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创刊一年记事
付小悦 

"晚产"记险

  2006年底,报社在调整2007年度版面时,决定由文艺部增加一块《作品》副刊,每周一见报。报社宣布这个决定是在12月26日,计划第一次出刊时间是2007年1月8日,时间紧急,文艺部商量合全部门之力办好这块新版,由我来做具体版面编辑工作,并立刻投入了紧张的筹备。2007年元旦,大家都是在工作状态中度过的。

  元旦过后,第一期稿件基本确定了:我约来了诗歌;韩小蕙约来了小说;单三娅也找到了诗配画作者。在摄美部编辑的热情帮助下,我们最终确定了满意的版式。--但那时我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作为《作品》副刊的首期之作,这几篇稿件内容上恰巧全都没有鲜明的时代感,不能明确体现我们倡导文学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初衷。因此,这期《作品》版后来被天林总编辑果断决定暂停刊出,细想来,并不令人意外。当然,这是后话。

  1月8日早上我醒来后,激动而忐忑地想象着读者第一次读到《作品》版后的反应。这时电话响了,是宫苏艺着急的声音:"今天的报纸上没有《作品》啊,出什么事了?"我的头轰的一声就大了,也不知是怎么从家里赶到报社的,后来宫副主任曾开玩笑,说那天他见到了我最狼狈的样子。其实,老实说,整个文艺部那天都很狼狈和紧张。

  天林总编辑、春林同志与文艺部相关同志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流。"不用着急,继续组稿,什么时候成熟什么时候再出。一定要让《作品》副刊以最亮丽、最醒目、最能体现我们办刊宗旨的姿态首次与读者见面。"总编辑一席诚恳的叮咛,更让我们明确了《作品》版的定位。在这个火热的时代里,给文学家提供更大的空间,体现引导作用,这是面向知识界的大报应该担负的责任。简言之:胡锦涛总书记对文艺家"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积极反映人民心声"的号召,也正是我们办《作品》版的指导方针。

  总编辑与春林同志对此后的调整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关照。总编辑仔细阅读每一篇稿件,以他的名义帮我们写约稿信,在近百封约稿信上逐个签名;春林同志为我们改拟了约稿信、致读者。由于我们已经清楚了努力的方向,有的放矢,在三天之内,单三娅组到了第二批稿件。拼大样前,还差一小块空白,春林同志灵机一动:"做一个《笨花》的节选吧。"这是个"金点子",从此《作品》副刊有了一个"佳作快读"的栏目。

  1月15日,《作品》副刊正式刊出。总编辑在大样空白处,写满密密的字迹:"作品是一扇明窗,穿透着时代阳光;作品是一块绣毯,编织着生活百花;作品是一片沃土,挥洒着赤子汗水;作品是一管长笛,传递着妙语慧音。窗、毯、土、笛都不大,天、地、人、心在其中。笨花'奔跑','小寒明月',深扎根,稳起步,求上乘,聚光明。--祝贺作品副刊出版。天林。"

  这是鼓励,亦是鞭策;是有感而发的诗情妙语,亦是语重心长的殷切嘱托。我们由衷地感到:这一周的等待,绝对是值得的。"晚产"是一次挫折,但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有益磨砺。从第一期起,《作品》版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接下来这一年刊登的作品,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作家的触角伸展到了时代、生活的各个角落,城市、乡村、农民工,军人、少数民族人士……

"逼稿"记趣

  文艺部有不少经验丰富的老编辑,我很爱听他们讲跟作家打交道时的掌故。尤其是分管《作品》副刊的宫副主任,从上世纪70年代就编辑《东风》副刊,经验丰富,从版面处理到稿件把关,从约稿心得到编辑操守,都手把手地带我。有一次,他找出20多年前陈忠实写给他的一封信给我看,那时陈忠实还是在西安灞桥区文化馆工作的默默无闻的作者,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习作,感谢编辑。我津津有味地看着,俨然觉得触摸到了光明日报文艺部的传统,觉得作为编辑的最大成就感,莫过于此。

