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12月3日,大语文教培领域AI+教育新战略论坛在京举行,众多语文教育行业的资深专家、学者、教研专家汇聚一堂,深入探讨“大语文如何借势高科技,带动母语教育和文化传承”。
目前,“部编版”教材的普及也带动了新高考改革的步伐,大语文教育引起了广泛关注。
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表示,“部编版”教材中,古诗文篇目数量有所增加,新高考对古文考核力度也会加大,此外,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扶持传统文化,因此语文教育的考核点变得不单单限于时效性篇目。过常宝认为,“大语文”的“大”,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语文已不局限于“听说读写”,有了更宽广的范畴;现在的文化交流的方式也在发生重大改变,需要我们更重视语文的作用;而文化建设的推进也呼吁整个社会重视语文的作用。
北京实验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孟强表示,文化是生长出来的,它独具特性并且是和谐共生的,语文学习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格伦大语文总裁乔红波则表示,大语文教育不应局限于识字组词、阅读写作的应试教育,还关乎着每个孩子综合能力的提升、文化素养的提高。从本质上讲,“大语文”是一种扎根于母语教育,又肩负着文化传承的综合型语文教育,应该通过AI等高科技手段来助力“大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力和文化审美趣味。(供稿人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