷泓已把稿子改写得差不多了。东平提出,文中最好能有专家的看法。我赶紧采访几位专家,请他们谈重建学部的意义。尽管这时已十一二点钟了,李京文院士、徐崇温研究员等对此话题仍十分兴奋,滔滔不绝地与我谈了好一会儿。东平一直与我们在一起,一字字地斟酌、修改,确定题目,安排照片,布局版面,干到凌晨3点多钟才完稿。第二天,本报在《观察》上刊出中国社科院推出评选学部委员等举措的深度报道,向知识界传递了这一重大信息,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这一文章,虽署的是我的名字,但实际上是由大家集体创作而成的。

  之后,根据何东平副总编的指示,我紧紧跟踪报道此事。

  7月17日,我得知中国社科院公示首批学部委员名单,不失时机地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写出了《中国社科院公示首批学部委员名单 原六个学科片将改为五个学部》的消息,于18日刊出。消息刊发后,本报和社科院都收到许多读者的电话。当晚,东平副总编和金福主编决定在《观察》版上深入介绍这一重大事件,并将公示的首批学部委员名单呈现给读者。在他们的指导下,史楠同志写出了半个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公示首批学部委员名单》。这篇报道我并没有动笔,只是看了看,修改了一点,可在我回家以后,他们商量版面时,把我的名字加上了,而且放在第一作者。第二天,也就是19日,我上班后一看报纸,呆住了,怎么署上了我的名字?虽然,他们都说我付出了,是应该的。可我不能不借写"家书"的机会说明,也好慰藉我一直不安的心灵。

  8月1日,我得知首批学部委员经过公示讨论后正式产生。于是,写出独家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产生》。当晚,领导决定在5版上用整版推出学部委员的头像和简历。李景瑞副总编、金福主编、史楠与我共同工作到凌晨3点多。第二天,这一消息和版面在知识界引起轰动。

  8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我撰写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成立》消息和本报评论员文章《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成立》,经过总编辑的审阅,在李景瑞副总编辑的精心润色后,在8月4日一版刊出。

  本报及时跟踪报道而又全面深入分析了知识界关心的这一重大事件,在知识界中引起热烈反响。全国数千次网站转载。这组系列文稿均被报社评为好稿。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冷溶致函总编辑,感谢本报准确而全面的报道。

"光明特色":抓住具有理论前沿性的重大报道做大做强

  "构建和谐社会、力促科学发展"系列述评,是报社为迎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而策划的重大报道项目之一。2006年9月25日晚,策划部主任陆彩荣转达总编辑指示说,要从理论角度写一篇反映广大知识界对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意义的述评报道,将于10月8日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当天,作为首篇推出。

  我知道,十六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但这一课题在四中全会提出后已有一段时间了,且胡锦涛总书记多次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战略目标、价值取向、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理论界也发表了不少论述和谐社会建设的文章。怎样在短时间里写出既有理论新意,又能体现"光明特色"的重头报道,我心里一点儿谱都没有。

  大着脑袋,我把"光明日报社2006年度全社工作会议"文件找出来看了一遍,自己先确立了写文章的指导思想:体现"光明特色",就要把文章"做大做强",既体现理论视角独特、立意高屋建瓴,又要给人们鼓劲,写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亲和力、感召力,以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伟大的实践中。

  文章的指导思想虽然定了,我并没有急于动笔,而是首先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论述。通过学习,思路渐渐清晰,我决定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下笔,分三部分来写:一是战略决策: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二是人民共识:找到中国科学发展的新道路;三是时代呼唤: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新发展。

  国庆节期间,我走访和电话采访了数十位普通群众和专家学者,从不同社会层面调查和了解人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想法与认识。

  可是,怎么把理论文章写得精彩些,尽量能吸引人呢?思前想后,我觉得首先破题尤其重要,一定要紧紧抓住人心;其次是写作风格很关键;第三是在阐述观点时一定要夹叙夹议。

  经过苦思冥想,我终于用了"社会主义为谁建设、怎样建设、靠谁建设"这句话来破题。我觉得,这是中国共产党57年执政始终面临、执著探索并不断回答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为了把文章写得可读性强些,我尽量采用撰写政论片的手法,把枯燥的理论话语写成较短的句子。同时,尽量把胡锦涛总书记和群众及专家学者的语言、心声和意愿用叙述与评论交叉的方式讲出来,力戒枯燥无味。

  10月5日,李景瑞副总编辑与我和李亚彬约好下午4点在报社集合,审阅我们各自写的稿子。他审阅后,分别提出意见,指示用我的稿子,把亚彬稿中的一些文字加进去。我们改后,他在当天深夜进行了长时间的编辑和修改。

  10月6日,总编辑审阅该稿,提出修改意见,并指示请李春林编委接着修改。他还打电话给我,讨论文中的一些提法。

  10月7日,春林从下午开始修改此稿,一直编到晚上。在他的精心润色后,该文才成为现在的样子。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春林把大标题改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理论新发展新境界》,使之与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题紧紧相扣,高扬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以及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

  10月8日,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当天,本报1版头条转3版,推出了这篇述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理论新发展新境界--构建和谐社会、力促科学发展之一》。述评见报后,立即在六中全会上引起热烈的反响,许多同志纷纷向总编辑要报纸。社会上反响也很大。中宣部思政所副所长董耀鹏发来短信说,文章写得很好,很受启发。中宣部新闻局研究处处长葛玮说,他们把报纸存了起来,留着以后写东西参考。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贵伦等说,认真读了此文。

  接着,10月9日-10月11日,本报连续推出了《和风劲吹神州兴--构建和谐社会、力促科学发展之二》、《新探索 新开拓 新跨越--构建和谐社会、力促科学发展之三》、《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力促科学发展之四》。这组系列述评,在知识界中反响十分热烈,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中宣部新闻阅评小组专门对述评进行了阅评,认为述评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较大的理论和宣传意义。知识界一些专家学者指出,光明日报开始注重策划,使宣传工作具有了超前性,并呈立体格局,令人高兴!

  "光明特色"这面旗帜,将我们大家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

  (作者为光明日报理论部副主任)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