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无到强 风云卫星彰显综合国力

2008-1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林英 我有话说

11月18日,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及地面应用系统投入业务运行。

作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首发星,风云三号A星具有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感监测能力。风云三号A星的发射与业务运行

,标志着我国极轨气象卫星成功地实现了技术升级换代,步入了世界先进水平。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涵盖了遥感、材料、电子、通信、机械、气象和环境等多学科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从无到有,实现跨越式发展

1969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应该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揭开了我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发展的序幕。

1988年9月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能够自行研制和发射气象卫星的国家。

1999 年5 月10 日和2002年5月15日,我国分别成功发射风云一号C星和D星,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的业务运行。

1997 年6 月10 日及2000 年6 月25 日,我国分别成功发射两颗风云二号静止气象试验卫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能够自行研制和发射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的国家。

2004 年10 月19 日和2006 年12 月8日,我国分别成功发射风云二号C星和D星,实现了“双星运行、在轨备份”。

截至2008年11月,我国已成功发射了9颗气象卫星,成为与美国、欧盟并列的同时拥有静止和极轨气象卫星的三个国家(地区)之一。

自主创新,完成四大技术突破

风云三号A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公里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技术突破。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是集遥感、气象、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多学科、高技术于一体的大型系统工程。伴随着卫星的发展,我国地面应用系统功能和服务能力也不断提高,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地面应用系统突破了卫星资料接收处理、预处理、产品处理、存档、分发、应用等众多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大数据量、高速气象卫星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异地间实时远程传送问题,实现了多星业务化接收处理,系统运行稳定,运行成功率保持在99.5%。

坚持自主创新,加强部门合作,是我国气象卫星与应用事业快速发展的法宝。风云卫星及应用事业,饱含着航天、气象等多部门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我国高技术领域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集中体现。2007年,“风云二号C业务静止气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防灾减灾,风云卫星服务全人类

要应对气候变化,做好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必须依靠卫星遥感等高技术手段,对自然灾害进行实时及时、全面、连续监测和预警。风云一号C、D星和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在世界上第二个能够实时获得全球遥感数据的国家。风云卫星资料在我国重大灾害性事件的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奥运气象服务保障和空间环境监测预报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的成绩。

最近我国气象部门接待了世界气象组织主席、秘书长,美国、法国、加拿大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气象局局长,他们对风云三号的运行及在轨测试的产品均感到惊喜。欧美等国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纷纷提出要与我国开展风云三号A星资料研究利用方面的合作。目前,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列入全球对地观测业务卫星序列,与欧美等国的气象卫星一起,形成了对地球大气、海洋和地表环境的全天候、立体、连续观测的卫星观测网。风云气象卫星增强了人类对地球系统的综合探测能力,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全球和全人类所做的贡献。

[值班总编推荐] 维护教育公平需要久久为功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值班总编推荐] 【院士谈科技自立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