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英国
郭林 

  2004年秋,我赴英国任光明日报驻伦敦记者,得缘一线报道这个在英语学习中隔靴搔痒、雾里看花般遥视多年的国家。

  “伦敦还是雾都吗?”这是很多国内朋友在越洋电话中向我提出的问题。在伦敦度过了一个完整的2005年后,我可以说提这个问题就如同英国人问我们“中国人还留辫子吗”一样的隔阂,伦敦早已不是雾都,我经历的雾天无论是数量还是浓度都不及近年的北京。

  以我一年来的肤浅了解和感受,英国夹杂着历史传统的积淀和新生万象的繁荣,是一个充满两面性的国家。大英帝国已随泰晤士河的西逝流水消失于昨日,但英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依旧雄厚,按照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这个“衰落了的二流国家”国家实力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连续执政三届的是传统上代表劳工阶级的工党,但不止一位伦敦的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他们拥护的是过去富裕阶层的代言人保守党。这个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却在欧洲最彻底地拥抱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要找一根高耸的烟囱已经很难了。古旧的建筑到处都是,里面却活跃着最新的金融、贸易和科技活动。传统根深蒂固于英国人的言谈举止,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化却大行其道。这里法规细密如网,英国人受到的监视可谓世界之最,但少有人感到不自由。大量移民涌入这个他们向往的国家,但制造两次伦敦恐怖爆炸的恰恰是出生成长于英伦的移民后代。英国和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在其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取消欧盟对华军售禁令搁浅。吸引中国留学热的既有剑桥牛津这样世界级的学府,也有不入精英法眼的高校。现在要英国媒体一天不提中国二字都难,当然正面和负面报道都不难发现。这样使一个初到者目不暇接的现象可以找出很多。总之,如同在英国招摇于市的FCUK其实不过是正经French Communication U.K.缩写一样,如同英国人的彬彬有礼时时掩盖着保持距离和傲慢一样,如同与满腹弯弯绕的英国人打交道一样,用直线思维来审视和报道英国,恐有偏颇之虞。

  英国的国际地位和特色决定了这是新闻报道的一方沃土。无怪乎目前我国有通讯社、电视台、电台和报纸共八家新闻单位在伦敦派驻多名记者,包括互联网站的国内多家媒体聘有特约撰稿人,新闻同业竞争激烈。时差和定时出报等技术性问题又凸现了报纸的时效劣势。英国政府部门和很多非政府机构对新闻采访有严格的规定,表面的透明度其实是一个透明的天花板,常常使人看得见摸不着。英国民族性格颇具傲慢、刻板和保守的色彩,万事需经预约已成为遗传基因中的密码,采访新闻并不容易。据英国外国记者协会的调查,有半数驻英外国记者认为不能接触到政府机构、不能获取新闻背景是其工作的最大苦恼。

  在此驻站工作环境中,如何抓新闻报道?显然,追求全面开花力有不逮,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我思忖,驻伦敦记者站的报道工作应该:(1)抓重大事件报道;(2)抓热点问题报道,这两点是新闻的性质和本报作为面向知识分子的全国性大报定位所决定的;(3)抓本报特色报道,这是由本报的定位决定的;(4)抓深度报道,这是由报纸的时效劣势和本报所指向的知识型读者群的特点决定的。

  2005年英国重大事件不断,可以概括为一次大选、二个主席(英国担任八国集团和欧盟轮值主席)、三次爆炸(7月两次伦敦恐怖爆炸和年底的油库大爆炸)、三次高访(7月胡锦涛主席出席八国峰会、10月布莱尔首相访华及11月胡锦涛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2005年英国的热点问题也不少,如印度洋海啸、伊朗核开发、英国王室婚变、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等,这些国际乃至国内热点问题在英国往往都有所反映。我发回了逾百篇报道,经过国际部编辑的斧正,其中,《伦敦真的紧张了》、《英国大学退学率为何居高不下》、《人类治疗性克隆的重大進展》等9篇被评为本报好稿,年度好稿数量居本报驻外记者之冠。很多报道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主流媒体及其他多家媒体转播转载。

  我感到,采写科教新闻既要抓重大成果报道,也要善于由微见著。例如采写《英国大学退学率为何居高不下》这篇报道,我在2005年9月看到英国有报道称,新学年开始后英国大学不少学生退学。我认为这看似不起眼的教育新闻对国内读者具有相当新闻价值,因为英国是我出国留学的热点国家,英国大学退学率高的现状、原因和影响等情况必为广大读者关注。我采访了伦敦经济学院等高校的英国教师,根据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写成了该报道。报道新闻性强,可读性高,信息量大,分析透彻,充分体现出本报定位和特色。报道见报后被多家权威和专业媒体进行了转播和转载。

  驻外一年有余,我肤浅的工作体会是:驻地记者可以从当地媒体中寻找新闻线索,驻在新闻发生地才是其最大比较优势,建立一支采访对象队伍是最有意义也最有难度的工作,而国内编辑的沟通和点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记者不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劳动,做好新闻工作只能是无水之源。特此感谢国际部的编辑们及家人对我工作的支持。

  (作者为光明日报驻英国记者)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