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家访
朱伟光 曾 毅 苗家生 毕玉才 宋言荣 

  四月的东北,乍暖还寒。

  天林总编辑一行三人,2007年4月10日至19日短短的10天里从北向南驱车近2000公里,先后考察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拜会了三省的省委书记,哈尔滨、沈阳、大连等五市的市委书记,还到哈工大、黑大、东北大学、辽大、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大庆油田、吉林林区、抚顺"棚改新区"实地采访考察,在三个省分别召开了专家学者座谈会。这是一次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调研之旅,是一次为十七大宣传报道谋篇布局之旅;也是一次对奋战一线的地方记者传递关爱之旅。

  每到一省,紧张的会见调研之余,天林总编辑总要抽出时间到记者站去视察。不论时间有多紧,家访是一定要有的内容。

  

  朱伟光: 2007年4月13日晚21时许,对于我及全家来说,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说它难忘,是因为无论是对我个人还是对本报驻黑龙江记者站来说,都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据说从本报记者站建立以来,本报总编辑第一次到黑龙江视察!当然也是第一次到记者家中看望了!

  天林总编辑在与省委书记钱运录、副书记刘东辉、哈尔滨市委书记杜宇新会见、又到大庆考察后,不顾劳累,于晚上9时许执意到我家看望。当他气喘吁吁地爬上7楼,与我那83岁的老岳母握手的时候,我们全家激动了,要知道天林总编辑毕竟是五十八九岁的人了,又是连续的疲劳作战,此情此景,我终生难忘!

  天林总编辑拉着老人的手,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向老人表示感谢,他感谢老人对报社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感谢老人对记者站工作的无私奉献!

  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我家的气氛高度轻松和快乐,老宋拿起了照相机,那难忘的场景定格在相机里,留在我们全家的心中。它激励着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让光明日报的影响通过我的努力,在黑龙江日益深入人心。

  

  曾毅: "中国有几个普通老太太能让副部级领导到家里来看望?"我72岁的老母亲在见到天林总编辑后总是这样高兴地对邻居说。那是2007年4月13日下午,在吉林省紧张的三天调研中仅有的一小时空隙里,天林总编辑一行来到了我家。我家在六楼,进门后的总编辑虽然有些累,却马上和我母亲、爱人聊起了天,一再对他们对报社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在如此平易近人的领导面前,我爱人也说起了"心里话":"我认为曾毅的努力还不够,还有继续努力的空间。如果她以后说是因为家里的事情而影响了某项工作,那一定是托辞。"接着,天林总编辑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家里,照片、对联、花房、鱼池,每一处他都看得认真、评价得专业。在台球桌前,他还拿起了球杆,颇有功底地打进了球。那一天,我们家充溢着温馨的笑声;那一天,就连我家的小鸟都分外高兴。这只刚说声:"你好,欢迎光临!",那一只又背起了"小白兔,白又白"。那以后每逢我有些懈怠,我的母亲和爱人就会说,你有那么好的领导和同事,还不加油!

  苗家生、毕玉才: 4月16日是天林总编辑在沈阳考察日程安排得最满的一天:早餐后他就去辽宁大学新校区参观,10点钟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会见,中午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会见,下午召开辽宁省知识界知名人士座谈会,晚上还去考察沈阳市文化产业。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他仍然提出要去苗家生、毕玉才家中走访,看望他们的家属。

  晚饭后,天林总编辑和辽宁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常卫国一起,来到苗家生家。听说总编辑要来家访,老苗的两个女儿和女婿都赶来了,他们说,我爸爸在光明日报工作快30年了,总编辑亲自到我们家来看望,还是第一次。天林总编辑落座后,老苗把家人向总编辑一一介绍。这时,天林把老苗四岁的外孙抱过来,让孩子坐在他腿上,把从北京带来的果脯送给孩子,亲切地和老苗的家人唠起家常,询问老苗的女儿、女婿的工作情况。他对苗家生的老伴说,老苗因为有你们的支持,他才能把记者站的工作做好,他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有家属的功劳,报社感谢你们!总编辑的家访虽然短暂,但在家属脑海中留下难忘的印象。就连老苗的外孙子也说:北京的姥爷真好,给我买果脯,还能管我姥爷。

  毕玉才是2006年9月刚刚调入报社的记者,进报社不到八个月,就有三次机会和总编辑"亲密接触":第一次是报到时天林总编辑和他促膝而谈;第二次是2006年报社召开年中工作会议期间编委会宴请驻地记者时,记者部把他安排在了总编辑身边;这一次总编辑又来到了他的"老根据地",自然是乐不可支。总编辑刚一入住友谊宾馆,就亲切地把他叫到身旁,"玉才啊,我这次来有一个任务。"毕玉才当时就有点发蒙,总编辑的活动安排满满的,日程精确到每分钟,难道不成是要有什么变动?正在他发愣的当口,总编辑莞尔一笑,说:"我要到你和老苗家去看看。"总编辑落地有声的"包袱"令他也当即兴奋起来,故作神秘地问:"总编辑,您要去看我哪个家啊!"总编辑也"善解人意":"你让我看哪个家,我就看哪个家。"毕玉才略一思索,爽快地说:"那……就到老大家吧!"总编辑和记者的风趣对话逗得大伙儿哄堂大笑。

  晚上,总编辑探望老苗家属时,毕玉才眼见着总编辑往老苗外孙子手里塞果脯了,心想,自己的孩子住校,只有夫人自己在家,既不能让总编辑把果脯带走,也不能把果脯塞到夫人手里啊。于是,一个电话,招来了小舅子一家人。当总编辑把不远几千里,从北京、绕哈尔滨、过吉林带来的果脯送给小舅子的孩子时,毕玉才的小舅子感动得半天没说出一句话--从家里出来后,毕玉才告诉大伙儿:他小舅子本来就有点口吃。

  宋言荣:天林总编辑从抵达大连到离连返京,只有短短的20个小时,且只有一个晚上。在这一天中他要分别拜会大连市市委书记、市长,要到大连舰艇学院参观方永刚事迹展览,要见全国英模、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的爱人。但他坚持一定要到我家看看。他说:"一是你的父亲刚刚去世,二是家有重病的母亲。"我82岁的老母亲因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已有8年了。天林总编辑特意让秘书王光荣准备了一个精致的花篮。

  4月18日晚8点,当天林总编辑踏进我家门,轻轻地俯身上前拉着我妈妈的手向老人问好时,老人激动地抬起了左手,伸出大姆指,用她那含糊不清的声音表达了自己的心情:"领导好!领导好!"。天林总编辑十分随和地也伸出了大姆指,和蔼地夸赞老人病中意志坚强,夸赞我家姊妹们孝敬老人,感谢我一家人对光明日报工作的支持。他一再叮嘱一起家访的辽宁站毕玉才、大连记者站吴琳:"宋言荣长年不在家,你们要常到家里看看!"短短一小时,天林总编辑和我的家人话家长里短,说光明日报的发展,充满温馨。

  天林总编辑的这次东北之行令人难忘!他的家访给这些普通的家庭送去了暖暖的春意。有人说光明日报有大报的风范,却没有大报的架子。天林总编辑用自己的行动,对这一评价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作者分别为光明日报驻黑龙江站、吉林站、辽宁站、大连站站长,光明日报记者部主任)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