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报道"嫦娥"奔月
吕贤如 

  2007年,我参加了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报道。

  在报社"精品年、质量年、管理年"的号召下,在报社精品版面、精品栏目不断涌现的鼓舞下,在东平副总编辑"写出光明特色"的鼓励下,在近两个月的报道中,我不断战胜自我,不断冲破采访中的一个个障碍,终于面对面采访到一些一线航天人,抓到了一些独家素材,并通过了一道道审核,报道得到了有关各方的认可。

  一、战胜个人利益

  无巧不成书。

  9月中旬,在对嫦娥一号报道的期待中,接到一个自己盼望的访日邀请。时间在10月21日到26日,行程上开列着东京、横滨、富士山、京都、大阪。要求当周交护照,以便办理签证。

  我担心和"嫦娥"报道撞上,打电话,竟证实了这点。当我听到报道持续一两个月,重头在后面时,又燃起了希望:前面只是发发消息,换个人也一样吧?

  我向主持工作的同志提出去日本的要求,获得同意。但作为一个党报记者的责任感,又使我难以提出"前面的报道请别人参加"的要求。

  想到工作需要,自己不再犹豫,下定决心:为了嫦娥一号报道,放弃去日本的机会。

  二、采访遇到障碍

  与很多重大报道的采访不同,这次出乎意料地不止一次遇到障碍。

  --早在9月份联系采访欧阳自远时,就得到无奈的答复:接到通知,何时采访,采访谁,哪些媒体采访,必须听统一安排。

  --10月22、23日,发射前的两天只安排了两小时集体采访,其他时间任你磨破嘴皮,没有人安排。并规定了严格的纪律,其中有"发射前不许发稿"。

  --从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到11月7日嫦娥一号进入工作轨道前,胜券尚未在握,不安排采访。

  --11月7日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我于11月8日请国防科工委安排采访,却被告知,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刚刚让发出通知,不许接受采访。

  但采访中也发现,一些主流媒体依旧突破"禁令"发稿子,先是新华社军分社这么做,后来中央电视台也这么做。当然他们都有各自的有利条件,其结果既宣传了我国航天的成就,也满足了读者需求。

  三、开始打破僵局

  根据报社计划,要写3篇长篇报道:技术创新、人物风采和工程意义。唯一的一份材料有17万多字,除绝大部分为人物素材外,技术创新部分有两三万字,写出一篇3000字的报道总还可以。而且采访如此困难,用材料拼凑事出无奈,可以理解。

  但是同行一眼就会看出:这是别人也有的大路货,没有鲜活的新内容,没有本报的独家特色。而且,如果不突破现状,永远会游离于一线采访队伍之外,报道永远只能浮在表面,无法出精品。

  要打破这个局面,只有挑战自我:改变以往等"米"下锅的习惯,不是等人家主动安排采访、主动提供素材,而是找"米"下锅,采取各种方式,冲破各种阻碍,与采访对象面对面。

  首先,我通过熟人联系采访月球工程中心,答须得到国防科工委允许,当我争取到允许后,却只得到了该中心转交的书和挂图。眼看原估计的宣布成功日期--11月20日一天天逼近,但是我还没采访到一个人,对工程还没有整体概念。急得我找了主任找副处长,又找到副部长,终获允许。

  11日8日,采访到月球探测工程办公室主任郝希凡。见面后郝希凡的第一句话就是:"不愿接受记者采访,这次是躲不过了。"因为以前许多记者总是曲解他的谈话内容。

  但采访完郝希凡后,面对前述规定,再也无法通过国防科工委联系采访其他人了。怎么办?

  四、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1月13日、14日,我参加了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举行的建院五十周年庆祝活动,一来二去成了熟人,趁机当面联系采访,总算开始接触到一线的科研人员。

  接着,机遇接连出现。

  11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一院建院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见到了78岁、满面红光的孙家栋。他是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总设计师,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但是,初次见面,他会接受吗?会不会也无奈地拒绝采访呢?我顾不得多想,自我介绍后说:"孙老,这次嫦娥一号的表现实在是太精彩了。如果用现成的材料拼凑,怎么也能对付出一篇报道来,可那就太对不起伟大的月球探测工程,太对不起艰苦奋战3年的航天人了。"孙家栋笑着答应了,约好电话采访时间,并在现场就谈了起来。

  当天又联系采访测控中心,得到同意。

  乘胜又联系采访卫星系统,听到我已采访或将采访的名单,对方立即答应安排。

  11月19日,一早驱车前往北五环以北的航天城。接连采访了测控中心的两位同志、卫星系统的两位同志。

  此时,加上在西昌对发射场系统的一次采访,对涉及月球探测工程的四大系统和月球中心都采访到了。

  五、送审次数最多

  月球探测工程的出色进展为读者设置了一个个悬念;随着采访的深入,悬念不断破解;送审时,文章经历了一道道审核的考验,终获通过。

  实现零窗口发射的骄人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原只知发射场功不可没,知道李本琪是01号指挥员,但还缺乏更有说服力的答案。采访月球工程中心时,无意间才知道,火箭系统和发射场同样功不可没,火箭系统的陈闽慷和李本琪共同承担了01号指挥员的职责。又采访了火箭系统,答案才更加具体、清晰。

