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采访情
夏静 

  夏静 汉族,1963年生于湖北麻城市。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现任光明日报社驻三峡记者站站长湖北记者站副站长。2005年10月加入民盟,现为民盟湖北省省委委员。2003年被聘请为中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1981年至1992年任湖北黄冈罗田大河岸中学英语教师。1993年至今在光明日报社工作。2005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媒预警研究》和教育部人文规划基金项目《中美日及印度洋沿岸国家传媒预警比较研究》,并被华中师范大学聘为校外专家参与教育部(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2006年获湖北省委宣传部“宣传湖北先进个人”奖。

  几代人的梦想、几十年的奋斗。如今,三峡工程总工程量已完成90%以上,预计将比初步设计提前一年进入初期运行期,开始全面发挥防洪、发电、航运三大综合效益。三峡工程,改写了世界水电建设史!每一项新纪录诞生的背后都凝结着成百上千个技术创新成果。每一项成果,都离不开亲历见证三峡巨变的建设者们!自2001年8月光明日报社驻三峡记者站建立,我与三峡大坝一起成长。首先要学习枯燥的水电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语言准确报道三峡工程建设的工业美。

  从学习到实践、从感动到参与,是三峡精神激励着我,无数次来到工地采访,记录建设者们不平凡的三峡人生。

  我见证了三峡建设的许多重要历史时刻:大江截流、双向五级船闸通航、大坝全线建成、蓄水至135米、左右岸机组发电、百万大移民等等,用激动的心情记录着现场一切一切。7年来,我踏遍了三峡工地12.58平方公里每一个角落,经常要深入洞里、山里、水里、村里去采访了民工、技术员、专家、武警战士、领导者、移民等。我也成了工地上的老熟人,到工地是要凭不同等级通行证才能准入的,但是,站岗守卫的武警战士却认识了一个光明日报的女记者。因此,没有哪个地方我去不了的。

  工程是分阶段的,当我与一批建设者离别时,同时也是一项世界记录产生时!建设者的身份随着工程的建设也发生了巨变:由普通技术员成为高级工程师,由工程师成为科学家,由技术员成为高级领导……他们的名字与三峡齐名!他们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了世界奇迹!他们是时代的英雄,他们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流血流汗。我尊敬他们!我常常也把自己当作一个三峡人,不愿离开三峡!

  最难忘的是2007年“三峡工程生态观察”大型采访行动。

  三峡工程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一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为了通俗生动地说明三峡生态问题,三峡记者站经过半年的精心策划,组织进行了这次客观真实反映三峡工程生态变化的系列报道。

  2007年2月,三峡记者站向记者部、策划部递交了采访计划。3月,天林总编辑对“三峡工程生态观察”系列报道采访方案作了批示。不久,组成了报道组,主要成员有夏静、夏斐、潘剑凯、谢文、张国圣。3月26日,报道组从武汉出发,溯江而上,最后地点是金沙江云南永善县的溪洛渡坝址。我们沿途实地考察了荆州、宜昌、三峡坝区、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万州、涪陵、重庆、宜宾、四川的水富县、云南的永善县等4省(市)的10个城市,采访历时30天。4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第一篇文章,到5月3日结束共发稿13篇,其中大部分报道被全国近80家媒体转载和摘播,中央电视台“媒体广场”摘播多次。“三峡工程生态观察”系列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

  4月11日,第一篇文章《长江的枯水是大坝“拦”出来的吗》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配“开栏的话”刊发后,央视在早晨的媒体广场迅速摘播。随后,国内外许多大网站全文转载,参与评论的网友不计其数。特别有意思的是,很多网站都自己贴图配图。人民网不仅在新闻栏目转载,而且在其他专题栏目也有转载,新华网的地方频道也全文转载。三峡生态迅速成为全国媒体热点。我们一路上不停接到同行们打来的电话:4月12日,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冯诚、副社长张松清说,我们现在正在新华网网页上读你们写的“三峡工程生态观察”系列报道,真的写得不错!到目前还没有人写工程生态的问题,光明日报抓这样的选题很及时,为什么我们新华社三峡支社没有想到?你们现在在哪里?我们会继续关注你们的报道。17日从早上到晚上我们的电话不断响起:怎么今天报纸上没有你们的报道?停了吗?还有没有?我们希望一直看下去!

