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风景线
喻国英 

  2005年,就像一个离去的朋友,渐行渐远,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入夜,我又梦见自己在山间小路上走着:一路上,有奇峻的崖,有幽静的谷,还有看不完的风景。

  怪得很,去年今日,2005年也是这样走进我的梦境。

  我就这样走着,看了一年风景。

  风景: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我至今保留着我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文件和读本。这厚近一拃的材料,伴随着我度过那难忘的144天。2005年1月10日,报纸上发表中共中央2004年11月7日作出的“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开始并未引起我足够的重视。直到1月25日编委会2号文件公布1月18日制定的本报开展这项教育的方案,才发现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严肃活动。中央派来督导组全程督导,本报“保先领导小组”将1月25日至6月10日每天的活动都作了满满当当的安排。日常工作,几乎成了“业余活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这4个目标,为大家耳熟能详。最令人感慨的是支部大会召开的“自我剖析会”,大家坦诚相见,有老一辈那种回到延安窑洞围炉谈心的温馨。

  风景:走进黄河源头

  5月底,应兰州军区之邀,我从北京飞往青海省省会西宁,又从西宁驱车翻越10座海拔4000米以上大山,走进黄河源头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大武镇,采访果洛军分区官兵。大武镇虽为州府,其实只有一条大街,两个红绿灯;大街的两端,各矗立一座钢筋混凝土牌楼:上书“雪域商城”4个字。街边,是一群群业务繁忙的回藏民众;不远处,就是皑皑雪山。按世界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海拔3700米以上为“生命禁区”,而果洛军分区的辖区,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这里,每年的冰冻期在200多天,大半区域不见树木,不长庄稼;人均寿命59岁。在这里,躺着不动,就相当于在平原负重20公斤运动。由于环境严酷,这里的军人都显老。果洛军分区政委王皇义与我年龄相仿,但看上去竟如耄耋老人——牙齿脱落,一头白发,满脸皱纹。在欢迎记者的晚餐上,他即兴高歌一曲《青藏高原》,唱得浑身战栗、头发直立,眼里饱噙泪水。看得出,他爱这片土地,愿意拼将满腔热血、一生性命,拥抱这片土地。

  这片土地,除了严酷外,也确实有美丽神奇的一面。最著名的是“一河两峰三湖”,即黄河,州内流经760公里;阿尼玛卿雪山,世界9大神山之一;年宝叶什则山,相传是果洛藏族的发祥地;两山终年积雪,为古冰川地貌,均系昆仑山支脉巴颜碦拉山之余脉;鄂陵湖、扎陵湖和黑海,是黄河发源地。这里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白唇鹿、雪豹、麝等珍稀动物10余种,有虫草、贝母等珍稀药材70余种,还有丰富的矿藏。我在这里采访3天,像一条干涸河床里的鱼,与令人窒息的空气拼争了3天。回到北京,写出《透支生命守望黄河源头 果洛军人树起党员人生标杆》的消息稿。消息稿的导语是:“想想看,如果把生活中的氧气减少近一半,你会怎么样?青海省果洛军分区官兵就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透支生命守望黄河源头,在雪域高原树起共产党员人生标杆……”这里,没弄一点文字技巧,全是我切身体验的自然流露。果洛军人的悲壮故事,也感动了报社领导,值班副总编辑李景瑞当即决定把这篇朴实无华的消息,刊发在6月24日本报头版头条上。

  风景:迎来我的第十一任总编辑

  6月16日,本报迎来第十一任总编辑天林同志。这话显然存在语病——熟悉本报历史的人都知道,担任《光明日报》总编辑的绝不止“十一任”。但对我来说,就是这“11任”。

  1974年,我不到21岁时入社,先后在莫艾、刘西尧、范戈、杨西光、杜导正、姚锡华、张常海、徐光春、王晨、袁志发等同志领导下从事新闻采访工作。31年喉舌生涯,可以用现代名僧李叔同的绝笔“悲欣交集”4个字来概括。

  早就听说过天林总编辑,知道他十年援藏,是个孔繁森式的先进人物;知道他常常春节不回家,深入藏区访贫问苦,是个干事业的“拼命三郎”。这回一接触,果然名不虚传。报社不到半年时间就成功创办新版5个。这样的办事风格和气魄,在本报(至少在我经历的30多年中)是鲜见的。

  2005年,我还应总参、总政之邀,观摩“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组织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报道的一线采访;年过半百的我,这一年还真正学会了开车,一头冷汗又一头冷汗地行进在北京川流不息的车流里……

  窗外,辞旧岁的红灯笼一盏盏亮起来。

  我的2005,真的过去了。

  (作者为光明日报军事部主任)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