  多年主编《文荟》副刊的韩小蕙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她在文学界人头熟,面子大,约来了刘庆邦、邱华栋、聂鑫森的小说。"我逼着他们,赶紧给我们写一个。"她跟我说,我很羡慕地望着她,但我这个"小字辈"显然不够格明目张胆地"逼"稿,那就"磨"吧。--谨举两例。

  建军80周年之际,我们打算约一篇相关的报告文学。想遍熟悉的作家,在书店翻遍近期军事作品,也没找到合适人选。后来,宫副主任在收音机里听到电台连播纪实文学《开国将军轶事》,向我推荐,我们决定约采访过百多位开国将帅的作者吴东峰写篇东西。我辗转找到吴东峰的电话,向他约稿,他不置可否。我又在网上认真读了他的博客和相关文章,想了几个思路再跟他商量。如是数个回合,他终于正式允诺,成文后我们又反复修改。那篇《将帅"战创"知多少》刊登后的第二天,吴东峰给我发来短信:"谢谢你的'逼债',此稿网上已有500多条次转载。"这篇稿件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读者》等多家刊物转载,吴东峰与我至今尚未谋面,每次通电话都会笑谈"编辑逼稿"之事。

  5月份去陕西出差初识红柯,向他约稿。红柯的短篇小说写得极好,但一年只写三篇,众刊物都抢。红柯答应了,但我心里并不踏实,每隔一周,都要电话问候一下,寒暄末了,试探着问:"您记得给我们写啊!"红柯真是言出必果的西北汉子,他所任教的学校一放暑假,就把自己关在家里写了一个星期。7月18日晚上9点,他从网吧给我发来稿子。那篇《额尔齐斯河波浪》第二天就上版,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同时转载,亦入选年度小说选本。红柯被我"逼"稿成功,还热情帮我去跟别的作家约稿。11月在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上遇见他,他豪爽地跟每一个在场的作家介绍:"光明日报现在也刊登小说了,你给写一个!光明日报影响多大呀!"

  说实话,在现在的文学环境中,约来适合光明日报刊登的作品不算容易。但在《作品》副刊渐渐在文学界有了良好口碑之后,我们的作家队伍渐渐壮大起来了:有老作家李瑛、绿原,有中生代作家刘庆邦、王旭烽、范小青,也有年轻的八零后作家、打工作家……

收获记乐

  4月2日,作品版以接近一个版的篇幅,刊登了蒋巍的报告文学《王江的意义》,描写了一个平凡的片警不平凡的境界。这篇报道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

  《作品》版得到了文学界的关注和肯定。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说:"光明日报副刊刊登作品,是一件好事、喜事,对报刊有带头作用,会在文学界引起良好的反响。"11月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小组讨论时,作家李春雷谈到他曾应约为光明日报《作品》副刊写报告文学《乡村的笑靥》,描述太行山区一个穷苦小女孩受益于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事情。"光明日报刊登后,小姑娘收到了许多捐助。我们不说自己的笔能发挥多么惊天动地的作用,但这次是实实在在改变了一个女孩的命运。这得感谢人家光明日报提供的阵地!"在座的陈建功也趁势接话,呼吁作家给光明日报写稿,作家们也纷纷向当时在场的我询问,场面颇为热烈。

  云南一位诗人曾写了一首《一个人与一份报纸》,赠给《作品》副刊。"每周一/一个被浮华世界/嘲笑为诗人的人/就会躁动不安/这一天,是京城一份/名气很大的报纸副刊/君临小城的日子/这一天,对于诗人来说/不是过节,胜似过节……诗人站在精神的栖息地--/那简陋而神圣的报刊亭前/脸放红光,眼睛发亮/他以现实主义的货币/实现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交换/这种交换,诗人认为是无价的/诗人抖落满身的尘灰、压抑……/颤栗着打开报纸副刊/打开这文字的天堂……"

  读着,心底无限的欢乐。

  (作者为光明日报文艺部编辑)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