  “三峡工程生态观察”系列报道,从多个角度、焦点来分析、调查,深度报道了人们所关注的三峡生态问题,得到了三峡总公司领导、环保生态专家和水利专家们的充分肯定。武汉大学著名的环保专家胡鸿兴给我们打电话说,已将这一组报道印发给环科院的研究生们作为补充阅读材料。水利部长江委办公室专门发了一期简报,推荐这一组报道并要求上网阅读。从系列报道的开篇到结束,13篇报道被长江三峡建设网全文转载,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学习。4月份在长沙举行的“长江论坛”上,光明日报对三峡生态的报道成为会议的话题。4月13日,系列报道的第3篇稿件见报,这天我们正在去宜宾的路上,原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党委书记、测绘专家张世汶给我们发了这样的一条短信:关注长江三峡生态,就是关怀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光明日报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祝身体健康、采访顺利!满载而归!

  3月26日报道组从武汉出发,下午1时到达三峡工地采访。尽管是阳春三月,但工地已是烈日炎炎。“三峡工程生态观察”报道需要采访的面广、人多,如气象局、水文局、林业局、地震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长江委、航道局、移民局、宣传部和老百姓等等,而采访专家更是难上加难,触及到敏感问题专家就不接受采访。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采访前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充分做好采访准备,我们的敬业精神和求实的作风打动了专家,不但得到他们的密切配合,而且能从专家那里得到最新最权威的资料。

  因为是连续报道,我们一边走一边写,有时一天一个城市几个现场。4月9日那天,我们开着租来的越野车从秭归到巴东公路完全是穿梭在天堑上,途中经历了十几处险情,当我们刚到一座桥头时不得不停下来,原来5分钟之前,从滑坡山体掉下来的大石头把一辆大货车的顶蓬砸烂了。4月11日到奉节时,刚好是国务院组织专家考察猴子石治理工程,专家刚拿出了治理猴子石的方案,大家顾不上旅途劳累,兵分3路开始采访。我们是中央媒体中第一个抢到猴子石专家结论的。4月13日上午,我们目睹了多年来国内最大的交通事故,在成渝高速公路上50辆车连环追尾相撞,我们整整在车上呆了3个小时,到宜宾走了一天。在我们几次遇到险情时,碰巧都接到报社记者部领导和副总编辑何东平、李春林打来的慰问电话,危难之时深深感到报社领导给予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总结“三峡生态观察”的报道,还存在许多遗憾。三峡的生态问题,很复杂、很专业,如果用13篇报道的内容来写清楚三峡工程与生态的关系,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调查、思考。我们从武汉一直走到金沙江溪洛渡只用了30天的时间。长江委员会的专家说,你们把人家半年做的事情想1个月去完成,那是很紧张的。在采访中,深深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大家都感到有许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学习和消化。还要了解3省和重庆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面貌。为了弥补这次报道的不足,我们还希望能把这次报道没有涉及到的泥沙问题及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总体影响写完,以后再发。把不能公开报道的内容,最后以内参的形式写一篇关于三峡工程生态的调查报告,给中央决策层提供参考。

  

三峡人生见证三峡辉煌

  当今世界,三峡工程举世无双,巍巍大坝、气势磅礴。

  值此三峡156米蓄水之际,我再次来到三峡工地。几代人的梦想、几十年的奋斗,如今,三峡工程总工程量已完成90%,全面发挥防洪、发电、航运三大综合效益,取得了令中国人骄傲的辉煌成就。三峡工程建设是中国人自主创新的成功典范,必将载入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册。

  三峡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离不开亲历见证三峡工程巨变的建设者。9月12日,我带着感激之情再次采访、记录他们的三峡人生。

我作为三峡建设者,感到非常骄傲

  记者:三峡工程从1994年开工至今是第13个年头了。作为亲历者,你认为三峡工程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

  曹广晶(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就影响来讲,很少有工程能够跟三峡相媲美。三峡工程规模大,难度高,影响面广,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很大;从水电建设上讲,三峡工程把中国的水电建设和开发推向了高峰,也把世界水电建设带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三峡工程推动我国机电制造业及其他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对基础材料的供应也有很大影响,为当地乃至整个国家注入了能源的动力,既是建设,又是拉动。

  此外,我觉得三峡工程还带动了很多观念的更新,三峡工程在这方面起到一种典范作用。外国人能干的事情我们也能干,外国人干不了的事情我们一样能干,能够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工程,鼓舞中国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现在来三峡的老外很多,都对三峡建设很佩服,我作为三峡建设者,感到非常骄傲。

  记者:老百姓最关心三峡工程发挥哪些效益?