  两次变轨究竟缘何取消?先后采访了测控系统、卫星系统,得知火箭系统发挥了作用。但说法不尽相同,究竟孰是孰非?又采访了工程总体的管理者月球中心,才得到初步结论。新的担心又出现了:有关各方能接受吗?写作时颇费心思,送审时心里直打鼓,经历了一道道审核环节的考验,总算被放行。

  《中国航天史上第三个里程碑》和《敢上九天揽月》两篇报道,总共送审多少次?郝希凡2次,孙家栋2次,孙泽洲2次,陈闽慷、唐歌实、陈险峰各1次,以上9次都是边念边商量、边修改,加上火箭、测控、卫星、国防科工委各1次,共计13次。从20日到23日上午,整整三天。

  六、得到支持最多

  这次采访活动报道时间持续最长。其中包括采访时间较长的两篇主打稿件,加上送审时的探讨修改时间在内,共计16天。

  在这16天中,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使这次报道成为得到支持最多的报道,以下情景一直感动着我。

  11月7日一次发布会前,得到了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专程转交本报的大幅宣传挂图。在国防科工委支持下,使本报11月27日的特刊上终于有了适应大通版需要的准确、清晰的图片素材。

  上面提到,11日8日,月球探测工程办公室主任郝希凡在连日紧张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满脸倦色地接受了采访。11月16日,一次活动上偶遇孙家栋,孙家栋欣然同意接受电话采访。相继为本报打破采访僵局,在原预计宣布成功日期(11月20日)前拿出定稿提供了可贵的支持。

  11月19日,午饭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总体室主任唐歌实为了多留出一些时间让我采访卫星系统,爽快地放弃午休。

  11月19日下午,卫星系统两位副总设计师孙泽洲、黄江川为了接受采访,妥善安排了正在飞控中心的值班工作,挤出了宝贵的时间。

  11月23日,因有不许采访的规定,通过电话已联系不到欧阳自远,版上科学目标的介绍还只是名词解释。我试着发了一封邮件,请秘书转交。秘书说他们很忙。25日是周日,我惊喜地收到欧阳自远的修改和答复,并欣然同意以采访方式报道。这样,名词解释变成了新闻报道--本报刊出了独家的、关于科学目标的权威版本。

  11月26日晚,专版紧急调整,急需大幅新闻照片。为了支持本报,飞控中心的同志专程从家中赶回单位,克服了外传电脑房已锁门的困难,另找了一个拨号上网的电脑,耐心地从20时传到22时多,前后忙了近三个小时。

  10月31日、11月5日、11月19日三次去北五环以北的航天城采访,得到报社交通科张凯和马燕农同志的支持,他们7点多赶到报社出车,最晚一次晚8点多才回来,毫无怨言。

  "大通版"是打磨、修改次数最多的一个版面,得到组版室同志的热情支持--11月12日拼板,11月16日第二次打磨,11月23日第三次修改,11月26日晚11点时开始第四次修改--增加月面照片。在陆辉熟练的操作下,不出1小时即改定。

  ……

  为了更好地宣传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方方面面都付出了满腔热情。

  七、收获与感受

  在采访中,偶然听到了一些反响。

  11月21日,电话送审《中国航天史上第三座里程碑》一文,孙家栋在提出一些修改意见的同时,对文章从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效益三方面诠释第三座里程碑,边听边连连说:"对第三座里程碑这样说好!这样说好!"

  11月27日,我遇到中国航天二院处长罗晨明,他们没有参加月球工程,但他主动提到本报对月球工程的报道,我拿出随身带的那份报纸,他打开边低头看边说:"这个有保留价值。"并补充说:"真是这样。"

  12月11日,我去月球中心开发布会,带去两份样报,审稿时极为严格甚至苛刻的郝希凡打开报纸,边看边笑眯眯地说:"很漂亮!"出乎意料的评价使我不禁追问:"您真是这么觉得?"他笑眯眯地认真地说:"真是,真是!"我走出房间时,听到他连连大声说"谢谢!谢谢!"回头一看,他正把报纸锁进柜子里。

  在这次新闻报道中,感触最大的还是,航天领域采访的严峻局面出乎意外,必须积极应对。

  不仅本报,就是优势最大、"特权"最多的中央电视台,在12月11日只有五六家媒体参加的发布会上,也遭遇了千方百计回避采访的尴尬。这使我感到,在航天报道上,主流媒体坐等邀请采访、坐等提供邮件、提供材料的时代已经过去。即,不是报道对象求新闻媒体,而是主流媒体要千方百计追逐报道对象。

  为了赢得这样的报道,作为记者,必须像航天人一样,发扬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抓住每次采访机会,真正弄懂那些陌生的专业词汇和概念,写出自己的特色,才可能逐步交上朋友,为后续采访创造条件。如出现失误,或只是似懂非懂地抄材料,不仅影响报道质量,也难免失去养成严、慎、细、实作风的航天人朋友。

  我还要继续努力。

  (作者为光明日报科技部副主任)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