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啊,胡同
宫苏艺 

  光明日报社是2004年2月21日开始从永安路106号旧址搬到珠市口东大街5号新址的。当天是星期六,搬家的是编委会和编辑部等部门。那是一个好日子,农历二月初二,古称"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报社往这么一个多水的地方搬,难道还不是良辰吉日?当然,那天还是我女儿的生日。

  说这里多水是过去的事情。不妨看看这一地区留下来的地名:水道子、三里河、薛家湾、桥湾、芦草园、后池……这些胡同两旁的四合院不少都是高台阶,深陷的路面也许就是当年的水道。

  报社新楼的条件大大改善,但也有不知足的同事遗憾楼前没有院子。其实楼后的停车场何尝不是院子。于是午饭后有人来这里散步活动。而我更喜欢到周围的胡同里转悠。

  由于拆迁,报社北边和东边的胡同和院落都拆光了,盖起了"新世界"的高档房地产项目和回迁项目"兴隆都市馨园",只剩下东兴隆街、东打磨厂街这两条老街,尽管面目全非,但地名依旧。院落也只保留了东兴隆街52号,据说是李莲英的外宅,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同仁堂集团的办公地点--当然南面的院落是新建的。而其他地名随着那些胡同一起消逝了。还是让我们记住崇文门外地区那些曾经的胡同吧:香串胡同、高营胡同、珊瑚胡同、中槐胡同、银丝胡同、五老胡同、南粉浆胡同、广兴胡同、苗家胡同、河泊厂胡同、远望街、打鼓巷、莲子胡同、豆谷胡同、巾帽胡同、喜悦胡同、翟家胡同、扳井胡同、大桥胡同、细米胡同、南官园胡同等等。

  报社新楼是拓宽两广大街时建设的。我一直想弄明白:新楼的原址是哪些建筑?经过反复查看,我认为原址除了众多的民居,最突出的就是崇文区文化馆的院落--不是那座1987后启用后来又被拆掉的位于崇文门外大街的大楼。记得自己当年经常乘坐23路经过这里。但为什么一直没有进去看看呢?感谢这个院落给今天的光明日报社留下一点文化因素。至于现在报社新楼东侧的那条无名路,就是过去的南五老胡同。而西侧的祈年大街,是由细米胡同、南官园胡同和河泊厂西巷拓宽而成。现在的河泊厂西巷还保留了西侧,就在全国记协办公楼的后面。

  刚搬到新址时,祈年大街还没有修好。住在和平门的我,上下班还是到虎坊桥换乘。很快祈年大街开通了,后来还通了公共汽车,报社的交通方便多了--更不要说2007年10月7日地铁5号线开通,磁器口站与报社简直就是近在咫尺。2004年底,记不得是几月,我把月票丢了。我实在懒得上车买票,索性走路上下班。报社的位置同和平门正好是对角线,我的路线就是穿胡同。

  报社西侧的草厂地区和鲜鱼口地区。都是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而和平门南侧的大栅栏地区和琉璃厂地区,也是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我对大栅栏和琉璃厂比较熟悉,毕竟在这里住了快20年。但对草厂和鲜鱼口就比较陌生。这里的胡同一下就吸引了我。尽管第二个月就买了月票,但我还是经常不乘车,利用上下班的机会在这些胡同里转悠,同时带上了照相机。2004年12月,在这些安静的胡同里我要走上几个小时。2005年1月6日的大雪,让我在西八角胡同、薛家湾、草厂横胡同、草厂横胡同、草厂五条、草厂四条等胡同,停留了一个上午。

  可以不夸张地说,在报社搬到新址后的几年里,我走遍了鲜鱼口地区和草厂地区的每一条胡同。开始,是欣赏。后来,是记录。因为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鲜鱼口和草厂所属的前门地区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开始了。

  2006年1月中旬,位于珠市口东大街217号,也就是北桥湾南口西侧的铁山寺,突然被拆除。这座建于明代的寺庙,将近500年了!当我看到被白雪覆盖的瓦砾,心情是愤怒是遗憾是无奈是沮丧是空白。尽管后来又在旁边复建了一座铁山寺,且不说是否有文物价值,我更以为这是开发商恶意拆除后在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做的补偿。

  前门地区的改造以不可阻挡的架势展开。这是在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还是在剥夺世代居住者的土地?这是在振兴老字号的辉煌,还是有着不可告人的商业利益?这是在保护老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是在现代化旗帜下实施的城市暴力?我看不清,也说不清。为此,我只有继续行走在这些胡同里,在行走中去寻找答案。

  有时,看到我在胡同里拍照,常常有人喊上一嗓子:"嘿!别光顾着照相,帮我们反映反映。老百姓多苦呀!"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啊,在胡同里,我不是旅游者,不是猎奇者,不是路人,不是过客,我是职业记者。记者应该干什么我当然知道。

  作为一个始终关注北京历史文化保护的记者,关注北京城市拆迁的记者,2006年我写了《北京前门地区拆迁改建起争议》,写了《北京还剩多少条胡同》,写了《北京还剩多少座四合院》,等等。但是,都给了杂志,因为我认为这些文章所涉及的问题和写法并不适合本报。我给本报只写了《叶廷芳:古城改造不宜追求"焕然一新"》。通过全国政协委员叶廷芳的提案,反映了对北京前门地区和其他地区改造的建议。这种表达方式对本报是适合的,发表后被评为好稿和被文摘报摘登就说明了这一点。

  时间马上到了2007年年底。不少上下班前后和午饭后休息时间,我又是在草厂地区的胡同里度过的。因为,从12月开始,草厂地区的533套院落开始修缮。草厂五条的6号院、15号院、18号院、22号院,草厂七条的28号院、29号院,草厂八条的10号院、20号院、22号院、24号院,草厂九条11号院,草厂横胡同5号院,薛家湾40号院,等等,已经动工了。我停留在每一个修缮的院落旁,看着工人从房顶一块块地拆瓦,从瓦砾中一块块地挑砖,又重新按原有的形式盖起。我称赞这种不改变胡同原有肌理和尺寸,不改变院落原有形态的"微循环"改造模式。北京旧城区要在2008年完成40条胡同1474个院落的修缮和整治,这当然是好事。但我还在关心和询问,新院落的主人是谁?因为原来的住户或者搬到了天通苑,或者在等待弘善家园。

  胡同啊,胡同!

  (作者为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