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家
肖国忠 

  时光飞逝,转眼我来光明日报社已经半年多了。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在部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我从一个媒体工作的门外汉迅速成长为一名比较合格的媒体工作者。回首走过的路,思绪万千,感慨良多。

  作为一名新来的同志,我知道,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熟悉报纸编辑出版的各个流程。所以我服从报社人事部的安排,去各个部门锻炼。

  我先后去了检查、校对、总编室等几个部门。在4个月的时间里,由于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帮助,加上我自己的勤奋学习,我感觉自己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我认认真真地学习画版、仔仔细细地检查校对。每一篇经过我手的文章,每一条经过我手的新闻,包括每一个标题,我都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有时候觉得原标题用得不太恰当,我就与同事们一起讨论、研究,直到满意为止。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我发现自己不仅在工作上更加仔细,在生活方面也更加严谨、踏实。总编室的好几位编辑对我说:你看版看得非常仔细,你检查的版,我们放心。我想,这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上夜班锻炼培养了我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我把这种作风带到了编辑版面的工作中来。每次的学术版拼出来以后,我都会从头到尾认真检校几遍,对每个标题,每个字,每个标点,每句话,每篇文章,我都仔仔细细地核对检查。我感觉自己的挑错能力,相比以前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薄洁萍老师不止一次f 说,你现在的挑错能力比以前强了很多,我想这应该归功于我的刻苦锻炼。

  在外锻炼的时间里,我白天照常回理论部上班,协助主编编稿、画版、组版。当然,理论部的锻炼对我来说是最有意义的,因为毕竟我以后要从事学术版的编辑工作。认识到这一点,我对理论部的工作不敢有丝毫松懈、马虎。我认认真真的修改每一篇稿子,仔仔细细地画好每一个版面。记得有一天晚上吃完饭回到办公室,我看到办公桌上有一张主任留下的字条,是让我将一篇九千多字的急稿改到两千字。当时已经是晚上九点,我十点还得去校对部门上夜班。我于是利用九点到十点之间的一个小时以及凌晨两点夜班以后的时间马不停蹄地修改。到凌晨三点半左右,我终于将文章改好了。第二天上午,主任仔细看了我传过去的文章,走到我身边对我说,文章改得很好!我想,这是对我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较好的工作能力的一种肯定。

  天林总编辑来到报社后,对我们编辑的要求更严格了,编辑不仅要会编别人的稿子,还要能自己写出有分量的东西。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提高自己能力的方式。

  我虽然在上学期间就发表过一些论文,但那都是学术文章,篇幅较长,且都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从来没有在报纸上发表过东西。由于报纸相对期刊来说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篇幅短小,这就要求作者写作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好的概括能力。这对于写惯了学术文章的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严格要求自己,迎难而上,在编稿之余,努力写作,至今已经发表了《教育需要生活作底子》、《通过立法禁止虐待动物》等言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召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会》(与李瑞英合作)等消息,并且我的第一篇言论就被评为好稿。这都是报社领导指挥得当的结果。

  在报社,最让人感动的是同事之间的那种浓浓的、暖暖的情意,特别是领导对待下属的那种平易近人。记得9月份的某一天,我因为父亲生病住院,去邮局给家里寄了一点钱。回来的路上正好碰到天林总编辑,他关切的问我下这么大雨去外面干什么去了,我如实回答了天林总编辑。总编非常关心我父亲的病情,当即对我说:"如果老人家需要来北京治疗,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当时只觉得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田,眼睛不由自主的湿润了!我想,有这么好的领导,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即使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我记得在2005年全社记者大会上,天林总编辑说过一句话,他说,光明日报就是我们共同的家。现在,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光明日报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一起奋斗,相互学习,共同生活,我们的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了同事关系,已经是朋友,是亲人。我们的感情也已经不仅仅是普通同事之间的感情,而更多的是真挚的友情和浓浓的亲情!

  新年伊始,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我一定严格遵照天林总编"谋大局、做大事、办大报"和把《光明日报》办成当代中国的文化日记、学术日记的思想,在新的一年里,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为全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为光明日报理论部编辑)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