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报社这个大家更温馨
范又 

  不经意间,2005年已悄悄离我们而去。不过这一年发生过的一些事却留在记忆里。

夏天不用打着伞办公了

  2004年3月刚搬进新报社时,三层编辑部很多部门都曾为头顶上有亮堂堂的天窗而高兴,那些没有机会坐在天窗下的同事可能还因此心理有些不平衡。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天窗下的办公室内温度不断攀升,坐在里面就像置身蔬菜大棚,又闷又热。特别是进了暑期,晴天,烈日当头,即使拉上遮阳帘,阳光也能射入,等于终日坐在阳光下,于是办公室里支起各色遮阳伞,成为光明日报奇特一景。而且尽管空调开得很足,在这些办公室里的人还是闷热难耐,而另一些办公室里的人又冷得发抖。雨天,由于天窗不严密,不少办公室滴滴答答直漏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05年初,报社经与建筑施工方协商,决定共同出资在天窗上方加设一层可遮阳挡雨的天棚。有了天棚,天窗下的办公室里,晴天不必再打伞,雨天不再担心漏雨。

饭卡中多余的钱用着更随意了

  以往,每逢节假日前,凭饭卡在报社用餐的人就得按要求突击花掉卡中剩余的钱。弄得食堂里排起长队不说,有时还不得不买一些一时并不需要的东西。等过完节真需要买什么的时候,卡里的钱又不够了,还得另付现金。

  2005年,这个老规矩终于改了。卡里多余的钱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食堂用不着突击采购、销售,大家也不必突击花钱,皆大欢喜。同时,食堂还恢复了早餐,为住在报社的人和早上来不及在家用早餐的人提供了很大便利。我虽然从没在报社吃过早饭,但是看着也高兴。

往总编室的邮箱发稿少了顾虑

  10年前,要发当日新闻,只要是在北京,不管路有多远都得赶回报社发稿,还得叫上负责审稿的部主任。自从有了互联网,通过电子邮箱就可以把稿件发回报社,即省时省力,又可减少交通压力。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报社没有为总编室配备专人负责取电子邮箱的稿件,每次晚间从社外往回发稿,都得麻烦总编室值班的编辑放下手里的工作帮助取稿。谁都知道,总编室夜班的同志晚上都在忙着拼版,工作十分紧张,再给他们添麻烦确实很过意不去,但是又没办法。

  2005年,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报社为总编室配备了专人负责在八小时之外查收发到电子信箱的稿件,我们往回发稿心里没那么多顾虑了。

大伙工资收入提高 报社经济实力增强

  从2005年10月份起,报社每位员工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收入。虽然与其他媒体比我们的收入可能不算多,但是在交谈中能感觉到,大伙对这次固定收入的提高挺知足。

  2005年,中央财政加大了对我报的扶持力度,报社经济实力增强,为报纸扩版等事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光明日报》每周增了12个版,还在上海、广州、济南、郑州、沈阳5个印点改为彩色印刷。

  这些说不上是什么惊人的大事,但事事办得实实在在,件件关乎报社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

  个人的小家庭总要用心操持、维护,经常有点让家人高兴的小变化,才能更显和睦、美满、有生气。报社这个大家也一样,需要我们都来关心、为她办点力所能及的实事,常有点令人振奋的变化,才能更温馨,更有凝聚力。我们期待着更多这样的变化。比如:在节省水电及其他用度方面,能有更多好措施;食堂大师傅新学到的厨艺能时常为大伙露一手;人人都爱看的《文摘报》能恢复为每位员工一份;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我们的报纸能办得多些可读性。

  《我的2005》征文活动,如同报社这个大家庭新添置的一本日记簿,让我们每个人都在上面留几句话,记下在这个集体里的见闻、感受和期盼。

  (作者为光明日报科技部记者)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