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昌拍摄"嫦娥一号"发射
齐柳明 

  2007年10月24日,我有幸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采访,并拍摄"嫦娥一号",紧张而有意义。说实话,我是头一次拍摄火箭发射,虽无"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激动,但也跃跃欲试。

  西昌基地有两处观摩平台,分别距火箭1公里和2公里。自然,为了拍出好照片,我们都选择距火箭1公里的平台,虽然这里更加危险。

  10月23日下午,我们从西昌乘车进场踩点。火箭发射场位于一条山沟,宽度大约2公里,发射"嫦娥一号"70米高塔架位于场地中间。拍摄地是南山坡一条狭长土路,居高临下,经实地勘测,最佳拍摄机位在路中段,只有20余米。其余路段不是树丛遮掩,就是角度太偏。

  24日14时45分,我们中央几大媒体乘车到达1公里平台。而此时,中央电视台舍我其谁,早已在最佳机位拉起警戒线,圈去那20余米最好的位置。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几家记者,全是摄影部或大腕或主任级人物,也要完成报社交办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当然毫不含糊。于是,协商给央视留出了主持人位置,挤占出的机位也相当不错。此时,央视右侧,密密麻麻云集了30余家媒体,山坡上架设了一大片摄影器材,群情振奋,人声鼎沸。发射场内,参观的人群不断,大家坐在山坡上,等待着18时火箭升空。

  17时40分,火箭发射前20分钟,发射塔包围火箭的维护罩,从下层逐一打开。长征3号甲那乳白色的箭身显露出来,"噢……"人们发出赞叹声。当火箭最上层维护罩打开时,我突然感到不适,紧贴塔架和火箭,两组探照灯光线直射,非常刺眼。

  不难设想,此时摄影将是逆光。依照摄影经典理论,逆光将产生光晕或"鬼影"。当然,现在使用数码相机,光晕或许消除,但是,"鬼影"恐难躲避。再者,逆光将减少色彩饱和度,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摄影器材的进步,现在于逆光灯下拍摄,虽然主体不至成为剪影,至少也是两组大光斑,这也是实践一再证明了的。

  值得庆幸,我还预备有第二拍摄点,在路西150米处,角度尚好。于是迅速转移,并通过镜头对两地点简单比较:一、火箭与勤务塔间距,以长征3号甲直径3.35米计,第一地点1.5米;第二地点5米,如此背景纵深感好,火箭和勤务塔两条竖线,也不显得局促。二、火箭喷火导流槽位置,第一地点靠火箭右侧;第二地点,由于角度不同,在火箭背后。拍照将是,第一地点:火焰白烟在箭身右侧;第二地点:火焰白烟在箭身背后。

  因时间紧促,许多架设的相机无法移动。而我是一支独脚架,来去方便。我后面,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也转移过来。第二地点是侧向荆棘斜坡,陡峭几乎无法站立,机位极少,只不多几家媒体。后来看到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照片,近景搭配一棵小树,加深了照片的立体感。我经过时还迟疑了一下,因为时间急,顾不得多想,就又往坡下挪了挪。

  18点05分,"嫦娥一号"发射。我拍摄到火箭喷出的火焰和白烟,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好。火箭尾部鲜红的火焰在白烟衬托下,特别醒目,非常漂亮。

  根据格式塔图形基底理论,第一地点拍摄的照片,由发射塔、火箭、灯光、白烟分别组成图形,而背后的山峦组成基底,具有5个信息值;第二拍摄点,由发射塔、火箭组成图形,白烟组成基底,具有3个信息值。因此,第二拍摄点照片,更加简单明确,更加容易被人接受。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毫不犹豫选择第一地点?一、此地面前景物开阔,发射场内三座塔架呈现很好的山字型排列,大场面和特写镜头都相得益彰。二、由于央视先期占据了有利地形,而有利地形只有20余米,所以大家也认准了第一地点,是从众心理使然。三、此地山坡正对发射场,便于架设拍照器材。四、粗略观察,第二地点,塔架左右的树木建筑造成压抑感,特别是塔架左底部连片建筑,妨碍图形。但是实地透过镜透仔细观察,如果拍摄时精心一点,图片底部预留空间还能接受,并无损害。另外,在第一地点,因为角度,吊装火箭的塔吊悬臂从上方压火箭一头。而第二地点,悬臂也因角度调整退移左侧,火箭没有了压抑感。

  第二拍摄点只是临时选择,拍出的照片是经过事后分析,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算是歪打正着。教训还是有的,所谓图形,方寸之间则变化无穷,而角度的移动,毫厘之间也是变化多端,要拍摄出上乘的图片,需要仔细再仔细。

  (作者为光明日报网络部副主任)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