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士面前,我代表光明日报
齐芳 

  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期间,6月8日晚走出京丰宾馆时,我遇到了严东生院士和夫人。他们对我说:我们在上海每天都看光明日报,没想到来开会也能看到,真不错!你们这次报道看来下了很大功夫,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不过我最欣赏的还是你们对科技报道一直持有的谨慎、认真的态度。

  读者的赞扬是对记者最佳的褒奖!

  院士群体是我国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最高学术群体,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是科技界、学术界的舆论领袖。我们报纸要作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知识界的桥梁和纽带,作中国的文化日记、学术日记,能否得到院士们的认同,是其中关键环节之一,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作为报社联系中国科学院的记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又很光荣。

  这次报道的成功,首先要得益于有一个好后方。每一次大型报道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媒体战争,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后方支持,是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报社领导早早批准了本报院士大会报道方案。总编辑强调要突出特色,分管副总编辑何东平同志也要求在竞争中发挥本报优势。会间,李景瑞副总编辑又要求做好主题报道。这些都对我们搞好报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科技部提前一个星期组织了报道小组,陆彩荣主任对会议可能涉及的重点报道作出了部署。会议报道中,陆主任白天关注其他平面、网络媒体的报道,对当天报道作出相应调整。晚上还要上夜班,审稿并且对报道内容进行组合。这次大会上,我们的报道得到院士的肯定,是同部门领导的及时调整分不开的。

  同时,在这次报道中,有的媒体就因为把关不严,在院士中引起了不好的反应。我们在报道中没有出现问题,也有赖于这个好后方的严格把关。特别是在值班副总编辑赵德润同志的把关下,确保了见报稿件的准确和严谨。

  其次,是同事间的亲密合作。"两院"院士大会分会场多,科学院的分会场多达7个。要想抓住重点,使报道丰满、充实,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在报道中,我主要抓现场消息,冯永锋则重点关注话题新闻。大家及时沟通、互通有无,思想上碰撞出了很多火花。而田雅婷和摄美部的赵洪波主要负责图片,他们的摄影技术很好,对院士却不是很熟悉,但在沟通后,我们得到了很多精彩的照片。院士大会期间,有关中国科学院报道,我们平均每天见报2篇消息、2幅照片,得到了院士们和科学院领导的好评。科学院李静海副院长、基金委主任陈宜瑜院士都对记者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听到了表扬,我们心里乐滋滋的。

  实话实说,同以往相比,这次的"两院"院士大会报道难度更大了。前一阶段某些媒体歪曲院士们本意的报道,使院士们对媒体普遍采取一种躲避态度。然而,光明日报一直秉承尊重事实、不炒作、不跟风的原则,得到院士们很高的评价。正如曾新益院士所说:"现在媒体似乎有一种'妖魔化'科技工作者的情绪,对于媒体我是能避就避,不是光明日报我就不接受采访了。"把这种评价正确地反映出来,也是我写《"希望光明日报越办越好"》报道的初衷。

  每一次采访和报道都会带给我很多收获。在这次报道中,我不仅拓展了知识面,和采访对象有了良好的互动,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感受:在院士面前,我代表光明日报。我想这也是在每一次报道中,在写每一篇文章时,必须持有的态度。

  (作者为光明日报科技部记者)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