  曹:现在三峡已经累计发电1200多亿度。三峡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90%,工期有望提前一年完成;第二,从工程质量来讲,三峡越做越好,肯定能满足国家各方面的要求;第三,工程的投资肯定能控制在预测的范围之内,与原来相比少花10%左右;第四,9月20号156米蓄水之后,三峡工程已经具备了初步发挥各种综合功能的条件,明年的防洪肯定比今年做得更好。

我和我的祖国

  记者:如今,三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在您眼里,三峡展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美?

  曹:三峡的美是一种震撼的、大气磅礴的美。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规模上的大,另一方面是背后所蕴涵的三峡精神震撼。

  三峡展现出一种实用的美,大坝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建筑,是一种震撼的美。此外,我们还提出要建设艺术的大坝,整个工程的设计,过去往往是单纯的从满足工程的功能出发,进行结构设计;三峡大坝的设计不是呆板的建筑,而是加入艺术的元素在里面,它不是10年20年的建筑,而是上百年永恒的建筑,是一座艺术的丰碑,功能实用上也经得起推敲的。

  三峡的建设者代表了中华民族务实的一种人,现在太需要这种务实精神了。建设者像做艺术品一样做好施工,精益求精、精雕细刻。上次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来大坝检查混凝土浇筑,他考察了世界前十位的水电站,还是认为三峡做得最好。我们工作的追求就是要从大坝混凝土建筑中展现它的细腻与美丽。三峡不仅风光美,还有几代人的劳动之美。

三峡工程的质量就像我们的生命一样重要

  记者:到三峡工作了多久?参加三峡工程建设是你的梦想?

  汪志林(厂坝项目部主任):1993年底进入三峡,那时三峡工程还处于准备阶段。我是学水利的,能参加这样一个世界瞩目工程的建设,这是我人生最大的幸运。

  记者:三峡工程的质量要求、控制、监测怎么做?

  汪:三峡工程的质量管理分五个层次来控制,一般的工程只是三级控制,三峡工程施工单位是一级,监理是一级,项目部是一级,我们还设立了质量总监办,以及国务院三峡检查组。三峡工程的严密检查程度是别的工程达不到的,每个环节都层层把关。专家组对三期工程的评价很高,特别是混凝土温控防裂,比二期工程做得更加精细,三期坝面没有一条裂缝,创造了世界奇迹。

  记者:现场进度很难控制,质量如何把握?

  汪:我来三峡13个年头了,亲身见证了总公司对工程质量的严格管理。三峡工程控制的重点是质量,当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矛盾的时候,先质量后进度。别人的眼里,可能进度就是效益,但是三峡工程必须坚持质量是第一位的,质量就像我们的生命一样重要。

三峡大坝就像我的妹子,一天天长大,越变越漂亮

  记者:你从哪里来?

  陈玉生(民工):从甘肃农村。家里有父母亲,一个妹妹,还有妻子和小孩,一共是7个人。初中毕业后,在李家峡打工。1998年跟着水电四局到三峡来建大坝。家乡人都羡慕得不得了,2003年我担任了钢筋班班长并被评选为优秀三峡建设者。

  记者:在三峡工地环境怎么样?民工的生活怎么样?

  陈:这里的生活环境比较好,工地上建立了流动厕所,夏天还在民房里安装了风扇,这在以往的工地上是没有的。三峡总公司在过年的时候发补助,像去年就发了500块钱,还发水果、食品等。

  记者:在三峡8年,最难忘的是什么?

  陈: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三峡大坝全线到顶的时候,很兴奋!8年里看到大坝一天天在增高,就像是我妹子一天天在长大,真是越变越漂亮!

  记者:现在大坝修好了,往后到哪里打工?还来三峡吗?

  陈:想到要走就流泪了。12月份去青海拉西瓦电站。如果有一天再回来,我要带上孩子,并告诉他,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坝。你爸爸在这里修大坝干过8年。

  (原载光明日报2006年9月16日一版)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