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念
张传亚 

  总有一些事情让人刻骨铭心。

  丁亥中秋前夕的一个深夜,电话骤响,家兄告知:父亲走了。噩耗令人措手不及--前天下午还与病房里的父亲电话长谈,话及中秋及国庆节安排,不料30多个小时过后,竟然阴阳两隔。

  凌晨3时短信告假,星夜驱车返乡。车窗外,苍茫的原野一掠而过,宛如氤氲着一层雾霭,迷离而缥缈。阵阵空寂袭来,不绝如缕。

  幼年与动荡相伴,青年与奔波为伍,壮年与重负相随,暮年与疾病和孤独搏斗,父亲终其一生持续与命运抗争。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却写得一手超乎学历的好字;不曾饱读诗书,却深明仁义大道。老人家以勤劳、质朴、智慧和善良,为家族和家庭撑起一片生活的天空。对子女的要求和管束虽然严厉,但不失宽厚慈爱;生活虽然艰辛曲折,犹不失男儿本色。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有冲突和矛盾,却不曾为此产生怨怼和私敌,这大抵由于自身的磊落和坦荡。

  小时候常听父亲说:家有千顷不为富,家有书生不为贫。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父亲不置家产,依然尽可能支持子女读书求学。直到我和两个弟弟大学毕业,全家仍居住在乡村破旧、拥挤的土坯房。但子女们粘满土墙的奖状和早年乡亲们"大学生专业户"的戏称,常令父亲自豪不已。自父亲壮年起,子女们相继负笈求学异地、工作生活他乡。与子女聚少离多,思念和牵挂逐渐成为父亲日常生活的主题。每逢春节回乡或出差间隙探望,常让父亲夜不能寐,每每早起,亲手准备可口美食。及至晚年,行动有些不便的父亲,常常手持拐杖走到房后的道路旁或坐在家门前的木墩上,观望附近小学上下课的学童,想着与他们同龄的孙辈。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父亲恪守和践行这一古训。除非万不得已,父亲决难开口求人。一旦开口,事情过后,每每念及他者恩德。别人有事相求,只要力所能及,一旦应允,常常鼎力相助。父亲终生不愿给别人包括子女在内添麻烦。即便在子女家中小住几日,常常寻找借口返乡;晚年生活起居时有不便,仍然时常拒绝子女的帮助而愿由母亲代劳。在医院做常规保健治疗却遽然长世的方式,似乎是他这一信条的写照。

  丧事从简。田野里新添了一处坟茔:父亲在里头,子女在外头。"子欲孝而亲不在",莫名的抱憾像天际漂泊的云,时隐时现,挥之不去。

  就在办理丧事期间,有关领导电话告知:有重要会议。之前,我已被抽调参与筹备党的十七大新闻中心工作并担任中心简报组组长。十六大时,我作为报社上会记者,躬逢盛会;十七大,作为大会工作人员上会,我深知这沉甸甸的责任。重任在肩,不容懈怠。就在父亲入土的当天晚上,携幼子连夜乘车返京。那天是农历八月十四,在动荡的车厢里,中秋节来临了。

  悄然收藏心绪,全力投入工作。新闻中心设在梅地亚中心,工作人员吃住都在那里。大家都是从各单位抽调而来,这支高素质团队,都明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聊以自慰的是,在领导们的指导下,在来自各单位和机构的同事们支持帮助下,简报组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期间参与制定工作计划和流程,协调组织简报采编,核发全部近30期呈送简报,参与起草、修改新闻中心上报总结,按照授权,力所能及地给新华社记者和各媒体记者提供采访便利。责任重于泰山的心理状态,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繁巨、高标准的工作内容,让我投入,让我忘却。接下来又要冲刺毕业论文。11月底终于顺利通过答辩。我在论文后记中写道:谨以此文献给不久前西行的父亲。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人群依旧熙攘,太阳照常升起。不论发生什么,生活依然在继续。

  (作者为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记者)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